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细菌性阴道病(BV)在妇科计划生育门诊人群患病率及探讨治疗方法。方法:2004年8~11月对拟进行计划生育手术(上环、取环、流产、引产)的786例患者进行白带检查,对诊断BV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奥硝唑组60例,给予口服奥硝唑500mg,每日2次,疗程5天;甲硝唑组36例,口服甲硝唑400mg,每日3次,疗程7天。治疗1周后追踪复查白带。结果:BV在妇科计划生育手术门诊的患病率为12.21%,奥硝唑组与甲硝唑组1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6.1%,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BV在妇科计划生育门诊白带异常者占首位。奥硝唑治疗效果好,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2.
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率及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温百端  刘晓 《重庆医学》2006,35(13):1206-1207
目的了解细菌性阴道病在外阴、阴道感染中所占的比例,及对治疗方法的探讨。方法2004年10月~2005年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280例患者进行白带检查,按BV的诊断标准,给BV患者口服甲硝唑0.2g,tid,连用3d。曼舒林1片阴道上药,每日1次,连用4d。1周和2周后各复查1次。结果BV患者妇科门诊的患病率为11.02%。外阴阴道感染患者中的28.78%是BV患者,其中20%以腹痛、不孕症就诊。治愈率100%。结论BV患者在妇科门诊患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应常规检查、甲硝唑联合曼舒林治疗BV,疗程短,方法简便,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东韶关某医院妇科门诊病人细菌性阴道病(BV)的患病率,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收集韶关某医院妇产科门诊病人共计1558例,细菌性阴道病诊断试剂盒分析患病率;BV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0例)和对照组(250例),试验组给予奥硝唑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治疗,两周后追踪复查白带。结果:1558例妇科门诊病人中,BV的患病率为35.3%;实验组奥硝唑治愈率为92.7%,对照组甲硝唑治愈率为80.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奥硝唑有效率为99.3%,对照组甲硝唑有效率为96.0%,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妇科门诊患者中BV患者较为常见,奥硝唑可有效治疗BV。  相似文献   

4.
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情况及其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BV) 在妇科、计划生育门诊人群及孕妇中的患病率,探讨方便、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及时治疗以防止其并发症.方法:1999年1~10月对我院585例妇科门诊病人、138例早孕流产者、54例中孕引产患者及37例分娩前孕妇行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结果:BV患病率妇科门诊病人18.63%,早孕者8.70%,中孕者11.11%,晚孕者21.62%.135例BV患者中34.81%无典型症状,52%合并其它阴道炎症. 结论:BV患者在妇女人群中并非罕见,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方便,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应列为门诊常规项目.甲硝唑、替硝唑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董颖 《海南医学》2006,17(6):46-46,21
目的评价保妇康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方法门诊100例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50例)使用保妇康栓治疗,B组(50例)使用甲硝唑栓治疗,用药10天,停药1周后复查.结果保妇康栓治疗BV有效率88.0%,甲硝唑栓治疗BV有效率92.0%,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保妇康栓是治疗BV的安全有效药物,痊愈率及总有效率与甲哨唑无明显差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细菌性阴道病(BV)在妇科门诊人群患病率及探讨治疗方法。方法:对2936例妇科门诊患者,按细菌性阴道病四项诊断标准进行白带检查,对患者给予替硝唑(2g顿服2天),夫妻同治,2周随访。结果:细菌性阴道病在门诊患病率4.94%,145例BV患者中,有37.2%无明显症状,而以其他症状就诊以及术后复查就诊,常规检查发现。88例追踪全部治愈,追踪率61.1%。结论:细菌性阴道病是妇科较常见疾病,疗效高,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乳酸菌活菌制剂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BV)的疗效。方法:将妊娠期BV患者178例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96例采用乳酸菌活菌制剂治疗,对照组82例采用甲硝唑治疗,两组均用药10d,停药1周后复查。结果:乳酸菌活菌制剂治疗妊娠期BV有效率87%,甲硝唑有效率88%,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菌活菌制剂治疗妊娠期BV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细菌性阴道病在生育期妇女的人群患病率及探讨治疗方法。方法:2007年9~10月对本社区内4053例的生殖道感染普查的妇女按BV诊断之四项标准进行白带化验;BV患者给予甲硝唑夫妻同治,并追踪复查白带。