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治(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于1999年7月和2000年4月为2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施行背驮式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常规给予环孢素A,硫唑嘌呤和甲基强的松龙三联免疫抑制剂,2例肝移植术后共发生5次急性排斥反应,经临床观察,肝功能化验结合肝穿活检,均得到了正确诊断。经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OKT3或FK506治疗后均被有效控制,结论:临床观察和肝功能化验可及时提示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的最终确立依赖于肝穿活检,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则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院1996年7月26日为一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症患者施行背驮式同种原位肝移植术,手术获得成功。但患者分别于术后第3天,第20天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由于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治,急性排斥反应很快得到控制并逆转,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术后迟发型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迟发型急性排斥反应(lateacuterejection,LAR)的发生率、处理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15例迟发型急性排斥反应(肝移植术6个月后发生的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LAR发生在术后6.6—27个月,平均(14.7±7.5)个月。其中男14例,女1例。年龄32~66岁,平均年龄(49.5±12.7)岁。原发疾病为重症肝炎或肝功能衰竭者8例,占53.3%(8/15);发生于血型不合移植者2例,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为单一普乐可复(FK506)治疗8例,单一环孢素A(CsA)治疗3例,已经停用激素13例,占86.7%。属于免疫抑制剂量不足者共10例,占66.7%。免疫抑制剂浓度正常范围者5例。按Banff分级标准排斥反应的程度为轻度者9例,中度6例,无重度排斥反应发生。治疗方法均首先加强或调整免疫抑制治疗,包括提高药物浓度、FK506/CsA转换、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和激素冲击治疗,3例患者需长期口服激素。总的治愈率为80%,3例患者逐渐出现缺血型胆道病变,其中1例行再移植后死亡。结论迟发型急性排斥反应是肝移植术后常见但预后较好的并发症之一,免疫抑制不足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时地加强免疫抑制治疗可逆转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治疗的急性排斥反应(steroid-resistant acute rejection,SRAR)的诊疗方法.方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实施596例成人肝移植中,共有96例患者发生113次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其中11例患者出现SRAR,回顾性分析以上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肝移植术后AR的发生率为16.1%(96/596),发生时间3~410 d,中位时间为17 d.11例发生SRAR的时间6~72 d,中位时间为19 d,3例患者接受OKT3治疗,8例患者接受IL-2单克隆抗体联合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治疗,7例患者治疗后排斥反应逆转.2例患者接受再次肝移植,与SRAR相关的死亡率为36.4%(4/11),其中1例死于急性肝功能衰竭,1例死于慢性肝功能衰竭,1例再次肝移植术后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OKT3治疗后严重感染死亡.结论 肝移植术后SRAR虽然发生率低,但预后差,IL-2单克隆抗体和OKT3对部分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肝移植术后顽固性排斥反应的新方法。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2例、慢性排斥反应2例,这4例患者在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无效的情况下,应用低剂量他克莫司(FK506)+西罗莫司(SRL)进行治疗,FK506和SRL的血药浓度分别控制在3~5μg/L和6~12μg/L。排斥反应纠正后停用SRL,并将FK506调整至常规用量。结果4例患者的排斥反应均得以纠正,在应用本方案的过程中出现巨细胞病毒性肺炎1例,经抗病毒治疗后痊愈;原有糖尿病加重1例,新发生糖尿病1例,停用SRL同时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后血糖恢复正常水平。结论肝移植术后经常规治疗方法无效的急、慢性排斥反应,应用低剂量FK506+SRL进行治疗,排斥反应可以得到逆转。  相似文献   

6.
肝移植术后严重感染状态下的严重排斥反应3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例肝移植患者在严重感染状态下免疫抑制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示1例活体辅助肝移植患者几乎完全停用免疫抑制剂后发生严重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肝丧失;1例老年肝移植患者免疫抑制剂减量后出现严重排斥反应,立即予激素冲击治疗获良好效果;1例患者大幅减少免疫抑制剂后发生严重排斥反应,导致门静脉血栓形成而被迫再次肝移植。提示肝移植术后严重感染状态下行免疫抑制剂减量或停用时须密切观察是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一旦发生,宜果断予加强免疫抑制剂治疗。  相似文献   

7.
