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佛山市南海区暴发的急性胃肠炎中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方法 对南海区 2006-2007 年暴发的2起急性病毒性胃肠炎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将收集到的患者的粪便、肛拭子标本,采用针对诺如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进行检测,再经过分析核酸序列分析病毒的基因型.结果 两起暴发流行的急性胃肠炎均由GⅡ.4亚型的诺如病毒引起.结论 诺如病毒是引起南海区秋冬季急性胃肠炎暴发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且引起暴发的流行病毒株属于GⅡ.4型.  相似文献   

2.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肠炎,是引起其他感染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源,可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等处引起暴发[1].近年来,广州市学校因感染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时有发生[2-3].2013年11月初从化市某大学发生一起以腹泻及呕吐为主要症状的胃肠炎暴发疫情,经实验室检测确认为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1起早教中心内出现多名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分析疫情发生原因,提出防控处置措施。方法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样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某早教中心2016-05-31/06-01有18例儿童出现呕吐、腹痛症状,其中12例诺如病毒感染疑似病例,6例胃肠炎病例。采集2例疑似病例样以及2名食堂工作人员样,结果为均为诺如病毒阳性。诺如病毒感染9.23%。结论本次为诺如病毒GⅡ型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暴发原因可能是由携带病毒的食堂工作人员污染部分食物所致,以食源性传播为主。  相似文献   

4.
诺如病毒是引起人类急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体,其感染基因型包括GG Ⅰ、GG Ⅱ和GGⅣ[1].调查显示我国人群诺如病毒感染十分普遍[2],尽管如此,国内报道的诺如病毒基因型多为GGⅡ[3-5],而GGⅠ特别是多区域人群暴发的研究较少涉及.2008年3月杭州市某区发生一起GG Ⅰ诺如病毒的暴发疫情,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全世界范围内,诺如病毒是引起非细菌性急性感染性胃肠炎的首要病因,约18%(95%CI:17%~20%)的急性胃肠炎的发病与诺如病毒存在关联,发展中国家急性胃肠炎中诺如病毒的比例较低,为12%(95%CI:9%~15%)。诺如病毒具有极强的致病性,可通过人传人、食物、饮水、环境等途径进行传播,在全球食源性暴发的比例约占全部诺如病毒暴发的14%。由于诺如病毒引发的疾病往往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常常在旅游轮船、军队、医院、学校等人群聚集场所中暴发性流行。诺如病毒感染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尤其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引起诺如病毒感染的基因型主要为GⅡ型,其中占主导地位的主要为GⅡ.4型。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引起2016年冬季日本诺如病毒大流行的基因型为一种重组后的新变异株GⅡ.P16-GⅡ.4_Sydney2012。美国诺如病毒暴发监测网络Calici Net监测显示,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GⅡ.P16-GⅡ.4_Sydney2012在所有暴发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了62%。建立广泛的监测网络对流行的诺如病毒分子分型进行监测,对于研究疫苗、预防控制大规模相关疾病的暴发和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一起学校内腹泻相关暴发疫情的病原和传播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的诊断治疗和疑似暴发疫情的判定》制定病例定义,并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疑似病例、食品相关标本进行PCR核酸检测。结果本次暴发疫情共发现疑似病例110例,罹患率为5.74%。发病以住宿学生为主,性别无统计学差异。病例集中于高二年级,其居住的宿舍无明显聚集性分布。现场采集标本检测结果显示为诺如病毒GⅡ核酸阳性。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诺如病毒GⅡ型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防控工作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1起中学诺如病毒聚集性胃肠炎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探讨病例定义方法,查找病原和传播因素,有效控制疫情蔓延。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并开展病例对照调查了解发病状况和可疑的传播途径,采取病例肛拭子、饮水等进行PCR检测和常规致病菌检测。结果 2014-10-21/23该校出现急性胃肠炎学生病例42例,罹患率为2.1%,疫情历时3 d,分布在7个班级,男女比例1∶1.1,3例病例诺如病毒核酸检测GⅡ型阳性,20日晚餐为危险因素。结论该学校疫情为诺如病毒GⅡ型感染的暴发疫情,20日晚餐为可疑暴发因素;诺如病毒感染疫情不适用感染性腹泻进行定义;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易暴发诺如病毒胃肠炎,采取病人隔离、规范饮食饮水、消毒等措施能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广州市白云区某幼儿园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分析流行病学特征、感染来源及传播方式,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及采样检测诺如病毒核酸的综合调查分析。