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反应的方法研究了大鼠腰骶髓后连合核内SP受体免疫阳性神经元在光、电镜下的特征及其与SP免疫阳性终末的突触联系。结果证明,SP免疫阳性终末和SP受体阳性胞体及树突均密集分布于后连合核区。在光镜下双重免疫反应阳性结果显示二者重叠分布,且可见大量的SP样免疫阳性终扣与SP受体阳性胞体或树突紧密接触。电镜下证明SP受体免疫阳性产物不仅位于突触后部位而且分布于胞体和树突的非突触部位,有42%的SP受体阳性树突与SP阳性终末形成突触连接。在此未发现SP受体免疫阳性终末。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腰骶髓后连合核神经元接受由SP介导的外周伤害性信息的传入,且其主要为盆腔脏器内脏初级传入成分。  相似文献   

3.
4.
5.
水文应用超微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探讨正常及切断后根大鼠胶状质(SG)内P物质(SP)及脑啡肽(ENK)轴突终末的分布及其突触联系。电镜观察发现:SP或ENK免疫反应产物主要分布于轴突终末的大颗粒囊泡的内面,小清亮囊泡及线粒体的外表面,在未应用秋水仙素的情况下,ENK样免疫反应性也可出现于树突及核周质,但电子密度较低。大量的含SP或ENK的终末,分别和未标记树突形成突触。但也偶然见到肽能神经终末与未标记轴突或胞体接触或形成突触联系。常遇到三或四联体,亦偶可见到以含SP轴突终来为中心的突触球。切断后根,手术侧既可见到变性轴突(SP阳性)与未标记轴突接触,又可见到ENK阳性轴突终末与溃变轴突接触,但为数不多。因此认为:通过SP阳性一级传入细纤维传递的感觉信息既可汇集于神经元的一个树突又可多向传递于若干个神经元。ENK在胶状质的抑制作用主要为突触后,但ENK对含SP的一级传入纤维的突触前抑制也不能排除。  相似文献   

6.
将10%福尔马林1.0 ̄1.5ml经尿道注入大鼠膀胱,于刺激后的0.5、1,2,8,24,48h取材,进行免疫组化反应,观察脊髓腰骶段后连合核区的SP样纤维和终末的分布,并随机抽样进行图像分析,另设对照组,向膀销内注入生理盐水,0.5、2.0h后取材,结果显示:福尔马林刺激后,腰骶髓后连合核区SP样阳性纤维和终末与对照组相比,在1h内明显减少,而在2h时则呈增加趋势,8h又恢复正常,同时本文以同样  相似文献   

7.
内脏和躯体初级传入冲动在猫骶髓后连合核的汇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了在电刺激猪盆神经和胫神经或机械性刺激会阴部时骶髓后连合核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的变化.共记录了80个单位放电神经元,其中13个为无关单位.电反应类型有3种:长潜伏期长串反应,短潜伏期长串反应,抑制性反应.在所观察的对刺激呈有效反应的67个单位中,30个(44.78%)对躯体和内脏刺激均起反应,其中,12个对盆神经和胫神经传入冲动都起反应;18个对盆神经和会阴部躯体感受野的传入呈汇聚性反应.对会阴部感受野施加各种机械性刺激,鉴定此汇聚神经元为WDR神经元.67个有效反应单位中还有5个(7.46%)只对内脏传入冲动,32个(47.76%)仅对躯体传入冲动做出反应.本研究从电生理学上验证了本教研室在形态学上发现的盆腔内脏(膀胱)初级传入和坐骨神经躯体初级传入在骶髓后连合核神经元的汇聚,并对汇聚的类型和意义进行了观察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 种亚型(m GluR1, 1α, 2, 3, 5, 7, 8)在大鼠骶髓后连合核的分布。结果如下:(1)骶髓后连合核含有少量大、中型m GluR1 样阳性神经元的胞体,但几乎看不到阳性纤维和终末;(2)m GluR1α样阳性胞体较少,且多为小型,阳性纤维和终末却十分致密;(3)骶髓后连合核可见一些中、小型m GluR2/3 样阳性胞体,阳性纤维和终末比较稀疏;(4)骶髓后连合核可见少量小型m GluR5 样阳性胞体,而阳性纤维和终末却十分致密;(5)骶髓后连合核内淡染的m GluR7 样阳性胞体、纤维和终末均较少;(6)骶髓后连合核几乎看不到m GluR8 样阳性胞体和纤维,只能见到少量阳性终末样结构。另外,在外侧脊核内可见到一些m GluR7 样阳性胞体和纤维;在脊髓背角浅层内可见到许多m GluR7 样阳性胞体、纤维和终末以及少量m GluR8 样阳性结构。骶髓后连合核是后肢躯体非伤害性信息和盆内脏伤害性信息传递的重要汇聚点。本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证实谷氨酸是参与躯体和内脏感觉信息传递的重要神经递质。它可通过与在骶髓后连合核大量分布的m GluRs(m GluR1, 1α, 2, 3, 5  相似文献   

