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瓷面处理对金属托槽与瓷面粘接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瓷面的不同处理方法对金属托槽与瓷面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150个烤瓷试件随机分5组:(1)37%磷酸酸蚀1 min;(2)9.6%氢氟酸(HF)酸蚀3 min;(3)氧化铝微粒喷砂处理;(4)金刚砂车针打磨;(5)表面未处理.根据是否使用硅烷偶联剂分成2个小组,每组15个试件.使用京津釉质粘接剂粘接托槽.经冷热循环疲劳实验后检测抗剪切强度.结果 未使用偶联剂组的抗剪切强度,未达到临床要求,使用偶联剂后的抗剪切强度,9.6%HF组、打磨组、喷砂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使用偶联剂试件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9.6%HF酸蚀、喷砂处理、打磨粗糙等方法处理瓷面可提高粘接强度,处理后使用硅烷偶联剂获得满意的粘结强度.37%磷酸处理瓷面及单一使用偶联剂不能达到临床要求的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全酸蚀树脂水门汀NX3、自酸蚀树脂水门汀Panavia F、新型自粘接树脂水门汀RelyX U200对牙釉质/牙本质与Vita MarkⅡ瓷块的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 预备60个Vita MarkⅡ瓷块,随机分为6组;预备30个牙釉质试件和30个牙本质试件,各随机分为3组.分别按NX3、Pan-avia F、RelyX U200使用说明将瓷块与牙釉质试件和牙本质试件进行粘接.37℃恒温水浴24 h后进行剪切强度测试,并观察断裂界面.结果 NX3、Panavia F的断裂界面以混合断裂为主,RelyX U200以界面断裂为主.NX3、Panavia F对牙釉质/牙本质与瓷块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明显高于RelyX U200(P<0.05).结论 自粘接树脂水门汀操作简便,但粘接强度较低.建议使用全酸蚀树脂水门汀和自酸蚀树脂水门汀对全瓷修复体进行粘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喷砂预处理和表面处理剂对钴铬合金-瓷聚合体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制作圆形钴铬合金铸造试件40个,分为两组,分别用60#和150#Al2O3进行喷砂处理,各组试件分别采用2种表面处理剂(Metal photo primer和Primer paste)和2种瓷聚合体(Solidex和Ceramage)制备钴铬合金-树脂粘接试件,测试抗剪切粘接强度。结果实验表明60#Al2O3喷砂预处理可以获得更大的粘接强度,Ceramage组抗剪切粘接强度显著高于Solidex组(P<0.05),而不同的金属表面处理剂对粘接强度无显著影响。结论喷砂粒度对钴铬合金与瓷聚合体的粘接强度有显著影响,不同瓷聚合体系统对与钴铬合金的粘接强度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树脂托槽与瓷修复材料粘接抗剪切强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瓷表面处理方法对树脂托槽与瓷修复体粘接抗剪切强度的影响,找到适合瓷面与树脂托槽粘接的粘接剂和瓷表面处理方法。方法90颗制作好瓷贴面的离体牙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组使用京津釉质粘合剂,B组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C组使用BISCO正畸单组分粘接剂粘接树脂托槽。每组再按照瓷表面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在粘接前分别用酒精擦拭、打磨去釉氢氟酸酸蚀和打磨去釉氢氟酸酸蚀后涂硅烷偶联剂处理瓷贴面表面。所有样本在37℃恒温水浴中储存24小时后测定抗剪切粘接强度并记录去粘接后瓷贴面的破裂情况。结果BISCO正畸单组分粘接剂组的粘接强度明显高于京津釉质粘合剂组和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组(P<0.05),瓷贴面经打磨去釉氢氟酸酸蚀或再涂硅烷偶联剂处理后使用BISCO正畸单组分粘接剂粘接取得了正畸临床有效的粘接强度。各组去粘接后瓷破裂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京津釉质粘合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不适于正畸树脂托槽的粘接,BISCO正畸单组分粘接剂经打磨去釉、氢氟酸酸蚀后才能取得正畸临床有效的粘接强度,瓷面涂布硅烷偶联剂可增加其粘接强度且对去粘接后的瓷面破裂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3种不同的牙本质表面钻针处理方式对自酸蚀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航天中心医院已拔除的第三磨牙30颗,制得牙本质试件。将试件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使用牙体预备用金刚砂钻针、磨光用金刚砂钻针和牙体预备用钨钢钻针进行牙本质表面预备,并使用自酸蚀树脂粘接水门汀进行粘接,测量牙本质表面老化粘接强度,观察断裂模式。结果:钨钢组牙本质粘接强度(8.18±1.31)MPa高于两金刚砂钻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金刚砂钻针相比,钨钢钻针预备的牙本质表面与自酸蚀树脂粘接水门汀的粘接耐久性更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比较聚氨酯粘结剂与全酸蚀自酸蚀两种传统树脂粘结剂瓷-牙本质粘结强度和粘结界面的超微形态结构,为聚氨酯粘结剂在口腔粘结修复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对瓷-牙黏结试件的剪切测试、冷热循环实验及试样横断面扫描电镜观察,对聚氨酯材料粘结剂及全酸蚀自酸蚀两种传统树脂粘结剂的粘结强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个处理因素(不同的树脂粘固剂、冷热循环)对粘结强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 结论 聚氨酯粘结剂从粘结强度和抗疲劳性均优于全酸蚀自酸蚀两种传统树脂粘结剂.  相似文献   

7.
