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广州市小学生膳食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改善小学生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以等比例概率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15所小学1 60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干预形式为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最后进行干预的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相关营养知识总知晓率从68.07%上升到8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000.00,P<0.01).经过调整之后,除关于素食的正确观点干预前后无统计学意义(Z=-0.08,P=0.940),其他13项调查内容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知晓率均为干预后高于干预前.经过调整混杂因素后,营养知识总知晓率干预后(81.39%)高于干预前(66.46%)(Z=-35.92,P<0.01).结论 开展健康教育的干预手段对小学生膳食营养知识的提高是有效的.但是部分知识的干预效果相对较差,是今后健康教育的重点干预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州市小学生对食品认知的现状,评估营养健康教育的效果,为促进广州市小学生健康的饮食行为和改善营养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广州市15所小学1 608名高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实施为期8周的营养健康教育,并于干预前后进行对食品认知的调查。结果 广州市小学生对食品属性的整体知晓率为72.09%。营养健康教育干预后小学生对合理营养知识的整体知晓率上升到8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84,P<0.05)。结论 广州市小学生对食品认知的水平较低,存在一定的误区。营养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小学生对食物属性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江苏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2016年,选择江苏省病情较重的10个县(区),每个县(区)选择3个乡(镇)中心小学校的4~6年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同时每个乡(镇)选择3个村,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在健康教育实施前后,抽取学生和家庭主妇进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小学生为74.43%,家庭主妇为78.43%;干预后小学生为97.49%,家庭主妇为96.66%,干预后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值均<0.05)。健康教育前,各地的小学生、家庭主妇防治知识知晓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前,小学生防治知识知晓率低于家庭主妇(P<0.05);干预后,小学生知晓率和家庭主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健康教育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探讨以健康促进模式在中小学开展视力干预的效果,为制定近视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广州市城区选取中、小学校各6所共1 669名二、八年级学生,随机抽取3所小学和3所中学进入干预组(885名),实施1年健康促进模式视力综合干预措施,进行有效性评价,对照组(784名)不采取任何主动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前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37.90%,中学生为77.14%;干预后小学生为32.52%,中学生为79.05%.小学干预组干预后视力不良检出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0,P<0.05).干预后,中小学干预组护眼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以健康促进模式对学校开展综合性的视力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学生护眼知识知晓率,对控制视力不良率的增长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营养健康教育对提升小学生营养知识和改善饮食行为的作用,为制定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4所民工小学的720名小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进行基线调查.随机选择其中的2所学校作为干预组,开展为期6个月的营养健康教育,具体包括营养与专题讲座、营养知识征文、制作宣传册,另外2所学校作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教育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学生对营养健康知识的总体知晓率由干预前的17.6%提高到干预后的83.3%(x2=273.568,P<0.01),对营养健康的积极态度率由干预前的85.2%增加到干预后的99.1%(x2=49.677,P<0.01),健康饮食行为总体形成率由干预前的60.7%增加到干预后的76.4%(x2=16.826,P0.05).结论 营养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民工小学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善饮食行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探讨基于小学生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改变家庭食盐与键康知识和行为的作用,为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2013年9-12月,对长治市市区28所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减盐健康教育,从每所学校五年级各随机选取1个班,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小学生进行4个月的学校减盐健康教育,并要求其将盐对健康影响的知识传递给家长,并督促家长的减盐行为.同时在于预组和对照组随机抽取10个家庭包括1名小学生和2名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前后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结果 在健康教育前只有1.79%的学生和12.30%的家长知道我国居民食盐推荐摄入量,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204,0.094,P值均>0.05);使用低钠盐的家长比例为2.4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18,P>0.05).经过学校的健康教育后,干预组学生和家长食盐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值均<0.01),低钠盐的使用率也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x2=39.298,P<0.01),但在外就餐情况健康教育前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28,P>0.05).结论 以学校为基础的减盐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及其家长的食盐知识知晓率,但饮食行为的改变仍需要持续健康教育的引导和巩固.  相似文献   

7.
探讨营养健康教育对改变小学生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的作用,为提出有效的营养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选取济南市4所学校1 213名小学生(干预组632名,对照组581名),干预组进行为期1 a的营养宣教,对照组不进行营养干预,干预前后对调查对象进行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小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干预组小学生的营养知识均提高,与自身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干预组小学生吃早餐比例及健康饮食行为应答率均提高(P值均<0.01).结论 以学校为基础的营养健康教育辅以家庭健康教育能提小学生的营养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小学生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8.
