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儿童的认知功能损害特征。方法 应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 WCST)分别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组(ADHD组)和正常儿童对照组(HC组)的认知功能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中5项指标:完成分类数(Categories control, CC)、错误应答数(Responses Errors, Re)、概念化水平(Rfp)、持续性错误数(Preservative Errors, Rpe)、持续性应答数(Preservative Responses, Rp), 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组与正常对照组的比较显示,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经两两比较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的WCST 5项指标, 其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了解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中学生自杀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对阿勒泰地区20所学校的5 246名哈萨克族初中学生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自杀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哈萨克族初中学生在过去12个月内存在自杀意念的学生比例为12.75%,存在自杀计划占4.57%,存在自杀行动占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0.72,P<0.01).哈萨克族女生自杀意念、计划和行动的报告率均高于男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6.291,37.695,5.836,P值均<0.05).初三年级学生存在自杀意念的报告率均高于初二和初一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18,P<0.01).单亲家庭学生自杀意念和计划的报告率均高于非单亲家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但在自杀行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初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行动3个方面的报告率均均高于非留守学生,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自杀行动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OR=1.454)、强迫(OR=0.638)、抑郁(OR=3.689)、心理不平衡(OR=1.615)、受惩罚(OR=1.057)、其他压力(OR=1.054)(P值均<0.05).结论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中学生的自杀行为报告率与全国水平相当.应根据危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保障哈萨克族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高中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状况和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以自填方式对上海市长宁区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高中生中曾有过不同程度自杀意念的占33.75%。认为自杀是一种疯狂行为的占42.82%,认为自杀是对家庭和社会的不负责任的占66.39%,26.32%的高中生在一般情况下,不愿意和有过自杀行为的人交往,且不同性别高中生对上述提及的自杀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8.33、9.19及9.84,P均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女生比男生更易出现自杀意念(OR=1.371)。就读普通高中的学生比就读职业高中的学生更易出现自杀意念(OR=1.515)。检出有抑郁倾向的学生更易出现自杀意念(OR=9.195)。经历过人际关系、家庭及健康适应因子方面的压力性生活事件的学生更容易出现自杀意念,OR值分别为2.651、1.372及1.643。【结论】上海市长宁区高中生中有一部分学生曾经有过自杀意念,且女生、就读普高、检出抑郁、经历人际关系、家庭及健康适应生活事件是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应关注女生的心理情况,尽早发现学生的抑郁倾向,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了解北京市职业高中生自杀行为特征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社区以及家庭采取干预和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2年4-5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职业高中31所,共5 385名学生参与调查.研究因素包括学生人口统计学特征、故意伤害行为、情绪反应和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及自杀行动,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自杀的关系.结果 女生自杀意念(12.8%)、自杀计划(8.8%)及自杀行为报告率(4.8%)均高于男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多次自杀行为报告率男生(2.9%)高于女生(2.0%)(x2=4.02,P<0.05);年级越高的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及自杀行动报告率越低(x2值分别为21.18,9.25,11.75,P值均<0.05).单亲家庭、隔代家庭、重组家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及自杀行为报告率明显高于核心家庭学生(P值均<0.01).家庭人均月收入0~199元和≥5000元的学生自杀4项指标均较高,而人均月收入2000~2 999元的学生自杀4项指标的报告率均最低(分别为8.0%,5.7%,1.6%和0).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高一、母亲文化程度高、学习成绩差、家庭人均月收入过高或过低、单亲、重组及隔代家庭、被经常故意伤害、参与打架、常感到孤独及失眠是自杀行为及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 青少年自杀与家庭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学习成绩、故意伤害行为等因素密切相关,学校和家庭应该联合对学生自杀的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及时识别危险状况的发生,建立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5.
