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其发病与食管下括约肌(inferio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一过性松弛、食管酸清除功能障碍以及食管抗反流屏障下降等机制有关。研究表明,胃内酸袋的存在亦为导致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的机制之一。本文就胃内酸袋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胃内酸袋是健康者和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餐后近端胃的一个未缓冲的高酸区域,其定义为近端胃pH〈4的节段。酸袋近端为食管下括约肌(LES)或远端食管,远端为胃内容物。胃内酸袋的形成与胃的生理、解剖、食管裂孔疝和进食种类有关。它是GERD的重要原因之一。胃部手术和抑酸疗法可以控制酸袋和胃食管反流。胃内酸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目前对其的研究还较少。  相似文献   

3.
酸反流与胆汁反流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峻  杨昭徐 《胃肠病学》2000,5(4):207-210
目的探讨酸反流与胆汁反流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46例GERD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组30例,胃镜阴性组16例)及26例健康对照者在完成食管测压后,应用便携式食管pH监测仪及Bilitec2000胆汁反流监测仪,同时进行24h食管内酸及胆汁反流的动态连续监测.结果GERD患者酸反流及胆汁反流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且与食管炎严重程度一致.pH<4总时间百分比与胆红素光吸收值(Abs)>0.14,总时间百分比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0.34,P<0.01).酸反流和胆汁反流共存的双重反流在GERD患者中最为常见,且较单纯反流更易引起严重食管炎.结论GERD患者中较为常见的双重反流对食管粘膜的损伤作用强于单纯酸或胆汁的不完全反流,酸反流与胆汁反流间可能有正性协同作用;联合应用胃镜检查及食管内酸和胆汁反流监测将为GERD的诊治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饮食脂肪对胃食管酸反流的影响和体重指数(BMI)与胃食管酸反流的关系。方法选择23例健康志愿者和22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记录受试者基本情况,先行食管测压,先后两次服用低脂餐和高脂餐,每次监测餐后6h食管pH值。结果健康志愿者和GERD患者在两种热量相等的低脂餐和高脂餐后,pH〈4总反流时间百分率,反流时间〉5min的反流次数及总反流次数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MI≥25受试者的pH〈4总反流时间百分率和反流时间〉5min的反流次数高于BMI〈25受试者,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同热量含量下,食物中脂肪含量对健康志愿者和GERD患者餐后6h酸反流无影响;而肥胖可能会增加胃食管酸反流。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生与酸反流和非酸反流有关。此文从非酸反流的定义、成分、非酸反流损伤机制、非酸反流与正常人、非酸反流与GERD症状、非酸反流与食管外症状、非酸反流治疗和治疗后非酸反流的频率变化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反流与反流性食管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主要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sphincter,LES)松弛,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下段。这种现象可属生理性,常于正常人餐后出现,但因反流量不多,时间短暂,反流物即被清除回至胃内,并不致病。当有 LES 功能不良,导致频繁的 GER,量多且较持久时,可损伤食管下段粘膜而形成反流性食管炎,并能产生食管溃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内科常见病。近年来,24 h多通道腔内阻抗联合p H技术的运用将反流事件分为酸反流、弱酸反流及弱碱反流。本文将这3种类型反流的定义、引起胃食管反流病的机制及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体位与胃食管反流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体位与胃食管反流发生的关系及胃食管反流的发生机理,对12例具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内镜检查有下段食管炎的患者进行食管内pH值监测、食管内压、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及胃内压力测定,比较直立位和卧位餐后反流的发生频率及发生机理。结果显示,直立位与卧位时的酸反流次数(56.4±65.2次比32.5±49.7次)、pH值<4的百分时间(26.4%±27.6%比20.5%±21.7%)及酸清除时间(10.3±14.5分钟比13.8±17.1分钟)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种体位与下食管括约肌松弛有关的反流频率(56.7%比43.2%)及与胃内压升高有关的反流频率(23.5%比19.7%)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直立位反流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中与卧位反流起同等重要的作用。两种反流的主要发生机理均为下食管括约肌的松弛,胃内压升高也在胃食管反流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胃和 (或 )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或并发症时 ,称为胃食管反流病 (GERD)。十二指肠内容物经幽门反流入胃内称为十二指肠胃反流 (DGR) ,如进一步反流入食管则形成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DGER) ,若反流量大、频率高、持续时间长 ,则可能引起病理性损害。现就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的病因和致病机制、临床意义、检测方法及防治措施作以下综述。  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的病因和致病机制若发生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则首先要有十二指肠胃反流 ,许多结构或功能紊乱均可引起十二指肠胃反流 ,如胃部分切除术后、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酸反流及胆汁反流在引起胃食管反流症状中的作用。方法 对56例有典型反流症状的患者进行24小时食管内pH值及BiHtee胆汁同步监测。患者通过症状按键标记典型反流症状,对每一症状事件按症状发生前2分钟内食管最低pH值和最高胆红素光吸收值,分别计算症状与酸反流或胆汁反流事件的相关性,得出每一例患者的酸反流相关症状指数(Sla)及胆汁反流相关症状指数(SIb)。结果 56例患者中共发生典型症状事件357次。其中大部分症状(37.25%)与酸反流有关,仅7.56%的症状与单纯胆汁反流有关。反流性食管炎组(RE)亚组的243次症状事件中,105次(43.21%)事件与酸反流相关,而21次(8.64%)与胆汁反流有关。两种症状相关指数均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胃食管反流症状事件与酸反流的相关性明显高于胆汁反流,胆汁反流在引起典型食管症状方面似乎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