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广州市某高校随机抽取92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一般情况和学习倦怠等,分别拟合单因素、多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学习倦怠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中度及重度学习倦怠的发生率为51.13%;影响学习倦怠的主要因素有学习成绩、教师授课水平、对所学专业是否感兴趣、班级学习气氛、学习压力、自我效能感、抑郁(P值均<0.05).结论 广州市大学生学习倦怠水平较高,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预防大学生学习倦怠的产生,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2.
管淑平  潘春莲  张磊  孙皎 《现代保健》2012,(32):101-102
目的:了解大学生学习倦怠和睡眠的现状,探讨学习倦怠与睡眠的相关性,提高睡眠质量,改善学习倦怠状况,进而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方法:利用自编问卷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调查护理、医学、理工、艺术等四个专业学生的学习倦怠与睡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总体均分为(40.61±13.76)分,情绪低落维度均分为(14.01±7.70)分,成就感低维度均分为(14.73±5.12)分,行为不当维度均分为(11.87±4.77)分,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得分处于中等程度,医学专业学习倦怠得分最高。睡眠质量指数均分为(4.97±2.80)分。护理专业得分低于总体平均数,睡眠质量高于平均水平。艺术专业睡眠质量最好,理工专业睡眠质量最差。结论:四个专业的学习倦怠情况和睡眠相关性一致,均为正相关,即学习倦怠程度越高,睡眠焦虑越高。改善学生睡眠质量是降低学习倦怠的有效途径,同时排除低落情绪、缓解学习倦怠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医学生睡眠情况与宿舍人际、宿舍文化、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PSQI、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量表、学习倦怠量表和宿舍文化量表,对安徽医科大学1 298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宿舍人际、宿舍文化和PSQI呈负相关(r=-0.178,P<0.001; r=-0.204,P<0.001),学习倦怠和PSQI呈正相关(r=0.283,P<0.001),宿舍文化和学习倦怠在宿舍人际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效应。结论 医学生宿舍环境和学习倦怠对睡眠质量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宿舍人际通过宿舍文化和学习倦怠的完全中介效应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某地方医学院校"90后"独生子女医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其学习倦怠状况、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利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及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随机抽取的264名在校独生子女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独生子女医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结果]独生子女医学生学习倦怠发生率为45.56%,学习倦怠平均总得分(56.92±8.21),独生子女医学生学习倦怠水平在年级、生源地、是否为学生干部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课程安排、专业认同、人际关系及社会支持影响独生子女医学生学习倦怠水平。[结论]独生子女医学生学习倦怠处于较高水平,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医学教育者需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改善独生子女医学生学习倦怠状况。  相似文献   

5.
廖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4):2664-2667
目的 通过对中学生学习倦怠和学业压力的调查,了解中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业压力的关系,探索学业压力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和《中学生学业压力源问卷》对353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中学生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学业压力处于中上水平,年级是影响学习倦怠的主要因素;学业压力各因子对学习倦怠有不同的预测作用,任务要求压力因子对学习倦怠有正向的预测作用,期望压力因子对学习倦怠有负向的预测作用.结论 学业压力与学习倦怠相关显著,任务要求因子和期望因子是预测学习倦怠的2个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陕西省10所高职院校2015级、2016级高职护生进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2 050份,回收有效问卷1 914份,问卷有效率93.37%。1 914名高职护生学习倦怠总分为58.11±9.97,3个维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行为不当、成就感低、情绪低落。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专业兴趣、焦虑、学习成绩、就业压力、有无兼职/社会实践经历、性别、年级是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可解释学习倦怠水平46.4%的变异量。结论高职护生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教育者应采取措施改善护生的学习以及心理状态,同时关注高危人群,以降低护生学习倦怠水平,提高护生在校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因学习压力较大或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表现出的疲惫、沮丧、焦虑、抑郁、精神懈怠和缺乏成就感等的消极生理状态,影响医学生的培养质量。本研究旨在了解吉首大学医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采取相应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09-30-2016-11-30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对588名吉首大学在校医学生的学习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650份,收回有效问卷588份,有效率为90.46%。零度倦怠者为460名,检出率为78.23%;轻度倦怠者为62名,检出率为10.54%;中度倦怠者为46名,检出率为7.82%;重度倦怠者为20名,检出率为3.40%。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学生学习倦怠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学生学习倦怠各维度得分和总倦怠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专业学生总倦怠和学习倦怠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学习倦怠的主要因素为自我评价(t=7.79,P0.001)、专业因素(t=5.71,P0.001)、考试因素(t=5.03,P0.001)以及家庭因素(t=2.74,P=0.01)。结论吉首大学医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学校和教师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降低学习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8.