王聪  韩大江 《四川医学》2014,(8):960-962
目的研究在粘结前使用液体剂封闭剂Biscover LV以预防釉质脱矿对托槽粘接抗剪强度的影响。方法将正畸拔除的60颗离体前磨牙经37%磷酸酸蚀30秒后,随机等量平分为A、B两组,A组:先涂Biscover LV液体封闭剂再粘接,B组直接粘结托槽。每组再分别使用以下三种粘结剂,每小组10个:1非调拌性牙釉质粘合树脂(西湖巴尔);2Transbond XT光固化树脂粘结剂;3光固化型的Fuji Ortho LC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将6组试件经37.0℃恒温水浴48 h后,进行冷热温差(5.0℃30 s、55.0℃30 s)循环1200次。于材料力学实验机上测试剪切强度,10倍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托槽脱落后牙面树脂残留情况并进行评估。结果方差分析表明各组抗剪切粘接强度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I记分粘结破坏发生多数发生在粘结剂内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粘结前使用液体封闭剂预防釉质脱矿,不影响托槽粘接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粘接系统及老化处理对树脂陶瓷复合材料与牙本质间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使用了一种新型树脂陶瓷修复材料(LavaTM Ultimate,优韧瓷)。在实验的第一部分,将制备好的离体牙随机分为3组,按照两步法自酸蚀通用型粘接系统、全酸蚀粘接系统、一步法自酸蚀通用型粘接系统将优韧瓷块与离体牙的牙本质面粘接,使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实验机测试每组粘接试件的静态断裂强度,并观察其断口形貌。实验第二部分则将以上3组粘接系统的剪切样本浸泡在3种不同酸碱度的溶液(可乐、苏打水、人工唾液)中,30 d后比较各组剪切强度间差异。结果:对于树脂陶瓷复合材料优韧瓷,一步法及两步法自酸蚀通用型粘接系统组的剪切强度皆优于全酸蚀粘接系统组,而一步法自酸蚀通用型粘接系统组与两步法自酸蚀通用型粘接系统组的粘接性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种粘接系统在不同浸泡液中浸泡老化后剪切强度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浸泡液种类对剪切强度的影响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3种粘接系统对优韧瓷与牙体间的剪切强度均达到临床要求,且酸碱老化处理不影响3种粘接系统的剪切强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选择性釉质酸蚀结合自酸蚀粘接、全酸蚀和自酸蚀粘接3种不同粘结系统对釉质粘接树脂的剪切强度影响.方法 在30颗无龋坏离体人磨牙分别制备60个牙釉质粘接界面试件,随机分为3组,每组10颗牙,第1组用35%磷酸预处理牙釉质结合可乐丽菲露SEbond粘接;第2组用35%磷酸和3M Singlebond2粘接;第3组用可乐丽菲露SEbond粘接.各试件在37℃生理盐水进行浸泡24 h,分别进行牙釉质抗剪切强度的测试.结果 3组剪切强度两两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第1组粘接强度明显好于第3组(P<0.05),提示磷酸预酸蚀釉质处理后再联合使用自酸蚀粘接系统可大大提高粘接强度.结论 选择性釉质酸蚀结合自酸蚀可以显著提高树脂与牙釉质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3种不同类型钻针牙体预备对自酸蚀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用新鲜拔除的人第三磨牙,去除面釉质及浅层牙本质,暴露中层牙本质,制得牙本质平面试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试件分为3组,分别使用牙体预备用金刚砂钻针、磨光用金刚砂钻针和牙体预备用钨钢钻针进行牙本质表面预备,3种钻针的形态、直径和尖端设计相同。