评价乡镇中小学校开展伤寒副伤寒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在农村地区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平坝县内伤寒副伤寒高发区3个乡镇9所学校的小学生和初中生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伤寒副伤寒知识、态度、行为改变情况.结果 干预后小学生的伤寒副伤寒防治知识知晓率、态度和行为持有率分别为70.68%,87.95%,19.18%,初中生为73.62%,90.69%,21.72%,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值均<0.05).干预前小学生的知识知晓率和态度持有率低于初中生(P值均<0.05),干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伤寒副伤寒高发地区和危险因素集中地区中小学生的相关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亟待改善,健康教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了解新疆哈萨克族城乡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为制定儿童肥胖防治的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随机分层整群抽取阿勒泰地区6所小学二至五年级3 112名哈萨克族小学生,对其进行体质测试及有关营养知识、行为及态度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哈萨克族城市小学生肥胖率为17.45%,乡村小学生为17.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P>0.05);城市小学生超重率为20.51%,乡村为18.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6,P>0.05).城市和乡村小学生对膳食宝塔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8.15%,7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17,P<0.01).每天坚持吃早餐的乡村学生比例为84.4%,城市学生为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347,P<0.01).愿意不吃不健康食品的乡村学生占64.92%,城市占6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64,P<0.01).结论 哈萨克族小学生超重率与全国具有相似的趋势,学生的营养知识较为缺乏.应对小学生加强引导教育,培养其良好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对阿坝州大骨节病病区小学生开展大骨节病知识健康教育的效果,为提高小学生大骨节病知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阿坝州3所小学3个年级的31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2所学校入干预组,1所入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健康教育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两组干预前、后大骨节病知识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小学生知识总知晓率提高了33.5%,对照组总知晓率提高了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总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影响智力"以外,干预组小学生知识条目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其中13个条目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阿坝州大骨节病病区小学生实施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其大骨节病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1.
了解广州市番禺区二、三年级小学生第一恒磨牙龋齿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小学生口腔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番禺区14所小学二、三年级学生共5 632名进行口腔健康行为问卷调查,并对第一恒磨牙的发育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二、三年级小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率为26.8%,龋均达0.167,充填率仅为17.1%.学生口腔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口腔卫生习惯整体不好,且无龋学生口腔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口腔卫生习惯持有率均明显高于有龋学生(P值均<0.05).结论 广州市番禺区二、三年级小学生第一恒磨牙龋齿情况较严重.应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口腔健康宣教,指导学生养成有益于口腔健康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江苏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目标人群对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并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2015年,结合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实际,选择江苏省病情较重的12个县(区)36个乡(镇),在乡镇中心小学校4~6年级及所辖3个村开展地方性氟中毒的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实施前后,抽取学生、家庭主妇进行饮水型氟中毒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比较教育效果。结果小学生与家庭主妇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干预前分别为64.17%、65.00%,健康教育干预后分别为95.28%、95.93%,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P值均<0.05)。健康教育干预前及干预后,小学生和家庭主妇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显著提高,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北京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 2016—2019年,每年在全市16个区,每个区随机抽取3个乡(镇、街道),对小学生及社区人群通过媒体、宣传材料、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并通过干预前后对5年级学生和家庭主妇开展问卷调查,来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2016—2019年,干预前调查家庭主妇3799人,小学生8377人;干预后调查家庭主妇3719人,小学生8282人。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78.52%提高到干预后的9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度家庭主妇干预后防治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度干预前知晓率不完全相同,2016年低于其他年度(P<0.01)。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79.28%提高到干预后的9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度小学生干预后防治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度干预前知晓率不完全相同,2016年、2017年均低于2019年(P<0.01)。结论 北京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后...  相似文献   

14.
刘堃  任金芝  翟燕雪  陈卓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2):1822-1825
了解辽宁省小学生、班主任及学校管理人员对突发事件认知水平与安全知识水平现状,为进一步对小学生进行安全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学生问卷、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问卷,对3 166名学生、158名班主任及学校管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小学生对突发事件种类的全面知晓率为16.6%,不同年级小学生对突发事件种类、突发事件重视程度的认知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00,-4.85,P值均<0.05);小学生对踩踏、伤害、溺水、食物中毒、触电、交通事件、地震、火灾8项突发事件安全知识的知晓率为3.8%~75.4%,不同性别、年级学生对伤害事件的安全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47,5.34,P值均<0.05);班主任及学校管理人员对突发事件种类的全面知晓率为36.7%,认为突发事件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员比例为74.7%,对突发事件表示重视的人员比例为74.7%.不同城市类型的班主任及学校管理人员对突发事件安全知识知晓率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60,5.11,P值均<0.05).结论 学生、班主任及学校管理人员对突发事件认知水平及安全知识知晓情况亟待提高,学校应加强学生安全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5.
