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幽门弯曲菌与胃粘膜炎性疾病关系密切。本文对480例胃疾病患者胃粘膜活检标本进行了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 480例行胃粘膜活检标本。其中胃炎431例,每例均取自胃窦和胃体部,活检组织862块;胃癌33例;胃慢性溃疡16例。所有活检组织均用10%福马林固定,作常规H·E染色和Warthin-Starry染色(简称w·S)。部分病例作HID/AB和AB/PAS染色光镜检查。慢性胃炎分类及胃炎伴肠化和不典型增生的标准均按全国胃癌协作组统一规定。  相似文献   

2.
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 ,探讨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癌标本 6 0例 ,将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各 2 0例作为对照 ,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端粒酶。结果 :6 0例胃癌中端粒酶的阳性率为 88.3% ( 5 3/ 6 0 ) ,2 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非典型增生 2 0例的阳性率为 35 % ( 7/ 2 0 ) ,2 0例浅表性胃炎阳性率为 5 % ( 1/ 2 0 )。胃癌组与慢性浅表性胃炎及中重度非典型增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非典型增生与浅表性胃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不同组织学分型胃癌其端粒酶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端粒酶在胃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但与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 ,同时端粒酶在某些癌前病变中也有一定程度的表达。端粒酶的检测对胃癌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胃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尽管诊断手段较多 ,但早期诊断目前仍有一定困难。我们联合检测胃液CEA和CA72 4用于胃部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胃良性疾病组 30例 ,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经胃镜和病理证实 ,其中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2 1~ 75岁 ,平均 4 4 8岁。胃溃疡 8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6例 ,浅表性胃炎 10例 ,萎缩性胃炎 6例 ,伴肠上皮化生 3例。胃癌组 2 6例 ,均为住院患者 ,经胃镜、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男 18例 ,女8例。年龄 34~ 79岁 ,平均为 6 0 5岁。二、方法 :两组病例均在胃镜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感染与慢性胃炎胃黏膜病理变化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1月—2013年3月天津市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慢性胃炎患者共250例,全部患者行胃镜、病理和(14)~C呼气试验检查,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组153例,非CAG组97例,比较2组的H.pylori阳性率,同时比较不同部位(胃窦、胃窦胃体)CAG患者的H.pylori阳性率。比较不同病理特征下慢性胃炎活动性、炎症程度、萎缩程度、肠化分级的H.pylori阳性率。结果 CAG组的H.pylori阳性率高于非CAG组(70.6%vs 35%,χ~2=30.552),CAG组中胃窦胃体均萎缩患者的H.pylori阳性率高于仅胃窦萎缩患者(82.6%vs 65.4%,χ~2=4.578),随着慢性胃炎活动性、炎症程度、萎缩程度、肠化分级的加重,其H.pylori阳性率增高(χ~2分别为200.643、206.715、73.286、218.432)。结论 H.pylori感染与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关系密切,尤其与胃窦胃体均萎缩的萎缩性胃炎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5.
老年性消化性溃疡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将近2年经胃镜或手术确诊的老年性 (>60岁 )消化性溃疡30例的临床特征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男23例 ,女7例 ,年龄62~86岁 ,平均71 5岁 ,占同期病例的8 9 % ,病例选择排除恶性病变。溃疡部位与大小 :胃溃疡19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例 ,复合性溃疡3例 ,伴有反流性食管炎10例 ,胃窦部浅表性胃炎7例 ,胃窦部萎缩性胃炎5例 ,幽门管炎2例。胃溃疡于体部12例 ,胃窦部8例 ,胃角、胃底部各1例。溃疡面直径<9mm7例 ,10~15mm19例 ,16~20mm3例 ,>20mm1例。经病理及幽门螺杆菌 (HP)检测 (球部溃疡只查HP)结果 ,腺体萎缩8例 ,肠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Livin、Caspase-3蛋白在不同胃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哈里逊国际和平医院确诊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hronic non atrophic gastritis)的患者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非肠化的患者30例、CAG伴肠化的患者30例以及胃癌患者30例(其中低分化组10例、中分化组10例、高分化组1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和比较各组患者胃病变组织中Livin、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AG非肠化、CAG伴肠化和胃癌组织中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0%、43.33%、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中、高分化胃癌组织中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AG非肠化、CAG伴肠化、胃癌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53.33%、46.67%、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中、高分化胃癌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Livin、Caspase-3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505,P<0.05)。结论 Caspase-3与Livin蛋白的表达失调促进了胃癌的发生,二者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防胃癌。  相似文献   

7.
自1989年3月至1990年6月我们采用中剂量丝裂霉素联合优福定治疗晚期胃癌17例,兹报告如下。男15例,女2例,年龄39~76岁,中位57岁。本组病例均经病理或/和细胞学证实的晚期胃癌,其中根治术后复发4例,非根治术后6例,不能手术7例。全部病例均有可测量的肿块(原发灶或/和转移灶),能客观判断疗效。原发部位:贲门癌2例,胃体癌6例,胃窦癌9例。病理类型:腺癌12例,粘液腺癌4例,低分化腺癌1例。结果: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7例,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胃疾患病人的血清及胃液中自由基引发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链式反应的产物——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变化情况,我们对88例不同胃疾患病人进行LPO的测量,并以40例正常人血清LPO作为对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材料来源:88例不同胃疾患病人,其中包括浅表性胃炎35例,萎缩性胃炎12例,胃炎伴肠上皮化生11例,胃炎伴不典型增生12例,胃癌18例。全部病  相似文献   

