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重点介绍了染色体畸变、淋巴细胞微核、早熟凝集染色体和荧光原位杂交以及HPRT基因突变、GPA基因突变、TCR基因突变、HLA-A基因突变、小卫星DNA位点突变和线粒体DNA缺失等方法作为生物剂量估计指标的发展及其在放射生物剂量估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基因位点突变分析在辐射生物剂量估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物剂量计是根据电离辐射引起的一系列生物效应,估算个人受照剂量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对急性射线照射事故和职业慢性照射者剂量估计中,常因未佩戴个人剂量计,或虽佩戴但常常超出了剂量计的量程,不能快速准确地给出可靠的剂量数据,此时,生物剂量估计就成为重要的检测方法。虽然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已作为辐射作用后可靠的生物剂量计被应用着,但由于一些非稳定性畸变随细胞的分裂增殖而丢失,常使检测结果随时间推移而改变,而且染色体只能反映本身可见的损伤,从而影响对辐射效应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在辐射防护研究领域里,生物剂量学所研究的主要是利用机体受电离辐射作用后所引起的生物学变化,以准确地确定个体辐射剂量。 早在1928年ICRP第一个建议书就以“皮肤红斑量”规定耐受剂量,直到1934年ICRP将红斑量表示的耐受剂量转换为伦琴(物理量),可见生物剂量早于物理剂量被用于医疗和防护实践。但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剂量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核能的开发和利用,适应事故应急、临床诊治、事故远期效应评价和辐射流行病学剂量重建等客观的需要,在放射生物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迅速发  相似文献   

5.
hprt基因突变分析技术及其在辐射生物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核能、核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关注来自电离辐射的可能危害。而这些危害所引起的临床症状要在多年后才能出现。因此,需要建立和发展基因损伤的生物标记物来监测人们接受电离辐射情况并分析疾病。在分析和定量体细胞基因突变增高的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是TG(6-thioguanineresistance)分析,用于检测体细胞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ypox-anthine-guanine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简称hprt)基因位点的突变。这个位点突变作为生物标记物有几个优点:①细胞对hprt酶活性不是必需,因此可发生的突变类型是无限制的…  相似文献   

6.
放射性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防护管理的重要手段,较真实地反映放射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剂量,因此,计算累积剂量来评价放射性工作场所防护效果,为放射损伤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本文通过计算累积个人剂量和工龄之间的数理统计关系,来评价X—线机从业人员在未来几年后累积剂量,从而确定射  相似文献   

7.
鹤壁60Co源放射事故受照者的生物剂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估算一例河南鹤壁60Co源放射事故受照者的生物剂量。方法利用临床应急生物剂量指标进行初步估算。受照后33d取血培养,进行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以第一次有丝分裂细胞双着丝粒体加着丝粒环(“双 环”)畸变频率作为进一步生物剂量估算依据。用“双 环”畸变在细胞间的泊松分布情况,检验照射的均匀性。结果根据临床表现粗略估算全身等效剂量为1~2Gy,右手局部皮肤剂量≥20Gy。依据“双 环”畸变频率估算全身等效剂量为1.54Gy,95%可信限下限值为1.32Gy,上限值为1.75Gy。检验证实“双 环”畸变在细胞间的分布大体符合泊松分布。结论综合判断患者受到比较均匀的照射,确诊为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伴急性放射性右手皮肤损伤Ⅳ。。  相似文献   

8.
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是估算放射事故受照者生物剂量的一种可靠方法,国内外已有多例实际应用的报道。本研究室对百余例放射事故受照者用该方法进行了生物剂量估算,都取得了相当满意的结果。淋巴细胞微核作为估算剂量的指标也受到广泛的重视,已有多例用胞质分裂阻断(CB)微核法估算剂量的报告,与染色体畸变分析结果近似。本研究报道了用作者实验室建立的染色体畸变和CB微核的剂量-效应曲线,对2000年四川放射事故中3例受照者生物剂量估算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60Coγ射线照射能引起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株的血型糖蛋白A基因发生随机突变.通过对其第3外显子上的SacI内切酶位点进行分析,发现其基因突变率与受照剂量有着较好的线性关系,这与染色体畸变分析法所得的结果一致.分析基因突变率有可能推知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10.
1997年8月13日,某油田地质队在野外作业时,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只将放射源上的螺丝取下,一枚0.74TBq(20Ci)镅-铍(241Am-Be)中子源仍留在井下仪中,周围人员不了解情况仍继续工作,导致16人受到照射。  相似文献   