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1996年5月至1998年2月成功地进行了4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术前诊断:1例肝炎后肝硬变,3例肝豆状核变性。术后均采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和甲基泼尼松龙三联免疫抑制疗法。结果 4例肝移植后共出现5次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清游离IL-2R明显升高,CD4/CD8比值减小,嗜酸性粒细胞增加,2例胆汁IL-2R也升高,而IL-6,IL-8,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诊断肝移植6个月后发生的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移植术后肝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确诊结果分为AR组和非AR组,比较2组患者肝穿刺当天或前1天血常规中白细胞的分类,比较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在早期(术后1个月内)、中期(1~6个月)和后期(6个月后)AR组中的发生率,并评价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诊断后期A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共185例次肝穿刺、161例肝移植患者资料入组,110例次AR,其中早期32例(29.1%)、中期54例(49.1%)、后期24例(21.8%).AR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相对值显著低于非AR组,但淋巴细胞相对值、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相对值显著高于非AR组.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4×109/L或相对值≥4%共28例,其中AR组25例(22.7%),早期、中期和后期AR分别为2例(6.3%)、13例(24.1%)和10例(41.7%),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诊断后期A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1.7%和100%.结论 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显著高于非排斥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对肝移植术后迟发性急性排斥反应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大黄素对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大黄素预防大鼠肝移植后排斥反应的效果。方法以Wistar大鼠为供者, SD大鼠为受者,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1)将肝移植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其中3组分别腹腔注射大黄素2.0、10.0和50.0mg·kg-1·d-1,另外2组分别给予CsA(10.0mg·kg-1·d-1)和生理盐水(0.5 ml/d)作为对照,观察各组大鼠的存活时间。(2)另取肝移植大鼠模型,按给予大黄素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术前8 d至手术当天、术前4 d至术后4 d、术后第1~8天及术后第8~16天腹腔注射大黄素50.0 mg·kg-1·d-1,观察各组大鼠的存活时间。(3)另取肝移植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CsA、大黄素以及CsA 大黄素,CsA的用量为10.0mg·kg-1·d-1,大黄素的用量为50.0mg·kg-1·d-1,各组于手术当天至术后第8天连续给药,停药后1周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移植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根据Banff分级方案确定排斥活动指数。结果接受大黄素10.0和50.0 mg·kg-1·d-1腹腔注射的大鼠,术后存活时间分别为(25.1±2.1)d、(27.1±7.3)d,明显长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使用50.0mg·kg-1·d-1者的存活时间与CsA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8 d至手术当天、术前4 d至术后4 d用药者,术后受者存活时间分别为(15.3±1.6)d、(15.8±1.9)d,二者的存活时间明显短于术后第1~8天用药者的(25.3±3.7)d和术后第8~16天用药者的(23.1±3.8)d(P<0.01)。采用CsA与大黄素联合用药者,移植肝的排斥活动指数为2.11±0.78,明显低于单用CsA或大黄素者(P<0.05),单用CsA者(6.56±0.88)与单用大黄素者(6.33±1.00)比较,排斥活动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黄素对大鼠肝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抗多态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链A(MICA)抗体的产生途径及其对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AR)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等待肾移植者157例,采用Luminex200液相芯片分析技术检测抗MICA抗体及其特异性,并采集临床资料,分析抗MICA抗体的产生途径及其免疫球蛋白类型,进而探讨IgM型抗MICA抗体与IgM和IgG复合型抗MICA抗体对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率和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157例中,既往有输血、妊娠、移植史者68例,移植前抗MICA抗体阳性者19例(27.9%);既往没有致敏经历者89例,移植前抗MICA抗体阳性者26例(29.2%),二者间抗MICA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MICA抗体阳性者45例,其中26例(57.8%)既往无致敏经历,其抗MICA抗体类型为IgM;另19例(42.2%)有已知的一种或多种致敏经历,其抗MICA抗体类型为IgG和IgM复合型.