结果:BY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7.6%,308例患者中仅145例有白带增多或轻度瘙痒症状;164例追踪,治愈率97.5%。结论:BV患者在生育期年龄人群中并非罕见,建议在妇科门诊中应列为常规化验检测项目。甲硝唑治疗效果好、简便、价廉。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细菌性阴道病(BV)在妇科门诊的发病情况,探讨BV与妇女盆腔病变用相关疾病的相互关系。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和线索细胞检查,对门诊209例妇科患者进行BV的筛选,并对其中的正常阴道、滴虫性阴道炎组和真菌性阴道炎组与BV进行对照比较。结果BV的盆腔病变一炎症和相应而致和异位妊娠、不孕症等,明显高于各类阴道病变组。结论BV与妇科盆病变及相关疾病和关系呈正相关性,必需常规进行门诊患者的筛选诊断和积极治疗无症状的BV。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非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观察硝基咪唑类药物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及复发率。方法:对542名经阴道手术前妇女进行BV筛查,有158例BV患者接受硝基咪唑类药物全身及局部联合治疗7d,停药4~7d后复查。结果:非妊娠期的妇女BV发病率为29.1%(158/542),硝基咪唑类药物治疗BV的治愈率达93.0%(147/158)。随访3个月复发17例,复发率为10.9%(17/156)。结论:BV在生育期妇女发病率较高,经阴道手术前应进行BV筛查及治疗,以防感染的医原性扩散。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女性不孕症患者细菌性阴道病(BV)与支原体感染状况.方法 收集2013年6-1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541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分泌物标本,同时做BV检测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44.5%(241/541),其中解脲支原体(UU)检出率最高,有223例感染,阳性率41.2%,人型支原体(Mh)感染5例,阳性率0.9%,UU+Mh混合阳性13例,阳性率2.4%.BV感染325例,阳性率为60.1%(325/541).在241例支原体阳性患者中BV阳性检出率为70.1%(169/241),300例支原体阴性患者中BV阳性检出率为52.0%(156/300),支原体阳性组与支原体阴性组BV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诺喹类的氧氟沙星耐药率最高,敏感率只有7.1%.交沙霉素耐药率最低,占3.7%.结论 女性不孕症患者与BV和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应加强BV及支原体普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支原体药敏试验显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敏感率最高,可以作为临床医生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2.
细菌性阴道病和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女性下生殖道细菌性阴道病(BV)、念珠菌性阴道炎(VVC)单纯感染与混合感染之间治疗后复发率和易复发率的差别,以寻求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以阴道分泌物半定量法、湿片法和培养法对临床药物治疗状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7595例外阴阴道炎病例中单纯BV、单纯VVC和BV-VVC混合感染的患病率为56.6%(4295/7595)、30.68%(2330/7.595)和12.77%(970/7595);复发率分别为4.07%(175/7595)、7.89%(184/7595)和48.56%(471/7595),前二者与后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830例复发病例中。BV、VVC单纯感染和混合感染的易复发率分别为1.7%(3/175),4,89%(9/84)和10.19%(48/471),前二者与后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BV、VVC混合感染导致VVC复发率、易复发率明显增高;VVC合并BV是VVC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引起临床高度关注及有效的系统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检测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细菌性阴道病(BV)联合检测技术和Amsel金标准法对640份阴道分泌物进行Bv检测,并将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BV联合检测技术检测阳性率为19.7%,Amsel法检测阳性率为20.6%,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同时检测有阳性120例,同时检测有阴性502例,符合率为97.2%。与Amsel法比较,BV联合检测技术诊断细菌性阴道病(BV)的敏感性为91.0%,特异性为98.8%,Kappa值为0.91。结论 BV联合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简便、快速、经济的方法,可用于临床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实行LBMT方案,即雷贝拉唑40 mg(1次/d)、胶体次枸橼酸铋220 mg(2次/d)、甲硝唑400 mg(2次/d)、四环素750mg(2次/d),口服10 d.对照组实行LAC方案:雷贝拉唑40 mg(1次/d)、阿莫西林1.0g(2次/d)、克林霉素500 mg(2次/d),口服7d.疗程结束1月后行14C尿呼气试验测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为7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x2=4.69,P<0.05).