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Orem的自护模式在剖宫产患者术后护理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启群  钟茜 《吉林医学》2011,(7):1393-1394
目的:探讨自护理论在剖宫产患者术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12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采用奥瑞姆自护理论的三个护理系统进行护理,观察产妇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护理新生儿能力。结果:312例剖宫产患者如期痊愈出院,术后主观舒适度、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提前;乳房胀痛发生率3.9%;腹胀、便秘、尿潴留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只有1.2%;生活完全自理及独立护理新生儿的能力达98.4%,母乳喂养成功率达98.4%,满意度为96.3%。结论:应用自护理论在剖宫产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提高了产妇康复的效果及护理新生儿的能力,增进了母婴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奥瑞姆(Orem)自理模式在产科临床运用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将160例产妇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80例)和奥瑞姆自理模式组(试验组80例),从客观临床指标、产妇主观满意度、产妇独立护理新生儿能力评级3个方面对2组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试验组产程、住院时间以及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产妇主观满意度调查达到93.75%,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试验组产妇独立护理新生儿能力达到A级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 奥瑞姆自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应用,其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王晓梅 《大家健康》2016,(6):238-238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产妇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手术时间(35.6±9.5)min,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6.7±2.6)min,术后排气时间(10.3±7.7)min,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实验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疼痛评分、新生儿 Apgar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高剖宫产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明显降低,新生儿身体状态更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佟欣 《中国民康医学》2014,(15):120-121
目的:探讨奥瑞姆护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在住院治疗护理期间采用奥瑞姆护理模式,实施奥瑞姆护理模式前及实施3月后,对患者采用康复治疗功能评价系统量表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施奥瑞姆护理模式后,患者的自理能力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奥瑞姆护理模式能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产妇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手术时间(35.6±9.5)min,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6.7±2.6)min,术后排气时间(10.3±7.7)min,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实验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疼痛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高剖宫产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明显降低,新生儿身体状态更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21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105例和对照组105例。实验组产妇和家属参与健康决策及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记录两组剖宫产产妇术后自理活动时间及术后护理新生儿能力的情况,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术后实验组产妇在恢复自理能力和护理新生儿能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产妇主动提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有利于剖宫产术后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更能促进产妇主动寻求知识。该护理模式是一种优化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30例,按住院号单数和双数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体位性低血压护理、低体温护理和新生儿窒息的护理等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产妇术中、术后并发低血压、低体温、新生儿窒息等发生情况;术后采用问卷调查表调查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2组产妇术中低血压、低体温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产妇术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模式可提高产妇术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奥瑞姆模式在患者子宫切除术后的应用,探讨适宜子宫切除患者术后康复的护理模式。方法:选取住院行子宫切除术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样本各68例;对观察组进实行奥瑞姆模式干预,对照组为常规康复指导(不加自护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肛门排气、拔尿管后排尿时间及自护能力综合评价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与奥瑞姆模式干预与否有极大联系(P<0.01)。结论:奥瑞姆模式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的运用切实可行,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奥瑞姆自护模式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高龄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奥瑞姆自护理论的三个护理系统护理,尽量让患者参与到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中.结果 观察组术后早期髋关节活动度、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率调查评估有明显提高.结论 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奥瑞姆自护模式促进了患者功能恢复,减少住院天数,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护理干预和传统的护理方式对产妇剖宫产后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9月来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90例,将9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6)和对照组(n=44),实验组(46例)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对产妇进行护理,对照组(44例)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对产妇进行护理,并比较两组产妇的术后出血情况,以及进食、肛门排气、拔管、泌乳时间等情况.