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目的探讨乌鸡白凤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缩宫素所致SD雌性大鼠痛经模型,观察乌鸡白凤丸不同剂量对大鼠扭体潜伏期、30min内扭体发生率和扭体次数、子宫组织中PGF2α和PGE2含量的影响;采用常规方法制备大鼠离体子宫标本,通过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以大鼠子宫平滑肌条的平均张力和收缩频率作为评价指标,观察不同剂量乌鸡白凤丸对大鼠子宫肌收缩活动及缩宫素所致子宫痉挛的作用。结果乌鸡白凤丸能明显延长痛经模型大鼠扭体潜伏期,降低30min内扭体发生率,减少扭体次数(P<0.01);能明显降低痛经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PGF2α的含量(P<0.01),升高PGE2的含量(P<0.05),降低PGF2α/PGE2比值(P<0.01);可显著降低大鼠正常子宫和缩宫素引起的痉挛子宫平滑肌条的平均张力和收缩频率(P<0.01)。结论乌鸡白凤丸对原发性痛经造成的疼痛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子宫组织内PGF2α和PGE2含量及抑制子宫收缩相关。  相似文献   

2.
少腹逐瘀汤对子宫的解痉和抗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的主要药理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离体子宫实验、缩宫素和已烯雌酚诱发小鼠痛经实验、无菌塑料管所致子宫炎症实验和皮下肉芽肿实验。结果:少腹逐瘀汤能明显降低正常♀性大鼠离体子宫自发运动的收缩和舒张强度,抑制缩宫素诱发的离体大鼠子宫收缩频率加快,延长“痛经”小鼠扭体反应潜伏期,明显减少扭体反应次数。中剂量少腹逐瘀汤明显抑制塑料管所致大鼠子宫炎症反应和棉球所致大鼠皮下肉芽肿形成。结论:少腹逐瘀汤具有良好的子宫解痉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复方阿胶颗粒对缩宫素致大鼠痛经样反应的影响,探讨复方阿胶颗粒缓解经期痛经症状的机制。方法:观察复方阿胶颗粒对缩宫素所致的体外子宫平滑肌剧烈收缩的影响,及其对痛经痉挛的抑制作用。结果:复方阿胶颗粒显著抑制缩宫素所致的体外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明显减少痛经大鼠扭体反应次数、延长发生扭体的潜伏期。结论:复方阿胶颗粒具有缓解经期痛经时痉挛及疼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元胡止痛栓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元胡止痛栓的镇痛作用。方法 :使用小鼠热板法、大鼠甲醛法 ,并分别建立小鼠、大鼠痛经模型 ,直肠给予不同剂量元胡止痛栓 ,观察对动物的镇痛作用。取雌性大鼠离体子宫 ,分别于浴槽中加入不同剂量的元胡止痛栓原料药 ,观察对大鼠离体子宫收缩频率、幅度、活动力的影响。结果 :元胡止痛栓能提高小鼠热板法、大鼠甲醛法动物的痛阈 ;延长小鼠、大鼠痛经模型的扭体潜伏期、降低扭体次数及扭体发生率 ;对大鼠离体子宫自发活动的幅度降低较小 ,可减少自发活动的频率及降低活动力 ,对催产素所致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频率减少较小 ,但降低收缩幅度 ,减弱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活动力较为显著。结论 :元胡止痛栓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并能对抗催产素所致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香附舒经软胶囊对痛经模型小鼠的镇痛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研究香附舒经软胶囊高、中、低剂量对催产素所致的小鼠痛经模型的潜伏期和扭体次数的影响,考察其治疗痛经的疗效;通过对小鼠子宫组织内前列腺素E2(PGE2)合成的抑制作用研究,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不同剂量香附舒经软胶囊可以明显延长催产素诱发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和减少扭体次数,并能极显著和显著的抑制小鼠子宫组织内PGE2的合成。结论香附舒经软胶囊对痛经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机理与抑制子宫组织内PGE2的生成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抗痛经冲剂药效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抗痛经冲剂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对子宫发育的影响。方法 连续灌胃给药 ,观察抗痛经冲剂对抗缩宫素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抗炎镇痛作用及对未孕子宫发育的影响。结果 抗痛经冲剂对缩宫素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有较好的对抗作用 ;对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所致物理性和化学性疼痛有很好的镇痛效果 ;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法和足跖蛋清致炎法引起的炎症均有抑制作用。抗痛经冲剂对未孕子宫无明显影响。