9.
猫脊髓SP可塑性终末在腰骶背根全切后板层Ⅱ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猫单侧腰骶背根全切后SP可塑性终末的改变.方法:成年雄性猫,分为急性组和慢性组,动物深麻,经灌注固定后取脊髓腰6节段做SP光镜和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SP在对照侧主要分布于背角Ⅱ板层,急性组与慢性组手术侧背角SP免疫反应均明显弱于对照侧,其中以Ⅱ板层最为突出;慢性组手术侧SP免疫反应强度下降的幅度小于急性组.结论:电镜下观察到的SP终末就是光镜下SP在慢性组回升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方法,对猫骶髓“内脏面”(后连合核及其两侧的中间带)和Onuf核的L—ENK佯阳性成分的分布进行了观察。发现L—ENK样阳性纤维和终末布满于“内脏面”,特别是密布于后连合核、中间带内侧核、中间带外侧核及与其相邻的侧索。此外Onuf核也可见密布的纤维和终末。在经秋水仙素予处理的动物,L—ENK样细胞也出现于“内脏面”,但以中间带外侧核和后连合核两处较多。Onuf核及后根节均未见L—ENK样细胞。分别横断预、胸、腰髓后,后连合核、中间带外侧核及与其相邻的侧索等处L-ENK样阳性纤维和终末略有减少。切断一侧腰骶神经后根,L—ENK样阳性纤维和终末的分布未见变化。综合本文结果和文献资料,提示骶髓“内脏面”和Onuf核的L—ENK纤维和终末主要来源于脊髓内部固有的L—ENK样神经元;小部分来源于上位脑结构的下行投射。本文不支持来自后根节的周围性来源。  相似文献   

11.
将10%福尔马林150~200μl注入大鼠一侧后肢足底,用注入等量0.9%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分别于刺激后5、15、30、60、90、120min和12、24、48h取材,进行免疫组化反应(ABC法),观察脊髓腰骶段后角浅层及后连合核区的SP、CGRP、L-ENK样纤维和终末的分布,并随机抽样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在福尔马林刺激后,脊髓后角浅层和后连合核区的SP、CGRP样阳性纤维和终末在5~60min明显减少,而到1.5~12h却呈增加趋势,12h后逐渐恢复正常.而L-ENK样纤维和终末始终无明显变化.本文结合文献讨论了上述变化与痛与镇痛机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将10%福尔马林150~200μl注入大鼠一侧后肢足底,用注入等量0.9%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分别于刺激后5、15、30、60、90、120min和12、24、48h取材,进行免疫组化反应(ABC法),观察脊髓腰骶段后角浅层及后连合核区的SP、CGRP、L-ENK样纤维和终末的分布,并随机抽样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在福尔马林刺激后,脊髓后角浅层和后连合核区的SP、CGRP样阳性纤维和终末在5~60min明显减少,而到1.5~12h却呈增加趋势,12h后逐渐恢复正常.而L-ENK样纤维和终末始终无明显变化.本文结合文献讨论了上述变化与痛与镇痛机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大鼠垂体前叶神经纤维内的共存,用种属特异性抗体(兔抗-SP多克隆抗体和小鼠抗-CGRP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荧光双标记,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所有的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都是SP免疫阳性,同时所有的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也都是CGRP免疫阳性;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和形态与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相一致。结论: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大鼠垂体前叶神经纤维内完全共存。  相似文献   

