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婴幼儿特应性皮炎的过敏原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食物和吸入过敏原在婴幼儿特应性皮炎中所占的比例以及主要的食物过敏原。方法对95例患儿进行婴幼儿过敏原筛查(phadiatop infant),并同85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同时对患儿血清进行吸入过敏原筛查(phadiatop)及多价食物过敏原筛查(fx5E),并从95例中随机抽取60例进行几种常见食物的特异性IgE(sIgE)检测。结果95例患儿组婴幼儿过敏原筛查阳性55例(57.89%),85例正常儿童中阳性16例(18.8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患儿组多价食物过敏原阳性54例(56.8%),吸入过敏原阳性19例(2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食物特异性IgE检测中血清浓度在3级以上的,鸡蛋白为23.3%,牛奶为11.7%,小麦为10%,蛋黄为6.7%,花生为6.7%,黄豆为1.67%。结论婴幼儿特应性皮炎患儿中过敏原检测阳性率高于正常儿童,其中食物IgE的阳性率比吸入IgE的阳性率更高,食物过敏原在婴幼儿特应性皮炎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816例皮肤点刺试验过敏原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特应性皮炎、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常见过敏原的可能致病情况.方法 用标准变应原液在前臂屈侧皮肤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分别用0.1%组胺和0.9%氯化钠液作阳性和阴性对照,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 尘螨(屋尘螨+粉尘螨)的阳性率最高,达50.0%~78.6%,其次为动物毛,达7.1%~21.4%,霉菌的阳性率也较高,达7.1%~14.3%,并且这3种变应原在3种疾病间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特异性皮炎的阳性率最高.食物组过敏原中虾的阳性率(6.6%~14.3%)最高,但在3种疾病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金枪鱼在慢性荨麻疹中的阳性率(9.5%)较高,鸡蛋、牛奶、芹菜在特异性皮炎中的阳性率(7.1%~14.3%)较高,这4种变应原在3种疾病间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入组过敏原是慢性过敏性皮肤病的常见过敏原,尘螨为首要过敏原,以特异性皮炎的阳性率为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天津地区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免疫印迹法体外半定量检测患儿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并分析不同年龄组别的差异。结果 353例特应性皮炎患者中,阳性患者为211例,阳性率为59.77%。其中不同组别阳性率不尽相同(P<0.05)。0~3岁组最常见变应原为羊肉、牛奶、春季花粉;4~6岁组最常见变应原为霉菌、羊肉、牛奶;7~9岁组最常见变应原为霉菌、牛奶、户尘螨;10~12岁组最常见变应原为户尘螨、屋尘、霉菌。结论天津地区特应性皮炎患儿不同年龄段过敏物质不尽相同,提示与饮食结果改变和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常见食物过敏原特应性斑贴试验(atopy patch test,APT)结果与特应性皮炎发病及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对79例特应性皮炎患者进行常见食物过敏原斑贴试验,并与皮肤点刺试验和特异性IgE(sIgE)检测结果以及临床表型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5种食物过敏原中,牛奶APT阳性率最高(24.3%),小麦阳性率最低(16.0%),各种食物APT阳性率均高于相应的皮肤点刺试验(SPT)及sIgE阳性率。各种食物过敏原APT、SPT和sIgE 3种诊断试验结果一致性比较差(Kappa值均0.75)。儿童(≤14岁)患者各种食物过敏原APT阳性率均高于青少年成人(14岁),但是仅有牛奶(P0.01)和大豆(P0.05)APT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鸡蛋白、牛奶和大豆APT阳性率与特应性皮炎病情严重度评分呈一致的升高趋势,但是只有鸡蛋白阳性率升高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麦和海虾APT阳性率与病情严重度评分无相关性。结论在特应性皮炎患者特别是儿童患者中,食物过敏原特应性斑贴试验可作为辅助诊断食物过敏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湿疹患儿常见的过敏原,寻找儿童湿疹可能的过敏促发因素,为其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ediwiss公司AllergyScreen Analytic GmbH过敏原检测系统,对872例湿疹患儿进行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和总IgE检测,并在不同年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872例湿疹患儿slgE阳性690例(79.13%),总IgE阳性709例(81.30%)。其中吸入性过敏原最常见的依次为户尘螨(34.60%)、点青霉(22.71%)、屋尘(16.28%)和狗毛皮屑(10.89%);食物性过敏原中,最常见的依次为牛奶(36.12%)、羊肉(22.94%)、鸡蛋白(20.07%)和牛肉(13.88%)。