结论 抗痛经冲剂抗痛经作用显著 ,有可能成为新的防治痛经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凤仙花对痛经的作用效果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洛氏液),高、中、低3个剂量(1,2,4 mg? L-1凤仙花提取液)实验组,对照组(1 mg? L-1布洛芬),考察凤仙花醇提物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影响。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痛经模型),凤仙花水提物高、中、低3个浓度(200,100,50 mg? kg-1)实验组,对照组(布洛芬),观察各给药组对痛经模型小鼠的扭体反应以及子宫组织匀浆中钙离子( Ca2+)与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凤仙花提取物可以明显降低大鼠的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幅度与收缩频率。凤仙花醇提物能明显减少痛经模型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延长潜伏期;同时,可以明显降低小鼠的子宫组织中Ca2+含量,提高NO水平。结论凤仙花提取物能有效降低大鼠离体子宫的收缩频率和振幅。同时,凤仙花醇提物能有效改善痛经,其机制可能为凤仙花能增加小鼠子宫组织中NO浓度、减少Ca2+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缩宫素诱导的小鼠离体痛经模型的实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缩宫素诱发小鼠离体子宫收缩的药理模型的实验条件进行选择和优化。方法使用不同雌激素增加小鼠子宫敏感性,获取小鼠离体子宫,用0·5~10U·L-1缩宫素诱导离体子宫收缩,观察改变各种处理条件后子宫收缩的变化,对4种离体子宫收缩的描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缩宫素5U·L-1为最适剂量;腹腔注射3d10mg·kg-1己烯雌酚或苯甲酸雌二醇均可使子宫产生较高的兴奋性;随着体重上升,离体子宫对缩宫素敏感性略有下降,但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给予缩宫素后5~30min内子宫收缩较为恒定;在各项描述指标中平均收缩张力最为灵敏可靠;250μg·L-1氯丙嗪、1mg·L-1的维拉帕米及100μg·L-1硝苯地平可完全抑制离体子宫的收缩。结论缩宫素诱发的离体小鼠子宫收缩模型快速、简便、灵敏,适合用于痛经治疗药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芪归胶囊对动物子宫的影响,评价芪归胶囊的调经止痛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模型,观察药物对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采用尾尖放血法观察不同剂量药物的止血作用;制备实验性痛经小鼠模型,观察一定时间内小鼠扭体次数。结果中剂量芪归胶囊能明显降低子宫平滑肌收缩;高、中剂量的芪归胶囊具有明显的止血作用;不同剂量的芪归胶囊均能降低原发性痛经小鼠的扭体次数,且有一定的镇痛作用。结论芪归胶囊对离体和在体痛经模型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调经补血丸的补血养血、理气通经及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气滞血瘀模型、失血性血虚小鼠模型、缩宫素疼痛模型及缩宫素引起的大鼠子宫条收缩模型,考察调经补血丸的药理作用。结果调经补血丸在0.3~2.4 g/kg剂量下,ig给药能够非常显著地降低气滞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能够显著增加失血性血虚小鼠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量;能够显著地减少缩宫素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在终质量浓度3.6×10-5、1.2×10 4、3.6×10 4、1.2×10 3g/mL对缩宫素引起的大鼠子宫条收缩有非常显著的拮抗作用。结论调经补血丸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补血养血、理气通经及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川芎提取物对60Coγ电离辐照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川芎提取物和辐照(ioning radiation,IR)组,用60Coγ射线作为辐射源建立辐射损伤动物模型.运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相似文献   

12.
RP-HPLC测定川芎、奶芎和山川芎中阿魏酸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考察奶芎、山川芎能否作川芎药用。方法 用RP—HPLC测定不同产地和不同生长年限的奶芎、山川芎和川芎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 奶芎中阿魏酸的含量为0.0444%、川芎为0.0467%、山川芎为0.0863%,山川芎高于川芎、奶芎。根据川芎GAP课题中对三者的挥发油和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的数据表明,奶芎、川芎和山川芎的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22%、0.71%、0.63%,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0.172%.0.259%.0.195%。结论 建议奶芎不作川芎药用,山川芎可作川芎药用,或作兽药使用。  相似文献   

13.