高志华  张郢  常煜  孟广媛  闫娜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7):827-829,833
目的 考察初中生自恋倾向、成就目标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为改善初中生学习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唐山市2所中学的230名初中生,使用自恋人格问卷、修订的成就目标定向问卷和初中生学习倦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初中生学习倦怠不存在性别(t=-0.234)、年级(F=0.927)及独生与否(t=-0.297)差异(P值均>0.05);学习倦怠在不同的自评学业等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恋倾向和成就目标直接影响学习倦怠;自恋倾向以成就目标为中介影响学习倦怠.结论 自恋倾向与成就目标影响初中生的学习倦怠,家长和教师应通过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来改善其学习倦怠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高职生学习倦怠和生命质量的现状及二者相关性。方法选取某高职院校6 620名学生,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SF-36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习倦怠每题平均分低于中间值。3个维度上,行为不当维度得分最高,其次为成就感低和情绪低落。生命质量总分低于常模,心理健康状况低于生理健康状况。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包括:自主招生、大一年级、性格外向、农村、双亲家庭、家庭月总收入越高、每天上网时间越少、睡眠时间充足、对专业满意度越高、就业前景越乐观、学习压力越小生活质量总得分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生命质量因素,除了招生类型和家庭月总收入外,余9个因素都有关(P0.01);相关分析显示学习倦怠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评分越低(P=0.01)。结论高职生学习倦怠不太严重,但行为不当维度严重。生命质量低于普通人群,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学习倦怠对生命质量有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班级环境与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关系及影响.方法 采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和《我的班级》调查问卷对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的学习倦怠在不同类型班级环境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班级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秩序和纪律、竞争4个方面与学业疏离、低成就感、学习倦怠均呈负相关,学习负担与身心耗竭、学习倦怠呈正相关;学习负担能有效正向预测身心耗竭、学业疏离和学习倦怠,同学关系和竞争均能有效负向预测学业疏离、低成就感和学习倦怠,秩序和纪律能有效负向预测身心耗竭,师生关系能有效负向预测低成就感,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中学生知觉的班级环境是影响其学习倦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陈丹丹  邢强 《健康研究》2012,32(2):117-124
目的 研究初中生学习倦怠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班级集体施测方式,对1207名初中生和1082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初中生学习倦怠感突出表现在心理耗竭和低成就感两个维度上,高中生的学习倦怠感主要突出表现在低成就感和心理耗竭纬度上;②初三、初二学生在心理耗竭和对学习的冷漠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一.高二的学生在心理耗竭上显著高于高一,在身体耗竭、学习倦怠总体上都显著高于高三(P均<0.05);③在学习倦怠的低成就感维度上,非独生子女的得分高于独生子女(P<0.05);④问题解决和寻求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各因子呈显著的负相关;应对方式中的回避、分散和忍耐与学习倦怠的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中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问题解决、忍耐是学习倦怠各因子的重要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感、时间管理倾向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分析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60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习倦怠在性别﹑专业和是否为学生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自我效能感﹑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习倦怠之间有显著相关(P0.01);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倦怠有显著负向影响,并且时间管理倾向又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学习倦怠。结论提高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素质,包括自身管理时间的能力和个体自信心,有助于预防学习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尊对师生关系和学习倦怠的中介作用,为高校教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业倦怠问卷、师生关系问卷和自尊量表对武汉市3所高校759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学业倦怠问卷每一题的平均得分为2.63,属于中等倦怠水平;回归分析显示自尊、冲突性、亲密性、回避性进入回归方程(β=-0.397,0.174,-0.246,0.117),它们对学习倦怠的解释率达41.6%(F=104.467,P0.01);自尊是中介变量。结论师生关系可以直接影响学习倦怠,还可以通过提高自尊减轻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学生学习倦怠、睡眠质量对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遵义市5838名中学生进行现场调查,采用自编调查问卷、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问卷评价中学生学习倦怠、睡眠质量及NSSI行为,采用χ2检验、分层回归及路径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学生NSSI行为检出率为18.07%,不同性别、年级、学校NSSI行为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心耗竭、学业疏离、低成就感及睡眠质量能正向预测NSSI行为的发生(P均<0.05);路径分析显示,身心耗竭、低成就感对NSSI行为的发生有间接效应,学业疏离对NSSI行为的发生有直接和间接效应,睡眠质量直接作用于NSSI行为。