治疗组14C尿素呼气试验转阴率为97%,对照组转阴率为76%,两组HP转阴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4.63,P<0.05).结论 在传统三联疗法HP根除率低的情况下,雷贝拉唑、铋剂、甲硝唑和四环素的四联疗法可为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妇女阴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情况,选择快速而准确的方法进行检查,以明确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1 332例门诊患者进行白带湿片、唾液酸酶和革兰染色联合检查。结果:①滴虫、霉菌、细菌性阴道病(简称BV)总感染人数占8.1%。②唾液酸酶法与革兰染色检测BV,阳性率分别为32.6%和31.5%;白带湿片与革兰染色查滴虫,阳性率分别为5.4%和6.8%;以上两两比较,二者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染色查霉菌比白带湿片阳性率高,分别为31.1%和27.0%(P〈0.05)。革兰染色查线索细胞比白带湿片阳性率高,分别为31.5%和19.5%(P〈0.001)。滴虫和霉菌、滴虫和BV、霉菌和BV交叉感染率分别为0.9%、4.1%和6.3%。结论:霉菌、滴虫、BV是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并且存在交叉感染的情况。白带湿片、革兰染色与BV联合检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黄先国  蔡民  刘杰  王家红 《安徽医学》2012,33(11):1533-1534
目的探讨BV Blue法与Amsel法对诊断细菌性阴道病(BV)的有效性比较。方法分别采用BV Blue法和Amsel法对638例疑似细菌性阴道病的病例进行检测和结果比较。结果 BV Blue法筛查BV阳性率为38.4%。Amsel法判定BV阳性率为39.2%;BV Blue法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94.4%、98.1%、6.0%、1.8%、94.4%和98.2%。2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0.93)。结论提示采用BV Blue法对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是简便、快速、可靠、结果易判读的好方法,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替代Amsel法,适用于门诊患者BV筛查,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炎(BV)的发病情况及探讨其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用传统的Amsel诊断方法对本院妇科病人的白带标本进行分析。结果:35 2例受检标本中符合BV诊断的有89例,阳性率为2 5 .3% ;霉菌感染34例,占9.7% ;滴虫感染11例,占3.1% ;滴虫合并感染4例,占1.14 % ;BV合并霉菌、滴虫、霉菌加滴虫感染分别为15例(4.2 6 % )、5例(1.4 2 % )、2例(0 .5 6 % )。BV与非BV组对照,在Amsel诊断标准及合并感染上存在显著差异(P <0 .0 1)。结论:育龄妇女BV阳性率远远高于霉菌、滴虫感染,其合并霉菌、滴虫感染也明显高于单纯的滴虫、霉菌感染。应加强对育龄妇女BV感染的临床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8.
岳学书 《铁道医学》2014,(2):168-170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BV)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128例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的检测结果及BV的相关因素。结果:3128例受检者中1024例BV检测结果呈现阳性,阳性率为32.74%,其中20—30岁育龄妇女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4~6月份和7~9月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文化程度越高,阳性率越低;阳性患者的霉菌和滴虫感染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经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与季节、年龄以及文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置宫内节育器(IUD)与细菌性阴道病(BV)的关系,同时为安全使用IUD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唾液酸酶活性法对观察组328例置IUD妇女进行了BV的检测,并以同期体检的74例未置IUD妇女作为对照。从置IUD的类型、置IUD后是否出血、有无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等方面对两组妇女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置IUD妇女BV患病率为29.6%,对照组为13.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种不同类型IUD使用者的BV患病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与未出血组及对照组BV患病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出血组与对照组BV患病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V组合并感染率为82.7%,非BV组合并感染率为34.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放置IUD与BV的发生有关。置IUD后出血会增加BV的危险性。置IUD妇女中BV患者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的概率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