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窦内窥镜手术后鼻腔粘连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参照Messerklinger鼻内镜手术方法,行鼻内镜手术635例,术后定期随访1 a以上.结果 术后发生鼻腔粘连45例,其中7例双侧粘连.结论 术中对中鼻甲、下鼻甲适当处理,矫正鼻中隔偏曲,减少术中鼻腔黏膜损伤,有助于减少术后粘连,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评价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效果及其对鼻腔鼻窦微创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2001年5月至2006年12月对312例伴有鼻中隔偏曲的鼻腔鼻窦疾病患者同期施行了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及其他鼻腔鼻窦微创手术.[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期完成了鼻中隔矫正术及其他鼻腔鼻窦微创手术,其中鼻息肉切除术、筛窦切除术、蝶窦开放术、鼻额管扩大术共269例,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225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者167例,术前症状和体征的消失率分别为98%和100%,检查示鼻中隔矫正充分,无鼻中隔穿孔及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较传统鼻中隔矫正术安全,效果可靠,手术并发症少,为同期鼻腔鼻窦微创手术提供了必要的通路和操作空间,提高了其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496例患者(704侧)施行鼻内镜手术后发生鼻腔粘连46侧进行分析。结果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21侧,上颌窦口封闭18侧,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5侧,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2侧。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治疗,认真的术前准备,准确、轻柔、熟练的手术操作,术后定期随访,及时清理术腔及综合治疗,是防止鼻腔粘连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4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刚 《华西医学》2006,21(1):100-100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的优点。方法:对45例鼻息肉、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均进行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观察对鼻中隔偏曲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偏曲的鼻中隔均一次获得彻底矫正,未出现鼻腔粘连、塌鼻、鼻中隔穿孔、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离中线或呈不规则的偏曲,并引起鼻功能障碍。凡偏曲妨碍生理功能,具有临床症状、体征者,即有手术指征。随着内窥镜鼻窦手术广泛开展,已观察到鼻中隔偏曲,尤其是鼻中隔偏曲与其结构,如中鼻甲、下鼻甲、鼻腔及中鼻道等的解剖结构关系与鼻窦炎的发生确有相关性。鼻中隔矫正手术的目的和适应症,以及手术方法较过去明显的不同。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已越来越普遍。我科2003—2005年应用鼻内镜行鼻中隔矫正术4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局限性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治疗筛前神经综合征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42例筛前神经综合征患者,采用局限性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42例患者中,治愈36例(85.7%),好转6例(14.3%),有效率为100%.发生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3例.无其他手术合并症发生.术后嗅裂通畅,中鼻甲形态基本正常,局部有瘢痕形成,鼻中隔位置恢复理想.结论:鼻内镜下局限性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治疗筛前神经综合征具有疗效好、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 (ESS)后造成鼻腔粘连的因素及处理方法,从而减少 ESS后鼻腔粘连,提高 ESS的疗效.方法:回顾 275例行 ESS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 36 例术后出现鼻腔粘连,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观察粘连后的处理方法和效果.结果: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 20例,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 6例,上颌窦口或筛窦内粘连闭锁 7例,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 3例;经微波治疗成功分离 21例,经清除残留病变或中鼻甲处理(固定或部分切除 )成功分离 13例.结论:手术中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未清除干净,鼻腔黏膜不恰当损伤,术后中鼻甲向外漂移以及换药不及时、不恰当是造成 ESS后鼻腔粘连的主要原因;用微波治疗鼻腔粘连是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手术中矫正鼻中隔轻度偏曲对术后鼻腔粘连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16例伴有鼻中隔轻度偏曲的内镜鼻窦手术病例资料。