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芦山地震发生后4周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接诊地震伤员400人次,其中入院治疗325人,手术238台(骨科手术202台),危重伤员28人,重症伤员1人。为了避免和减少伤员的并发症,最大限度减少残疾,实现早日康复,自震后28h起,该院康复医学科建立和完善了一套早期康复护理流程:成立早期康复护理应急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职责;筹备早期康复护理技术人员,并进行科学化管理;建立早期康复护理信息平台,做到信息畅通;加强与专业人士和社会团体的合作,使地震伤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和治疗。截至震后4周,伤愈康复出院178人次,占总接诊伤员人次的44.5%;69例在医院温江院区住院的骨折术后伤员零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护理危机管理的方法.方法 建立"队长-护士长-护士"的护理应急处置组织,完善各级管理职能与职责;制订护理应急预案,加强制度建设;对护理人员应急处置能力进行培训;加强护理质量管理.结果 执行维和任务的护士共接诊伤员8 400余例次,完成各类手术配合28例,前接、后送12例伤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车祸伤员的心理状态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车祸伤员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车祸伤员的心理特征及其采取的心理调适的方法。结果47.3%的伤员存在着痛苦、愤怒的心理;53.7%的伤员存在着抑郁、焦虑和恐惧心理;55.6%的伤员存在着悲观和失望心理。结论车祸可引起伤员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采取针对性和有效的心理护理,对减轻伤员的心理应激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27例玉树地震伤员的救护,总结应对成批不同民族地震伤员的护理管理经验和有效的中医护理措施.措施包括根据玉树地震伤员的情况,合理安排,统筹分工;尊重民族生活习惯;加强交流沟通,促进心理调节;施以中医特色医疗,教会伤员功能锻炼的方法,使伤员得到身心健康的护理,从而早日康复出院.认为科学的管理、合理的安排、有效的中医护理是成批伤员康复的重要保障,可以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护理达到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线三甲医院汶川地震急救护理组织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加强急救护理组织管理对地震灾难救援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5月12日~21日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冶的地震伤员资料,分析本次救援过程中急诊护理组织管理的方法、特点及效果。结果在震后10天内该院急诊科共接诊地震伤员1766例,救治工作的及时有效,急救流程的畅通,人员调配的合理,急救物资管理措施的完善,以及伤员信息的完整、准确和护理组织管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有力地保证了伤员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结论高效的急救护理组织管理是灾难救援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6.
我院2008—05/2008—08成功救治了成都分流的20例地震伤员,从远程的院前接诊、分诊、急救、安置无不显示我院严密的组织与救治能力,其间尤其优质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和心理干预对伤员的康复垫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报告了汶川大地震前线医院护理应急管理的经验.地震发生后,通过对医院护理人力资源进行评估、调整管理模式、简化服务流程、改变排班方式、统一管理和调配人力资源等方法,使2 196例地震伤员得到及时接诊和救治,无护理不当引起的并发症,并圆满护送832例地震伤员千里安全大转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规范而科学的成批战创伤伤员院内急救护理人力调配方案。方法通过桌面推演,针对不同等级、不同数量的成批伤员,制定符合医院接受能力的战创伤伤员院内急救护理人力调配方案,将其运用到2017年成批伤员接诊流程中,并与2016年成批伤员接诊进行比较。分析两个年度中护理人员的集结时间、现场参与抢救的管理者在调配人力上的难易程度以及医院组织管理部门对护理人员响应的评价。结果与2016年度相比,2017年采用桌面推演制定的护理人力应急调配方案缩短了护理人员集结时间(P0.01),降低了参与抢救的管理者调配人力的难度,获得了医院管理部门的认可。结论医院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采用桌面推演制定符合本院的成批伤院内急救护理人力调配方案。  相似文献   

9.