11.
基准剂量在制定镉生物接触限值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基准剂量(BMD)在制定镉生物接触限值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某冶炼厂和某锌制品厂职业接触镉的工人为接触组,当地医护人员和商业人员为对照;尿镉为接触生物标志物;β-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和尿白蛋白(UALB)为效应生物标志物,并均用尿肌酐校正;用BMDS Version 1.3.2软件(EPA.U.S)进行BMD计算。结果按照对照组效应指标的95%上限为参考值上限,求得各效应指标的异常发生率,与尿镉均有剂量-效应关系;计算得到BMD和基准剂量的可信限低限水平(BMDL);以UBM为效应指标的生物接触限值为5μg/g Cr,与WHO推荐值相一致;以UNAG为效应指标的生物接触限值为3μg/gCr。结论用基准剂量法可以制定镉生物接触限值;推荐使用更为敏感的效应指标UNAG来确定镉的生物接触限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参考水平在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中的应用方法,评价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和某战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实际,设置合理的参考水平值,评价职业受照情况。结果 检测结果符合预期管理限值要求。结论 参考水平的设定对降低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保障职业人员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染色体畸变研究方法及其在生物剂量估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染色体畸变分析可以作为生物剂量测定方法估算受辐射人员所受的辐射剂量[1]。  相似文献   

14.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估算辐射生物剂量应用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2年Bender首次提出用染色体畸变分析法来进行事故剂量估算,随后大量的研究表明,离体照射哺乳动物外周血诱发的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量与活体照射所得的剂量-效应曲线二者统计学上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人类体细胞染色体对电离辐射非常敏感,染色体畸变是反映电离辐射损伤的良好指标。它不仅能察觉电离辐射损伤和评价其损伤程度,而且能用照射离体人血所建立的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曲线估算事故条件下人员所受的剂量,国内外已有多例实际际应用的报道,都取得了相当满意的效果。本文报道了两例事先无明确受照史的病例,通过染色体畸变分析,确诊为急性放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分析深圳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和健康状况及其相关性,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职业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按照个人剂量监测规范和职业健康体检规范的要求,对全市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两者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我市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218mSv·a-1,体检异常率为2.57%,两者之间差异不存在显著性。结论 深圳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受照剂量水平与健康现状之间不存在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7.
1 PCR仪的主要特点 PCR技术具有高效、灵敏,特异性强,应用范围广等特点.DNA序列的快速扩增使在DNA水平上进行大量的种群研究成为可能.单链扩增对几十或几百个个体进行快速测序而不经过以前所需的繁琐的克隆步骤.一旦得到了一组具代表性的庄到数据,可用更方便且简单的分析方法.来获得等位基因的序刿数据.对分析来说,传统分子技术所需的组织样品用量相对较多,尤其是许多无脊椎动物,它们对于进行分子检测所用的一般操作方法来讲太小.因此,对于小生物、共生生物或那些在培养基中不易生长的生物个体的直接分析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18.
马娅 《中国辐射卫生》2007,16(4):500-502
随着核能、核技术的广泛应用,来自电离辐射的可能危害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为此,一系列的核辐射事故应急和医学救治的相关政策出台,在核辐射事故应急和医学救治中准确迅速的确定每个人的受照剂量是事故应急、临床诊治、事故远期效应评价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采用热释光剂量设备检测工业应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剂量,并进行放射防护知、信、行问卷调查。2018—2022年共监测工业应用放射工作人员2311人次,5年集体有效剂量437.21人·mSv,人均年有效剂量0.19 mSv。不同年份、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80.71、42.27,均 P<0.01), 以2022年最高(0.20mSv)、2019年最低(0.14 mSv);工业探伤最高(0.26 mSv)、测井最低(0.12 mSv)。国有企业放射人员放射防护问卷得分及格率显著高于民营企业。相关机构需开展细化、合理的放射防护培训。  相似文献   

20.
由于辐射防护实践需要,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30号出版物中给出了一整套有关内照射剂量学参数,其中包括放射性核素单位摄入待积有效剂量当量和待积器官(组织)剂量当量转换因子。这些转换因子都是以待积50年为基础提供的。只要放射性活度摄入量一旦被肯定,则50年内产生的累积器官(组织)剂量当量和累积有效剂量当量就能估算出来。无疑这对辐射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