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顾承真  曾碧雪  张钰佳  王东  张颖君 《中草药》2021,52(11):3391-3397
目的研究人参属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三七P. notoginseng和西洋参P. quinquefolium高温蒸制前后主要人参皂苷的含量变化,并测定高温蒸制前后样品对4株肿瘤癌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HPLC建立了测定22种皂苷含量的分析方法,测定这些皂苷在人参属植物及其高温蒸制品中的含量。用MTT法测定人参属植物及其高温蒸制品对4株人类癌细胞(人类骨髓癌HL-60细胞、肝癌SMMC-7721细胞、肺癌A-549细胞、乳腺癌SK-BR-3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人参、三七和西洋参及高温蒸制后的样品中鉴定出22个皂苷,包括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Rd、Rk3、Rh4、Rk1、Rg5、Rb3、Rh3、Rk2,20(S)-人参皂苷Rh1、20(R)-人参皂苷Rh1、三七皂苷Fc、三七皂苷R1、绞股蓝皂苷IX、20(S/R)-三七皂苷Ft1、20(S/R)-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s3、人参皂苷Rh2。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和Rd为人参的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g1、Re、Rb1和Rd为西洋参的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g1、Re、Rb1、Rd和三七皂苷R1为三七的主要成分,高温蒸制后这3种植物的主要成分全部转化为人参皂苷Rk3、Rh4、Rk1、Rg5和20(S/R)-人参皂苷Rg3,在高温蒸制后的三七中还检测到20(S)-人参皂苷Rh1和20(R)-人参皂苷Rh1。三七皂苷Fc、人参皂苷Rb3和绞股蓝皂苷IX为三七茎叶的主要成分,高温蒸制后转化为另外8个主要成分20(S/R)-三七皂苷Ft1,20(S/R)-人参皂苷Rg3、Rs3、Rk1、Rg5,20(S/R)-人参皂苷Rh2、Rh3和Rk2。细胞毒活性结果显示,高温蒸制三七的细胞毒活性比高温蒸制人参和高温蒸制西洋参强,高温蒸制三七的细胞毒活性比三七的活性强,说明高温蒸制后三七的细胞毒活性增强。结论人参、西洋参和三七经过高温蒸制后原来的主要成分基本消失,随之转化为其他主要成分,高温蒸制三七的细胞毒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5,(8)
目的:建立生三七和蒸制三七中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Re、Rh1、Rb1、Rd、Rk3、Rh4、20(S)-Rg3、20(R)-Rg310种皂苷类成分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Vision HT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流速1.2 m L/min,柱温20℃。结果: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Re、Rh1、Rb1、Rd、Rk3、Rh4、20(S)-Rg3、20(R)-Rg3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5);10种皂苷类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93%~102.54%。结论: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生三七和蒸制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为三七"生打熟补"与物质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三七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时圣明  李巍  曹家庆  赵余庆 《中草药》2010,41(8):1249-1251
目的研究三七果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色谱和凝胶色谱以及重结晶等方法,从云南文山三七果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鉴定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20(S)-人参二醇(2)、20(S)-原人参二醇(3)、20(R)-人参皂苷Rh1(4)、20(R)-人参皂苷Rh2(5)、胡萝卜苷(6)、20(R)-人参皂苷Rg1(7)、20(S)-人参皂苷Rg2(8)、20(R)-人参皂苷Rg3(9)、腺嘌呤核糖核苷(10)、人参皂苷Re(11)、人参皂苷Rd(12)、人参皂苷Rb1(13)、人参皂苷Rb3(14)。结论化合物1~14均为首次从三七果中分得,其中化合物10为首次从人参属中分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人参果中的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MCI gel、硅胶等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NMR、MS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人参果的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22个化合物,分别为人参皂苷F2(1)、越南人参皂苷R8(2)、假人参皂苷Rc1(3)、人参皂苷Re(4)、三七皂苷R2(5)、人参皂苷F5(6)、人参皂苷F3(7)、人参皂苷Ia(8)、人参皂苷LM1(9)、20(S)-人参皂苷Rg2(10)、人参皂苷Rc(11)、人参皂苷F1(12)、竹节参皂苷Rd(13)、人参皂苷Rb2(14)、人参皂苷Rb1(15)、人参皂苷Rh6(16)、人参皂苷Rh4(17)、人参皂苷Rh5(18)、绞股蓝皂苷XⅦ(19)、绞股蓝皂苷IX(20)、三七皂苷Fe(21)和西洋参皂苷L10(22)。