了解三亚市中小学生健康知识和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海南省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全面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3月5-6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三亚市3 364名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三亚市中小学生健康知识总体知晓率为45.83%,不同学段、性别、民族、籍贯、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工作地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 698.81,217.66,240.29,18.76,1 255.62,924.82,45 635.89,P值均<0.05).各年级不同维度健康知识知晓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8.06,915.00,152.72,P值均<0.05),其中一~三年级学生疾病预防相关知识知晓率最低(46.94%),四~六年级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知晓率最低(27.83%),七~九年级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相关知识知晓率最低(26.40%).中小学生健康行为总体形成率为58.24%,不同学段、民族、籍贯、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工作地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值分别为112.82,30.34,6.88,37.54,22.58,6.11,P值均<0.05).学生能经常做到的健康行为排在前3位的是饭前便后洗手(81.39%)、每天早晚都刷牙(70.36%)和咳嗽或打喷嚏时遮住口鼻(67.51%).82.52%的学生愿意接受健康教育,79.16%希望通过健康教育课程获取健康知识.学生最想学习的健康知识排在前3位的是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的知识和技能(79.85%)、心理健康知识(64.06%)和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57.46%).结论 三亚市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水平较低,健康行为有待改善;学生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较强.学校应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6.
评价食品营养标签健康教育对中学生的影响效果,为探讨中学生营养标签认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上海市闵行区公立学校中抽取2所初中和2所高中,随机均分为干预组(428人)和对照组(562人).对干预组开展营养标签健康教育,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对食品营养标签知一信一行水平与对照组及干预前相比均有提高(P值均<0.05).干预后,干预组对食品营养标签的总体知晓率从干预前的72.9%上升到96.6%(x2=45.730,P=0.000);认为营养标签有必要标示的比例从干预前的81.9%上升到95.7%(x2=19.938,P<0.01);购物时经常阅读和参考营养标签的比例从干预前的41.6%和32.1%分别上升到59.9%,42.5%(x2值分别为14.279,4.937,P值均<0.05).结论 学校开展多形式的营养标签健康教育活动,对提高学生营养标签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积极有效.  相似文献   

17.
梁志彬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1):1652-1654
评价海珠区“健康教育好讲师进校园”活动健康教育讲座主体课程效果,为探索学校健康教育新形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海珠区9所学校,评估学生健康教育讲座主体课程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开展健康教育主体课程前学生总健康知识知晓率为52.5%,课程后总知晓率为87.5%,总体提高了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1.510,P<0.01).其中,运动知识、合理膳食知识、视力保健知识、青春期保健知识、急救知识分别从干预前的80.1%,37.6%,71.9%,51.3%,46.3%提高到干预后的92.0%,67.0%,96.4%,93.6%,9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7.623,72.810,30.931,383.956,69.925).结论 海珠区“健康教育好讲师进校园“活动效果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校对健康教育课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了解城乡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为制定儿童肥胖防治的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上海市嘉定区4所学校二至四年级小学生2 892名进行体质监测,同时进行营养知识、行为及态度问卷调查.结果 嘉定区城区、乡村小学生肥胖率分别为16.85%,16.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乡村小学生营养知识水平明显低于城区小学生(P<0.05),不吃早餐、喝汽水饮料、吃甜食的比例均高于城区小学生(P值均<0.05).乡村小学生及家长建立良好生活方式意愿的比例明显低于城区小学生(P值均<0.05).结论 上海市嘉定区小学生超重率较高,合理营养知识与行为较为缺乏.应加强乡村小学生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了解农村贫困地区小学生对营养知识知晓情况,为农村贫困地区小学生营养改善及营养知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北平泉县、湖北五峰县、云南隆阳区、湖南平江县、吉林敦化市5个县区二~六年级2 939名小学生.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学生基本信息和营养知识相关信息.结果 学生各项营养知识知晓率为21.4% ~97.4%,其中对营养早餐的食物组成认知率最低,为21.4%,而合理选择零食的(97.4%)正答率最高.住宿生多数知识点的正答率高于走读生(P值均<0.01);父母都没有外出打工或仅父亲外出打工学生的正答率高于父母都外出打工或母亲外出打工的学生(P值均<0.01).各个知识点的正答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且地区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高年级学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6.03±1.75)分,不同年级、地区、是否住宿和父母是否外出打工学生间营养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农村贫困地区小学生营养知识水平较低.应积极开展营养知识宣教,提高小学生营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20.
了解三年级小学生的营养现状以及干预2年后营养状况的变化情况,为改进学校卫生工作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在南京市选取4所小学为干预学校,同时选择4所对照学校,采取健康教育、运动干预、营养干预和行为干预等综合干预措施,开展为期2年连续、动态的追踪调查和研究,比较干预前后学生营养状况.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学生低体重率分别为5.7%和3.0%,超重率分别为15.0%和1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416,5.073,P值均<0.05).干预后,干预组“预防肥胖症”“膳食宝塔”“挑食偏食对身体有害”的知晓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5.536,10.799,11.466,P值均<0.01),“每天喝200 mL以上的牛奶”“常吃新鲜水果(每周≥≥3次)”的饮食行为形成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924,4.753,P值均<0.05).结论 综合干预能有效改善小学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