结果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妇术后2h和24h的出血量,两组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妇在进食、肛门排气、拔管、泌乳时间,两组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和传统护理比较而言,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能够有效减少产妇术后出血,并且缩短术后进食、肛门排气、拔管、泌乳时间,促进产妇术后恢复,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行剖宫产术产妇的影响。方法将170例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前、术中和术后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术后伤口疼痛程度、肠蠕动恢复时间、产后出血率、产后48h内泌乳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较对照组术后伤口疼痛程度轻、肠蠕动恢复时间短、产后出血率低、产后48h内泌乳量多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产妇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稳定其情绪,减轻其术后疼痛,降低产后出血率,增加产后48h内泌乳量,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从而有利于产妇术后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择期剖宫产手术术前心理干预对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率、血压,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前15min的心率、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术前1d、术后2d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期剖宫产手术术前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产妇的焦虑、抑郁等不良睛绪,有效缓解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娩期胎儿脐带绕颈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80例胎儿脐带绕颈的待产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产科护理及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组产前临时另给予护理干预,对2组母婴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分娩期脐带绕颈护理干预对于产妇及新生儿预后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参与式健康教育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方法。方法将2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98)和实验组(n=102),对照组给予剖宫产产后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除了同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外,同时采用参与式健康教育,并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与式健康教育能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择期剖宫产妇40例按不同术后镇痛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罗哌卡因+芬太尼)和实验组(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对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6、12、24、48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产妇在术后镇痛期内呕吐、恶心及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手术前预先静注不同剂量倍他米松对腰麻下剖宫产产妇术中寒战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级、胎心率正常、无肾上腺皮质激素禁忌证、麻醉前无寒战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C组(对照组)、B2组(倍他米松2 mg组)、B4组(倍他米松4 mg组)和B8组(倍他米松8 mg组),每组30例.各组患者在腰麻平面稳定后静脉注射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中实施分娩全程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12月-2012年2月期间产科收治的分娩产妇1244例分为观察组(n=622)与对照组(n=622),观察组采用分娩全程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产妇护理满意率及新生儿出生1min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1min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护理过程中应用分娩全程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新生儿Apgar评分较高,有利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探讨共情护理对剖宫产产妇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安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产妇行剖宫产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共情护理.结果 护理后,2组剖宫产产妇焦虑、抑郁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缓解,且观察组剖宫产产妇焦虑评分为(31.16±3.94)分、抑郁评分(18.21±2.97)分为低于对照组剖宫产产妇焦虑情绪评分(43.19±4.45)分、抑郁评分(43.19±4.4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2组剖宫产产妇生活质量水平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剖宫产产妇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剖宫产产妇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剖宫产产妇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18.53±12.41)分,高于对照组剖宫产产妇护理满意度总分(97.65±6.8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剖宫产产妇实施共情护理,能够更好的感受产妇心理变化,与产妇建立良好的沟通,通过共情理念引导产妇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满足产妇被理解的意愿,感受产妇焦虑情绪带来的痛苦和压力,可以帮助产妇改善焦虑情绪发生程度,提高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定系列化孕期持续正性干预的护理措施,并与未实行全程正性干预的回顾性病例作对比研究,观察并分析其在降低非必须性剖宫产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广东省东莞康华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0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干预组)和观察组(正性持续全程护理干预组),每组1000例产妇。通过对比研究,分析其在降低非必须性剖宫产率中的作用。结果对照组非必须剖宫产率为43%,观察组非必须剖宫产率为18%。结论孕期持续全程正性护理干预,可以让孕妇认识自然分娩的好处,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消除对分娩的紧张、恐惧及分娩的误区,从容面对自然分娩,同时减轻分娩引起的产痛,降低胎方位异常的发生率,有效降低非必须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0.
地塞米松对产妇术中寒战等不适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地塞米松对产妇术中寒战、恶心、呕吐、胸闷等不适反应的预防作用及护理措施。方法 :6 9例硬膜外麻醉下急诊剖宫产产妇均分成三组 ,比较麻醉前分别静注地塞米松 10mg、2 0mg组 ,与空白组对照 ,记录其寒战、恶心、呕吐、胸闷等不适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10mg、2 0mg地塞米松组寒战发生率( 13%和 4 %)明显低于对照组 ( 39%,P分别 <0 0 5和 0 0 1) ;2 0mg组胸闷发生率 ( 4%)比对照组 ( 2 6 %)减少 ;两治疗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 0mg组不适反应的总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 0 5)。结论 :术前应用地塞米松和积极的护理 ,能有效地抑制术中不适反应并增加患者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