结果该起聚集性疫情共报告病例19例,采集标本55份,诺如病毒核酸阳性16份(29.1%)。结论该起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感染来源未明,传播途径考虑为密切接触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桐乡市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疫情的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指导今后诺如病毒疫情的防控。方法对2014年-2016年桐乡市发生并经实验室确诊的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疫情的时间、人群分布、传播途径和病毒基因型特征。结果 2014年-2016年共报告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疫情13起,报告病例162例,其中实验室确诊45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波及4 182人,总罹患率为3.87%,均由诺如病毒GⅡ型引起。结论诺如病毒GⅡ型已成为学校急性胃肠炎疫情的重要病原,疫情全年均可发生,但寒冷季节呈现高发,对呕吐物处理不当是造成疾病传播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常州市武进区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5年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015年发生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13起,病例427例,罹患率波动在0.64%~9.19%,临床症状主要为呕吐、腹痛、腹泻等,疫情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学校,主要发生在秋冬季,病毒分型为诺如病毒GⅡ型。结论托幼机构和学校是诺如病毒疫情防控重点,要优化防控措施,控制疾病暴发。  相似文献   

11.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主要通过人传人、食物、水源等途径传播,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学校等集体单位容易出现暴发流行。近年来,诺如病毒感染病例逐步上升,聚集暴发事件不断增加,病原学显示GⅡ基因型,特别是GⅡ.4基因型是引起暴发疫情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北京市某小学一起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特点,探讨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调查处理的经验。方法采取人员访谈的形式收集暴发疫情基本情况,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核酸。结果此次疫情流行历时4 d,共发现患儿24例,涉及5个班级,主要集中在一年级,罹患率为13.95%。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均数为6.63岁。患者以呕吐症状为主,未出现腹泻病例。8件患儿便标本中检出GⅡ组诺如病毒核酸6件,阳性率为75.00%。结论此次疫情为一起由GⅡ组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导致本次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诺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5年2月7日北京市某旅行团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病例标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并对感染病例的诺如病毒进行RNA依赖性RNA聚合酶基因(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和VP1区基因序列的检测和分析。结果 18份便标本经Real-time PCR检出12份GⅡ型诺如病毒阳性标本,RdRp区和VP1区序列扩增各得到11条诺如病毒基因序列。根据RdRp区和VP1区系统进化分析证明感染病例的诺如病毒分型为GⅡ.17型。该病毒株与引起暴发疫情的诺如病毒GⅡ.17型新变异株珠海ZHITHC-12株高度同源,RdRp区和VP1区核苷酸差异分别为0%和0.1%,氨基酸差异均为0%。结论引发北京某旅行团旅客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病原体是引起中国2015年暴发流行的诺如病毒GⅡ.17型新变异株。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松江区2018年诺如病毒聚集性及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诺如病毒感染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对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诺如病毒聚集性及暴发疫情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 结果 2018年松江区共发生16起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与1起暴发疫情,涉及病例254例,总罹患率1.56%。疫情集中于11月(64.71%)及10月(17.64%),疫情场所以小学(41.18%)、幼儿园(35.29%)为主。病例主要表现为呕吐(80.31%)、腹泻(44.49%)、腹痛(25.59%)、发热(15.35%)。17起疫情均检出诺如病毒GⅡ型。疫情主动报告率为94.12%,首发病例发病-疫情报告时间间隔与疫情持续时间呈正相关趋势(rs=0.611,P<0.05)。 结论 2018年松江区诺如病毒聚集性及暴发疫情均发生于集体单位,高发季节为秋冬季,传播途径以接触传播及气溶胶传播为主,优势病原型别为诺如病毒GⅡ型。