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性出血热(HFRS)的主要表现为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其典型病程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以及恢复期。近年来HFRS患者肝损害出现比例逐年增多,且程度重。本文对62例HFRS患者的肝功能损害进行观察,以探讨HFRS患者肝损害发生比例、程度及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3.
流行性出血热 (EHF)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 ,广泛流行亚、欧许多国家 ,我国为重疫区。关于EHF并发肝损害 ,国内报道轻重不一。现将我科自199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收治的 76例EHF的肝功能检测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76例EHF病例均符合卫生部 1988年颁布的EHF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1] 。其中男 6 1例 ,女 15例 ,年龄为 6~ 6 7(中位数 32 )岁。1 2 检测项目与方法 入院后分别采用BM/HITACHI 737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 ,包括谷丙转氨酶 (ALT)、血清总胆红素 …  相似文献   

4.
1982~1983年,在出血热流行期间,我们对所收治的出血热患者随机抽样51例做了血清Ⅱ、TTT、TFT、SGPT、HBsAg检测,现将肝功能结果分析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在所查的51例中,男35例,女16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64岁,平均27岁。肝功能改变 51例中肝功能异常者39例,占76.47%,其中男28例,女11例。39例中全部有SGPT升高,其中最低130u,最高590u,平均320u。呈单项SGPT升高者32例,占肝功能异常者的82.05%。SGPT升高伴有黄疸者5例。Ⅱ最低15u,最高55u,平均35.5u,伴有絮浊改变者2例。TTT分别为15u与18u,TFT均为 十。HBsAg( )者2例,均为单项SGPT升高组,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出血热470例次肝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流行性出血热227例470例次肝功能分析发现:肝脏损害不但与本病的病型、病程、肾功能有一定的关系,而且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我科1984年7月~1985年6月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者共114例。其中107例作了肝功能检查,异常者99例(占92.52%)主要为SGPT升高(占82.24%),血清白蛋白降低(86.10%)。发热期肝功能异常者为89.86%,休克期及少尿期为100%,绝大多数病例进入恢复期后肝功能逐浙恢复正常。肝功能损害程度与病情轻重有关。通过死亡二例作肝穿活检光学镜检发现肝细胞浊肿、脂肪变性及灶性坏死,伴中性白细胞浸润。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功能障碍等为特征。我县是农业县,是流行性出血热的疫区。我院自1997年3月至2005年3月共收治患者270例,这270例患者均符合该病的诊断标准。有250例均在秋冬季集中住院,仅有20例为散发病例。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累及各组织和器官的全身性疾病,主要病理变化为渗出、充血和出血以及部分组织坏死,从而导致各脏器的功能障碍,其中肝脏是最常受累的器官之一。为了进一步观察该病患者肝功能改变情况,我们对每例住院患者均进行了1—4次血清 SGPT、II、TTT、ZnT  相似文献   

9.
10.
流行性出血热肝功能ALT的临床观察张兴毅1张惠泉2潘永琴1我们于近几年内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261例,观察肝功能ALT有改变者79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发病6日以内的住院患者,平均入院病日为3.8天。其中男183例,女78...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县出血热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以青壮年居多,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我们对56例EHF患者的血清进行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同时,进行了肝功能测定及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56例血清采自4-12病日EHP患者,EHF特异性抗体给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全为阳性。1.2肝功能测定;谷丙转氨酶采用生化分析仪动力学法,正常值为0-30u/L。2结果56例患者肝功能异常46例,丙转氨酶多在30-55u/L。范围内,异常率为84.38%其中.男性45例,肝功能异常的为用购,异常率为84.44%女性11例肝功能异常为9例,异常率为84.21%…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出血热是以发热、肾功能衰竭为主要特征的感染性疾病,因发热早期缺乏特征性表现而往往与其他发热性疾病相混淆,难以鉴别。现将我院自1988~1998年间收治的外院误诊为流行性出血热,人院后否定诊断的共66例患者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66例中,男39例,女27例,年龄13~85岁(平均35岁)。66例患者入院后均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清抗EHF-IgM检测明性否定诊断。1.2主要症状和体征体温38.l℃~40.2℃,热程在1周内者32例,超过三周者34例。上跨有出血点者39例,腋下有出血点者24例,无出血点者16例,球结膜充血者25例,充…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出血热103例临床分析李艾云(惠民县城滨州地区中心医院,251700)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酶联SPA试验;传染病1986年7月,我科收治流行性出血热病人300余例,对其中103例进行了临床观察。根据临床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9.5...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 (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在我地区流行已有 30多年历史 ,其发病率高 ,症状典型 ,病情较重 ,流行季节明显 ,已被广大群众及医务人员所认识。但近年来临床发现EHF的流行季节、临床表现及病程经过较前有了很大变化。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减少误诊 ,现将我院 1999- 0 5~ 2 0 0 1- 0 1收治的 32例EHF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2例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 2 1例 (6 6 % ) ,女 11例(34% )。发病年龄 2 3~ 5 6岁 ,均为青壮年。职业农民、工人2 4例 ,家属 8例。发病季节 :5~ 6月份 5例 ,10月~次年 1…  相似文献   

15.
现将1985年1月至1989年2月4年间在我院住院病人中512例有较完整资料的病例,进行整理分析,并对其特点讨论如下。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的诊断、分型均参照1981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科研座谈会”制定的标准。 1.病例分布 512例中男349例(68.2%),女163例(31.8%),男:女约2.1∶1,最小6岁,最大75岁。以15~29,30~39岁组所占比例较高。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但以3~6月病例数较多,占总  相似文献   

16.
30例流行性出血热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怡苹 《医学综述》2006,12(11):F0003-F0003
流行性出血热(EHF)为一自然疫源性疾病,起病急,病程进展快,季节分布明显,早期诊断,及时正确的治疗,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为了吸取经验教训,现将我院1971—1972年度收治之104例进行临床初步分析,希望能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供今后防治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沂水中心医院传染科自1979-1983年收治的250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有关流性病学资料和临床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从中看出山区丘陵地区出血热病人近几年发病有逐年增加趋势。其季节、年龄、性别、职业和居住分布与出血热在平原地区的分布大致相同。本文就该病早诊断,早治疗及就近冶疗的重要性提出讨论。特别是早期预防性治疗措施对减轻病损,提高越期率防止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更为重要。并强调了出血热病人的临床分型,对指导治疗,估计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出血热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我科自2000年1月~2003年7月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EHF)患37例,经综合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出血热4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0—1993年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EHF)405例,从这些病例资料中发现本病在我县的发病率近年大幅度下降,临床表现也趋于轻型化,不典型化。现将上述病例按时间分段对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