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实教授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四十载,长期潜心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孜孜探索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辨病与辨证论治规律,积累了丰富经验,临床疗效显著,兹将其用汗法对该病治疗的经验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关节炎(RA)是风湿科常见病,亦属难治病,属中医尪痹范畴。黄传兵研读经典、承袭新 安,认为其主要病机是“脾肾亏虚、风湿瘀阻”,并提出活动期治“风”“湿”、缓解期治“虚”“瘀”特色辨治 方法,选方用药,根据病症,灵活调配,为 RA 提供了新的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3.
极早期干预是类风湿关节炎(RA)防治的重要研究方向。基于经典论述及现代发病机制探讨RA前状态的中医病机,提出了脾虚风湿痹阻是RA前状态的基本病机,脾虚风袭,自身抗体产生;脾虚湿阻,肠道菌群失衡;脾胃虚弱,黏膜免疫紊乱。RA前状态临床特征、动物模型亦呈脾虚风湿痹阻的特点,探讨RA前状态病机有助于运用中医药对RA进行极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4.
王海东主任医师是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中医院痹病(风湿骨病)科主任,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风湿病研究所所长,甘肃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务理事等,擅长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性疾病,尤其擅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王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主要有: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善用各种外治法、尤擅长运用小针刀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所致的关节功能障碍,同时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附验案举证.  相似文献   

5.
幺远 《北京中医药》2012,31(12):908-909
本文论述了儿童风湿性疾病与成人风湿病的区别,及不同风湿性疾病的中医辨治要点,并列举常见儿童风湿病的中医辨治验案,为临床认识儿童风湿性疾病及运用中医药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肝脾失调、内生风湿"的证候特点和辨证标准,为临床选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315例RA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运用中医内生五邪相关理论,以及因子分析、Kappa值分析等方法,分析调查数据.结果:RA临床表现特点,既有类似外感风湿痹病的局部关节症状,也有发病前和发病...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临床上西医治疗以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制剂为主,常存在不良作用多、复发率高等问题。中医方面钟新林教授认为在传统祛风散寒除湿的基础上以风湿痹痛汤为基础方,通过微汗法可以使风寒湿俱除而达到祛邪气不伤正的目的。风湿痹痛汤适用于风寒湿三者同时存在的病证,并针对不同体质的患者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思维方式精准用药,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文提供1例采用微汗法治疗的案例,效果较好且不良作用少,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邵培培  王北 《北京中医药》2017,36(3):242-244
王为兰教授擅长治疗风湿性疾病和多种疑难杂病,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中医治疗有独到见解,他创造性地把温病理论引入到该病的治疗中,尤其重视营卫气血失调在RA发病中的作用,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气血失调、风寒湿阻,辨证分为寒盛型、热盛型、寒热错杂型及气血亏虚兼痰瘀互阻型,根据不同分型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9.
笔者多年来致力于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现将分期辨治病毒性心肌炎的经验介绍如下。1急性期—详察病邪,明辨病位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多因感受外邪而引发,笔者认为主要是风热之邪和风湿之邪,其病变部位有肺心同病和脾心同病之分。1.1肺心同病风热之邪侵袭人体,伤及肺卫,由于  相似文献   

10.
总结中医对辨证论治、辨病论治的认识,介绍余承惠教授辨证辨病相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思路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药防治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现状,提出RA中医诊治的思路:从中医病因病机的特点以及辨治与结合现代检查,并且要充分利用现代研究成果来发挥中医药整体治疗的优势,提出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对湿疹、银屑病、颜面再发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经验进行了阐述和总结.通过总结艾儒棣教授对常见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的治疗经验,归纳其总体辨证思路为以下两点。(1)血分论治是共同点:常用方有马齿苋汤、凉血消风散、简化消风散、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等。(2)综合考虑病因病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是辨中医的病,将西医多种皮肤病按中医辨病归类论治。  相似文献   

13.
虚、邪、痰、瘀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生、发展及病理改变中具有重要作用。正气亏虚是RA发生的内因,为病之本;邪气盛是RA发病的外因,为病之标;痰瘀阻络是内外因综合因素作用后的病机转归。辨治中常以扶正祛邪、缓急止痛、标本兼顾,活血祛瘀、豁痰通络立法,将扶正固本贯穿于RA治疗始终。运用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根据感邪性质之轻重缓急分期、联合用药,体现中西医合参、优势互补,达到有效缓解病情并阻止病情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邓兆智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兆智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风湿性疾病临床、教学与科研30余年,经验丰富,见解独到,尤其擅长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笔者有幸随师临诊,稍有心得,现将其治疗RA的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六辨其中之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首先明确中医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的概念,以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观点为切入点,以名医经验为借鉴,阐明中医临床六辨之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结果:中医临床六辨之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是中医临床分析疾病的重要步骤,为辨证论治提供重要的基础,是中医的临床基本功,深刻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结论:中医临床六辨之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是中医临床不可或缺的部分,初步总结中医临床六辨之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为中医临床的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六辨其中之辨病机、辨病势和辨病质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首先明确中医辨病机、辨病势和辨病质的概念,以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观点为切入点,以名医经验为借鉴,阐明中医临床六辨之辨病机、辨病势和辨病质。结果:中医临床六辨之辨病机、辨病势和辨病质是中医临床分析疾病的重要步骤,为辨证论治提供重要的基础,是中医的临床基本功。结论:辨病机、辨病势和辨病质是中医临床不可或缺的部分,文章初步总结中医临床六辨之辨病机、辨病势和辨病质,为中医临床的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伏学  王兰英 《国医论坛》2019,34(3):48-49
目的:总结王兰英主任医师应用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肿瘤的经验。方法:跟师侍诊,分析病案,总结其用药经验。结果:王师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治疗肿瘤,把病位用药、病性用药、病机用药、病症用药贯穿于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结论:王师治疗肿瘤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马文辉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经验可概括为活动期调和营卫、扶正祛邪,协调整体、突出局部,将中医经典理论与三部六病学术思想融会贯通,灵活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该文总结马文辉教授治疗RA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贫血是类风湿关节炎(RA)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除关节功能障碍外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疾病预后的重要因素。其西医发病机制复杂多样,难以兼顾用药,中医注重整体调节和辨证论治,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对RA发病过程的深入探索和中医病证结合诊疗思路的不断完善,RA的中医病机内涵逐渐突破传统“痹证”的理论框架,毒邪在RA及其合并症的中医病因学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毒邪致痹”理论进行溯源和梳理,结合现代医学病理机制的研究成果,阐述毒邪在RA中医致病因素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毒热致虚”是RA伴贫血的核心病机。正气不足、外感六淫、七情饮食失调可导致毒热蕴生,攻冲关节、腐筋蚀骨的同时内侵脏腑、耗伤气血,导致正虚血亏,治疗以解毒通络为首要原则,进行分期辨治,并基于前期研究探讨自拟方二四汤对RA伴贫血的作用机制,以期充实RA从毒热论治的理论依据,为RA伴贫血及其他合并症的中医辨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安国辉  袁素 《世界中医药》2010,5(5):337-338
张士舜主任医师临床40余年,学贯中西,倡导中医现代化,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张师提出了辨证论治、辨病论治、辨病位论治的“三辨论治”理论。笔者有幸侍诊其旁,聆听其教诲,颇有心得,对其“辨病理”应用中药调节内分泌系统,治疗疑难杂病的经验简介如下,以管窥其中医现代化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