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25例健康老年人和3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不同时期血浆内皮素-1(ET-1)水中。结果显示,肺心病患者血浆ET-1明显高于对照组,肺心病急性期组明显高于缓解期组(P<0.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浆ET-1与PaO2呈显著性负相关。提示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浆ET-1水平增高与机体缺氧程度有极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肺心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肺心病患者肾上腺皮质的功能状态,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了该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CR)水平,同时测定了其血浆皮质醇(F)浓度。结果发现肺心病患者GC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在急性期下降极明显,缓解期则有所回升,但与正常对照组比仍有明显区别(P<0.01)。经吸氧,缓解期患者GCR可以明显提高,但仍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P<0.01)。而血浆皮质醇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本组肺心病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尚可以代偿,但其GCR功能存在异常,其原因在于体内有严重的缺氧,吸氧则可使GCR水平提高。表明氧疗可使体内的GCR水平提高。故应提倡氧疗,以延缓肺心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老年肺心病急性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研究老年肺心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急性期和缓解期的关系。方法:用CD系列抗人T淋巴细胞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40例老年肺心病急性期和缓解期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22例老年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老年肺心病急性期CD4/CD8低于老年健康对照组(1.16±0.53:1.43±0.25,P<0.05);缓解期CD4/CD8(1.36±0.45)高于急性期组(1.16±0.53,P<0.05)。结论:老年肺心病患者在急性期免疫功能降低,随着病情的缓解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心病患者急性期与缓解期,不同缺氧状态下,心肌酶变化与出现肺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方法用酶学动力学测定肺心病急性期54例,缓解期55例的心肌酶的活性,观察心肌酶在两组中的变化与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关系,并观察肺心病心肌梗死的特点。结果正常对照组55例,心肌酶正常;缓解期患者心肌酶基本正常,无心肌梗死发生,急性期患者心肌酶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且5例发生心肌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心肌酶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尤其以急性发作期明显,易并发心肌梗死,且症状不典型,以心功能不全与心律失常表现为主。  相似文献   

5.
钟蔚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2):198-199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病情、预后与缺氧程度的关系。方法84例肺心病患者分为临床缓解期、急性加重期两组,以正常健康人为对照,同时测定血清中的5种酶即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u)、γ-羟丁酸脱氢酶(HBD)及PaO2、SaO2。结果发现肺心患者HBD、LDH活力显著增高;重度缺氧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AST、ALT活力也增高明显,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急性加重期轻、中、重度缺氧3组经方差分析,血清酶HBD、LDH与PaO2、SaO2存在线性负相关。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酶变化以HBD、LDH最敏感,它们增高在肺心病患者可作为心肌损伤、病程变化的一种标志物。血清酶活力与缺氧程度密切相关,缺氧愈严重,酶活力增高愈明显。血清酶中的HBD、LDH、AST、ALT等活力显著增高是病情危重信号,是估计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肿病坏死因子α在COPD合并肺心病的作用。方法: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16例,急性发作期20例;肺心病缓解期14例,急性发作期46例;正常对照组5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又依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4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的TNFα水平。结果:COPD缓解期组,肺心病缓解期组TNFα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OPD急性发作期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组TNFα又分别明显高于其缓解期。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组随着心功能不全的加重TNFα又逐级显著升高。结论:TNFα可作为衡量COPD、肺心病及心功能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
宋海荣 《山东医药》2010,50(27):60-60
目的探讨脂蛋白α(Lpα)在肺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肺心病患者48例,其中急性加重期28例,缓解期20例,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血清中Lpα水平。结果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Lpα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P〈0.01)。结论 Lpa水平升高与肺心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将其作为判断肺心病病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4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血浆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因子Ⅷ凝血活性(Ⅷ:C)Ⅲ酶抗原(AT-Ⅲ:Ag)、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纤维蛋白原含量(Fbg)及D-二聚体(D-D)的变化。结果: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浆血映凝血功能的指标ⅧR:Ag、Ⅷ:C及Fbg含量均明显增高(P<0.01);反映抗凝血功能的指标AT-Ⅲ:Ag和AT-Ⅲ:A均明显降低(P<0.01);纤溶指标D-dimer明显增高(P<0.01)。治疗缓解期各项指标均明显恢复。但仍未达正常水平(P<0.05)。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存在在血液高凝状态及抗凝血功能障碍,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应重视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05例无甲状腺疾病的肺心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T3、TT4、FTT3、FTT4)及促甲状腺素(TSH)的含量变化及其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肺心病急性加重期45例,缓解期35例和正常对照者25例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TT3、TT4、FT3、FT4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和缓解期组(P〈0.01);肺心病缓解期组TT3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TT4水平无差异。3组患者TSH水平无差异。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反映了肺心病患者的全身状态和严重程度,动态检测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观察肺心病的发展和转归。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观察我科在2002年至2003年收治的32例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清胆酸(SCG)和铁蛋白(SF)测定结果,并与阻塞性肺气肿、冠心病、高心病患者比较,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肺功能检测在支气管哮喘治疗前后小气道功能的评价作用研究。方法选择31例急性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和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测定其急性期和缓解期肺功能,并加以比较。结果 3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哮喘急性发作期测舒张实验全部阳性,哮喘组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FEV1占预计值%及FEV1/FV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组患者缓解期和健康对照组受试对象FEV1占预计值%和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哮喘患者均存在大、小气道功能异常,缓解期哮喘患者大气道功能恢复,小气道功能虽有一定恢复,但与正常健康对照组比较仍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12.
对慢性肺心病各期患者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进行检测,以探讨其在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对象与方法(1)肺心病急性期组32例,男性22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5.2±7.9岁。(2)缓解期组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1.3±8.5岁。诊断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3)对照组42例,平均年龄60.5±9.3岁。于清晨空腹采肘静脉血3ml,分离血清,-20℃保存待测。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血清MDA,黄源呤氧化酶法测血清SOD,亚硝酸还原酶法测血清NO,按…  相似文献   

