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 探索ERC LC对有症状胆囊结石和疑有胆管结石得治疗结果的选择性标准的研究。方法 回顾分析 2 0 0 1年 11月~ 2 0 0 3年 10月我科收治的胆石症患者中 2 0例先行ERC再行LC的情况。结果 本组病人ERC均获成功 ,ERCP EST ESE共取出结石 15例 ,B超等证实者 10例 ,胆总管直径 >8mm 12例 ,有黄疸史者 11例 ,肝功能异常者 11例 ,胰腺炎者 4例。ERC后平均 4 .6d行LC。随访 2月~ 2年未发现胆管残余结石。结论 严格掌握LC前行ERC适应症 ,对于减少不必要ERC率 ,避免LC后胆管残留结石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Johns Hopkins医院,1989年~1991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400例的经验。并评价应用选择性胆管造影术的效果。400例中女性293例(73%),男性107例(27%),年龄平均47.9岁(15~96岁),均有胆囊疾病的症状。有腹部手术史者占28%。术前均行B超声检查确定胆囊结石的数量和大小,胆总管径的大小,常规检测血清淀粉酶和肝功能(血清胆红质,硷性磷酸酶,谷丙和谷草转氨酶)。本组术前经内窥镜逆行胆管造影(ERC)44例(11%)。其中31例(7.8%),术前临床上高度怀疑胆总管结石。ERC显示14例有胆总管结石,经内窥镜括约肌切开术取出结石(占本组病例3.5%)。尚有13例有胆道病症状,但临床或实验室检查无胆石症证据,行ERC亦未能发现胆总管结石。  相似文献   

3.
为了阐明是否存在胆总管结石,剖腹胆囊切除术时常作胆总管探查或造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则作内镜逆行性胆道造影(ERC),但ERC是一损伤性操作。磁共振成象胆道造影(MRC)是一非损伤性技术,作者比较MRC与ERC检出胆总管结石的阳性率。英国Gloucestershire皇家医院外科和放射科分析1996~1998年所施行的MRC和ERC结果。先作MRC,在一周之内作ERC。如MRC为阳性,则作ERC以清除结石;如ERC失败,则作围手术期胆道造影。结果在上述2年内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5例,其中278倒无明总管结石危机因素。87例有黄疽、胆管炎或严…  相似文献   

4.
内窥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评价内窥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4例胆囊结石合并有胆总管结石。并经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确认胆总管有结石,肝内肝管无结石时,行Oddi括约肌切开(EST),网篮碎石,取石和气囊排石,于术后3-5d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结果:本组成功率为98%(43/44)。结石取净率100%(44/4),无中转开腹,术后住院5-15d。结论:内窥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行 ERCP 胆总管结石取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行ERCP胆总管结石取除术Luca,S.AmJGastroenterology,1996;91(7):1326有症状的胆囊结石目前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大约有10%的胆囊结石病人合并胆总管结石,而大多数外科医生认为经LC不能...  相似文献   

6.
经内窥镜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无胆囊结石的胆总管结石病人/BenattarJ,HarrisA,HastierP,etal//Endoscopy,1993;25:338作者对25例无胆囊结石的总胆管结石(CBD)病人进行了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ES),其中旧例...  相似文献   