及时发现、报告与正确处置是防控诺如病毒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调查处置一起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分析引起暴发的危险因素,为有效地防控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学校基本情况和患儿相关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采集病例、食堂工作人员和宿舍管理员的便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此次疫情从2017年5月9日起至20日结束,历时12 d,共报告疑似病例86例,罹患率7.22%,病例集中于一、二年级。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17件病例粪便标本中16件检出诺如病毒GⅡ核酸阳性,阳性率94.12%。结论此次疫情为一起诺如病毒GⅡ型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传播途径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病例在班级内呕吐可能是导致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浙江省2006-2007年暴发性病毒性胃肠炎中诺如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监测期间暴发性病毒性胃肠炎疫情患者的粪便标本及相关流行病学资料.采用RT-PCR及荧光定量RT-PCR检测诺如病毒.随机选掸部分阳性标本扩增部分多聚酶区和衣壳蛋白片段,进行序列测定,结合诺如病毒I(GI)、Ⅱ(GⅡ)基因型参考株进行进化分析.结果 诺如病毒感染暴发性胃肠炎共5起,发生时间均集中于9-12月,送检标本63份,诺如病毒检测阳性45份.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诺如病毒序列与诺如病毒GⅡ/4型参考株同源性最高,其中与北京2006年、荷兰2006年诺如病毒GⅡ/4型变异株最为接近,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7%和98.5%~99.0%.诺如病毒与北京、荷兰流行的GⅡ/4型变异株处于同一分支.结论 诺如病毒是浙江省病毒性腹泻暴发疫情的重要病原体,流行时间集中于秋季,其流行株为GⅡ/4型变异病毒株.  相似文献   

17.
诺如病毒(Norovirus)是一组杯状病毒属病毒,其原型株诺瓦克病毒于1968年在美国诺瓦克市被分离发现,2002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其正式命名为诺如病毒[1].诺如病毒被认为是引起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最主要病原,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以肠道传播为主,全年均可发病,冬季高发,常在医院、餐馆、学校和幼托机构等聚集性人群中暴发[2-5].2012年9-11月,衢州市区发生了3起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为了解其流行特征,探讨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06-2007年广东省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诺如病毒(Norovirus)胃肠炎是人类近几十年新发现的传染病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最新研究表明,诺如病毒在各年龄层的急性非细菌性胃肠炎暴发和散发中都占有重要地位[1,2].广东省疾病预防与控制系统自2003年开展诺如病毒检测以来,每年均发现实验室确诊的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个案,在暴发疫情调查研究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有关诺如病毒的感染来源、传播模式及流行危险因素等方面仍然不清[3,6].现将广东省2006-2007年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个案进行分析,掌握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广东省非细菌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诊断和防控工作能力,通过对高危场所、高危人群实施重点监测,最终达到减少和减轻诺如病毒胃肠炎发病和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正诺如病毒是引起的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源体,诺如病毒感染常在人群聚集的学校、托儿所、医院、养老院等处暴发。近年来,浙江省因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时有发生[1]。2015年1月中旬,缙云县一所中学发生了一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经调查分析确认为诺如病毒感染。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定义临床诊断病例:2015年1月15—22日期间出现呕吐或腹泻≥2次/d,伴腹痛、恶心等症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北京市顺义区某幼儿园发生的一起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开展调查,为处理类似事件提供依据。方法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可疑食物和病例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传染途径和传染源。结果该事件共报告病例20例,罹患率9.52%(20/210),流行曲线提示为人传人模式。采集的27份标本经检测,诺如病毒GⅡ型阳性9份,阳性标本经序列测序分析为诺如病毒GⅡ.7型。疫情发展与未及时发现并隔离首例病例有关,接触病例、病例呕吐物及其污染物是导致此次暴发疫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这是一起由诺如病毒GⅡ.7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应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