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星形细胞瘤(II/WHO) 细胞、间变性星形细胞瘤(III/WHO)细胞的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和差异,为临床的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鉴别诊断提供帮助和向导.方法 选取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各30例,每例随机选取10个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应用AFM并对每例的10个细胞进行扫描,对每个细胞膜表面1 μm区域的平均粗糙度、峰值、表面积差值进行测量,对比观察两组细胞膜表面的纳米结构变化、找出肿瘤细胞特异性的形态学特征.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细胞膜表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星形细胞瘤细胞膜表面的平均粗糙度、峰值、表面积差值均明显低于间变性星形细胞瘤(P<0.05).结论 本实验应用AFM对星形细胞瘤细胞、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细胞进行观察,并依据细胞膜表面数据对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抗体结合后的细胞膜表面结构的变化,并分析有无抗体结合的异同特点。方法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印片法获取各组甲状腺细胞,分别标记Villin抗体和CK7抗体为实验组及滴加PBS缓冲液的对照组三个试验组(每组各300个)。应用AFM(轻敲模式)扫描各组细胞并利用件自动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 (1)AFM扫描后图像分析结果:未加抗体的对照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表面的隆起较光滑,分布均匀、形状规则,排列疏密适中;Villin抗体组细胞表面的隆起较对照组突起与凹陷无明显变化;CK7抗体组细胞体积稍变大,部分隆起处高度也增加,突起数量明显增多,隆起分布不均匀,沟裂处平均深度较对照组细胞浅。(2)各组细胞膜表面重要参数比较结果:各组细胞膜表面的平均粗糙度、平均峰高度、平均凹陷深度和表面积差值的比较,对照组和Villin抗体免疫组化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CK7抗体免疫组化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AFM从纳米级水平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临床诊断的新思维,滴加抗体后细胞表面抗原与抗体结合,其细胞膜表面形态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别,为以后的免疫组化纳米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原子力显微镜下几种癌细胞形态特征的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活体不同类型肿瘤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并分析它们的共同特点。方法选取正常肝细胞及肝癌细胞、宫颈鳞状细胞及鳞癌细胞、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及乳腺癌细胞各60例,利用AFM扫描标本,将细胞膜表面扫描图像数据用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从表层细胞到中层细胞、底层细胞再到HPV感染细胞、CIN2-3级细胞及宫颈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平均粗糙度逐渐增大(P<0.05)。正常肝细胞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细胞组、肝细胞性肝癌细胞组细胞膜表面平均粗糙度数值逐渐增大(P<0.05)。正常乳腺组、乳腺增生症组、乳腺癌组细胞膜表面平均粗糙度也具有逐渐增大的趋势(P<0.05)。结论细胞种类不同,细胞膜表面结构不同。正常细胞膜与肿瘤细胞膜在形态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别,特别是正常细胞膜与同种细胞来源的肿瘤细胞膜相比能明确判断出细胞是否恶变,这为临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万峰  纪小龙  臧照辉  王俭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7):516-518,540,F0002
:[目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观察甲状腺正常滤泡上皮细胞、腺瘤细胞和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纳米级超微结构,旨在为临床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难点寻找帮助.[方法]以甲状腺正常细胞和肿瘤性细胞为研究对象,其中腺瘤组织、腺癌组织作为两个试验组,肿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细胞印片法获取各组甲状腺细胞(每组各3 000个),应用AFM(轻敲模式)扫描各组细胞并利用软件自动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1)AFM扫描后图像分析结果:正常甲状腺细胞表面的隆起较光滑,分布均匀、形状规则,排列疏密适中;腺瘤细胞表面的隆起较正常细胞粗糙,分布不均匀、形状渐不规则,排列开始紊乱,隆起物之间的裂隙呈"沟渠状",裂隙间相互贯通;癌细胞的膜表面则更加粗糙,隆起物分布更加不均匀、形状极不规则,有的隆起呈"尖刀状",还有的隆起呈"馒头状",排列已经参差不齐,隆起物之间的裂隙比腺瘤细胞增宽,呈"沟壑状",其宽度和高度均明显增加.(2)各组细胞膜表面重要参数比较结果:各组细胞膜表面的平均粗糙度、平均峰高度、平均凹陷深度和表面积差值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AFM从纳米级水平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临床诊断的新思维,使AFM在临床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良恶性鉴别方面有可能成为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的辅助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大肠癌癌细胞与癌旁正常组织的细胞膜的纳米级超微结构,并进行对比,旨在为早期诊断大肠癌提供帮助。方法选取大肠癌细胞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细胞30例,每例随机选取10个细胞作为观察对象,应用原子力显微镜(轻敲模式)扫描并利用软件自动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观察发现大肠癌细胞和癌旁正常组织细胞细胞膜存在明显差异,大肠癌细胞细胞膜表面平均粗糙度、平均峰高度及表面积差值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细胞(P〈0.05)。结论实验证明原子力显微镜可以明显区别大肠癌细胞与癌旁正常组织细胞,为临床早期诊断大肠癌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乳腺癌细胞膜的表面形态变化,为亚细胞水平下探索肿瘤发生机制、发展过程和细胞水平诊断和早期诊断提供新方法,并为探索肿瘤的治疗新途径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分别观察雌激素受体抗体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的乳腺癌细胞膜表面形态特征并对特征参数平均粗糙度、平均峰高度、平均凹陷深度和表面积差值进行定量测量,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雌激素受体抗体阳性表达组的乳腺癌细胞形态和阴性表达组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阳性表达组乳腺癌细胞膜表面凸凹不平,可见“细密尖锐”的“麦芒样”隆起,而阴性表达组的乳腺癌细胞膜呈“粗大饱满”的“沟渠样”隆起。两组细胞在平均粗糙度、平均峰高度、平均凹陷深度和表面积差值方面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  细胞膜表面结构因细胞的功能状态的不同而不相同。