7.
病例分析该患者曾于12年前因胃癌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毕I氏吻合术,术后无胃癌复发。11年前因右上腹隐痛行B超检查,提示胆囊结石,但其病程虽长却未出现过畏寒、发热、黄疽、剧烈上腹痛及放射性疼痛等急性阻塞性胆管炎症状。后因右上腹疼痛逐渐加重,于明总管内亦发现有结石而入院手术治疗。术中见胆囊外观正常,内有一颗大结石;胆总管呈细条索状,管壁增厚,但无扩张改变(内径为0.7cm)。因其周围炎性水肿,加之原手术所致的粘连,曾一度找不到胆总管,经沿胆囊管寻找方确定胆总管的位置。于胆总管下端取出一0.scm结石,与术前诊断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LC+EST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先行ERCP及EST后再行LC。164例中155例患者共成功取出胆总管结石196枚,取石成功率94.5%,另9例未成功,其中4例胆总管狭窄段大于2cm,另5例结石嵌顿,导丝无法通过。155例EST后6例发生轻度急性胰腺炎,经积极治疗后仍行LC术,LC成功率96.5%,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1±4)d。结论ERCP+EST后行LC术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扩大了胆道微创治疗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内镜下胆总管取石后胆囊切除治疗胆总管继发结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内镜下胆总管取石后单纯行胆囊切除,避免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对胆囊结石、胆总管继发结石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37例胆囊结石、胆总管继发结石的患者在常规行ERCP检查的同时行内镜下胆总管取石(必要时行EPT、液电碎石术),财生胆囊切除。结果 (1)胆总管结石直径在1.5cm以内者27例,内镜下100%成功取净结石。10例胆总管结石直径在1.5 ̄3.0cm之间者经液电碎石后取净结石8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胆石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年间小儿胆石症25例的临床资料。男19例,女6例;年龄5个月~17岁(平均年龄9.5岁)。胆囊结石13例,胆总管结石9例,肝内胆管结石3例。合并急、慢性胆囊炎17例,其中胆囊积液、积脓5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3例。除3例(胆囊结石1例和肝内胆管结石2例)经保守治疗症状缓解拒绝手术外,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胆囊切除10例,胆囊切开取石术2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7例,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2例;肝管切开及肝左外叶切除1例。结果本组22例手术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17例(77.3%)随访1-10年,生长发育良好,仅1例偶有上腹部疼痛。B超检查未发现有残余结石及复发性结石者。结论小儿胆石症缺乏典型症状,对有腹痛和(或)黄疸者首选B超检查,结合腹部X线平片可提高诊断率;诊断确定应行手术治疗,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结石较好术式,胆总管切开应严格掌握指征。  相似文献   

