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社会支持和逆境信念与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孤独感的关系,为提高相关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UCLA孤独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中国人逆境信念量表,对采用整群抽样、自愿参加的贵州10所高校的497名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和逆境信念与孤独感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0.47,-0.46,-0.27,P值均<0.01).朋友支持、其他支持、逆境信念负向预测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孤独感(β值分别为-0.28,-0.22,-0.09,P值均<0.05),累积解释总变异量的25.50%.逆境信念在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朋友支持、其他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值分别为8.70%,8.94%.结论 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和逆境信念能有效降低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孤独感.  相似文献   

2.
探讨医学生无聊倾向性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及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为医学生无聊情绪的干预研究提供线索.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宁夏医科大学随机抽取1 66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生无聊倾向性的创造力因子与心理健康的敌对、偏执因子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其他因子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无聊倾向性总分和其余各因子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其他各因子之间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社会支持总分和各维度与心理健康总分以及各因子之间呈负相关(P值均<0.05).外部刺激、孤独感、自控力和单调性4个变量能联合预测心理健康35.1%的变异量;社会支持对医学生无聊倾向性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结论 医学生无聊倾向性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密切,社会支持在无聊倾向性与心理健康之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动态发展规律及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保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对广州某高校2014年入学的2 301名大学生进行追踪研究.2次施测的时间分别是2014年9月23日和2016年9月25日.结果 大三时学生的UPI得分(9.18±8.49)低于大一(10.11±7.87)(t=29.90,P<0.01).大三时学生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比大一上升1.0百分点,一般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下降1.7百分点,心理健康的人数比例上升0.7百分点(x2=377.59,P<0.01).女生UPI得分(10.09±8.32)高于男生(8.81±7.91)(t=17.13,P<0.01).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越高,UPI得分越低(F=149.65,P<0.01).大一时学生UPI为A类(严重心理问题)且低领悟社会支持的大三UPI得分最高,大一UPI为C类(心理健康)且高领悟社会支持的大三UPI得分最低;高领悟社会支持条件下,大一UPI A/B(一般心理问题)/C类的学生大三UPI得分均低于低领悟社会支持条件下的学生.结论 大学生入校后,心理健康状况呈2个动态两极化的趋势发展.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动态发展具有持续性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同伴依恋、同伴信任与孤独感的纵向关系,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选取贵州和山东2所高中的高一年级学生1 013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纵向研究设计,使用亲密关系体验-关系结构量表(ECR-RS)、同伴信任量表与孤独感量表,分别于2020年11月、2021年12月(T1)与2021年1月、2022年1月(T2)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T1和T2两个时间点的同伴信任与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孤独感均呈负相关(r=-0.50~-0.17,P值均 < 0.01),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及孤独感间均呈正相关(r=0.11~0.41,P值均 < 0.01)。T1依恋焦虑能正向预测T2孤独感(β=0.16,P < 0.01),T1孤独感能正向预测T2依恋焦虑、依恋回避(β值分别为0.19,0.15,P值均 < 0.01);孤独感的稳定性相关系数大于依恋焦虑(CR=7.12,P < 0.01),而同伴信任的稳定性相关系数大于依恋回避(CR=2.40,P < 0.01)。  结论  孤独感单向影响依恋回避和同伴信任,但与依恋焦虑间相互影响,且影响更大,心理干预应从减少孤独出发,促进依恋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探讨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抑郁、焦虑和压力等负性情绪相关自杀行为的调节作用,为开展大学生自杀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在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选取1所高校,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取4 893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社会支持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DASS)和自杀行为量表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回归模型分析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结果 被试学生中有738名为自杀行为高危(15.08%).回归分析显示,DASS得分对大学生自杀风险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31,P<0.01),而社会支持对大学生自杀风险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08,P<0.01);社会支持与DASS的交互项也显示出对自杀风险的负向预测作用(β=-0.05,P<0.01).结论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抑郁、焦虑和压力等负性情绪相关的自杀行为可能具有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支持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促进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和SCL-90量表对445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体育专业大学生客观支持度高于大学生常模,新生的支持利用度较高,城市学生的主观支持较低,社会支持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朋友支持和精神支持对男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预测作用,同学支持和团体参与对女生心理健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结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有关。  相似文献   

7.