相同肿瘤细胞在不同功能状态下,其细胞膜在形态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为探讨肿瘤的发生机制、发展过程和早期诊断及细胞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对监控精神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价值.方法 收集16~50岁重性精神病患者(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症)109例作为研究组,91例非精神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常规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检测血脂TG、TC.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TG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 ~40岁男性研究组、女性研究组平均内中膜厚度(IMTmean)、最大内中膜厚度(IMTmax)高于同性别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于30岁的男性研究组IMTmax与男性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 ~50岁的男性两组间、女性两组间IMTmeam、IMT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30岁女性两组IMTmeam、IMT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30岁的男性两组间IMTmea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T能评估重性精神病患者早期动脉硬化,颈动脉IMT可以纳入为精神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单中心20年来收治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发病情况及构成特点进行统计分析,为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收集2001—2020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诊治,并经病理确诊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纳入病例4 068例,其中男2 647例,女1 421例,男女性别比为1.86∶1,女性患者平均确诊年龄为(58.07±13.72)岁,男性为(56.63±12.74)岁;50~69岁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好发年龄段;唇癌、牙龈癌、硬腭癌、颊癌在≥60岁年龄组多见,而舌癌、口底癌则多见于<60岁年龄组;男性患者病变部位的前3位为舌(45.5%)、牙龈(16.2%)、口底(14.2%),女性患者病变部位的前3位为舌(57.5%)、牙龈(16.8%)、颊部(15.6%)。近20年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确诊例数呈逐年递增趋势。结论:近20年广西地区罹患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好发年龄段较过去推迟近10年,舌癌、口底癌表现出年轻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和正常眼眶前脂肪细胞膜表面的形态学异同。方法使用AFM观察TAO患者(观察组)和正常(对照组)眼眶前脂肪细胞膜表面的形态学特点。结果AFM扫描范围为80μm×80μm时2组细胞均为长梭形,细胞直径均>80μm,未观察到明显差异。扫描范围为1μm×1μm时2组细胞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颗粒状物质,观察组细胞膜表面相对粗糙,隆起结构起伏较大,排列疏密不均,其平均粗糙度为(36.480±8.146)nm;对照组细胞膜表面相对光滑,隆起结构起伏较小,排列疏密均匀,其平均粗糙度为(32.189±7.819)nm;观察组细胞膜表面粗糙度大于对照组(t=4.342,P<0.05)。结论 AFM可清楚直观地观察到眼眶前脂肪细胞膜的微观结构及三维成像情况,是一种较好的观察细胞膜表面微观形态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正常培养皮层神经元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及其受体拮抗剂-MK-801作用下膜表面三维构像形态的改变。方法:利用分辨率为0.1-0.01nm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膜表面进行纳米尺度的扫描观测。结果:正常神经元膜表面光滑,起伏均匀,隆起的颗粒状蛋白密集,间隔规律。NMDA损伤后神经元破碎,崩解,膜失去连续性,NMDA+MK-801作用下神经元膜皱折增加,边缘粗糙,起伏程度介于前两者之间,结论:(1)AFM具有分辨率高,制样简单特点,(2)AFM能细微地分辨损伤保护作用后引起的细胞膜表面三维形态改变。(3)NMDA作用后膜结构开始解体,膜蛋白颗粒聚集增大,脂质凹陷加深,间距增宽,表面粗糙度增加。  相似文献   

11.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存在一些未详细说明的问题,如什么是有效身份证明,什么年份的病案可以复印等?这不仅影响医院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工作,更影响和谐医患关系,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医院应利用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进行详尽的告知义务,同时,应将住院检验、影像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贴于病案中,一份直接给病人,这样能极大的方便患者,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朱章志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以"神、形、纳、眠、便"判断疗效,即以患者的精神状态、形体、饮食、睡眠及二便等症状作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人体的"神、形、纳、眠、便"是在人体正气的推动下才能够正常,"神、形、纳、眠、便"出现异常,实际上是反应了人体正气的虚弱,因而可以用来评价人体的正气是否正常,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此作为指导,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方法通过了解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要求(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分析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常见问题对医院统计指标的影响;提出对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结果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结论只有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才能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饮食外再加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用30天。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高和双顶径的增加显着大于对照组孕者;观察组胎儿无应激试验(NST)阳性的比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体重出生儿(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及和Apgar小于7分的患儿比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 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 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