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9,(2):277-281
目的:了解藏药绿萝花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为其深入研究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绿萝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生物活性""Edgeworthia gardneri Wall. Meisn.""Chemical constituent""Pharmacological activity""Biological activity"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谷歌学术、PubMed等数据平台对2006年-2018年4月发表的文献进行组合查询,对所有关于绿萝花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检索获得相关文献61篇,其中有效文献29篇。目前研究表明,绿萝花主要含有黄酮类、香豆素类、苯丙素类、三萜类、挥发油类等成分,此外还含有微量元素、多糖类及其他类等成分。绿萝花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主要包括降糖、降脂、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作用,但如降糖机制等层面的研究较为浅显。目前绿萝花仍属于地方用药,国内外相关研究相对偏少。从绿萝花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仅有53个,其所含有的其他化学成分还有待进行分离、纯化、鉴定等研究;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粗提物水平和小极性组分方面。今后的研究方向可更多集中在绿萝花中极性较大的活性物质及其药理作用方面,同时应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白术内酯类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白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对白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白术内酯类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白术内酯Ⅰ、Ⅱ、Ⅲ上,而药理作用主要涉及对胃肠运动、离体子宫、炎症、肿瘤的影响等。结论:应进一步加强白术水溶性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张文霞  钟希文 《中国药房》2011,(27):2582-2584
目的:了解金星蕨科药用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近况。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及查阅相关书籍,查找近30年来国内、外有关金星蕨科药用植物的相关研究,并对其进行综述。结果:金星蕨科药用植物主要含黄酮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等化合物,其中黄烷-4-醇类是该科植物特征性成分。该科植物主要具有抗菌、抗肿瘤、抗炎镇痛、驱虫等作用。结论:金星蕨科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物质及临床应用有待于进一步发掘。  相似文献   

4.
金钗石斛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金钗石斛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2000—2013年的相关文献,对金钗石斛已报道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阶段性进展和研究热点,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金钗石斛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多糖、倍半萜类、菲类、联苄类等,石斛碱是其特征性成分,主要有抗白内障、兴奋肠管、免疫调节、降血糖、抗肿瘤、抗氧化、抗疲劳等作用。结论 目前金钗石斛的研究仍侧重于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将来研究的重点可能为作用机制的明确和一些保健品的研发。  相似文献   