结论:化合物2、3、5、8、9、16、18~22为首次从人参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西洋参茎叶的三萜皂苷成分。方法采用多次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西洋参茎叶中分离纯化了8个皂苷类化合物,经结构鉴定,分别为:24(R)-Ocotillol苷元(1),拟人参皂苷RT5(2),人参皂苷Rd(3),拟人参皂苷F11(4),人参皂苷Re(5),20(S)-人参皂苷Rh1(6),20(R)-人参皂苷Rh1(7),25-OH-20(R)-人参皂苷Rh1(8)。结论化合物6,7为对映异构体,化合物8为首次从西洋参茎叶中分离得到的人参皂苷类成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生三七和蒸制三七中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Re、Rh1、Rb1、Rd、Rk3、Rh4、20(S)-Rg3、20(R)-Rg310种皂苷类成分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Vision HT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流速1.2 m L/min,柱温20℃。结果: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Re、Rh1、Rb1、Rd、Rk3、Rh4、20(S)-Rg3、20(R)-Rg3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5);10种皂苷类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93%~102.54%。结论: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生三七和蒸制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为三七“生打熟补”与物质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生物转化技术发酵三七获得三七药性菌质,对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系统溶剂萃取、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开放式ODS柱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结合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三七药性菌质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24(R)-假人参皂苷RT5(1),人参皂苷SG1(2),人参皂苷Rh12(3),人参皂苷Rb1(4),vina-ginsenoside R8(5),vina-ginsenoside R9(6)。结论:化合物1,2,5,6为首次从三七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三七药性菌质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中国红参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等柱色谱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系统性分离、纯化中国红参的化学成分,根据MS、NMR等谱学数据鉴定其结构。从中国红参的水煎液中分离得到52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0(S)-人参皂苷Rh1(1),20(R)-人参皂苷Rh1(2),人参皂苷Rg6(3),20(22)E-人参皂苷F4(4),人参皂苷Rk3(5),20(22)E-人参皂苷Rh4(6),人参皂苷Rg1(7),20(S)-人参皂苷Rf-1a(8),20(S)-人参皂苷Rf(9),20(R)-人参皂苷Rf(10),20(S)-三七皂苷R2(11),20(R)-三七皂苷R2(12),20(S)-人参皂苷Rg2(13),20(R)-人参皂苷Rg2(14),人参皂苷Rs2(15),人参皂苷Rs1(16),人参皂苷Rd(17),三七皂苷R1(18),人参皂苷Re2(19),人参皂苷Re(20),20-葡萄糖基人参皂苷Rf(21),西洋参皂苷R1(22),人参皂苷Ro-甲酯(23),人参皂苷Ro(24),人参皂苷Rb1(25),人参皂苷Rc(26),人参皂苷Rb2(27),人参皂苷Ra2(28),人参皂苷Ra3(29),人参皂苷Rb3(30),20(22)Z-人参皂苷Rh4(31),竹节参苷IVa丁酯(32),20(22)Z-人参皂苷Rs4(33),人参皂苷Rs5(34),20(22)E-人参皂苷Rs4(35),姜状三七苷R1-6'-丁酯(36),竹节参苷IVa甲酯(37),20(S)-人参皂苷Rs3(38),20(R)-人参皂苷Rs3(39),姜状三七苷R1-6'-甲酯(40),人参皂苷Rz1(41),人参皂苷Rk1(42),人参皂苷Rg5(43),23-O-甲基人参皂苷Rg11(44),12β,25-二羟基达玛-20(22)E-烯-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苷(45),20(22)Z-人参皂苷F4(46),3β,12β-二羟基达玛-20(22)E,24-二烯-6-O-β-D-吡喃木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苷(47),20(S)-人参皂苷Rg3(48),20(R)-人参皂苷Rg3(49),20(22)E-人参皂苷Rg9(50),人参皂苷Ro-6'-丁酯(51),聚乙炔基人参皂苷Ro(52)。