抗MICA抗体阳性的45例,有38例接受了肾移植,其中22例IgM型抗MICA抗体者,有7例(31.8%)发生AR,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均获得逆转,另16例IgM和IgG复合型抗MICA抗体者亦有7例(43.8%)发生AR,经甲泼尼龙等治疗,3例(42.9%)逆转,4例移植肾功能丧失;两种免疫球蛋白类型抗MICA抗体阳性者间肾移植后AR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R逆转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无致敏史者其抗MICA抗体的产生可能存在经典的“天然抗体”的产生途径,其免疫球蛋白类型为IgM,肾移植后若发生AR,治疗转归较好;而对于移植前预存IgG和IgM复合型抗MICA抗体者,因其AR治疗的转归不佳,需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劈离式肝移植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劈离式肝移植(SLT)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7年1月问10例SLT的临床资料,观察受者术后肝功能恢复状况,受者及移植肝存活率以及血管并发症、胆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10例受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1~23个月),受者及移植肝1年存活率均为70%(7/10).肝动脉血栓形成1例(10%),胆管并发症4例(40%).结论 尽管SLT仍存在较高的技术并发症发生率,但受者及移植物存活率与全肝移植相近.为解决供者短缺的严重问题,可在临床上选择性应用SLT.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对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AR)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具有完整肝活检和肝活检当天或前1天血常规和肝功能等临床数据的101例受者纳入研究.根据肝活检结果将受者分为AR组和非急性排斥反应(NAR)组,比较两组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率等指标的差异.比较白细胞分类与发生AR的相关性.采用ROC分析确定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率的最佳截断值,并分析其诊断A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等.结果 AR组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率分别为(0.127±0.161)×109/L和(2.8±7.3)%,均显著高于NAR组的(0.071±0.100)×109/L和(1.0±1.1)%(P<0.05)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与AR的发生呈明显正相关(P<0.05).ROC分析显示,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率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145×109/L和2.35%,此时约登指数最高(分别为0.17和0.185),诊断A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28.6%和88.4%、28.6%和89.9%.结论 肝移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升高与AR的发生有关,对诊断AR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14.
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治(附三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观察和探讨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经支气管活检排斥反应的病理分类和治疗。方法2002年9月至2003年6月,分别为3例肺气肿、肺功能重度减损的患者进行了单肺移植。其中后2例为同一供者的左、右肺,第2例受者HLA无1个位点匹配。结果第1例左肺移植术后第9d发生1次急性排斥(A2b级),经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症状消退;第2例右肺移植第7d持续发生急性排斥(A4c级),经甲泼尼龙冲击并用OKT3治疗无效,术后第15d死亡;第3例左肺移植第9d、第15d发生2次急性排斥(A3a级),经甲泼尼龙冲击并用OKT3治疗8d后缓解。结论选择组织相容性好的供、受者进行肺移植,是成功的保证。肺组织活检成为诊断急性排斥的金标准,对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及时诊治是减少术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肝脏移植远期慢性排斥反应九例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脏移植远期以黄疸为特征的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应对策略。方法 分析9例存活1年以上相关患者的基础病变、免疫抑制方案,行病理学检查、胆管镜检查和B型超声波检查,调整免疫抑制剂浓度,4例患者行相应外科处理。结果 9例患者有6例慢性排斥反应获得有效控制,总胆红素自200μmol/L降至100μmol/L以内、胆汁中絮状物明显减少、胆总管探查及胆管镜冲洗扩张后胆泥减少或消失,2例患者胆总管在扩张并引流后增粗至1.4~1.8cm,其中1例内径扩张至1.2cm。3例重症患者死亡。结论 免疫抑制强度不够是诱发肝脏移植远期以黄疸为特征的慢性排斥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免疫损伤的积累导致肝细胞损害和胆泥形成,胆管壁炎性增厚,内径变小。控制适当免疫抑制剂浓度可预防和减轻慢性排斥反应,提高肝脏移植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