万彬  赵霞  付莉  肖旭珏  金燕 《现代预防医学》2019,(21):3870-3873
目的 调查传染病护理人员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状况,了解两者相关性。方法 采用第三版UCLA孤独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385名传染病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Pearson相关分析及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两者相关性。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332份,孤独感得分(41.06±9.149)分,社会支持总分为(44.00±8.194)分;Pearson分析显示,传染病护理人员的孤独感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512,P<0.001)。结论 传染病护理人员的孤独感较高,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孤独感与社会支持具有显著负相关,提高传染病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可降低其孤独感。  相似文献   

8.
孤独感属于个体的心理状态范畴,无论何种类型的孤独均属于一种认为自己被世人所拒绝、所遗忘,心理上与世人隔绝的主观心理感受〔1〕。目前国内对孤独感的研究多侧重于学生和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9.
谢其利  宛蓉  张睿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2):236-238,241
探讨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尊、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孤独感关系,为降低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的孤独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UCLA孤独量表第3版、自尊评定量表(S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从贵州6所高校随机抽取的615名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和479名农村非留守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高于农村非留守大学新生(t=3.89,P<0.01);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尊、家庭支持、其他支持均低于农村非留守大学新生(t值分别为-2.28,-3.59,-3.30,P值均<0.05);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与自尊、社会支持各因子、积极应对方式均呈负相关(r值范围为-0.49--0.34,P值均<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22,P<0.01);回归分析表明,朋友支持、自尊、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可解释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总变异的39.00%.结论 留守经历、朋友支持、自尊、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对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校留级生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高校留级生的抑郁水平与社会支持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湖北、陕西3所高校96名留级生,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选取的留级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校留级生的抑郁情绪女生高于男生,其中SDS总分、抑郁的心理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校留级生获得了较低的社会支持,对于支持的利用程度更低;高校留级生的社会支持与抑郁水平有着明显的相关.结论 留级大学生的抑郁问题值得关注;应提高他们的社会支持感,以促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探讨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早期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福州某高校1 579名大学新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以及自编大学新生留守基本情况问卷测试.结果 留守新生中阳性检出率(SCL-90总分大于160分)为19%.留守经历新生心理健康得分高于无留守经历新生,在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27,-3.149,-2.045,-2.608,P值均<0.05).留守经历新生群体内部在性别、生源地、留守开始年龄、对家庭喜欢程度等变量上部分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SSRS总积分、GSES总分等各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良好(χ2/v=6.22,RMSEA=1.214,其他拟合指数NFI,IFI,TLI,CFI值均>0.90).结论 留守经历新生的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水平有预测作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高度重视留守经历新生,从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两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2.
岳颂华  陆小云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1):1662-1664
了解东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差异,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江苏和贵州两地农村小学四到六年级743名儿童,使用社会支持量表和儿童孤独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留守状态儿童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只有东部儿童中存在差异(P值均<0.05),表现为双亲外出儿童社会支持低于单亲外出儿童和非留守儿童(40.68±4.62,45.34±6.33,45.22±6.54),孤独感高于单亲外出儿童和非留守儿童(32.18±10.83,27.85±8.06,26.36±7.61);区域、留守状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与孤独感均相关(r值分别为0.517,0.198,-0.469,P值均<0.05);东部和西部不同留守状态儿童孤独感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25,0.85,P值均>0.05),但各留守状态的儿童其孤独感存在区域差异(x2值分别为18.07,23.66,54.74,P值均<0.01).结论 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儿童所获社会支持更低,孤独感总体水平及高孤独感的发生率均高于东部儿童.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多数研究将人格变量作为影响社会支持或心理健康的一个因素,单独考察人格变量与社会支持或心理健康的关系。从理论上说,人格既可以作调节变量也可以作中介变量,如果认为人格会改变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则人格是调节变量;如果认为社会支持会影响人格,而心理健康会受到人格的影响,则人格是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4.