14.
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大鼠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结果发现约5~8%的节细胞呈一氧化氮合酶阳性,几乎均是中、小细胞,弥散地分布在神经节各处.结合荧光金逆行追踪技术观察,发现荧光金注入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浅层后,约90%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节细胞被逆行标记,提示半月神经节内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主要投射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浅层.用一氧化氮合酶组织化学反应结合荧光金逆行追踪技术及CGRP、SP免疫荧光技术进行重合处理的结果显示,在向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投射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半月节神经元中,约60%呈CGRP样免疫阳性,约65%呈SP样免疫阳性.结合文献及本文结果,可以认为半月神经节向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浅层投射的一氧化氮合酶与CGRP或SP共存的神经元可能在面口部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和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应用免疫荧光及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技术,观察了大鼠三叉神经节和背根神经节内阿片μ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其与SP、CGRP和SOM阳性神经元之间是否存在共存关系。结果显示:(1)三叉神经节和背根神经节内的阿片μ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多为中小到细胞,其免疫反应阳性产物不仅见于胞膜表面也出现于胞浆内。SP和SOM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亦为中小型细胞,但以小细胞为主,而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有一部分为大型神经元。(2)在三叉神经节内,有相当数量的阿片μ受体阳性神经元同时呈SP、CGRP或SOM免疫反应阳性。其中双重免疫反应神经元分别占阿片μ受体阳性细胞总数的34.6%、54.3%和23.9%,而在SP、CGRP和SOM各阳性细胞中分别有49.4%、50.9%和37.5%的神经元同时是阿片μ受体免疫反应阳性.(3)在背根神经节内,也有相当数量的神经元呈阿片μ受体与SP、CGRP和SOM双重免疫反应阳性,其中双标细胞数分别占阿片μ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总数的30.1%、48.4%和26.8%,各占SP、CGRP和SOM阳性细胞总数的51.5%、44.2%和35.9%。本文结果提示吗啡的镇痛作用中有部分可能是通过激活阿片μ受体来影响初级传入纤维中SP、CGRP和SOM的释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用顺行溃变方法对猫后索核内后根初级传入纤维终末的超微结构和突触联系进行了研究.在切断C4~T1和 L4~S1脊神经后根3~4天后,电镜下发现后索核内有三种溃变终末,出现最多的是电子致密型溃变,此外,也观察到了少量的神经微丝型溃变和电子透明型溃变.溃变的初级传入终末多数较大,含有圆形突触小泡.溃变初级传入终末作为突触前成分主要与后索核内的树突形成轴-树突触,而轴-体突触和轴-轴突触较少.此外,还观察到溃变轴突终末参与形成突触复合体.  相似文献   

17.
用图像分析仪测量细胞参数、免疫组化技术结合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定P物质样免疫反应颗粒的吸光率,对大鼠迷走神经背核的细胞构筑及其P物质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探讨。 1.大鼠迷走神经背核细胞可分为小、中及较大三型,分别占所测细胞总数的50.83%、44.17%及5%。小细胞主要分布于核团吻侧部,中细胞散在于吻、中、尾各部,较大细胞仅位于中间部及尾侧部。各型细胞在核团内、中、外三份的分布无一定规律。 2.P物质样免疫反应细胞主要位于大鼠迷走神经背核的尾侧部,大多呈椭圆及圆形,可见1~2个突起,并多数分布于核团的内侧份。 3.大鼠迷走神经背核有丰富的P物质样免疫反应纤维,核团吻侧部及中间部纤维呈密集点状,尾侧部为短串珠状。 4.核团吻侧部及中间部P物质相对含量明显多于尾侧部。  相似文献   

18.
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在光镜下观察了人和大鼠胃窦粘膜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反应阳性结构和D细胞间的形态联系。先用DAB为显色剂显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反应,然后用TMB-钨酸钠法显示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结果发现人和大鼠胃窦粘膜中部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反应阳性的内分泌细胞或阳性神经纤维与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D细胞)紧密相邻或接触。结果提示:存在于胃窦粘膜内分泌细胞或神经纤维中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可  相似文献   

19.
猫背根神经节中C和A_δ类传入细胞的SP和CGRP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交通过细胞内电生理记录结合胞内注射LuciferYellow(LY)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猫背根神经节中C和Aδ类传入神经细胞的SP和CGRP的存在状态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43.75%C类传入细胞和16.67%Aδ传入细胞是SP样免疫反应阳性;57.64%C类传入细胞和15.38Aδ类传入细胞是CGRP样免疫反应阳性.表明SP和CGRP与C和Aδ类传入纤维相关,为其活性物质,可能参与外周伤害性信息向脊髓的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