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纤颤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28例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纤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了预激综合征并发房颤伴有快速心室率其R-R间期≤250m s时,极易诱发室颤而死亡,提出了在治疗中应首选电击复律,其次是应用心律平或胺碘酮,禁止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和异搏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诊治方法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28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患者,通过心电图诊断,分析诊断特征,并对诊断价值进行有效评估。结果:经诊断有26例确诊,占到总例数的92.9%;2例发生误诊,后经过进一步分析病因与检查结果,重新判定采用对症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在对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诊治中应用心电图可以有效的为诊治提供依据,从而在临床中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Af)病人的疗效。方法观察预激综合征合并Af病人32例,回顾性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胺碘酮、心律平的疗效优于利多卡因;电击除颤转复率高(100%)。结论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时应首选电复律,药物复律时应选用心律平或胺碘酮,慎用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5.
预激综合征并心房纤颤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以下简称预激并房颤)是最危险的心律失常之一,部分预激并房颤可演变为心室纤颤而引起猝死。预激并房颤的宽QRS波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与室性心动过速较难鉴别,如将其误诊为心房纤颤并束支阻滞则可导致严重的后果。故能正确及时诊断预激并房颤,对临床紧急处理及患者的预后影响极大。作者自2005年】月至2009年1月对本院9例预激并房颤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以下称预激并房颤)是最危险的心律失常之一,部分患者可演变为心室纤颤而引起猝死。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断对临床的紧急处理及患者的预后影响极大。本文通过对1例无明显delta波的预激合并房颤的心电图的诊断,以提高对其诊断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病例:男33岁,因突发性胸闷、气短约7小时入院。既住有预激综合征(WPW)病史10多年,曾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3次,心房纤颤(房颤)2次。心电图示A型WPW并发快速型房颤。入院后予口服异搏定片40mg一次,开始静滴脉通注射液500ml+维生素C注射液3g,将异搏定注射液5mg加入莫非氏壶静滴,10分钟后病人胸闷、气短加重,随后意识丧失、抽搐、心电监护示心室纤颤(室颤),立即给予吸氧、心前区拳击、非同步电击除颤、心脏三联针心内注射、胸外心脏按摩,约10分钟心跳恢复,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A型WPW,其后,患者持续深昏迷,于住院第7天死亡。讨论:异搏定是钙通道阻滞剂,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良好,也可用于非预激的房颤和心房扑动(房扑),  相似文献   

8.
异搏定加重预激综合征并发的心房纤颤导致心室纤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报告男,36岁,工人。2年前因突发心悸,头晕,来我院急诊。心电图诊为B型预激综合征,心房纤颤。即行同步直流电击转复为窦性心律。口服乙胺碘呋酮600毫克/日一周后,减量为400毫克/日出院。出院2周自行停药。1988年4月8日18  相似文献   

9.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预激并房颤)是最危险的心律失常之一,部分患者可演变为心室纤颤而引起猝死。及时正确的诊断对临床的紧急处理及患者的预后影响极大。本文报告1例无明显delta波的预激合并房颤的心电图诊断。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4岁,农民,因心悸、心慌、心前区疼痛3 h于2003年4月21日入院。患者平常身体一般,有“关节炎”病史多年,6年前曾有类似发作史。查体:血压110/70 mm-Hg,急性痛苦貌,神清合作。心界不扩大,心率120次/min,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两肺呼吸音正常。急查心电图:各导P波消失,心室率240次/min,RR间距明显不等,QRS波增…  相似文献   

10.
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纤颤(WPW并Af)是最危险的心律失常之一。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现将我们遇到的10例WPW并Af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见附表。附表 临床资料序号性别年龄预激类型(型)临床表现   药物治疗   电复律  1男53A头晕,黑朦,血压低普鲁卡因酰胺25克无效200J,立即转复窦律2女50A昏厥,休克普鲁卡因酰胺无效,胺碘酮无效电复律未成功,死亡3男55A心悸,头晕普鲁卡因酰胺有效,可达龙无效电复律成功4男46B心悸,头晕,血压低可达龙300J,iv无…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14冽次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纤颤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提出了预激综合征并发房颤,尤是快速的心室率宽大畸形之QRS波群急诊时,应与室性心动过速仔细鉴别,最大的危险是诱发心室颤动而死亡,提出了治疗中首选电击复律和禁止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和异搏停,总结了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纤颤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 患者,女性,32岁。阵发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10余年,每次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从未做心电图检查。2006年12月4日3时突然心动过速发作,持续2小时不止。伴有头晕胸闷,心悸,急救中心给予静注西地兰0.4mg后送入病房。  相似文献   