9.
胃底病变2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志强  胡兴国 《河北医药》2003,25(5):393-393
胃底病变是指贲门以下至胃体上部一段区域的胃内病变。我院近年来经内镜检查、病理证实胃底病变 2 2 3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2 3例中 ,男 15 6例 ,女 67例 ,男∶女为 2 .3 3∶1;年龄 2 1~ 81岁 ,平均 5 7岁 ,60岁以上 93例占 41.7%。常规症状为上腹胀痛、上顶感、恶心、呕吐、黑便等 ,病程 7d~ 10年 ,以 14~ 3 0d就诊的为多。结果见表 1。表 1 老年组和中青年组胃底病变比较 例 ( % )胃镜病理诊断老年组中青年组浅表性胃炎 55( 59.14 ) 10 5( 80 .77) 萎缩性胃炎 9( 9.6 8) 4 ( 3.0 8) 胃癌 8( 8.6 0 ) 3( 2 .31) 急性胃黏膜病…  相似文献   

10.
近年我院先后收治胃原发恶性淋巴瘤3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例,男1例,女2例。年龄54~58岁。临床表现有上腹痛(3/3)、肿块(2/3)、贫血(2/3)、便血(1/3)及发热(1/3)。术前消化道钡透3例,均诊断为胃窦癌。2例胃镜疑诊胃淋巴瘤及胃平滑肌瘤;另1例B 超诊为胃癌。3例均行根治性胃次全切除,病理诊断为胃恶性淋巴瘤,伴胃周淋巴结转移。术后分别经7、6、3年随访,均健在。讨论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系原发于胃壁内的淋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符合率,以及不同萎缩程度及不同年龄组的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34例,统计一般资料、胃镜及病理报告、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情况。结果 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534例,经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370例,其内镜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69.29%。慢性萎缩性胃炎好发于老年人,男女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窦的萎缩、肠化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检出率高于胃角和胃体及其他部位,而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方面,胃底及贲门检出率较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萎缩的程度与肠化、上皮内瘤变程度密切相关。重度萎缩组中的重度肠化和上皮内瘤变比轻度及中度萎缩组发生率高。在不同年龄组中比较,老年组的肠化及上皮内瘤变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 胃镜与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符合率偏低,胃窦是萎缩、肠化的好发部位;肠化及上皮内瘤变的发生与萎缩程度呈正相关,老年人的萎缩、肠化及上皮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联合检测在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筛查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检测的102例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资料,其中,胃炎57例、胃癌45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正常组,给予所有研究对象PGⅠ、Ⅱ和G-17联合检测,比较三组检测结果.结果 胃炎、胃癌组PGⅠ、PGⅡ、PGR指标较正常组下降,且胃炎组PGⅠ、PGR较胃癌组高,PGⅡ较之低(P<0.05);其G-17均较正常组提高,且胃癌组较胃炎组高(P<0.05);胃体组PGⅠ、PGⅡ、PGR较胃窦组低,较多灶组高(P<0.05);其G-17指标较胃窦、多灶组高,且胃窦组较多灶组低(P<0.05).结论 联合PG和G-17对AG患者实行检测能有效鉴别患者胃疾病类型,为临床治疗予以准确性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3.
启事     
目的探讨超声对胃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35例超声诊断胃癌经胃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患者,先经腹部扫查胃区及周围组织,然后饮造影剂,逐段扫查贲门、胃底、胃体、胃窦部,必要时扫查邻近器官和周围淋巴结,观察胃壁是否平滑、胃壁厚度、层次是否清晰及蠕动情况。结果超声显像诊断胃窦占位病变16例,胃体占位病变9例,胃壁增厚原因待查6例,大部分胃内弥漫占位4例,后腹膜淋巴结肿大7例。其中经手术及胃镜证实正确者32例,误诊3例,结果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1.42%。结论超声检查可以作为胃癌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对胃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35例超声诊断胃癌经胃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患者,先经腹部扫查胃区及周围组织,然后饮造影剂,逐段扫查贲门、胃底、胃体、胃窦部,必要时扫查邻近器官和周围淋巴结,观察胃壁是否平滑、胃壁厚度、层次是否清晰及蠕动情况。结果超声显像诊断胃窦占位病变16例,胃体占位病变9例,胃壁增厚原因待查6例,大部分胃内弥漫占位4例,后腹膜淋巴结肿大7例。其中经手术及胃镜证实正确者32例,误诊3例,结果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1.42%。结论超声检查可以作为胃癌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微卫星DNA不稳定性与胃癌早期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邵华  刘顺英  龚永驰  吴萍 《江苏医药》2003,29(7):488-490,I001
目的 研究MSI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探讨采用MSI筛选胃癌高危人群和早期诊断胃癌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PCR、PCR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及硝酸银染色方法检测 30例胃癌及相应的 14例癌旁肠化生组织的MSI。结果 胃癌MSI阳性率为36 6 7% (11/ 30 ) ,D2S12 3和BAT2 6的MSI阳性率略高于其他位点 ;癌旁肠化生组织MSI阳性率为2 1 4 3% (3/ 14 )。 3例MSI阳性肠化生标本对应的胃癌组织均为MSI H ,MSS胃癌对应的肠化生组织也为MSS ;MSI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胃癌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分型无关 (P >0 0 5 ) ,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和发生部位有关 :高 中分化胃癌MSI H检出率 4 7 0 6 % (8/ 17)显著高于低分化胃癌7 6 9% (1/ 13) (P <0 0 5 ) ;胃窦胃癌MSI H阳性率 4 7 37% (9/ 19)显著高于胃体及胃底胃癌 0 % (0 /11) (P =0 0 1)。结论 肠化生组织中MSI的进行性积累可能在一部分胃癌的发生中起作用 ,MSI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16.
食管溃疡为食管少见疾病,我院1995年1月至2 0 0 2年10月共收治经胃镜或手术证实的食管溃疡病人8例,现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8例病人中男6例,女2例,年龄30~6 5岁。患病前有明显诱因6例,其中进食炒米饭等硬食物3例,饮啤酒所致1例,胃肠炎致呕吐2例。合并出血7例,其中大出血致贫血及出血性休克4例;伴腹痛5例,为绞痛或钝痛;合并反酸嗳气3例;有梗噎感2例。胃镜及手术所见:单发溃疡6例,2处溃疡2例,均为食管下溃疡。8例经病理检查,均伴食管粘膜炎性改变,其中3例刷片中见核异质细胞。本组病人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4例,胃体溃疡2例,糜烂性胃炎1例,…  相似文献   