化合物8,12,31~33,36,37,44,45,47,51为首次从人参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9,23,46为首次从红参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三七热压处理后皂苷类成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热压灭菌对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RP-HPLC同时检测三七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2、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Rd和人参皂苷Rg3在热压处理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三七皂苷R1降低35.03%,人参皂苷Rg1降低39.41%、Re降低42.62%、Rb1降低34.94%、Rd降低23.71%,而稀有皂苷人参皂苷Rg2、Rh1、Rg3都有2~5倍的提高。结论:高温使三七中部分原生苷转化为相应的次级苷,增加了稀有皂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三七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三七中分离鉴定10个化合物,分别为月桂酸(1),β-谷甾醇(2),(3R,9R,10R)-人参炔三醇(3),月桂酸甘油酯(4),β-胡萝卜苷(5),(8R,9R,10S,6Z)-三羟基-十八碳烯酸(6),20(S)-人参皂苷Rh1(7),20(R)-人参皂苷Rh1(8),20(S)-人参皂苷Rg1(9),三七皂苷R1(10)。结论:化合物1,4,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三七种子脂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 notogiinseng(Burk)F.H.Chen种子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硅胶柱、RP-8和RP-18柱进行化含物的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鉴定结构。结果从三七种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人参炔醇①,β-谷甾醇②,胡萝卜苷③,三棕榈酸甘油酯④,羽扇豆醇⑤、16β-羟基羽扇豆醇⑥,山奈酚⑦。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三七种子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④为首次从三七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三七种子脂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三七种子的脂溶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进行分离纯化,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学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20-烯-3β,16β-二醇-3-阿魏酸酯(Ⅰ)、三棕榈酸甘油酯(Ⅱ)、人参炔醇(Ⅲ)、β-谷甾醇(Ⅳ)、胡萝卜苷(Ⅴ)、羽扇豆醇(Ⅵ)、16β-羟基羽扇豆醇(Ⅶ)、人参皂苷Rh_4(Ⅷ).结论 化合物Ⅰ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获得,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三七叶中微量活性皂苷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三七叶中微量活性皂苷进行分离与鉴定.三七叶总苷经硅胶柱层析及薄层层析分离纯化,获得4个微量皂苷成分.经理化性质、光谱分析与标准品对照确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人参皂苷C-K(Ⅰ)、人参皂苷-Rh1(Ⅱ)、人参皂苷-MC(Ⅲ)和三七皂苷-Fe(Ⅳ).化合物Ⅰ为首次从三七叶中分得.  相似文献   

14.
三七粉碎度对复方丹参片皂苷类有效成分体外溶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青  黄琳  肖晓丽  李楚源  王德勤 《中成药》2007,29(5):697-700
目的:考察不同粉碎度三七药粉制备的复方丹参片中皂苷类成分体外溶出情况,选择适宜的三七药粉粉碎度。方法:以不同粉碎度的三七药粉制备复方丹参片样品,以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含量为测定指标,以桨法测定药物的体外累积溶出度。结果:测定复方丹参片的体外溶出速率,超微粉碎的三七药粉制备片剂的体外溶出速率显著低于200目以下的三七药粉制备的片剂。结论:复方丹参片用三七药粉以80~200目为佳。  相似文献   

15.
