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参苓白术散结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健脾化湿类中药配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2例疗效。方法 :采用传统方剂参苓白术散(党参、茯苓、白术、扁豆、陈皮、山药、莲子、砂仁、薏苡仁、桔梗、甘草)为主方,随症加减,并结合中药煎剂(调配通灌止血汤)灌肠,对7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并与单纯性西药治疗组38例进行对照。结果 :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为78.4%(P0.05)。提示:治疗组所用方药有健脾益气、化湿止泻之功效,使脾健湿去,瘀滞疏通,肠膜修复,对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法:对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服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每日1剂,配合穴位按摩的方法进行疗效观察.结果: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治愈48例(60%);好转24例(30%);无效8例(10%).总有效率90%.结论:参苓白术散有益气健脾功能,可有效改善腹泻、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类中药配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2例疗效。方法:采用传统方剂参苓白术散(党参、茯苓、白术、扁豆、陈皮、山药、莲子、砂仁、薏苡仁、桔梗、甘草)为主方,随症加减,并结合中药煎剂(调配通灌止血汤)灌肠,对7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并与单纯性西药治疗组38例进行对照。结果: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为78.4%(P〈0.05)。提示:治疗组所用方药有健脾益气、化湿止泻之功效,使脾健湿去,瘀滞疏通,肠膜修复,对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室2008年6月。2010年6月确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和对照组(西药)各2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及支持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应用统计学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4.3%)(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如血便、便中黏液及肠黏膜的糜烂或溃疡等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7.
刘长军 《中外医疗》2007,26(23):55-55
目的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确诊病例40例,采取口服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味.结果 总有效率达92.5%.结论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联合维柳芬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6月间我院11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1g/次,4次/d;观察组给予参苓白术散水煎后服用,1剂/d,1疗程2个月。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脓血便、腹痛和腹胀等临床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脓血便、腹痛和腹胀等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脓血便的改善情况更明显,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维柳芬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8例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治疗后3个月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脓血便、腹泻、腹痛等主要症状的消失时间,比较 2 组患者治疗前后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以及改良梅奥(Mayo)、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分析表(IBDQ)、Baron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以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2%(56/59),对照组为77.97%(46/59)。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脓血便、腹泻、腹痛的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内毒素、D-乳酸及DAO含量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内毒素、D-乳酸及DAO含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改良Mayo、IBDQ量表、Baron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改良 Mayo、IBDQ 量表、Baron 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治疗后,2组患者的Th17、Treg、Th17/Treg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Th17、Treg、Th17/Treg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2组患者的TNF-α、HMGB-1、HIF-1α、IGF-1含量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TNF-α、HMGB-1、HIF-1α、IGF-1含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7%(6/59),观察组为5.08%(3/59),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肠黏膜屏障,有效地控制病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我科采用中药内服与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80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0例住院患者均符合 1993年太原会议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按就诊时单、双日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 0例中 ,男性 2 4例 ,女性 16例 ;年龄最大者 6 0岁 ,最小者2 4岁 ,平均 4 2岁 ;病程最长者 2 0年 ,最短者 1年 ,平均 6年 ;其中大便次数 5次~ 10次者 18例 ,10次~ 15次者 14例 ,15次以上者 8例。对照组 4 0例中 ,男性 2 2例 ,女性 18例 ;年龄最大者 5 4岁 ,最小者 2 5岁 ,平均 4 0岁 ;病程最长者 2 1年 ,最短者 8个月 ,平均 5年。