17.
<正> 我们从1980年8月~1986年6月共行全胃切除术66例,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66例中,男53例,女13例。年龄从21~68岁。除1例胃多发性溃疡外,均为胃癌(包括高位胃癌——贲门癌),其中贲门胃体癌60例,贲门与胃窦双重癌2例,胃窦癌胃次全切除术后再发贲门癌1例,浸润型全胃癌2例(皮革样胃):胃底体癌伴早期白血病1例。手术途径,61例经左前外侧开胸  相似文献   

18.
陈金星 《江苏医药》2000,26(7):572-573
我院外科于1990年~1998年间对26例胃癌术后复发有手术指征的病人采取再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性别与年龄:26例中男17例,女9例,年龄23~65岁,以45~60岁为多。首次手术情况:3例胃窦部癌,6例胃角小弯侧癌均行根治性胃次全切除术(R2)。12例为胃贲门部癌行根治性上半胃切除术。胃体部癌5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组织学分类:管状腺癌12例,低分化腺癌9例,印戒细胞癌5例。2.复发部位:残胃吻合口6例,其中肝左外叶局限性转移2例,胃结肠瘘1例,贲门部小弯侧7例。切口种植转移2例。十二指肠断端复发1例伴阻塞性黄疸。…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我院收治的194例胃癌分析于下。一、一般资料本组194例,男155例、占79.89%,女39例、占20.11%;农民占91%。年龄最小25岁,最大75岁,平均51岁;高发年龄段以50岁组为最高,占46.91%;其次为40岁组。这两个年龄组占胃癌总数的74.23%。本组病变部位以胃小弯多见,114例(占58.76%),其次为胃窦部64例(占31.9%),再次为胃体部(10例),胃底贲门部(8例)。国内有关报道胃癌以胃窦部多见(占47.87%)。本文收集的资料以中晚期病人占多数(86.6%)。根据福建省胃癌协作组在胃癌高发现场的普查资料,胃粘膜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浅表性胃炎占96.49%,因此胃癌高发区病变部位可能有其特色,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癌的关系。方法内镜下胃黏膜活检取材,应用常规固定,石蜡切片HE,HP染色镜检,1例加染PAS及AE1/AE3,CK8,KP-1,LCA,SMA免疫标记,结合临床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216例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89例,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92例(1例胃腺癌),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35例,后两组均各有4例为活动性胃炎。190例石蜡切片加印片HP染色:中、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HP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轻度胃炎者(P=0.0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临床诊断与活检病理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通过特染及酶标确诊胃腺癌合并HP重度感染1例(有便血史2个月患儿)。结论①儿童重、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HP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81)。而且1例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有胃腺癌患儿为HP重度感染,提示HP感染与胃炎程度及胃腺癌确有关系,但三者确切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②活检标本石蜡切片HP染色加新鲜胃黏膜印片HP染色将提高HP阳性检出率,本组提高7%;③对有便血患儿应警惕胃癌可能,必要时及早胃镜检查加活检以便及时治疗HP感染及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胃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