了解中、日、韩3国高中生负性情绪现状,为指导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依据.方法 通过运用2010年中、日、韩3国高中生调查数据,比较分析3国高中生的负性情绪.结果 在抑郁情绪方面,中国(2.14±0.81)和日本(2.21±0.96)高中生均高于韩国(1.93±0.72)高中生(P值均<0.05);3国男女间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本和韩国高中生女生高于男生,而中国高中生则男生高于女生.焦虑情绪方面,中国(1.86±0.70)和日本(1.80±0.78)高中生高于韩国(1.54±0.63)高中生(P值均<0.05),且均表现为女生高于男生.敌意情绪方面,中国(1.72±0.74)和日本(1.79±0.82)高中生高于韩国(1.43±0.61)高中生(P值均<0.05).总负性情绪方面,中国(1.91±0.63)和日本(1.95±0.74)高中生高于韩国(1.65±0.56)高中生(P值均<0.05);日本和韩国存在性别差异(t值分别为-4.71,-11.46,P值均<0.05).结论 中国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日本相当,差于韩国高中生.应帮助高中生正确认识和调整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学生人口学特征及自尊、乐观-悲观和抑郁对自杀行为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量表、自尊量表、乐观-悲观量表和自杀态度问卷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医学院校4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27名医学生自杀量表总平均分为(2.81±0.30)分,对自杀行为持肯定态度的医学生为14.1%;对自杀态度总的均分中,年级、院系变量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二年级低于一年级,临床专业低于非临床专业;医学生抑郁量表平均分为(19.34±7.57)分;自尊量表平均分为(30.18±5.12)分。乐观-悲观量表平均分为(32.78±5.27)分;抑郁与自杀态度呈正相关,r_s为0.191(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不同院系和是否抑郁均影响医学生对自杀的态度(P均0.05),OR值分别为2.813和2.586。结论不同院系和是否抑郁对医学生的自杀态度有影响,因此学校应该增强对临床专业学生的生命教育,尽早治疗抑郁学生,达到干预医学生自杀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了解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及情绪调节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和GROSS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对整群抽取的湛江市某所高校1 08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大学生女生领悟社会支持和抑郁得分(5.21±0.88,1.95±0.34)均高于男生(5.05±0.92,1.89±0.36)(t值分别为-4.52,-3.99,P值均<0.01);城市学生的抑郁得分(1.95±0.35)高于农村学生(1.92±0.34),文科生抑郁得分(1.96±0.34)高于理科生(1.91±0.34)(t值分别为2.15,-3.47,P值均<0.05);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认知重评策略呈正相关(r=0.22,P<0.01),与抑郁水平、表达抑制策略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0.10,P值均<0.05);大学生抑郁水平与认知重评呈负相关(r=-0.25,P<0.01),与表达抑制呈正相关(r=0.10,P<0.05).大学生认知重评在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具有中介效应,表达抑制在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间无中介作用.结论 大学生认知重评策略的使用在领悟社会支持和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了解中学生童年期不良经历和自杀行为的发生情况,为有效预防中学生自杀行为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蚌埠市5 116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童年期虐待经历和自杀行为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中学生自杀行为及童年期虐待检出率的差异.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童年期不良经历对中学生自杀行为的影响.结果 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以及自杀未遂的检出率分别为15.6%,8.6%和3.4%,女生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22,7.50,8.15,P值均<0.01).女生情感虐待检出率高于男生,男生躯体虐待、性虐待、躯体忽视和家庭功能不全的检出率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有各种类型童年期不良经历者自杀意念、自杀计划以及自杀未遂的检出率均高于无相应不良经历者(P值均<0.05).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各种童年期不良经历均会增加自杀意念、自杀计划以及自杀未遂发生风险;且随着不良经历类型数目的增加,各自杀行为的发生风险呈上升趋势(P值均<0.01).结论 童年期不良经历是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以及自杀未遂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加强对有童年期不良经历青少年的干预,可作为中学生自杀行为防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学生自伤与自杀心理行为的流行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方便抽样方法,对安徽省淮北市6所中学2 707名中学生的自伤和自杀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 707名中学生最近1 a内自伤行为的总报告率为35.2%,62.4%的自伤行为者具有反复性(≥3次),排名前3位的自伤行为分别为故意打自己(19.0%)、故意掐伤自己(15.7%)、故意拽头发(12.2%);自杀行为总报告率为16.8%,32.5%的自杀行为者具有反复性(≥3次),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报告率分别为16.2%,7.4%,3.1%。女生总自伤行为、自杀意念、自杀计划的报告率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初中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报告率均高于高中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有自伤行为的中学生自杀行为报告率明显高于无自伤行为者(P值均<0.01),有自伤行为中学生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及自杀未遂风险分别是无自伤行为者的5.571,7.735,8.020倍。结论自伤是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应及早对青少年实施综合性干预措施,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了解重庆市大学生自杀、冲动及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为针对性指导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重庆市9 80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一般人口学、自杀行为、自杀意念、自杀态度、冲动行为量表、外显攻击量表等问卷调查.结果 女生自杀态度更倾向于包容和理解,其自杀意念及自杀行为的检出率(16.40%,2.46%)均明显高于男生(10.27%,1.11%)(x2值分别为9.997,62.507,P值均<0.01);在冲动行为调查中,女生在“动机性冲动”“认知性冲动”及总分均高于男生(t值分别为11.236,10.930,9.464,P值均<0.01);在攻击行为调查中,女生倾向于采取“愤怒及敌意”,而男生倾向于采取“身体及语言攻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843,3.050,-26.591,-8.729,P值均<0.01).结论 女生较男生易出现冲动行为,易采取愤怒及敌意的攻击行为,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及行为,而男生则容易出现身体及语言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