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7 毫秒
1.
目的观察尿激酶原(P-UK)及尿激酶(U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4例AMI患者按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P-UK组、UK组,各47例,并分别应用尿激酶原和尿激酶溶栓治疗,将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率、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P-UK组溶栓治疗后的1.5h、4h的血管再通率高于UK组,治疗后P-UK组病死率、不良反应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低于U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应用P-UK溶栓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均优于UK。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 -PA)与尿激酶 (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rt-PA和UK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rt -PA组冠状动脉 (冠脉 )总再通率为 80 % (2 4/ 30 ) ,UK组冠脉总再通率为 6 0 % (18/ 30 ) ,患者在发病 <3h溶栓治疗 ,rt -PA组冠脉再通率为88 9% ,UK组冠脉再通率为 6 8 4%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4周住院病死率 :rt-PA组为 6 7% ,UK组为 13 3% ,前者低于后者 ,两组对比统计学处理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 0 1)。结论 rt-PA溶栓疗效优于UK ,尤其是在患者发病后 3h内进行溶栓治疗效果更佳 ,住院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剂量(50 m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6例AMI溶栓患者,其中rt-PA组25例,UK组31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分别采用rt-PA和UK溶栓治疗,观察其冠脉再通率及出血并发症。结果冠脉再通率rt-PA组为80.0%,UK组为61.3%(P<0.05),而两组出血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rt-PA溶栓疗效优于UK,血管再通率高,而出血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 (≥ 60岁 )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AMI患者69例 ,经静脉尿激酶 (UK)溶栓治疗患者 3 3例为溶栓组 (A组 ) ,同期未溶栓治疗患者 3 6例为未溶栓组 (B组 ) ,除不用UK外 ,其余治疗均与溶栓组相同。结果 溶栓组冠脉再通率为 63 .6% (2 1/3 3 ) ,常规治疗组为 13 .8% (5 /3 6) ,两组血管再通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溶栓组住院 4周病死率为 6.1% (2 /3 3 ) ,常规治疗组为 2 2 .2 % (8/3 6)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溶栓组心衰发生率为 2 7.3 % (9/3 3 ) ,未溶栓组为 5 8.3 % (2 1/3 6)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AMI可提高冠脉再通率 ,降低病死率 ,减少心力衰竭发生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择36例急诊AMI患者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判断再通率,观察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1)36例AMI患者中获得冠脉再通23例,再通率为63.9%;其中发病≤6 h溶栓再通率21/27(77.8%),发病>6h溶栓再通率2/9(22.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 急诊静脉溶栓治疗AMI是切实可行的一种有效方法 ,使更多的AMI病人及早赢得时间,得到有效治疗,挽救更多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6.
高龄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目的 :观察静脉溶栓治疗高龄 (≥ 75岁 )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高龄 AMI患者 70例 ,经静脉溶栓治疗患者 34例为溶栓组 ,同期未溶栓治疗患者 36例为未溶栓组 ,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结果。  结果 :溶栓组临床血管再通率为 6 8%。病死率溶栓组为 15 % ,未溶栓组为 2 5 % ;溶栓组中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在冠状动脉再通者中 30 % ,未通者中 5 5 % ,病死率再通者中 4.4% ,未通者中 36 .4%。  结论 :静脉溶栓治疗高龄 AMI可降低病死率 ,减少心力衰竭发生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注射用重组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比观察瑞替普酶(reteplase rPA)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自2001年11月~2002年5月,共26例AMI患者随机接受rPA或rt-PA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再通率、急性期死亡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溶栓后2h再通率rPA为92.86%,rt-PA组为75%(P>0.05),90min rPA组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全部再通,rt-PA组3例冠状动造影显示仅1例再通,35d rPA组病死率为14.29%,rt-PA组病死率8.33%(P>0.05),两组各有1例患者发生冠状动脉再闭塞,rt-PA组1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P>0.05)。结论rPA为国人治疗AMI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溶栓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50例,按照溶栓时间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发病≤6 h)和对照组(发病6 h),各25例。观察组在发病6 h内进行溶栓治疗,对照组在发病6 h后进行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及冠状动脉再通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8%,低于对照组的32%(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再通率为88%,高于对照组的56%(P0.05)。结论 AMI患者尽早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龄(≥75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1例高龄AMI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常规治疗组,溶栓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口服阿斯匹林(ASA)。常规治疗组31例,除不用UK外,其余治疗均与溶栓组相同。结果:血管再通率溶栓组为66.7%(20/30),常规治疗组为12.9%(4/31),两组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溶栓组住院4周病死率为3.3%,常规治疗组为22.6%,两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溶栓组未见严重出血等并发症。结论:UK+ASA治疗高龄AMI可以提高冠脉再通率,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剂量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采用大剂量静脉溶栓疗法,首剂150万U,以后每天50万U静脉点滴,4~7d,总计300万~450万U。结果冠脉再通率82.14%(23/28),再梗率14.29%(4/28),出血并发症10.71%(3/28),病死率10.71%。结论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病人,可以提高相关血管的再通率,降低病死率;溶栓治疗年龄不限;尿激酶150万U是AMI溶栓治疗较适当剂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方法:对76例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MI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发病至溶栓时间的6h为界分组,比较两组病例的疗效。