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辨证录》卷四定喘神奇丹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按照中医辨证分为风寒袭肺证、痰热郁肺证、痰浊阻肺证三个证型对348例慢性支气管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1~2个月总有效率在95.3%。定喘神奇丹加减对慢性支气管炎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结论:定喘神奇丹加减对慢性支气管炎效果良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张晓娟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2):141-141
在中医临床护理工作中,将喘证按风寒束肺、表寒里热、痰热郁肺、痰浊阻肺、肝气乘肺、水凌心肺、肺虚、肾虚8个证型辨证施护,同病异护,有利于该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中医证型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分层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26例AECOPD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合外周血EOS分层,观察比较各组炎症指标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和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再次入院风险各项指标的差别。[结果]痰浊阻肺证和痰热壅肺证外周血EOS≥300个/μL者的比例高于风寒袭肺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证型外周血EOS≥300个/μL者的WBC和hs-CRP、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同证型EOS300个/μL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痰热壅肺证和风寒袭肺证EOS≥300个/μL的患者再次入院比例低于同证型EOS300个/μL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痰浊阻肺证EOS≥300个/μL的患者的再次入院比例高于同证型EOS300个/μL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外周血EOS水平的AECOPD患者在三种证型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痰浊阻肺证和痰热壅肺证外周血EOS≥300个/μL的患者比例高于风寒袭肺证;外周血EOS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判三种证型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反应以及再次入院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肺功能、血气指标、炎性因子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到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5例AECOPD患者资料,根据中医证型不同分为肺肾两虚组(31例)、痰浊阻肺组(24例)、痰瘀阻肺组(20例)、痰热壅肺组(50例)。比较各组患者病程、肺功能、血气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各组患者病程由长至短排序依次为肺肾两虚组、痰瘀阻肺组、痰热壅肺组、痰浊阻肺组;与痰浊阻肺组、痰热壅肺组比,痰瘀阻肺组、肺肾两虚组的第1s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第1s用力呼气的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氧分压(PO2)水平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CO2)水平升高(P<0.05);与痰热壅肺组比,痰浊阻肺组、痰瘀阻肺组、肺肾两虚组的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降低(P<0.05)。结论:AECOPD的发病进展过程为痰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痰瘀阻肺证、肺肾两虚证,且其与肺功能、血气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等客观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以...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采用临床病例调查分析的前瞻性研究方法,探讨中医证候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为COPD稳定期患者的中医辩证规范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医症候要素采集并对患者进行辩证,同时进行肺功能检测。结果:COPD稳定期患者215例,肺功能轻度者(I级)89人次,中度者(Ⅱ级)74人次,重度者(Ⅲ或Ⅳ级)52人次。肺功能不同时,肺肾气虚、肾气虚、痰浊阻肺、痰瘀阻肺、痰热壅肺、肺阴虚、肾阳虚的证候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肺功能损害加重,肺肾气虚、肾气虚、痰浊阻肺、痰瘀阻肺、痰热壅肺、肺阴虚、肾阳虚的证候分布逐渐升高(P〈0.01)。结论:COPD稳定期常见证候为肺气虚、痰瘀阻肺、痰热壅肺、肾气虚等;病位在肺并及脾肾。气虚主要表现为肺气虚、肾气虚,且贯穿始终。血瘀证、痰湿证、肺阴虚、肾阳虚随肺功能降低而渐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不同中医证型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老年肺部真菌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22例,并将治疗组分为痰浊阻肺、痰热蕴肺和肺气阴两虚三型,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各型症状疗效、真菌清除率及其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84.21%,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40.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三种不同证型临床效果比较,痰浊阻肺临床症状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均为100%,痰热蕴肺分别为70%和40%,肺气阴两虚分别为72.72%和45.45%,无论是真菌清除率还是临床症状疗效,痰浊阻肺与其他证型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大蒜素对偏寒的痰浊阻肺型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优于偏热的痰热蕴肺和肺气阴两虚型。由此提示单体药辨证应用具有重要临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新安医学王氏内科"医案的咳嗽症状频数分布,推测新安地区咳嗽患者的病机特点及证治规律。方法:对234例王氏内科临床病案进行症状频数分析、症状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234例王氏病案临床常见中医证型按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湿蕴肺证、痰热郁肺证、风寒袭肺证、肺阴亏耗证等,其中痰湿蕴肺证、风寒袭肺证、肺阴亏耗证三种证型所占比例较高,符合新安地区多痰多湿的生理病理特点。结论:通过数据挖掘的结果,可推测出新安地区咳嗽患者病因外感以风寒为主,内伤以痰湿和痰热为主,咳嗽除治肺外,还应注意理脾、补肾、调肝等。  相似文献   

8.