比较1岁组,1~3岁组和3岁组,户尘螨、屋尘、狗毛皮屑、点青霉、鸡蛋白、牛奶、羊肉和蟹的sIgE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户尘螨、点青霉和屋尘是湿疹患儿最主要的吸入性过敏原,牛奶、羊肉、鸡蛋白是湿疹患儿最常见的食物性过敏原。随年龄增大,吸入性过敏原逐步取代食物成为主要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为湿疹患儿提示了相关过敏原,可以针对性地回避相关过敏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延边地区特应性皮炎患儿过敏原种类,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20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特异性IgE(sIgE)和IgE,并对朝鲜族和汉族患儿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婴幼儿组59例(朝鲜族26例,汉族33例)和小儿组55例(朝鲜族28例,汉族27例)血清总IgE升高,婴幼儿组血清特异性IgE阳性53例(朝鲜族24例,汉族29例),小儿组有58例(朝鲜族30例,汉族28例),两年龄组间及两民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阳性率较高的过敏原依次为牛奶、牛肉和羊肉。结论延边地区婴幼儿组和小儿组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和血清特异性IgE阳性率差异不显著,且朝鲜族和汉族患儿也无差异,特异性过敏原主要为牛奶、牛肉和羊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寻荨麻疹患儿常见的过敏原种类,为其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ediwiss 公司AllergyScreenAnalytic GmbH 过敏原检测系统,对257 例荨麻疹患儿进行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和总IgE 检测,并在不同年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257例荨麻疹患儿sIgE阳性142例(55.27%),总IgE阳性率69.65%.其中吸入性过敏原最常见的依次为户尘螨18.68%、霉菌组合17.51%、猫毛皮屑4.67%、屋尘4.28%和狗毛皮屑3.89%;食物性过敏原中,最常见的依次为牛奶28.79%、羊肉16.34%、牛肉7.00%、鸡蛋白5.45%和虾3.11%.比较<3 岁组、3~6 岁组和>6 岁组,户尘螨、猫毛皮屑、牛奶和羊肉sIgE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尘螨和霉菌是荨麻疹患儿最主要的吸入性过敏原,牛奶、牛羊肉、鸡蛋白是荨麻疹患儿最常见的食物性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为荨麻疹患儿提示了相关过敏原,可以针对性地回避相关过敏原.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54例湿疹、56例慢性荨麻疹、28例特应性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检测.结果三组患者中阳性率较高的致敏原有四种物质相同,分别为硫酸镍、重铬酸甲、卡巴混合物、芳香混合物;特应性皮炎组阳性率(64.29%)明显低于湿疹组(79.92%),慢性荨麻疹(76.79%)与湿疹二组阳性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阳性率较高的致敏原具有相同性;硫酸镍、重铬酸甲、卡巴混合物、芳香混合物具有较高的致敏性;斑贴试验主要用于检测外源性变应原,特应性皮炎的病因可能以内源性为主;接触性过敏原可以引起接触性荨麻疹;斑贴试验阳性致敏原常是引起面部湿疹、手湿疹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皮肤点刺试验对特应性皮炎和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的33例特应性皮炎和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特应性皮炎和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均以粉尘螨(分别为78.79%,75.00%)和屋尘螨(分别为75.76%,70.00%)的阳性率最高,粉尘螨和屋尘螨在两者中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04,P<0.05;χ2=12.35,P<0.05)。牛奶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阳性率(30.00%)高于在特应性皮炎患者中的阳性率(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P<0.05)。结论:特应性皮炎患者较慢性荨麻疹患者对粉尘螨、屋尘螨更易过敏,而后者较前者对牛奶更易过敏。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可以有效寻找过敏原,减少病情反复机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杭州地区荨麻疹患者的过敏原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杭州地区1678例荨麻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统计总Ig E阳性率的差异是否存在性别及年龄差异,并分析该地区患者吸入性过敏原和食入性过敏原分布特点及季节对荨麻疹分布的影响。