结果:本组冠脉再通率73.7%;轻度出血发生率11.8%,病死率15.8%,主要死因:心脏泵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6h组的冠脉再通率、轻度出血发生率、病死率分别是:84.0%、10.0%、8.0%;6~12h组分别是53.8%、15.4%、30.8%;两组冠脉再通率、病死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0.01,<0.05);轻度出血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可以显著提高AMI的救治疗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2.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r-PA)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PA组64例,以瑞替普酶20Mu间隔30min分2次静脉推注;尿激酶组60例,以尿激酶150万U30min静脉滴注溶栓。比较两组的再通率、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发病<6h、6~12h的开通率及总开通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A溶栓的疗效明显优于尿激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钾镁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 ,单盲 ,对照的方法将 118例急性心机梗死患者分为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组和对照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 1个月内 ,两组中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 8.9%和 2 2 .6 % (P <0 .0 5 ) ;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 10 .7%和 2 5 .8% (P<0 .0 5 ) ;1个月内两组死亡率分别为 5 .4%和 17.7% (P<0 .0 5 ) 。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应用门冬氨酸钾镁可有效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2例AMI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尿激酶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尿激酶组再通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2.22%比27.78%,P<0.05),患者溶栓时间在2h内、3~6h、7~12h的再通率分别为77.78%、60.00%、50.00%,患者溶栓时间开始越早,患者再通率越高(P=0.032);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尿激酶组治疗后肌酸激酶[(462.4±103.5) U/L比(621.2±113.5)U/L]、肌酸激酶同工酶[(37.5±21.3) U/L比(79.5±20.1) U/L]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治疗5周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尿激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比11.11%)显著降低(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通率高,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静脉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 PA)院前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及其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所有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院前给予小剂量rt PA (5 0mg)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院前组 ,n =60 ) ,与院内应用小剂量rt PA (5 0mg)进行静脉溶栓的患者 (院内组 ,n =5 7)进行比较 ,观察发病—溶栓时间延迟对rt PA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  结果 :院前组的冠状动脉总再通率为 91 7% ,明显高于院内组的 80 7% (P <0 0 5 ) ;病死率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3 3 %vs 3 5 % ,P >0 0 5 ) ;两组患者均无需要输血的严重出血并发症 ;两组轻度出血的发生率 ,分别占病例总数的3 3 %和 3 5 % ,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院前小剂量rt PA (5 0mg)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只要适应证选择适当 ,能争取最大限度地挽救濒危的心肌组织 ,方法快速、简单、安全、有效 ,是可行的 ,并可能提高再通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米诺环素后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早期的影响,确定米诺环素能否作为后处理药物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 65例胸痛发作<12 h ST段抬高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①对照组,32例,尿激酶(UK)静脉溶栓,AMI常规用药;②处理组,33例,米诺环素200 mg静脉推注后UK溶栓,与静脉溶栓同步再予米诺环素200 mg静脉点滴,AMI常规用药。CCU病房24 h观察病情变化,记录心律失常,抽血查心肌酶。结果溶栓后2 h内ST段回落≥50%和>70%的比例,冠状动脉再通的比例,处理组高于对照组(P<0.05)。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处理组低于对照组(P<0.05)。溶栓后24 h内处理组的心肌酶峰值和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诺环素后处理减轻了AMI再灌注损伤,提高了UK溶栓的再通率,降低了再灌注心律失常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81例对象,皆为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门诊及住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全部经临床确诊。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治疗,研究组41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式上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LVEDD(室舒张末期内径)与LVEF(左心射血分数)水平进行观察对比及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95.12%(39/41)、2.44%(1/41),对照组则为82.50%(33/40)、15.00%(6/40),两者患者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LVEDD与LVEF水平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少,同时心肌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冠脉再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冠脉再通的影响。方法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分梗死前有心绞痛组和梗死前无心绞痛组,依据临床间接血管再通标准观察两组再通情况,部分病例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两组再通率分别为74%和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冠脉再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以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3组(〈3h组,3~6h组及6~12h组),比较3组经溶栓治疗后的再通率。结果 1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溶栓治疗,总再通率71.09%,无死亡患者。〈3h组再通率显著高于3~6h组[93.33%(28/30)vs.68.49%(50/73),P〈0.05]及6~12h组[93.33%(28/30)vs.52.00%(13/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溶栓后2h内出现心律失常30例(23.43%),溶栓24h出现上消化道出血2例(1.56%),低血压2例(1.56%),急性左心衰6例(4.68%),经对症治疗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有效地挽救濒死心肌,改善患者的预后,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