从虚痰瘀论治肺心病1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治疗肺心病过程中,体会到虚痰瘀是其主要病机,并根据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不同临床特点,划分4个主要证型,采用本院制剂肺心平口眼液或片剂治疗,自1992年以来共收治12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6$N#本组共126例,急性发作期(住院治疗)84例,缓解期(门诊治疗)42例。50~60岁者男22例,女14例;60—70岁者男37例,女11例;70~75岁者男29例,女18例。按中医证型分:风寒外束,寒痰阻肺型ZI例;热瘀互结,痰热空肺型29例;毒瘀炽盛,阳明暗实型14例;心肾阳虚,血脉瘀阻型20例;气阴两虚,痰瘀内阻型42例。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中医辨证分型与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相关性。方法:对172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其中痰浊阻遏型75例,脾肾阳虚型15例,肝肾阴虚型20例,阴虚阳亢型38例,气滞血瘀型24例。检测LPO及SOD,将5种证型的各项指标进行组间对照分析,探讨其相关性。结果:各证型的LPO均高于正常范围,其中以脾肾阳虚型最高,其他依次为肝肾阴虚、气滞血瘀、阴虚阳亢、痰浊阻遏,各证型的SOD均低于正常范围,以肝肾阴虚型最低,其他4型由低到高依次为阴虚阳亢、痰浊阻遏、脾肾阳虚、气滞血瘀。脾肾阳虚型LPO与其他4型比较,经过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肾阴虚型SOD与其他4型有显著差异(P<0.05),气滞血瘀型与阴虚阳亢、痰浊阻遏、脾肾阳虚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高脂血症中医辨证分型与LPO、SOD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LPO及SOD可以考虑作为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的现代化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从 1995年 4月至 1999年 7月 ,运用辨证施治的方法 ,治疗咳喘病患者 6 8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8例均为门诊病例 ,男 43例 ,女 2 5例 ;年龄最大82岁 ,最小 6岁 ,多为中老年人 ;病程最长 15年 ,最短 45天。辨论分型 :风寒束肺证 2 5例 ,风热袭肺证 16例 ,脾虚湿盛证 5例 ,肝郁气滞证 4例 ,心肾阳虚证 12例 ,肺脾肾俱虚证 6例。2 治疗方法风寒束肺证用麻黄汤加味 ;风热袭肺证用桑菊饮合银翘散加减 ;脾虚湿盛证用温胆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肝郁气滞型用柴胡疏肝散加味 ;心肾阳虚证用真武汤合定喘汤加减 ;…  相似文献   

11.
感染性肺炎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诊治存在一定困难,因而本病受到广泛的关注。中医辨证多从邪袭肺卫、痰热蕴肺、气阴两虚、脾肾阳虚、肺肾两虚等方面立论。而在针对老年患者的辨证治疗中,从证候表现、病机演变、老年人体质特点、应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等方面分析,肾虚痰瘀的证型应当受到重视。治疗上应视情况伍以补肾、化痰、祛瘀之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证候诊断要点及辨证治疗规律。方法:基于近年来有关中医药诊疗支气管哮喘文献,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与研究结果,总结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结果:认为急性发作期的基本病机为伏痰遇感引动,痰气搏结,以实证为主;慢性持续期以虚实兼夹为主,表现为阳虚与饮伏、气虚与痰阻、气阴虚与痰热等;临床缓解期以虚为主,表现为肺、脾、肾气虚。拟订有关证候诊断要点,并总结辨证治疗规律。结论:常见证候为三期十证候,即急性发作期的外寒内饮、痰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阳气暴脱证,慢性持续期的阳虚饮伏证、气虚痰阻证、气阴虚痰热证,临床缓解期的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为主要兼证,常兼见于上述证候中。为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药辨证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105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采用分型治疗的方法,共分为脾肾阳虚、湿热蕴结型,肺脾气虚、风寒外袭型,肝肾阴虚、瘀血阻滞型,气阴两虚、湿浊停积4型。运用健脾补肾,益气摄精,化湿蠲浊,活血化瘀等方法治疗。结果:显效69例,有效2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4%。说明辨证分型治疗可有效地消除肾炎患者的尿蛋白。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中医属咳喘、痰饮、水气、肺胀等病范畴。我们自1997-1998年对49例肺心病按辨证施护,现将体会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49例肺心病中男35例,女14例,年龄39-85岁。合并高血压病5例,心力衰竭4例。中医辨证为风寒犯肺型16例,证见咳喘气促,痰白而稀,恶寒,鼻塞流涕,苔白,脉浮紧;痰热蕴肺型20例,证见咳嗽,痰黄粘稠,喘促气短,不能平卧,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脾肾阴虚、水气凌心型9例,证见浮肿、心悸,气短,尿少,口唇紫组,舌质紫黯,苔白腻,脉沉虚弱或代结;痰浊闭窍型4…  相似文献   

15.