了解中学生儿童期虐待、社会支持与心理亚健康的关系,为改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蚌埠市8所中学5 116名学生,使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蚌埠市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报告率为25.1%(1 282/5 116).不同性别、学段及是否独生子女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中学生儿童期虐待得分高于无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中学生,而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均低于无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中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儿童期虐待、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和学段均进入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回归方程(P值均<0.01).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在儿童期虐待和心理亚健康状态之间均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31.16%,25.26%.结论 儿童期虐待和社会支持对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均有影响.对于有儿童期虐待经历的中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可从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人手,以减少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了解北京和哈尔滨中学生社会支持、希望与抑郁的关系,为中学生抑郁的干预提供基础支持.方法 方便抽取北京市和哈尔滨市1 152名中学生作为被试,完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学生希望量表和Beck抑郁量表第2版的测试,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用Mplus 7.0进行结构方程建模.结果 中学生抑郁的检出率为20.75%(239/1 152).女生高于男生(F=5.54,P<0.01);高三学生高于初一、初二学生,高二学生高于初一学生(F=4.12,P<0.01).社会支持、希望及各因子与抑郁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社会支持与希望间呈正相关(r=0.30,P<0.05).希望在社会支持预测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x2/df=3.87,CFI=0.90,TLI=0.91,RMSEA=0.05,SRMR=0.04,AIC=27 427.26,BIC=27 802.30),希望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6.17%.结论 社会支持既能直接影响中学生抑郁,同时也可通过希望影响抑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疆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的情况及社会支持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为大学生群体自杀预防、危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范围内7所高校的各个年级大学生2 763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疆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21.6%;女生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得分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得分高于独生子女;非单亲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总分和客观支持得分高于单亲;汉族大学生客观支持得分显著高于民族大学生得分;无自杀意念组大学生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支持总分均高于有自杀意念组的分数。结论提高社会支持可以降低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报告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寻贫困大学生自身具有的积极的内在资源和心理倾向,为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四川省437名贫困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复原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贫困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复原力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能够有效预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结论 社会在给予贫困大学生外界支持的同时,还应关注个体对支持的主观感受性,挖掘他们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在帮困工作中做到针对性和有为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南省9~15岁在校中小学生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现状及其与负性情绪、社会支持的关系,为相关部门制定工作方向和重点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6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河南省6个城市24所中小学5 867名9~15岁中小学生完成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结果河南省中小学生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总分为(81.21±12.49)分。不同性别、学段、家庭月收入、主观父母关系、父母受教育程度的中小学生生存质量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负性情绪与生存质量、社会支持负相关(r值分别为-0.51,-0.30,P值均<0.01),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r=0.29,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负性情绪得分对生存质量有负向预测作用(β=-0.23,P<0.01),而社会支持对生存质量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6,P<0.01);负性情绪与社会支持的交互项对生存质量有负向预测作用(β=-0.18,P<0.01)。结论河南省9~15岁中小学生健康相关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感恩是指个体用感激认知、情感和行为了解或回应因他人或物的恩惠或帮助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经验或结果的心理倾向~([1]),也是一种具有社会道德意义的积极人格特质~([2])。有研究发现,感恩水平较高的青少年更多表现为学业成功~([3]),感恩对青少年的学业成就具有直接影响效应~([4])。积极心理学认为,感恩作为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5]),对个体幸福感影响巨大,增强个体的感恩水平能有效提升个体幸福感~([6-7])。成就动  相似文献   

20.
探讨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影响,为促进其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河南省3所地方高校274名有留守经历和684名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使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总社会支持得分均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组(P值均<0.01).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2个因子得分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组(P值均<0.05).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总体主观幸福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及对行为和情感的控制得分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松弛或紧张因子与支持利用度和总社会支持正相关(P值均<0.05).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是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及松弛和紧张因子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观支持是对行为和情感的控制因子的影响因素.结论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支持低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感受上的社会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更大.因此在为留守经历大学生提供情感等方面的主观支持,改善其社会支持状况,从而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