其中1组37例术中同时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2组79例未处理鼻中隔轻度偏曲。随访6-12个月,比较两组病例术后鼻腔粘连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鼻腔粘连的发生率分别为8.1%、27.8%和0、13.9%,比较1组与2组鼻腔粘连的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镜鼻窦手术中同时矫正鼻中隔轻度偏曲有利于减少术后鼻腔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刘胜刚 《临床医学》2012,32(1):98-99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下鼻甲联合手术治疗的方法 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72例鼻腔结构异常的患者,经气管内插管全射麻醉,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和下鼻甲黏膜下部分骨质及肥厚黏膜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结果 172例患者,显效151例(87.79%),有效21例(12.21%),鼻腔容积扩大,通气好,鼻塞症状显著改善,无鼻梁塌陷、鼻腔粘连、萎缩性鼻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鼻中隔下鼻甲联合手术能更好地扩大鼻腔容积,改善鼻腔通气,创面小、出血少、术后修复快、复发少、空鼻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鼻内镜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上颌窦曲菌病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文献对上颌窦曲菌病报道很少 ,近 10年来由于鼻窦CT的普及和鼻内镜的广泛应用 ,本病似有增多趋势。我们自 1994年 2月开展鼻内镜手术以来 ,采用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治疗上颌窦曲菌病 12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来源于 1994年 3月~ 1997年 2月的住院病人。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2 5~ 84岁。有慢性鼻炎史 3例 ,不同程度的鼻中隔偏曲 4例 ,一侧中鼻甲息肉样变 3例 ,一侧钩突肥大 2例。1.2 治疗全部病例均在鼻内镜下手术 ,伴有鼻中隔偏曲者先在内镜下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或鼻中隔成形术 ,下鼻甲肥…  相似文献   

11.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1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施行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135例(206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135例均获得6~12个月随访,其中治愈98例(72.6%),好转26例(19.3%),无效11例(8.1%),总有效率91.9%。术后鼻窦出血2例,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4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创伤小、疗效好,熟练精细的手术操作和正确的术后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2月至2005年1月间实行内镜下鼻窦手术并完成术后随访的5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老年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年龄65~84岁,Ⅰ型12例,Ⅱ型34例,Ⅲ型6例。52例全部在全身麻醉下完成,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6例,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7例,中鼻甲成型术5例。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Ⅰ型治愈率91.7%,Ⅱ型治愈率79.4%,Ⅲ型治愈率66.7%。发生手术并发症2例,发生率3.8%。结论:鼻内镜下手术用于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3.
鼻腔、鼻窦疾病的治疗,无论是采用功能性鼻窦外科手术,还是采用传统非鼻内镜手术,术中、术后常因处理不当而发生鼻腔粘连,粘连后影响鼻腔的生理功能,使手术和治疗的效果降低[1].可见鼻腔粘连是鼻腔及鼻窦手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也是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6%~7%[2].我科于2004年1月~2008年1月对28例鼻腔粘连患者采用微波凝固术,部分合并鼻中隔偏曲者同时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优点。方法采用鼻内镜,在显示器监视下,行鼻中隔成形术446例。结果446例鼻中隔偏曲术后随访矫正满意,手术并发症少。结论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手术照明好,术野清晰,在直视下手术,易剥离粘连处和及时发现黏膜损伤,同期完成鼻窦手术时更显示了它的优越性,是替代传统手术方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在儿童鼻-鼻窦炎功能性鼻窦微创手术中的方法、疗效、价值。