13.
心房纤颤是常见心律失常之一,快速房颤时临床常用西地兰静脉注射。但当房颤时的心室率≥180次常提示房颤伴预激综合征,这时应用西地兰、异搏定等药物治疗常可造成心源性休克致严重后果。笔者将西地兰误治预激综合征伴心房纤颤致心源性休克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院近年收治预激症候群8例(以下简称WPWS),并发心房纤颤11例次(以下简称房颤)。治疗上有一定特殊性,要引起重视。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WPWS8例,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在15~67岁之间,30岁以下5例。5例为初发,3例发作两次以上。其中1例反复发作18年。 临床表现 多数有头晕、周身不适。均有心悸、气短、其中3例发生休克,心力衰竭。 A型WPWS并房颠5例次,B型WPWS并房颤3例次,发作时心电图有左室肥厚劳损,继发性ST-T改变,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依赖以率性L.G.L综合征并房颤3例次。发作时心室率71与150各1例次。160/分2例次,而180以上者7例次。QRS波群时间0.12秒以上者8例次,恢复窦律后,心室率均在100以下,QRS波时间7例次均在0.11秒以上。P—R间期0.10秒以下者占总例次80%。  相似文献   

15.
截至2001年10月,有关治疗急性心房纤颤的临床证据如下:①尚未发现急性心房纤颤转律前使用阿司匹林、肝素或华法林预防血栓的RCT.②未发现有关对急性心房纤颤患者使用直流电复律的RCT.让急性心房纤颤和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患者作直流电复律的RCT可能有悖于伦理.③ 3个RCT发现,对于急性心房纤颤的患者使用地高辛和安慰剂转律之间没有明显差异.④两个RCT发现,与安慰剂相比,使用地高辛可在短期内明显降低急性心房纤颤患者的心室率.⑤ 1个RCT发现,与安慰剂相比,静脉使用硫氮卓酮(一种钙通道阻滞剂)能明显降低急性心房纤颤患者的心率.⑥ 1个RCT发现,与地高辛相比,静脉使用硫氮卓酮能在5 min内明显降低急性心房纤颤和心房扑动患者的心率.⑦有1个小样本RCT显示,与安慰剂相比,静脉使用噻吗洛尔(一种β受体阻滞剂)可在20 min内明显降低心室率,同时发现其对心房纤颤发作持续时间不详的患者转律的增加不显著.⑧两个RCT发现,与安慰剂相比,静脉使用维拉帕米(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可明显减慢心房纤颤和心房扑动患者的心率.⑨ 1个RCT发现,静脉使用维拉帕米和静脉使用硫氮卓酮相比,对于心房纤颤和心房扑动患者心率的控制以及收缩功能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但维拉帕米可致一些人出现低血压.  相似文献   

16.
多次反复风湿热发作而易形成慢性风湿性瓣膜病累及二尖瓣造成二尖瓣损害.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心房纤颤(简称二狭房颤)是二尖瓣损害的中晚期病变.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后心房纤颤(房颤)转复维持正常心律是目前一项积极的治疗措施,其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1997年开展PBMV以来的25例患者中的15例伴有房颤病例,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28~62岁,平均(36.1±6.3)岁.临床无血管栓塞的并发症,超声检查证实为单纯性二尖瓣狭窄且无心房血栓.化验检查无风湿活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晓琴 《现代护理》2001,7(2):18-18
多次反复风湿热发作而易形成慢性风湿性瓣膜病累及二尖瓣造成二尖瓣损害。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心房纤颤 (简称二狭房颤 )是二尖瓣损害的中晚期病变。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后心房纤颤 (房颤 )转复维持正常心律是目前一项积极的治疗措施 ,其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1997年开展PBMV以来的 2 5例患者中的 15例伴有房颤病例 ,其中男 8例 ,女 7例 ,年龄 2 8~6 2岁 ,平均 ( 36 .1± 6 .3)岁。临床无血管栓塞的并发症 ,超声检查证实为单纯性二尖瓣狭窄且无心房血栓。化验检查无风湿活动的依据。1.2 方法…  相似文献   

18.
心房纤颤的护理[英]/SandlerRL//Am JNurs.-1994,94(12).-26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心房搏动极快而又紊乱,往往是由于自律性增强和折返的结果,常见于冠心病、充血性心衰、心梗、风心病、心包炎、甲状腺毒症和肺心病。另外,健康成人...  相似文献   

19.
梁智斌 《临床荟萃》2004,19(17):973-973
心房纤颤合并肢体动脉栓塞是内科急症之一,须及时诊断,正确治疗,否则常可导致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我院近几年共收治17例心房纤颤合并肢体动脉栓塞患者,经过局部溶栓及抗凝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心房纤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增加.本研究对心房纤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系统、综合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收集确诊的心房纤颤患者115例,其中男88例,女27例,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57.5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