Chuanxiong Rhizoma is a widely use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the past 2000 years. Chuanxiong Rhizoma is composed of volatile oils, phthalide lactones, phenolic acids, polysaccharides and other compounds. To date, more than 149 compounds in Chuanxiong Rhizoma have been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and some of them have been reported to possess promising biological properties on cardiovascular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orders besides their anti-cancer and antioxidant effects. Modulation of inflammatory mediators and apoptotic factors are believed to contribute to its bioactivities. Analytical methods, such as HPLC, GC and UPLC, are employed for qualitative evaluation of Chuanxiong Rhizoma. In this work, harvest period, growing habitat,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which can affect the quality of Chuanxiong Rhizoma, were also discussed. Comprehensive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should be developed to ensure the safety, quality and efficacy use of Chuanxiong Rhizoma. Herein, w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e literature of Chuanxiong Rhizoma published on CNKI, ScienceDirect, Springer link, Wiley and PubMed in past two decades, and up-to-date information of Chuanxiong Rhizoma was provided in this paper. We suggested ligustilide, butylidenephthalide and total senkyunolides as the chemical markers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Chuanxiong Rhizoma. Additionally, the influences of soil conditions and processing methods on Chuanxiong Rhizoma as future research perspectives should also be further assessed.  相似文献   

14.
刘雅茹  孟宪生  冯雪松 《医药导报》2006,25(10):1053-1054
目的建立康妇炎胶囊的质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苍术、当归、川芎、香附、延胡索5味药进行鉴别。结果薄层色谱中5味检测药材斑点清晰,易识别。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康妇炎胶囊的质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川芎饮片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提取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有9个化合物相同。其中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样品中组分种类最多,主要是烯萜类成分。结论:4种提取方法均能提取出川芎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主要成分为内酯类,相对含量最高的为反式-藁本内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川芎地上部分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显微常规鉴定方法 徒手切片、石蜡切片、表面制片.使用显微描绘目镜绘制组织图,并计算叶片栅表比、脉岛数及下表面气孔指数.结果 找出了川芎茎、叶柄、叶组织上的主要鉴别特征.结论 形态组织学研究为川芎地上部分的研究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香附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α型β香附酮和香附烯酮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体积比为70∶30);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47 nm;柱温:40℃。结果α型β香附酮进样量在20.84~208.4 n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4%(RSD=1.83%,n=6);香附烯酮进样量在5.220~52.20 n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0%(RSD=2.12%,n=6)。3批供试品中α型β香附酮和香附烯酮含量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1.96%(RSD=1.22%,n=3)、11.31%(RSD=1.24%,n=3)、11.30%(RSD=0.96%,n=3)和2.23%(RSD=1.62%,n=3)、2.27%(RSD=1.16%,n=3)、2.15%(RSD=1.42%,n=3)。结论HPLC法可同时测定香附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α型β香附酮和香附烯酮的含量;供试品中α型β香附酮和香附烯酮与其他组分的色谱峰分离度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莪术(Curcumna Rhizoma)水提液对大鼠离体十二指肠平滑肌收缩运动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大鼠离体十二指肠标本,用恒温灌流的方法,使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观察不同浓度莪术对大鼠离体十二指肠平滑肌的收缩效应。选适当终浓度莪术分别与阿托品、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维拉帕米共同孵育,观察莪术对它们引起平滑肌收缩作用的影响;制作不同浓度新斯的明肠管收缩作用的量效曲线,与莪术组进行对比,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并作胆碱酯酶活性测定辅助证明是否与新斯的明作用机制相似。结果莪术可以对大鼠离体十二指肠的收缩有兴奋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莪术可以部分被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阻断、β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和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对肠管收缩的抑制作用;对α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无影响;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新斯的明的作用相似。结论莪术明显促进大鼠离体十二指肠平滑肌收缩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与M受体介导有关,同时还可能与抑制α和β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北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发挥抗炎作用的治疗指数和安全范围。方法建立琼脂皮下注射致小鼠肉芽肿模型,给不同剂量的北豆根水提、醇提组分连续7天灌胃,观察北豆根不同组分抗炎作用,用Bliss法计算各组分发挥抗炎药效ED50、ED95;依据本实验室前文报道的北豆根不同组分急性毒性研究结果,用Bliss法计算各组分急性毒性的LD50,LD5,求得北豆根不同组分发挥抗炎作用的治疗指数(TI),安全系数(SF)。结果北豆根不同组分对炎症模型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且醇提组分抗炎作用大于水提组分。北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对肉芽肿模型小鼠的抗炎安全范围TI、SF分别为57.532、17.4702和45.844、9.800。结论北豆根醇提组分对炎症模型的抗炎效果大于水提组分,但水提组分发挥抗炎作用的安全范围大于醇提组分。因此,在临床应用北豆根醇提组分时更应密切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加强用药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