结果荨麻疹患者中总IgE阳性例数高达87.96%,男性阳性率为90.47%,高于女性的86.24%,总IgE阳性的荨麻疹患者中吸入性过敏原占74.59%,食入性过敏原占41.60%,位列前3的过敏原为尘螨(31.44%)、点青霉(15.24%)、腰果(9.01%),儿童少年组、青年组、中老年组的总IgE阳性率分别为94.74%、87.42%、8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月份患者例数最多,10月份总IgE阳性例数最多。结论杭州地区荨麻疹患者中大部分表现出总IgE阳性,主要为吸入性过敏原导致,前3位分别是尘螨、点青霉和腰果,且夏秋季为疾病高发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部湿疹患者的常见病因及其常见的变应原。方法采用ImmunoCAPl00全自动过敏原体外检测系统检测手部湿疹患者的血清总IgE,采用斑贴试剂盒检测接触性变应原。结果 100例患者中,血清总IgE≤60KU/L者73例(73.00%),>60KU/L共27例(27.00%),其斑贴试验均为阳性;其中具有特应性素质的20例手部湿疹患者,总IgE>60KU/L,并且对两种及以上变应原过敏;受检的100例患者中94例(94.00%)斑贴试验出现阳性反应,前5位的常见变应原依次为:橡胶Ⅰ、重铬酸钾、硫酸镍、香料混合物、白降汞。结论手部湿疹主要与接触性变应原有关,斑贴试验有助于明确变应原种类。手部湿疹与血清总IgE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特应性湿疹(也称为“特应性皮炎”或简称“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大多数患有特应性湿疹的人可以通过局部治疗(直接涂抹在皮肤上)来控制湿疹,比如润肤剂和局部皮质类固醇。 然而,一些患有中度至重度疾病的患者,不能用这些疗法很好地治疗疾病。这些人需要使用片剂或注射剂进行全身药物治疗(作用于全身的治疗),以有效减轻他们的症状。 Dupilumab 是一种新的全身性药物 (自 2018 年以来), 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湿疹患者。它已经在美国和欧盟获批用于治疗 12 岁或以上的患者。 为了比较 Dupilumab 与其他全身药物治疗的安全性,研究人员需要所有这些药物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数据。TREAT 登记工作组的登记处收集了所有全身药物治疗特应性湿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数据。英国、爱尔兰、美国、德国、荷兰、丹麦、瑞典、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家都参与了 TREAT。所有这些国家都以相同的方式收集数据,因此数据具有可比性。 这篇文章描述了如何使用所有这些国际数据来比较 Dupilumab 与其他全身药物治疗安全性的研究方案。这对医生和患者都很重要,这可以让他们在知情的情况下决定哪种治疗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 本摘要涉及研究: 特应性湿疹的治疗 (TREAT) 登记工作组: 一项针对特应性湿疹患者中 Dupilumab 和其他全身药物疗法的欧洲安全性研究的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13.
特应性皮炎(也称为 AD 或湿疹)是一种极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近几十年来,湿疹的患病率(常见程度)增加。这种情况随着工业化和城市生活的增长而发生,我们在日常活动过程中暴露于更多环境污染物。 这篇美国的综述旨在强调污染对皮肤功能的影响,分析污染与特应性皮炎相关的证据,解释这个过程如何发生,以及我们如何减少或预防基于污染的皮肤损伤。 研究发现,污染物可引起皮肤氧化应激,从而损害皮肤屏障。此屏障由最外层皮肤提供,可防止潜在有害物质(如细菌、过敏原和刺激物)进入身体,以及防止过度的水分流失。湿疹患者的皮肤屏障通常不如正常人有效,而且长期和短期污染物暴露均与人群研究中的症状恶化和湿疹发生率增加有关。 研究发现,空气污染物在皮肤中通过多种机制造成这种破坏。应鼓励患者每天洗浴一次(最好在暴露于污染后的一天结束时),随后使用保湿剂(润肤剂)来帮助皮肤屏障修复。 需要进一步研究来充分了解污染物如何引起皮肤屏障功能障碍。这一方面很复杂,因为皮肤每天暴露于多种物质,而且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和紫外线)很可能与环境污染物相互作用,并改变它们对皮肤的影响。 Linked Article:   Hendricks et al. Br J Dermatol 2020; 183 :16–23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梅毒螺旋体IgM(TP-IgM)检测在先天梅毒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15例初诊儿童的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并与其临床资料作比较分析。结果梅毒血清学阳性率8.81%(107/1215),其中梅毒螺旋体IgM阳性率6.42%(78/1215)。107例梅毒血清学阳性患儿最后确诊为先天梅毒92例,TP-IgM阳性与先天梅毒确诊符合率为100%。结论血清梅毒螺旋体IgM是诊断婴幼儿先天梅毒有价值的梅毒血清学指标,对鉴别先天梅毒和被动梅毒血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牡丹江地区性病门诊女性患者的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509例疑为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的生殖道标本进行UU和MH培养及药敏鉴定。结果生殖道支原体感染235例,感染率为46.17%。其中单纯UU阳性202例(39.69%)、MH阳性11例(2.16%),UU和MH同时阳性22例(4.32%)。