13.
肺心病缓解期肺动脉压与心电图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肺心病缓解期肺动脉压与心电图关系的探讨北京首钢总医院内科(100041)姚震向平超王于虹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00037)程显声赵彦芬肺动脉压增高是肺心病患者右心室肥厚的重要病理生理学基础。近年[1]研究发现某些有右心室肥厚心电图改变的肺心病患者肺...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CGRP和S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7例肺心病患者(肺心病组,急性期21例、缓解期16例)及20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P物质(SP)水平,同时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其中16例缓解期患者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体动脉、体静脉、肺动脉血浆CGRP和SP水平;对血浆CGRP和SP水平与PaO2、MPA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肺心病组血浆CG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且与PaO2均呈正相关(r=0.658,P<0.01;r=0.597,P<0.01)。肺心病组急性期CGRP及SP水平均低于缓解期(P<0.01);急性期SP水平与PaO2呈正相关(r=0.314,P<0.05);CGRP、SP水平与MPAP均呈明显负相关(r=-0.658,P<0.05;r=-0.661,P<0.05)。证实慢性缺氧时血浆CGRP、SP水平下降,CGRP、SP变化可反映肺心病病情,二者降低可促进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和尾加压素Ⅱ(U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并观察家庭氧疗对ADM、UⅡ水平的影响。方法测定84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浆ADM、UⅡ、内皮素-1(ET-1)水平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平均肺动脉压(mPAP),并与40例当地健康人对照。出院后42例患者接受家庭氧疗(治疗组),34例未氧疗(对照组),随访6周后复测上述指标。结果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浆ADM、UⅡ均显著高于健康正常组(P均〈0.01),急性发作期均高于缓解期(P均〈0.01)。急性期和缓解期血浆ADM、UⅡ均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与ET-1及mPAP呈显著正相关。6周后,治疗组ADM、UⅡ、mPA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浆ADM、UⅡ可能参与了肺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氧疗可能通过对ADM、ET-1、UⅡ水平起调节作用进而改善症状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25健康老年人和8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痢疾(COPD)患者不同时期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显示:COPD缓解期患者血浆ET-1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ET-1则明显增高,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COPD并发肺心病患者血浆ET-1明显高于健康组与COPD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高于缓解期组,统计学上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  相似文献   

17.
测定34例肺心病患者血中ANP、ACE含量并同时观测其中19例肺心病肺血流动力参数。结果显示:(1)肺心病患者周围静脉血中ANP较正常人高,急性期高于缓解期,ACE较正常人低,急性期与缓解期无显著差别;(2)肺动脉血中ANP及ACE含量显著高于周围静脉血;(3)右房压高者血中ANP高于右房压正常者,右房压正常者血中ANP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血中ANP含量与肺动脉压及右房压具显著正相关性,血中ACE含量与肺动脉压及右房压无显著相关性。这提示肺心病肺动脉压影响心脏分泌ANP,右心房压力增高是血浆ANP增多的主要原因,血中ACE含量不受肺血流动力参数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3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20例缓解期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血浆TXB2、6-K-PGF1α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患者血浆TXB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而6-K-PGF1α显著减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TXB2显著高于缓解期,但在呼吸衰竭纠正后TXB2明显减低。提示血浆TXB2/6-K-PGF1α比值失调,影响肺心病患者的肺动脉压,也和呼吸衰竭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肺心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细胞免疫功能在慢性肺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吸烟、缺氧、肺功能等因素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测定30 例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T细胞亚群、可溶性白介素Ⅱ受体(sIL- ⅡR) ,与缓解期及正常组34 例对照。并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病人年龄、病程、吸烟、缺氧、肺功能等因素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 、CD4 、CD8 均显著降低( P< 0 .01) ,sIL- ⅡR显著增高( P< 0 .01) 。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FEV1 % ) 、动脉氧分压(PaO2) 、吸烟是影响sIL- ⅡR 的独立因素。表明肺心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于正常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缺氧、吸烟是影响细胞免疫功能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肺心病不同发病阶段的氧动力学状况及其演变王辰,等.中华医学杂志,1994.74:13通过对13例早期肺心病(A组)、15例晚期肺心病缓解期(B组)、10例晚期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C组)的右心漂浮导管和外周动脉及混合静脉血气检查并对C组病人静往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