分别使用自酸蚀树脂粘接水门汀和自粘接树脂粘接水门汀进行粘接,测量牙本质粘接强度,观察其断裂模式。结果 钨钢钻针组牙本质粘接强度(13.06±1.35MPa)最高,两种金刚砂钻针组之间牙本质粘接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金刚砂钻针比较,钨钢钻针预备的牙本质表面与自酸蚀类树脂粘接水门汀的粘接强度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自黏性流动树脂与自酸蚀粘接剂以及传统型复合树脂的比较,研究了自黏性流动树脂的性能,并进一步明确酸蚀预处理对自黏性流动树脂与牙本质粘接性能以及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对90颗牛牙进行牙体预备,暴露牙本质,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B组、C组):A组为自黏性流动树脂与牙本质粘接、B组为自黏性流动树脂加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C组为传统型复合树脂加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根据是否行酸蚀预处理,进一步分为非酸蚀组(记为A1组、B1组、C1组)和酸蚀组(记为A2组、B2组、C2组)。测试粘接试样的剪切粘接强度,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one way ANOVA,LSD)分析。结果:A1组的粘接强度[(3.39±1.71) MPa]低于B1组的粘接强度[(21.58±4.50) MPa],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的粘接强度和C1组的粘接强度[(19.31±6.79) MPa]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酸蚀预处理后, A2组的粘接强度[(6.75±3.54) MPa]大于A1组,但酸蚀预处理导致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降低,即B2组[(16.56±7.39) MPa]的粘接强度低于B1组,C2组[(11.31±5.54) MPa]的粘接强度低于C1组。结论:自黏性流动树脂与自酸蚀粘接剂一起使用时,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高于单独使用自黏性流动树脂。与自酸蚀粘接剂一起与牙本质粘接时,自黏性流动树脂与传统型复合树脂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酸蚀预处理会降低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并使粘接强度结果的变异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12.
硅烷偶联剂对金属托槽与瓷面黏接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硅烷偶联剂(CP)的使用对金属托槽与瓷面黏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150个烤瓷试件按不同瓷面处理随机分5组:A组喷砂处理;B组金刚砂车针打磨;C组9.6%氢氟酸酸蚀3 min;D组37%的磷酸酸蚀1 min;E组为未处理组.再根据是否使用CP各分2小组,每小组15个试件.黏接剂为3M UniteTM黏接剂(3M).托槽粘接后在5℃和55℃水浴箱之间进行冷热水温度循环实验,使用材料实验机检测抗剪切强度,并记录瓷破裂指数(PFI),计算瓷破损率.结果 使用CP后平均抗剪切强度有显著提高,与未使用CP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瓷破裂率高于未使用CP组,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瓷面经处理后使用CP粘接托槽可达到满意的粘结强度,但瓷面破损及重新修复的机率增加.  相似文献   

13.