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方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纳入参苓白术散方加减联用西药对比单用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用Cochrane评价方法对文献的风险偏倚进行评价;对纳入文献的临床疗效、疾病活动指数(DAI)及炎症相关因子水平改善情况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RCTs文献,涉及1 4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1)与单用西药组比较,参苓白术散方加减联用西药可以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为1.55,95%可信区间(CI)为(1.39,1.72)];根据干预药物种类进行亚组分析,联合使用柳氮磺吡啶组和美沙拉嗪/奥沙拉嗪组合并的效应量RR分别为1.46[95%CI(1.19,1.77)]、1.59[95%CI(1.40,1.80)];根据干预疗程进行亚组分析,1~30 d、31~60 d、61~90 d疗程组合并的效应量RR分别为1.42[95%CI(1.18,1.70)]、1.69[95%CI(1.44,1.97)]、1.47[95%CI(1.15,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参苓白术散方加减联用西药可以改善DAI评分,并降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敏感性分析和漏斗图分析显示纳入的文献同质性较强,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与单用西药组比较,参苓白术散方加减联用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联用美沙拉嗪一类新型5-氨基水杨酸类制剂疗效更佳,可改善疾病活动程度及炎症因子水平,适宜的疗程为30~60 d。因纳入文献的质量不高,各试验设计存在一定的不足,本结论需进一步的高质量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SOD、M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9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将其随 机分为观察组49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秦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加味参苓白术散,2组均治疗6个月,随访6个 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SOD和MDA变化情况、血清CRP变化情况、随访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SOD明显升高、MDA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SOD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2组血清CRP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加味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可有效降低患 者治疗后复发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机体氧自由基以及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整群选择2014年3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慢性结肠炎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4例,将治疗组用中医方法 治疗与对对照组西医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 治疗组治愈39例(60.94%),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治愈27例(42.19%),总有效率70.32%.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40,P<0.05).结论 应用中医疗法治疗慢性结肠炎具有有效性好、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用四逆散合参苓白术散化裁治疗少女月经不调11例,经1~2个月治疗,均获良效。  相似文献   

15.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19):1455-1460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是否通过保护肠道黏膜屏障抑制萄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的炎症反应。方法:4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SS模型组、中剂量参苓白术散组、高剂量参苓白术散组和柳氮磺吡啶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大鼠饮用水中添加DSS溶液(40 g/L)自由饮用,治疗组同时灌胃相应剂量的参苓白术散/柳氮磺吡啶。检测大鼠体重、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结肠长度、小肠黏膜渗透性,评价参苓白术散对结肠炎有无治疗作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析大鼠结肠组织匀浆的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ɑ(tumour necrosis factor,TNF-ɑ)等细胞因子的含量,探讨参苓白术散对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结果:DSS组中IL-6、TNF-ɑ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L-10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中剂量参苓白术散、高剂量参苓白术散和柳氮磺吡啶组的TNF-ɑ水平明显低于DSS组(P<0.01),且在中、高剂量的参苓白术散组中呈浓度依赖性;高剂量参苓白术散和柳氮磺吡啶组的IL-6水平明显低于DSS组(P<0.05);中剂量参苓白术散、高剂量参苓白术散和柳氮磺吡啶组的IL-10水平明显高于DSS组(P<0.01),且在中、高剂量的参苓白术散组中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参苓白术散可以通过调节肠道黏膜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功能,如IL-10、IL-6及TNF-ɑ等,保护肠道黏膜屏障,从而可以缓解DSS结肠炎大鼠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17.
18.
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士军 《医学综述》2009,15(17):2612-2615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病机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目前治疗UC的药物仍以氨基水杨酸类、皮质类固醇类为首选。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环孢素等多用于重症难治性UC,治疗上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不良反应明显。运用各种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抗体、黏附分子抑制剂、细胞因子拮抗剂等对发病机制的主要环节予以阻断,是较为理想的方法。本文对UC的药物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colitis,UC)是发生在结直肠的非特异性疾病 ,多数患者具有慢性病史并反复发作。本病在欧美发病率较高[1] 。近年我国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2 ] 。随着本病认识的进一步提高以及诊断、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 ,已使许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外科治疗在本病的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使更多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我院 1982年 5月~ 2 0 0 0年 7月 ,经手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11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6例 ,女性 5例 ,年龄 12~ 6 4岁 ,中位年龄 4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