报告了深圳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接收93例汶川地震伤员转院治疗的组织管理.各医院均成立了抗震救灾伤员救治领导小组等组织,启动了紧急状态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做好了各项接诊准备、手术准备、病区准备和后勤保障的准备.本组93例伤员均得到精心的治疗与护理,6周后除3例伤员病情仍较危重外,其余伤员病情均已平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院在应对台风灾害救援护理工作中的组织与管理的成效。方法通过成立应急护理管理小组、及时启动灾害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有针对性地开展灾害救援护理培训、注重护理人员的心理指导等完善应急护理管理系统。结果 326例伤员中,184例病情稳定的伤员当日离院; 142例伤员在经过紧急处理及住院治疗后,除2例死亡,其余伤员全部康复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救治批量伤员时未发生慌乱现象,参加救援的护理人员未出现心理应激障碍。结论实施规范的应急护理管理,可以提高医院在应对台风灾害时管理效率和灾害救援质量,对灾害救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总结34例地震灾区伤员医院护理管理的要点,包括启动护理应急预案、评定分类伤员的病情、危重伤员立即转入重症监护室、实行多学科护理大会诊、提供心理支持,采取动态多样心理干预、重视多学科全面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伤员实行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减轻骨科伤员的并发症,出院时落实可行的康复指导、分批欢送灾区患者,帮助灾区患者树立信心重建家园等,认为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更好地为伤员服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接诊、分诊新模式对汶川大地震批量伤员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一套新型的接诊、分诊工作模式,实施急诊接诊、分诊新流程,并加强实施过程中的管理。结果:急诊接诊、分诊伤员3500例,救治伤员住院1861例,无1例遗漏主要损伤。结论:通过对汶川大地震伤员急诊接诊、分诊新型模式的启动,使批量伤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了快速、准确、有效的救治.帮助伤员重树起了生活信心,为大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批量伤员的接诊、分诊提供了参考依据。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团队精神,增强了医院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大批车祸伤员院内急救的护理管理工作经验。主要包括: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应急预案;成立护理管理救护小组,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预检分诊、快速分流;重伤救护、有序配合;做好陪检转运,保证物资供应;加强心理疏导等措施。认为有效的护理管理是保证成批伤员院内急救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强烈地震后列车医疗队转运伤员途中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汶川地震后436例伤员列车转运途中的护理管理情况.结果 本组伤员全部安全转运至目的 地.结论 组建列车医疗队运送伤员前应充分做好各项评估,途中应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和心理护理,并严密观察病情、做好转运记录,这是安全、有效地转运伤员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的地震伤员恢复期和康复期心理护理。方法90例地震伤员按年龄分为4组分别进行心理护理,震后1年评估伤员是否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结果震后1年伤员未发生PTSD。结论心理护理能改善地震伤员心理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6.
总结地震临时病区内伤员的护理及管理方法,包括地震群体伤员快速检伤,按区分流分治、重视查对及消毒隔离、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认为利用三甲医院人员和技术的优势,及时改变急救护理流程,可利于更及时、有效救治护理地震群体伤员。  相似文献   

17.
74例地震伤员的心理反应与护理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地震伤员的心理反应,为做好护理支持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地震伤员心理反应调查表,对74例年龄≥17岁的因地震灾难所致创伤性骨折的伤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心理反应、躯体症状和心理需求.结果 本组伤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身反应,以害怕、焦虑、没有安全感、失眠和噩梦为多;100%的伤员希望早日康复,89.19%的伤员希望不丧失劳动力.结论 地震伤员的心理反应不容忽视,应及早给予护理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对转送我院治疗的12例地震灾区伤员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分析伤员的心理问题,并实施心理护理.结果 本组伤员情绪稳定,心理和身体康复效果明显.结论 心理护理有效地稳定了伤员的心理状态,促进了心身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院内专业化救护路径在高原地区批量地震伤员救治中的应用。方法 2013年7月批量收治31例地震伤员,采用统一明确检查分类、实施救护小组负责制、开放绿色生命通道、批量地震伤员转运、提供个性化专科救治方案、对伤员有效心理支持等院内专业化救护路径对其进行院内急救、手术与术后处理及临床治疗。结果 31例伤员的抢救成功率为100%,无一例伤员因抢救不及时或接诊、分诊不及时而造成不良后果,无一起医患纠纷,31例伤员均康复出院或病情稳定后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结论院内专业化救护路径模式提高了医疗团队的高原护理能力及灾后护理能力,确保了高原地区的应急救护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地震伤员下肢骨折术后的有效康复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70例汶川地震伤员的临床康复护理。结果:通过迅速组建康复护理团队,加强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确保了所有伤员无压疮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所有伤员按计划出院。结论:在专科康复护理团队护理下,通过加强伤员的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使伤员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早日返回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