5.
干蟾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蟾皮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的干燥皮,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干蟾皮提取物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乙肝病毒等多种作用,其水溶性成分制剂华蟾素注射液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癌症和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在抗肿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干蟾皮所含化学成分主要有蟾蜍二烯羟酸内酯类、蟾毒色胺类以及甾醇类等。本研究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干蟾皮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6.
党参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述党参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46篇,着重阐述和归纳党参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方面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结果党参属药用植物中的一些特征成分如党参苷、党参炔苷、萜类及三萜皂苷类成分,可作为指标性成分。结论党参属药材品种较多,但除党参及几种主要品种外,其他党参属药材的化学和药理作用研究尚未开展,它们的开发利用还有限。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8,(8):1149-1152
目的:为马兰属药用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马兰""Kalimeri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1985年1月-2017年10月Pub Med、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马兰属植物的研究文献,结果共查阅到相关文献127篇,其中有效文献40篇,对马兰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马兰属植物在我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主要有7种、3变种、1变型。化学成分的研究目前集中在马兰和毡毛马兰,其中马兰主要含有挥发油类、三萜类、黄酮类、蒽醌类等成分,毡毛马兰主要含有黄酮类和皂苷类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较多的是马兰,其主要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镇痛、抗氧化、抗实验性胃溃疡和肝损伤保护等作用;毡毛马兰具有抗炎和止痛作用;全叶马兰具有抗炎镇痛、镇咳以及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临床上常以马兰单方及组方用于治疗肝病、衄血、疮痈肿毒、急性细菌性痢疾、慢性气管炎等疾病。马兰属植物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应进一步加强对该属植物的药理学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乌头类药材成分结构、药理作用和炮制减毒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为乌头类药材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梳理分析,对乌头类药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炮制减毒进行综述。结果:乌头类药材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物碱,此外还有多糖、皂苷、黄酮等成分。乌头类药材在具有镇痛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同时又具有心血管、神经等毒性。乌头类药材经过炮制加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毒性发挥临床药用功效。结论:乌头类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对于生物碱构效关系以及更高效的减毒增效炮制方法还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败酱属药用植物中含有皂苷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挥发油和有机酸类等主要化学成分.该属植物及其提取物具有镇静、抗肿瘤、抗菌、抗病毒、保肝利胆及调节免疫系统、调节循环系统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综述了9种、3亚种败酱属药用植物的生药资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并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99,自引:3,他引:196  
丹参中提取的化学成分,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脂溶性成分有丹参酮I、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等;水溶性成分有原儿茶醛、丹参素(丹参酸甲)、丹参酸乙、镁-丹参酚性酸B(LSA-B)等。近年来对丹参的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善心、肝、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调节免疫应答和抗感染等方面,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药用植物爵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药用植物爵床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爵床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爵床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木脂素及其苷类。药理活性研究表明,爵床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病毒、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在临床上应用于小儿厌食症、女性急性尿路感染、顽固性久泻等。结论为爵床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拓展思路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玄参研究资料的分析,重点对对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表明玄参含有环烯醚萜和苯丙素苷两类主要化学成分,药理实验表明这两类主要成分的作用及临床疗效是一致的,是其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其中的苯丙素苷类成分有明显的抗炎、保肝、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因此,应该重视苯丙素苷类成分,才能更好地反映玄参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3.
冬虫夏草国内文献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津晶  王勇 《海峡药学》2007,19(5):8-10
冬虫夏草是一种极有研究价值的药用植物,主要含有核苷、氨基酸、多糖、甘露醇等成分,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从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综述了冬虫夏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中南药学》2017,(9):1272-1279
桂圆菊(Acmella oleracea,Spilanthes oleracea)系菊科(Compositae)金钮扣(Spilanthes/Acmella)属植物,原产巴西、非洲热带地区。目前从桂圆菊中分离得到生物碱类、挥发油、黄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生物碱类(烷基酰胺)成分是其特征性成分。桂圆菊提取物在医用药理、农作物杀虫、化妆品方面也具有较高的活性价值。药理活性作用中镇痛作用显著,但其药理作用机制研究甚少。本文首次综述桂圆菊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更好的发现其植物价值。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质量控制方面对玉簪花研究进行综述,为玉簪花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结果:玉簪花主要含有甾体类、生物碱类、黄酮醇以及苷类,脂肪酸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镇痛、抑菌等药理作用。结论:需要进一步研究玉簪花的药理毒理作用机制,完善质量标准,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药房》2017,(13):1856-1859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人参提供参考。方法:以"人参""挥发油""活性成分""聚乙炔醇类""药理作用""Panax ginseng""Volatile oil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1977年1月-2016年9月的Pub Med、Elsevier、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人参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主要活性成分聚乙炔醇类药理作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08篇,其中有效文献44篇。人参挥发油化学成分包括萜类、醇类、酮类、醛类、酚类、杂环类、脂肪酸及其酯类化合物、烷烃及其他化合物等,目前对醇类所含以人参炔醇、人参环氧炔醇为代表的聚乙炔醇类物质的药理作用研究较为深入,该类物质具有营养及保护神经细胞、抗肿瘤、预防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抗炎止痛等药理作用。萜类中的倍半萜类是人参挥发油化学成分的主要组成物质,但对其有效部位的研究较欠缺。建议在化学成分方面,应着重围绕人参挥发油中倍半萜类有效部位、聚乙炔醇类有效部位的各单体结构确证、结构转化等方面展开研究;在药理作用方面,对聚乙炔醇类物质在神经系统保护、抗肿瘤、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等的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展开研究;在开发利用方面,对人参挥发油的成药性、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制备工艺、稳定性、储存条件、安全性等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丹参中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脂溶性的二萜醌类化合物和水溶性的酚酸类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保护心肌、抑制和解除血小板聚集、增加冠脉流量,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抑制胶原纤维的产生和促进纤维蛋白的降解,抗炎,抗脂质过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以及保护肝细胞、抗肺纤维化等作用。对丹参的化学成分已基本清楚,但各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机制,尤其是各成分之间的交互作用还没有完全了解。  相似文献   

18.
当归多糖为当归主要水溶性成分,具有明显的补血活血、免疫促进、抗肿瘤、抗辐射损伤等广泛的药理活性,因而成为当归药效成分研究的热点。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从当归多糖类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对当归多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雯  尹华 《海峡药学》2012,24(3):9-11
白术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性成分和白术内酯类成分、苷类成分以及多糖类成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白术的不同化学成分在抗胃溃疡、抗痴呆、抗肿瘤、抗炎、抗糖尿病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为揭示其物质基础及研究新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胡椒属植物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枉前  张恩娟 《药学实践杂志》2006,24(3):139-141,177
胡椒属植物化学成分丰富,包含了生物碱、黄酮、木脂素、挥发油及脂肪酸类等成分。在我国该属药物长期主要以通经络、祛风湿的作用入药,而近年来国内外对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都作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结合新的研究进展,从胡椒属植物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抗感染等方面回顾和介绍胡椒属在药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