8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依次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红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结论 UU是本地区性病门诊女性患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治疗上首选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加强支原体的培养与药敏检测研究,将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断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验证抗白念珠菌芽管单克隆抗体MAb03.2C1-C2(MAb)的特异性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为今后的实验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打下基础。方法用白念珠菌标准株,重庆、九江两地不同地域中临床分离的白念珠菌、非白念念珠菌、常见的酵母菌和实验室保存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做抗原包被,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ⅡF)方法,对单抗MAb03.2C1-C2特异性进行分析。取临床口腔及阴道念珠菌病患者真菌涂片菌丝阳性的标本,MAb03.2C1-C2作为I抗,用ⅡF方法检测。结果200例被检临床病例中,84例口腔念珠菌病和51例阴道念珠菌病真菌涂片ⅡF试验阳性的标本中,最终鉴定均为白念珠菌。38例口腔念珠菌病和27例阴道念珠菌病中标本最终鉴定为非白念念珠菌或新型隐球菌。MAb03.2C1-C2仅与白念珠菌芽管或菌丝特异性地结合,与白念珠菌的孢子及其他念珠菌种的假菌丝和孢子均不发生结合,也不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反应。61例标本8种临床分离的非白念念珠菌的孢子和菌丝不能特异性地与单抗结合;分离的4例新型隐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均不能与该单抗相结合。结论进一步证实了MAb03.2C1-C2对白念珠菌芽管高度专一的特异性,并可用于口腔念珠菌病及阴道念珠菌病真菌涂片中白念珠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丹阳市2004~2008年艾滋病疫情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丹阳市艾滋病的流行状况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丹阳市2004~2008年的艾滋病疫情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丹阳市2004~2008年共进行了218112人次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发现阳性41例,阳性率18.8/10万。此外,尚有在外地发现后纳入到本地管理的感染者7例,共48例。新发现的感染者数量有逐年上升趋势。各监测人群中以自愿咨询检测人群阳性检出率最高,为586.5/10万;其次为性病门诊病人(377.4/10万)和羁押人员(172.3/10万)。结论应继续加强各高危人群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的宣传,并增加设置在性病门诊的艾滋病检测点,以便发现更多的传染源,为本地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辅助治疗婴儿特应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98例患儿均为出生至6个月的婴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给予我院自制的氧化锌搽剂外搽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同时给予普通婴儿牛奶奶粉喂养;治疗组51例在以上外用治疗的基础上将普通婴儿牛奶奶粉改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的低敏婴儿牛奶奶粉,分别在就诊第1天和第14天疗程结束时记录临床指征及评分并作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有效率对照组29.78%,治疗组6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辅助治疗婴儿特应性皮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性病门诊女性患者性传播疾病(STD)4种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淋球菌(NG)培养、解脲脲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MH)培养、沙眼衣原体(CT)抗原检测。对539例性病门诊女性患者泌尿生殖道STD的4种病原体进行检查。结果 539例中病原体阳性387例(71.80%),其中UU阳性234例(43.41%),NG阳性178例(33.02%),CT阳性120例(22.26%),MH阳性104例(19.29%);单一病原体感染占34.88%(188/539),混合感染占36.92%(199/539),其中2种病原体感染154例(28.57%),3种以上混合感染45例(8.35%)。结论性病门诊女性患者STD 4种病原体感染以UU多见,其次为NG,CT及MH。病原体混合感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20.
皮炎湿疹临床十分常见。由于对皮炎湿疹概念上的认识很难把握,有众多的学术观点至今仍在不断的争论中,因此给指导临床规范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的挑战。本文就皮炎湿疹分类、特应性涵义、病因诊断中的接触性变应原分析以及微生物皮损中定植等临床关注的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