结论 中学生NSSI行为检出率呈较高水平,学习倦怠(身心耗竭、学业疏离、低成就感)、睡眠质量是影响NSSI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应持续推进“双减”政策,降低中学生学习倦怠水平,保障睡眠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州市节假日后高校学生学习倦怠的状况,探讨大学生自我调节和学校教育对策.[方法]采用经过修订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广州市576名高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广州市高校学生在节假日后存在较高程度的学习倦怠,主要表现为行为不当、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结论]应加强对节假日后学习倦怠的重视,学生、管理者和老师都要积极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锦堂  李洪娟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2):1879-1881
探讨泉州市初中生同伴交往、学习倦怠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探索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同伴交往特点问卷"和"初中生学习倦怠问卷",对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泉州市抽取的936名初中生进行施测.结果 48.1%的初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往困扰,女生交友困扰高于男生,初中生的人际交友及异性交往的困扰随年级的上升逐渐增加(t值分别为-2.03,5.37,5.42,P值均<0.05).有9.3%的初中生存在较强的学习倦怠感,不同性别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中生学习倦怠程度随着年级增长而加深(P值均<0.01).初中生同伴交往困扰各维度与学习倦怠之间均存在正相关(P值均<0.01).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同伴交往困扰各因子中,待人接物及人际交谈困扰进入回归方程,对学习倦怠进行预测的联合解释量为21%.结论 初中生同伴交往与学习倦怠之间存在相关,且同伴交往困扰影响着初中生的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17.
吴洁  张岩  刘琳慧 《中国健康教育》2021,(3):278-280,284
目的 分析人格特质、学习付出-回馈失衡和学习倦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用学习付出-回馈量表、艾森克个性测验及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在学习过度投入上,女生评分为(3.61±0.90)分,高于男生的(3.43±0.78)分(P=0.041).在学习倦怠总分上,高三学生评分为(58.96±...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以及学习倦怠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大学生应对方式在心理控制源与学习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及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对58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内控性与学习倦怠呈负相关(r=-0.16,P<0.05),有势力的他人以及机遇均与学习倦怠呈正相关(r=0.25、0.28,均P<0.05);内控性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r=0.19,P<0.05),有势力的他人以及机遇均与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10、-0.14,均P<0.05);有势力的他人以及机遇均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32、0.31,均P<0.05);学习倦怠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r=-0.31,P<0.05),学习倦怠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15,P<0.05).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积极应对在有势力的他人与学习倦怠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7.14%;积极应对在机遇与学习倦怠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0.45%;积极应对方式在内控性与学习倦怠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1.25%.结论 内控性越强的大学生,其应对方式表现得更为积极,学习倦怠出现的概率也会降低.外控性的大学生更偏向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更容易出现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家长的高水平期望、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和高强度的学习竞争,促使各种各样学习问题的出现.国内外有关研究显示,在诸多学习问题中,以学习倦怠(learning burnout)问题最为突出,引起了心理学界的普遍关注[1-3].影响学习倦怠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同伴关系[4]、师生关系[5]、核心自我评价[6]、人格特质[7]、孤独感[8]等.而压力性事件对于学生学习倦怠发生的作用已经在研究中得到证实[9].本研究旨在探讨希望是否在压力和学习倦怠之间也存在调节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研究医学生学习倦怠及情绪智力现状并探讨两者相关性,为缓解学习倦怠提供预防对策.方法 采用“情绪智力量表(EIS)中文版”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随机选取某医学院校442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 医学院校大学生中除成就感低维度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外(P<0.05),学习倦怠各维度及总分女生均低于男生(P值均<0.05);女、男生情绪智力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学生学习倦怠各维度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情绪智力各项得分年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生源地学生在学习倦怠各方面及情绪智力总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感知情绪维度与调控他人情绪维度得分均以城市学生更高(P值均<0.05).医学生学习倦怠与情绪智力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 医学院校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学习倦怠并与情绪智力存在负相关.可通过情绪智力培训预防学习倦怠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