吉林人参根和根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Amberlite XAD-4大孔吸附树脂和硅胶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系统性研究人参根和根茎的化学成分;通过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人参根和根茎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8个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高丽人参皂苷R1(1),人参皂苷Rg1(2),人参皂苷Rf(3),三七皂苷R2(4),人参皂苷Rg2(5),三七皂苷Fe(6),吉林人参苷醇(7),人参皂苷Re5(8),三七皂苷N(9),三七皂苷R1(10),人参皂苷Re2(11),人参皂苷Re1(12),人参皂苷Re(13),人参皂苷Rs2(14),人参皂苷Ro甲酯(15),人参皂苷Rd(16),人参皂苷Re3(17),人参皂苷Re4(18),20-葡萄糖基-人参皂苷Rf(19),人参皂苷Ro(20),人参皂苷Rc(21),西洋参皂苷R1(22),人参皂苷Ra2(23),人参皂苷Rb1(24),人参皂苷Ra1(25),人参皂苷Ra3(26),人参皂苷Rb2(27),三七皂苷R4(28)。所有化合物均系20(S)-原人参二醇型或原人参三醇型皂苷。化合物1为首次从吉林栽培人参根和根茎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首次从人参根和根茎中分离得到;并首次对化合物6,14,19的氢谱信号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16.
毛大丁草根和根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毛大丁草根和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 ,薄层色谱及光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其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得 7个化合物 ,其结构鉴定为bothrioclinin (Ⅰ) ,氢醌(Ⅱ) ,异紫花前胡内酯 (Ⅲ) ,琥珀酸 (Ⅳ) ,伞形花内酯 (Ⅴ) ,isoarborinol (Ⅵ) ,β-谷甾醇 (Ⅶ)。 结论 :化合物Ⅰ ,Ⅴ ,Ⅵ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罗布麻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程秀丽  张素琼  李青山 《中药材》2007,30(9):1086-1088
目的:对罗布麻属红麻(Apocynum venetumL.)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聚酰胺柱、硅胶柱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法纯化,对红麻水提物中的总黄酮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通过化学、波谱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出8个黄酮类成分,已进行结构鉴定的有5个化合物:三叶豆苷(Ⅰ)、金丝桃苷(Ⅲ)、槲皮素(Ⅴ)、乙酰异槲皮苷(Ⅶ)与异槲皮苷(Ⅷ)。其余化合物正在鉴定中。结论:化合物Ⅰ、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鞭打绣球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鞭打绣球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SephadexLH - 2 0柱 ,制备液相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 8个化合物 :鞭打绣球苷C(hemiphrosideC ,Ⅰ ) ,plan tainosideE(Ⅱ ) ,鞭打绣球苷A(hemiphrosideA ,Ⅲ ) ,acetoside(Ⅳ ) ,globularin(Ⅴ ) ,10 (Z) cinnamoyl catapol(Ⅵ ) ,iso scrophularioside(Ⅶ ) ,肉桂酸 (cinnamicacid ,Ⅷ )。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的苯乙醇苷 ,化合物Ⅱ ,Ⅳ为首次从鞭打绣球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三七叶中低糖链皂苷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三七叶总苷经硅胶柱层析及反相RP-18柱层析分得6个低糖链皂苷成分,光谱分析及与标准品对照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20(R)-人参皂苷-Rh_2、20(R)-人参皂苷-Rg_3、人参皂苷-Mc、人参皂苷-F_1、人参皂苷-rRh_1和胡萝卜苷。  相似文献   

20.
海金沙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目的:对海金沙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NMR等波谱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田蓟苷(tilianin)(Ⅰ),山柰酚-7-O-α-L-吡喃鼠李糖苷(kaempferol-7-O-α-L-rhamnopyranoside)(Ⅱ),山柰酚(kaempferol)(Ⅲ),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Ⅳ),1-正十六烷酸甘油酯(hexadecanoic acid 2,3-dihydroxy-propyl ester)(Ⅴ),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Ⅵ),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Ⅶ),正三十一烷醇(1-hentriacontanol)(Ⅷ)。结论:除化合物Ⅲ,Ⅳ外,其余均为首次从海金沙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Ⅱ,Ⅴ为首次从海金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