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英 《华夏医学》2002,15(6):779-780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 2 1例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 :2 1例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患儿中注射部位出血不止 18例 ;颅内出血 15例 ;皮下出血斑及便血 5例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贫血。结论 :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与生后未接受维生素 K注射、母亲饮食中维生素 K不足以及应用抗生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CT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确诊的33例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CT征像.结果: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蛛网膜下腔,本组病例几乎全部有蛛网膜下腔出血93.93%(31/33),其次是脑实质及硬膜下78.78%(26/33),脑室内出血少见本组仅1例.混合出血也是本病CT特征的一个显著特征,本组混合性出血占81.82%(27/33)结论:CT检查对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诊断具有非常霞要的价值,可确定颅内出血的部位及范围,也可用于随访疗效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及致残率。方法 回顾分析 4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预后。结果  4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发生颅内出血 37例 (92 .5 % ) ,死亡 3例 (7.5 % )。随访 2 2例 ,智力低下3例 (1 3 .6 % )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4例 (1 8.2 % )。结论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发生率高 ,致残率高 ,应积极有效的开展预防工作。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与母乳喂养、维生素K吸收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4.
<正> 晚发性维生素 K 缺乏症是指新生儿晚期(出生2周后)到乳儿早期因缺乏维生素 K 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伴颅内出血占80%.我院自1984年10月~1990年10月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 K 缺乏症30例.均为母乳喂养儿,其中颅内出血27例(占90%),死亡13  相似文献   

5.
梁红卫 《广西医学》2005,27(10):1610-1611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K而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是近年来受到临床极大关注的一类小儿出血性疾病,常发生于生后2周~1岁,更多见于生后20 d~3个月的婴儿.本病主要表现为广泛性出血倾向,常合并颅内出血,且起病突然,发展迅速,一旦合并颅内出血,致残率、病死率均高,因此如何预防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发生,已成为儿科的重要课题.现对本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40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6.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特点与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特点与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 1995~ 2 0 0 0年儿内科住院的1周~ 2个月 (不含 2个月 )的婴儿 310 4例 ,其中病死 5 6例。结果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 92例 ,占该组住院患儿的 2 96 % ,是死因的第 2位 (病死 13例 ,占 2 3 2 1% ,均死于颅内出血 ) ,病死率排在首位 ,高达 14 13% ,与肺炎的病死率 3 5 7%和G - 6 -PD 5 0 2 %缺陷病的病死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χ2 =17 5 9,7 89,均P <0 0 0 5 )。92例患儿的母乳喂养率为 97 83% ;CT证实 92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的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 98 91%。结论 婴儿中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不少见 ,病死率最高 ,应将其列入本地区儿童疾病综合管理的范围 ,制定并推广预防的常规措施。  相似文献   

7.
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指新生儿晚期 (生后 2 0~ 90 d)小婴儿由于维生素 K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本文对 12例维生素 K缺乏症引起的婴儿颅内出血的 CT表现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例均为我院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5月收治的维生素 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婴儿 ,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4 0~ 70 d,平均 5 0 d。病程最短 1d,最长 2 1d,平均 3 .4d。均为足月顺产 ,无窒息、产伤史。所有患儿均为全母乳喂养 ,发病前未用过维生素 K,无外伤史及家族史 ,临床表现为贫血 8例 ,呕吐 10例 ,抽搐 8例 ,昏迷 2例 ,发热 4例 ,黄疸 2例 ,…  相似文献   

8.
以颅内出血为主要表现的晚发性维生素K(VK)缺乏,往往被误诊而延误治疗.现将我院收治的8名病例作一总结,提出治疗的体会.一般资料 男3例,女5例,发病年龄40天~100天,8例均母乳喂养.发病前皆无外伤及出血病史.曾误诊为中枢感染、化脓性脑膜炎及败血症.临床表现 见表1.表1 8例晚发性VK缺乏症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9.
<正> 我科1994年~1998年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20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均符合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诊断标准。男14例,女6例。起病年龄:1~2月18例,3月2例。母乳喂养17例(85.0%),混合喂养3例(15.0%)。发病前均未用过维生素K预防。 1.2 临床表现:病程(1/2)h~3天16例;3天以上4例。其中表现为发热12例,呕吐、烦躁惊厥或意识障碍16例,前囟饱满、两眼凝视、瞳孔不等大、呼吸不  相似文献   

10.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奕怀  彭盘俐 《广东医学》2007,28(7):1121-1122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67例儿科住院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病例的资料.结果 来自农村、腹泻、感染性疾病(除肠炎)、使用抗生素、肝功能异常、生后未注射过维生素K、低钙血症均是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发病的危险因素,腹泻、使用抗生素、肝功能异常、生后未注射过维生素K是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发病的高危因素.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升高.结论 认识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发病的危险因素,重在加强预防教育措施及用维生素K预防出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防治对策。方法对我院1994~2000年3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病例进行分析。结果30例中有21例表现为呕吐、烦躁、惊厥或意识障碍;16例表现为前卤饱满、呻吟;15例表现为两眼凝视;12例注射部位出血不止。结论(1)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发生率高达46.8%~81.0%。预后不良,病死率较高。(2)早期诊断,早期治疗。(3)母乳喂养的母亲口服维生素K1。新生儿出生时肌注维生素K1。  相似文献   