郭秀丽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4):123-123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用于正畸托槽粘接的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的抗剪切强度,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的理论依据。方法:44颗离体前磨牙分为3组。A组:牙面酸蚀干燥后复合树脂质粘接剂(DM)粘结;B组:牙面酸蚀干燥后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RelyX Luting)粘结:C组:牙面酸蚀后湿润条件下树脂改型玻璃离子粘接。24小时后用材料力学实验机检测两种材料的抗剪切强度,统计牙面上粘接材料的残留指数。结果:两种粘接材料的抗剪切强度和粘结荆残留指数差异显著;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在湿润和干燥的条件下,其抗剪切强度及粘结剂残留指数差异不显著。结论:体外实验研究中,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的抗剪切强度比复合树脂釉质粘接剂的抗剪切强度低,但仍能满足正畸临床要求(6~8Mpa),尤其在湿润奈件下,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界面处理方法对金属-树脂、瓷-树脂和金属烤瓷-树脂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制备直径8mm、厚3mm的金属圆盘、瓷圆盘和金属瓷各1/2面积的混合圆盘80个,用喷砂或酸蚀处理后,分别与光固化树脂和水晶瓷粘结,用剪力机测量各组的抗剪强度.结果金属圆盘喷砂处理后与水晶瓷之间的粘结力最大,=17.9MPa.瓷界面喷砂或酸蚀后与树脂间的粘结强度增加,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混合界面用单纯喷砂处理或喷砂加酸蚀处理粘结效果都比较好.两种修复材料中,以水晶瓷的粘结效果最佳,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金属表面喷砂处理,瓷表现喷砂或酸蚀处理均能提高修补材料的粘结强度,而金属表面喷砂处理效果最佳.用粘结剂粘结水晶瓷优于单纯光固化粘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不同瓷面处理技术单独或联合使用,并用发光二极管进行光照的条件下,对陶瓷托槽的抗剪切强度进行比较。方法将30个表面光滑的瓷面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每组瓷面处理如下:第1组:9.6%氢氟酸酸蚀2 m in,涂布硅烷偶联剂;第2组:氧化铝颗粒喷砂,9.6%氢氟酸酸蚀2 m in,涂布硅烷偶联剂;第3组:氧化铝颗粒喷砂,涂布硅烷偶联剂,用光固化树脂粘接剂将陶瓷托槽粘接于瓷面上,分别测量抗剪切强度。结果方差分析表明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第3组的抗剪切强度最低(5.35±1.28,P<0.001)。第1组(11.10±1.45)和第2组(10.38±1.09;P>0.05)之间没有明显差别。结论应用氢氟酸和硅烷偶联剂处理瓷表面可获得最大的抗剪切强度。在应用氢氟酸和硅烷偶联剂之前喷砂没有增加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16.
比较3种暂时修复体材料(热凝树脂、聚合瓷和CAD/CAM树脂)与牙本质粘接的剪切粘接强度(SBS)的差异。制作直径4 mm,高4 mm的热凝树脂、聚合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树脂试件各15个,采用Scotchbond通用型粘接剂和RelyXTMUltimate非自粘接树脂水门汀将试件恒定压力下粘接于45颗人离体牙颊侧或舌侧牙本质面上,然后于(37±2)℃蒸馏水中储存24 h后进行SBS测试,记录断裂峰值并进行比较。扫描电镜观察试件处理前、牙本质粘接断面及试件粘接断面的形态,使用体视显微镜观察试件粘接界面破坏形式。结果显示,热凝树脂、聚合瓷、CAD/CAM树脂的SBS分别为(4.84±0.95) MPa、(11.20±1.49) MPa、(5.93±1.81) MPa。3种暂时修复体材料的SB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聚合瓷的SBS最大,热凝树脂的SBS最小。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热凝树脂和CAD/CAM树脂粘接前表面均较光滑;而聚合瓷粘接前表面有一定粗糙度。体视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聚合瓷组粘接界面断裂方式表现为内聚破坏和混合破坏,而热凝树脂组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牙釉质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与树脂的即刻粘接强度及粘接界面的超微形态。方法:选取牛切牙,沿唇舌向纵剖为两半,制备釉质粘接样本,随机分为4组(每组样本n=20),(1)1组:酸蚀+树脂粘接(对照组);(2)2组:诊室外漂白+即刻酸蚀+树脂粘接;(3)3组:等离子体处理5 min+即刻酸蚀+树脂粘接;(4)4组:等离子体处理5 min+树脂粘接,粘接样本均使用single bond 2粘接系统及Filtek Z250树脂。万能试验机测试剪切粘接强度,扫描电镜观察处理及酸蚀后釉质表面的超微形态,以及断裂界面,SPSS17.0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结果:剪切强度测试显示:4组(8.60 MPa)低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17.89 MPa)高于4组,但低于其余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1组(34.82 MPa)和3组(34.69 MP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显示等离子体处理5 min后,釉质表面呈现轻微熔融状较规则的外观形态,但不如酸蚀处理后的釉质表面的蚀刻形态明显。1组和3组粘接后断裂界面相似,均为混合断裂。结论:与常规诊室漂白相比,应用等离子体处理釉质表面后即刻进行酸蚀与树脂粘接,粘接强度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霜剑  唐旭炎 《安徽医学》2015,36(8):920-923