11.
内脏转位(SI)是一种罕见的解剖异常,在有这种遗传倾向的新生儿中发生率为1/1000~50000o作者首次报道一例SI并肝胆管结石的病人,并成功地进行了肝切除和手术前后胆道镜检查。患者系54岁女性,主诉为中上腹绞痛和高热,于1994年4月收入院。患者12年前因胆囊结石行胆囊摘除术,当时放射学检查发现SI,无家族胆道病史及SI病史。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升至8300/mm3,γ谷氨酸转移酶增至90IU/L,所有其它实验检查均正常。胸片提示右位心脏;腹部CT发现SI,肝内胆管结石位于第Ⅲ段。内镜逆行胆道造影(ERC)提示胆总管扩张,第见段肝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联合腹腔镜处理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采用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先行十二指肠镜,25例成功施行ERC+EST术,23例成功取出结石,其中22例顺利行LC术;EST术后2例发生胰腺炎,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均予保守治疗后好转;平均住院时间17.5天。结论内镜联合腹腔镜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手段,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3.
内窥镜括约肌切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因为并发症和死亡率低,现在也用于明石性胰腺炎的治疗。本文调查了胆石性胰腺炎经内窥镜括约肌切开术后胰腺炎的复发情况以及探讨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胆囊切除术。自1981~1992年作者收治96例胆源性胰腺炎,其中64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施行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手术,患者平均年龄76(42~93)岁;32例未施行括约肌切开术,患者平均年龄68(30~89)岁。在施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的64例中,15例常规行选择性胆囊切除术。余下的49例在随诊过程中,15例因症状发作或加重而需要行胆囊切除术,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1997年7月至2006年6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及内镜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213例(腹腔镜组122例,内镜组9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组与内镜组相比手术成功率(96.7%vs.91.2%)及结石清除率(99.2%vs.94.0%)两组相似,近期并发症率(3.4%vs.13.3%,χ^2=6.864,P=0.009)较低;腹腔镜组的平均住院日(z=-2.713,P=0.007)及住院费用(z=-3.156,P=0.002)较高,主要原因是部分病例合并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及胆源性胰腺炎预置鼻胆管引流控制感染,以及部分病例行胆总管T管引流等。内镜组发生重症胰腺炎3例(3.6%),其中死亡1例(1.2%)。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保持Oddi括约肌完整,并发症较少、较轻,是治疗胆总管结石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适用于合并胆囊结石及胆总管扩张,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及胆源性胰腺炎得到有效控制,全身情况好、能耐受麻醉手术者;内镜括约肌切开术适用于合并胆总管下段狭窄及结石嵌顿、急性梗阻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患者异常肝功能指标对无症状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507例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肝功能指标与合并无症状胆总管结石的关系,对有意义的指标构建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对合并无症状胆总管结石的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除总胆红素(TBIL)外,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的升高均与合并无症状胆总管结石有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BIL、ALT、AST、AKP、GGT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48、0.546、0.584、0.734、0.850,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46.4%、72.5%;33.3%、75.8%;48.8%、60.5%;72.6%、63.5%;75%、79.5%。 结论:在各项肝功能指标中,GGT的升高对胆囊结石合并无症状胆总管结石的预判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16.
经内窥镜括约肌切开术和未证实的胆总管结石/BouJaoudeJ,Ink,PratFO,etal//Endoscopy,1993;25:338我们旨在揭示用经内窥镜括约肌切开(ES)治疗怀疑胆总管结石(CBDL)而未能证实的一组病人的特征,并与证实有C...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检查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16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非MRCP组(n=662)和MRCP组(n=554),比较两组术中胆管损伤、胆总管结石遗漏率、中转开腹情况。结果非MRCP组患者术中胆管损伤9例,遗漏的胆总管结石32例,中转开腹23例;MRCP组术中胆管损伤3例,遗漏的胆总管结石2例,中转开腹9例(包括炎症较重、术前提示解剖变异的)。2组患者在术中胆管损伤、遗漏的胆总管结石及中转开腹方面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6、P=-0.047、P=-0.038)。结论胆囊结石患者术前选择性行MRCP检查有利于减少术中胆管损伤,防止治疗时遗漏对胆总管结石的处理,从而降低术中中转开腹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曩切除术和术后胆总管结石形成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414例与同期收治肝血管瘤组435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以X^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研究,探讨胆囊切除与胆总管结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胆总管结石患者单纯胆囊切除术的暴露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81,P=0.039),提示胆囊切除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具有相关性。性别亚组分析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女性患者间胆囊切除病史差异明显(X^2=4.446,P=0.035),在男性,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0.612,P=0.434)。胆总管结石患者胆囊切除原因以胆囊结石为主,占66.7%。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者的比例高于肝血管瘤对照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X^2=3.209,P=0.073)。结论:胆囊切除术增加了术后胆总管结石发生率,女性患者差异性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胆囊结石患者常规应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以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并研究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结合M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方法对常规接受术前MRCP检查的1 030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照组);并对366例首次入院的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研究组)。结果对照组胆总管结石阳性率为7.8%(80/1 030),假阳性率为0%(0/80),假阴性率为0.4%(4/950)。根据5项指标:B超发现胆总管扩张或胆总管结石、年龄大于65岁、发热、血清碱性磷酸酶〉121 IU/L、血清淀粉酶〉100 U/L,可预测胆总管结石存在的可能性。预测模型的筛选阈值为6%(P〈0.05)。根据筛选值是否高于标准阈值而决定研究组患者是否接受MRCP检查。仅1例手术后发生腹痛并经进一步检查后诊断为胆总管结石(1/174)。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MRCP阳性率明显提高、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P〈0.01)。结论低于预测模型的筛选阈值的患者并无行MRCP的必要性。应用本研究指出的预测模型结合MRCP可显著降低患者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并不增加临床漏诊胆总管结石的几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术前均诊断为单纯胆囊结石,胆囊内伴有多发性小结石,均有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病史,1例转氨酶升高,3例伴胆囊颈部结石嵌顿,2例胆总管增粗,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行MRCP检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因出现不适症状发现胆总管结石,其大小与胆囊内小结石相当,其中7例在外院行内窥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治愈,5例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结论详细复习病史资料,及时补充检查,正确的操作方法是预防此并发症的关键,治疗采用EST和再次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