12.
彭桂梅 《华夏医学》2003,16(2):226-227
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多由于单纯母乳喂养引起维生素K缺乏 ,导致维生素 K依赖因子合成减少 ,凝血酶原活性降低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尤以高颅内出血、高病死率及致残率危害性大。在提倡母乳喂养的今天应加强对此病的重视。笔者对 13例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防治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儿男 9例 ,女 4例 ,足月产 12例 ,早产 1例 ,发病年龄 <1月 1例 ,1~ 2月 9例 ,>2月 3例。喂养 :母乳喂养 11例 ,混合喂养 2例。全部病例病前均未预防应用维生素 K,病前患婴儿肝炎综合征 3例 ,肠炎 2例 ,肺炎 1例 ,上呼吸道感染 2例。1…  相似文献   

13.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CT诊断(附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的CT表现,提高CT检查对本病价值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8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CT表现。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24例,硬膜下出血10例,脑内出血4例,脑室内出血2例。结论 CT检查可确定颅内出血的部位和范围,是诊断维生素缺乏症并颅内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罗兆清 《四川医学》2001,22(6):560-561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近年来受到临床极大关注的一类小儿出血性疾病。力争作到早期诊断 ,早期合理治疗 ,以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与后遗症的发生率 ,已成为儿科临床的重要课题。现将我院 1990~ 1996年共收治 31例晚发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2 1例 ,女 10例。发病年龄 2 8天~8月。均单纯母乳喂养。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6例。发病到就诊时间最短 12小时 ,最长 4天。均为颅内出血。表现为面色苍白 2 2例 ,拒食 5例 ,抽搐 4例。本组无 1例误诊。1.2 诊断要点 :①生后 1月后…  相似文献   

15.
刘宁 《广西医学》2001,23(3):620-621
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与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儿期常见的两种维生素缺乏性疾病。现回顾分析我院 1 994~ 2 0 0 0年收治 2 3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资料 ,探讨两者的相关性。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3例患儿均符合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的诊断标准 (1)。除 4例早产儿外 ,余均系足月儿。男 1 7例 ,女 6例 ,男女之比为 2 .8∶ 1。发病年龄 1~ 4个月。其中 1~ 2个月 1 3例 ,~ 3个月 6例 ,~ 4个月 4例。均为母乳喂养儿 ,既往无出血史。1 .2 临床表现 :均以静脉或肌肉注射后针眼出血不止为主要症状 ,2 2…  相似文献   

16.
李白恩 《浙江医学》1991,13(6):41-42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在婴儿出血性疾病中并不少见,现将我院1986年4月~1990年10月所收治的17例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7例,男:女=1.4∶1.年龄22天~8月,其中3月内12例(71%),3~8月5例(29%).母乳喂养14例(82.4%),人工喂养1例(5.9%),混合喂养2例(11.8%).病前有上呼吸道感  相似文献   

17.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 缺乏症又称为获得性凝血酶原复合因子缺乏症。2 周至2 月婴儿发病居多,病情以急、快、重颅内出血多为其特点,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如能及时预防,则方法简单,经济, 疗效可靠。在大力提倡母乳喂养的今天,普及本病的防治知识,具有现实意义。现将19 92 年12 月~1999 年6 月,我科收治的54 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 缺乏症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7 例,女17 例,男女之比2.81:1 。年龄最小21d, 最大5 个月。足月儿44 例,早产儿10 例;农村病儿45 例,城镇病儿9 例。母乳喂养47 例,接受维生素K 预防…  相似文献   

18.
晚发性维生素K缺下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霞 《华夏医学》2000,13(1):84-85
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多发生在生后 1~ 3个月婴儿 ,出血是本症特征。其中颅内出血患儿病情重 ,死亡率高 ,存活者多有后遗症 ,故如何提高对该症的认识与及早防治 ,已成为儿科临床的重要课题。我科自 1 994年 5月至 1 999年 9月共收治32例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患儿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2例中男 2 4例 ,女 8例。生后 1~ 2个月 31例 ,3个月 1例。伴有先天性肝、胆疾病者 2例 ,长期腹泻者 5例。无外伤史 ,无出血性疾病家族史。在发病前均未预防应用过维生素 K,均为纯母乳喂养。1 .2 临床表现 发热 2 2例 ;呕吐 2 4…  相似文献   

19.
维生素K缺乏症亦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 ,是由于维生素K的摄入和吸收不足 ,或因肝功能障碍 ,不能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所致。发生在生后 1~ 3个月婴儿的维生素K缺乏症 ,我们称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我院儿科自 1996~ 1999年 ,收住 12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12例患儿中男 8例 ,女 4例。日龄 30~ 50天。体重 4 0 0 0~ 4 50 0g ,均为母乳喂养 ,无出血性疾病家族史 ,无外伤史。临床表现 :7例患儿起病前有发热病史 ;10例患儿曾口服或肌注过抗生素 ;8例表现为颅内出血 ,表现为前囟饱满 4…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28例,均符合1981年日本学者松板哲应制定的诊断标准:①母乳喂养儿;②出生后2周~3个月突然发病;③急性或亚急性颅内出血(经腰穿、硬脑膜下穿刺、CT等证实);④呕血、便血、皮下出血、注射部位出血不止;⑤给予维生素K后出血停止;⑥维生素K、输血等治疗后不能查明导致颅内出血的其他原因。现将28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中发生胆汁淤积性肝炎综合征的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