目的:比较3种根管内预处理方式对玻璃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用40颗离体无龋单根管前牙,经常规根管治疗和桩道预备后根据不同根管内预处理方式随机分为4组:I 组:2%洗必泰溶液组(n =10);Ⅱ组:2.5%次氯酸钠组(n =10);Ⅲ组:35%磷酸凝胶组(n =10);Ⅳ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n =10),采用自酸蚀双固化树脂水门汀粘接纤维桩后进行薄片推出实验,记录推出时的最大力值,扫描电镜观察根管内壁及粘接界面的微观形态,体视显微镜观察粘接界面的断裂方式。结果 I组粘接强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Ⅱ组粘接强度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Ⅲ组粘接强度值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断裂方式以根管牙本质与粘接材料之间的破坏为主要破坏方式,纤维桩粘接后界面观察:35%磷酸凝胶可见树脂突形成,较为致密,2%洗必泰所形成的树脂突较短,形态规则,2.5% NaClO 未见明显树脂突形成。结论采用自酸蚀系统粘接纤维桩前使用2.5%的 NaClO 溶液预处理可降低纤维桩粘接强度,35%磷酸凝胶可显著提高纤维桩粘接强度,而2%洗必泰溶液预处理对粘接强度无明显影响。利用35%磷酸凝胶处理可形成良好的树脂突,有利于构成立体网状结构,提高纤维桩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生物活性盖髓材料在初始凝固及完全凝固后,与自酸蚀或酸蚀冲洗粘接系统之间的粘接强度。方法:制备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iRoot BP Plus(BP)及iRoot FS(FS)试件各60个,分成三组,分别在材料初始凝固时间(MTA 4 h,BP 2 h,FS 20 min)、24 h、7 d三个时间点对材料表面进行粘接处理,将各材料组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通用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SBU)自酸蚀模式或酸蚀冲洗模式进行粘接(n=10),限制粘接面积为直径3 mm圆形,上方制作复合树脂柱后测试其剪切强度并记录断裂模式,计算剪切粘接强度值后采用SPSS 19.0软件中的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凝固后材料表面形貌及经过不同酸蚀处理后的表面微观形态。结果:三种材料的自酸蚀和酸蚀冲洗粘接强度在初始凝固、7 d时的粘接强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固24 h后,MTA的自酸蚀和酸蚀冲洗粘接强度均显著高于FS与BP(P<0.05);同种材料完全凝固后粘接强度均显著高于初始凝固组;各组试样断裂均为盖髓材料内聚破坏。扫描电镜下可见三种材料表面特征性晶体结构,MTA表面晶体较另外两者大;经酸蚀处理后,三种材料表面晶体特征均有不同程度破坏。结论:本研究范围内,FS在较短初始凝固时间即可获得一定的粘接强度,与初始凝固时MTA和BP粘接强度无明显差异。临床条件下可以在盖髓材料初始凝固(20 min)后进行树脂直接修复,以提高临床效果与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自黏性流动树脂与自酸蚀粘接剂以及传统型复合树脂的比较,研究了自黏性流动树脂的性能,并进一步明确酸蚀预处理对自黏性流动树脂与牙本质粘接性能以及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对90颗牛牙进行牙体预备,暴露牙本质,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B组、C组):A组为自黏性流动树脂与牙本质粘接、B组为自黏性流动树脂加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C组为传统型复合树脂加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根据是否行酸蚀预处理,进一步分为非酸蚀组(记为A1组、B1组、C1组)和酸蚀组(记为A2组、B2组、C2组)。测试粘接试样的剪切粘接强度,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LSD)分析。结果:A1组的粘接强度[(3.39±1.71)MPa]低于B1组的粘接强度[(21.58±4.50)MPa],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的粘接强度和C1组的粘接强度[(19.31±6.79)MPa]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酸蚀预处理后,A2组的粘接强度[(6.75±3.54)MPa]大于A1组,但酸蚀预处理导致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降低,即B2组[(16.56±7.39)MPa]的粘接强度低于B1组,C2组[(11.31±5.54)MPa]的粘接强度低于C1组。结论:自黏性流动树脂与自酸蚀粘接剂一起使用时,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高于单独使用自黏性流动树脂。与自酸蚀粘接剂一起与牙本质粘接时,自黏性流动树脂与传统型复合树脂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酸蚀预处理会降低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并使粘接强度结果的变异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