我们将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辨证为心脾两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阳虚型、痰浊阻络型、瘀血阻络型,施以不同方剂治疗,并配合黄芪注射液静点,总有效率达90%。  相似文献   

16.
血脂异常的中医辨证论治实验室疗效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丹萍  李争红 《当代医学》2011,17(19):144-144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在血脂异常疾病治疗方面的地位与作用。方法将200例血脂异常患者辨证为气血瘀滞型、痰浊中阻型、脾肾阳虚型、肝郁气滞型四组,各组患者均给予中药复方制剂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监测患者血中LDL-C、TC、TG等血脂指标的含量。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含量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血瘀滞型组和脾肾阳虚型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血脂指标下降程度大于痰浊中阻型组和肝郁气滞型组(P〈0.05)。结论血脂异常证型不同,对中药复方调血脂药的效果发挥亦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聚类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对10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证候信息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辨证分为9种证型,其中痰热蕴肺证占40.77%,气虚血瘀、痰浊壅肺证占22.33%,肝火犯肺、痰热蕴肺证占15.53%,气阴两虚、痰浊壅肺证占9.71%;证候聚类分析后归纳为4型,其中痰热蕴肺证所占比例最大(46.60%),其次为气虚血瘀证、痰浊壅肺(27.18%),肝火犯肺、痰热蕴肺证(16.50%),气阴两虚、痰浊壅肺证(7.77%);聚类证候分型与临床辨证分型一致性较高.[结论]将聚类分析的方法运用于证候研究具有积极意义,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对可靠的辨证依据,为科学地进行中医疗效评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辨证用药     
第三讲 止咳化痰平喘药的 辩证选用 本讲介绍具有祛除痰涎、减轻或制止咳嗽气喘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咳嗽气喘痰多的病证引起的原因较多,临床证型亦多种多样。咳嗽证常见证型,属外感的有: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燥热咳嗽三种类型。属内伤的有:痰湿犯肺、肝火犯肺,肺阴虚咳嗽三种类型。气喘证常见的证型,属实的有:风寒袭肺、风热犯肺、痰浊阻肺、饮犯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咽癌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UICC 2010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初诊的64例鼻咽癌的患者,首先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UICC 2010分期,然后统计分析初步得出鼻咽癌中医证型与UICC 2010分期的关系。结果:初诊鼻咽癌的中医证型有以下四种:邪热壅肺型、血瘀阻络型、痰浊凝聚型和血瘀痰凝型,其中最多的是血瘀阻络型和痰浊凝聚型,其次是邪热壅肺、血瘀痰凝型;鼻咽癌中医证型与UICC 2010分期有明显相关性,随着TNM分期的分级增加,其证型呈现出“邪热壅肺型→痰浊凝聚型或瘀血阻络型→血瘀痰凝型”的演变趋势。结论:初步得出了鼻咽癌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及UICC 2010分期的相关性,但其科学性及实用性有待进一步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临床缓解期的证候演变规律。方法收集17家三级甲等中医院支气管哮喘患者资料,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建立以中医辨证为特征的临床调查研究数据库,并进行频率的统计描述及卡方检验。结果发放表格2 500份,收回表格2 481份,有效2 428份。急性发作期以实证为主,临床表现为外寒内饮证、痰热壅肺证、痰浊阻肺证、风痰阻肺证、血瘀证;慢性持续期以虚实兼杂为主;缓解期以虚证为主,表现为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肺肾阳虚证。结论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为本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