方法对42例84侧经正规保守治疗无效的少年儿童鼻-鼻窦炎行低温等离子辅助鼻内镜功能性鼻窦微创手术(主要开放上颌窦、筛窦等,针对窦腔病变不同采取不同处理策略,额窦、蝶窦如无严重病变一般不做开放,中鼻甲酌情骨折内移或息肉样变部分切除,鼻腔息肉等离子彻底切除)及扁桃体、腺样体切除、下鼻甲黏膜下射频消融,局限性鼻中隔矫正,并与传统鼻内镜功能性鼻窦微创手术患儿42例对比。结果规范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39/42)、无效率为7.14%(3/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2%(32/42),无效率为23.8%(10/4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观察组共4例出现眶周眶周青黑、窦口闭锁等,发生率为9.52%(4/42);对照组共10例出现鼻腔粘连、眶周眶周青黑、窦口闭锁等,发生率为23.8%(10/4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正规保守治疗无效的儿童鼻-鼻窦炎须行微创鼻窦手术治疗,低温等离子辅助鼻内镜功能性鼻窦手术比传统动力系统手术有效率高,鼻腔粘连、窦口闭锁等并发症明显减少,但尚需结合规范随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梁建平  袁弘  何宁  陆秋天  李东云  刘蓓  李穗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12):1297-1298,1301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并鼻中隔偏曲鼻内镜联合手术的优点。方法对316例鼻息肉、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随访6个月~2年,所有患者术腔黏膜上皮化时间均在3~6个月,偏曲的鼻中隔均一次获得彻底矫正,未出现鼻腔粘连、塌鼻、鼻中隔穿孔或感染、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结论手术技巧的掌握及术中一并解决鼻中隔偏曲可提高手术疗效。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发生中鼻甲漂移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12月经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203例(391侧)的临床资料,以随访过程中发现中鼻甲与外侧壁粘连或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和中鼻甲游离缘与下鼻甲顶间距小于2 mm者判断为中鼻甲漂移。结果本组发生中鼻甲漂移42侧,总发生率为10.7%,因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所致者有26侧,前部粘连16侧,后部粘连3侧,前后部均有粘连7侧;因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和中鼻甲游离缘与下鼻甲顶间距小于2 mm者有16例。结论中鼻甲支撑体的破坏是中鼻甲漂移的根本原因,术腔瘢痕增生导致中鼻甲牵拉外移甚至与外侧壁粘连是漂移的直接原因,术后填塞不当亦可发生中鼻甲漂移。  相似文献   

18.
内镜鼻窦手术后术腔粘连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防止术腔粘连的方法和处理意见。方法:分析63 例(120 侧) 因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而接受内镜鼻窦手术的13 例(23 侧),手术半年后仍存在术腔粘连的临床资料。结果:中鼻甲有病变、临床分型分期为2型以上,为中鼻甲- 上颌骨额突- 鼻中隔结构关系为拥挤型者容易发生术腔粘连。结论:防止和处理术腔粘连的方法是:(1) 对异常中鼻甲( 息肉样变、解剖异常) 必须作大部切除;(2) 中鼻甲- 上颌骨额突- 鼻中隔结构关系为拥挤型者均须切除中鼻甲的前缘和下缘;(3) 术腔填塞纱条避免过紧;(4) 分离切除粘连的疤痕组织,增加粘连组织间的距离,以防粘连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的手术技巧和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术前内镜和鼻窦冠扫CT检查结果,对7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规范分类,针对偏曲类型的不同,在局麻下采取个体化的鼻内镜辅助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71例合并对侧鼻甲代偿性肥大者同时行鼻甲成形术。结果术后3~12个月随访期内鼻塞、流涕及头痛症状完全消失在41.0%~65.8%范围,痊愈54例(72.0%)、好转14例(18.7%)、无效7例(9.3%),总有效(痊愈+好转)率为90.7%。无鼻腔粘连及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辅助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照明良好、暴露清晰,直视下黏膜剥离精细,尤其适合于高位、后段偏曲和复杂畸形者,手术塑形效果彻底、持久;手术创伤和并发症也明显减少。但应根据具体偏曲类型,采取个体化、规范的操作术式。  相似文献   

20.
鼻腔结构矫正结合射频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结合射频治疗伴有鼻腔结构异常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46例伴有鼻中隔偏曲或下鼻甲肥大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或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同时结合射频热凝下鼻甲、鼻丘、与鼻丘对应的鼻中隔等副交感神经密集部位。结果:术后随访1年以上,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82.6%。7例复发,其中6例发生在手术6个月以后。结论:对伴有鼻中隔偏曲或下鼻甲肥大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内镜手术结合射频治疗是理想的治疗方法,术后复发多在6个月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