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珠海市1993~2002年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珠海特区进一步改革开放10年来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探讨流动人口与暂住人口对珠海市传染病发病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方法 收集1993-2002年珠海市常住人口与暂住人口传染病发病资料,分年度按病种进行比较分析。描述2类人口不同的发病特点和预防控制对策。结果 近10年来,珠海市法定传染病发病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常住人口传染病发病率呈平稳下降,从410.01/10万下降到200.61/10万,暂住人口则从745.39/10万高峰值陡然下降到200.27/万,但暂住人口发病数占总发病的比重逐年增加。疟疾、新生儿破伤风、麻疹发病率已控制在较低水平。暂住人口在1993~1996年曾处于发病高峰,1997年虽迅速下降,但始终高于常住人口,并均有显著性差异;暂住人口新生儿破伤风从1995年开始连续8年在总发病中的比重超过90%,麻疹有7年超过60%。疟疾有9年超过85%。性传播疾病发病率在2类人口中均呈上升趋势,在所有传染病中增幅最大,淋病成为主要传染病发病之首。其中暂住人口的发病增长速度更快,发病率在1996年达到峰值,发病构成占25%~35%,其中淋病占总发病的60%,梅毒每年以50%的速度递增。结论 10年来,我市传染病防制成效显著,但流动人口与暂住人口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仍不可掉以轻心;性传播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是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流动人口中流动儿童计划免疫仍很薄弱。应采取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1990~2001年珠海市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掌握珠海市近十年主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为制定相应的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地区、人群主要传染病发病的分布情况,分析1990~2001年珠海市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和趋势。结果 自1990年以来珠海市传染病疾病谱发生了变化,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为323.34/10万,本地居民的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暂住人员的传染病发病率波动在9.82~749.44/10万。肠道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性接触传播传染病有播散的趋势。结论 今后珠海市传染病防治工作应完善常规疾病监测,继续加强霍乱、疟疾、登革热、艾滋病和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防制,重视暂住人员传染病防治和新发传染病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暂住人口传染病发病情况,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传染病登记报告资料和疫情汇编资料,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暂住人口的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常住人口比较。[结果]1997~2002年,暂住人口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低于常住人口,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前3位的是淋病、肺结核和梅毒,而常住人口发病前3位的是肝炎、淋病和肺结核。[结论]宝安区暂住人口传染病发病总趋势是下降的,但性传播疾病增长迅速,防治形势严峻,应采取综合措施重点防制。  相似文献   

4.
经济特区暂住人口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深圳市宝安区暂住人口1995—2001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方法:利用法定传染病计算机联网疫情报告系统,以传染病发病率为基础进行暂住和常住人口相关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折。结果:从1995—2001年,省外暂住人口传染病发病数比省内暂住人口发病数高2.5l倍(10233/4072),省外暂住人口传染病发病数比常住人口发病数高2.24倍(10233/4561)。结论:在暂住人口传染病管理中重点是省外暂住人口。  相似文献   

5.
对南海市1967~1996年急性传染病发病动态及流行规律的分析表明:三十年来,急性传染病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与计划免疫相关的疾病发病率下降趋势显著,其地传染病平稳下降。急性传染病病谱也出现变化,由12种增至18种,新增病种有霍乱、登革热、斑疹伤寒、淋病、梅毒、艾滋病。呼吸道传染病由首位退至末位,肠道传染病由第二位跃居第一位。性病、艾滋病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今后在继续抓好计划免疫工作的同时,应重点加强肠道传染病(尤其是做好病毒性肝炎和霍乱)以及性病、艾滋病的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近10年的松岗街道暂住人口的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了解暂住人口传染病发病情况,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传染病报告资料,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暂住人口的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常住人口比较。结果1996-2005年,暂住人口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低于常住人口,发病率随年龄增加,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占前5位的是淋病、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细菌性痢疾。结论松岗街道暂住人口传染病发病总趋势是下降的,但性传播疾病增长迅速,防治形势严峻,应采取综合措施重点防制。  相似文献   

7.
对南海市1967~1996年急性传染病发病动态及流行规律的分析表明:三十年来。急性传染病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与计划免疫相关的疾病发病率下降趋势显著,其他传染病平稳下降。急性传染病病谱也出现变化,由12种增至18种。新增病种有霍乱、登革热、斑疹伤寒、淋病、梅毒、艾滋病。呼吸道传染病由首位退至末位,肠道传染病由第二位跃居第一位。性病、艾滋病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今后在继续抓好计划免疫工作的同时,应重点加强肠道传染病(尤其是做好病毒性肝炎和霍乱)以及性病、艾滋病的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8.
摘要:为了分析2010-2014年上海市浦东新区0~35岁人群病毒性乙型肝炎发病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 乙肝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收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10-2014年浦东新区0~35岁人群病毒性乙 型肝炎发病资料,应用描述性方法及χ 2 检验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0-2014年浦东新区0~ 35岁人群病毒性乙型肝炎发病率为31.01/10万,急性乙肝发病率逐年下降;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5岁 以下发病较少(0.62/10万),15岁及以上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上升;本地户籍人口发病率高于外来人口;乡 镇人群发病率高于城市街道;全年12个月均有病例报告,无明显季节性。浦东新区0~35岁人群发病率低 于全国平均水平,近些年浦东新区乙肝综合防治成效显著,建议继续做好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病例随访管 理、全人群健康宣教等工作,开展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研究。 关键词:肝炎,乙型,病毒性;发病特征;乙肝防治 中图分类号:R18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7)05 0385 03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深圳罗湖区疟疾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总结防治经验,为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深圳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订正数据及流行病学监测资料,统计分析和探讨罗湖区1984-2000年间疟疾流行特征及监测结果。结果:17年间罗湖区疟疾平均发病率为19.15/10万。年发病率由1984年的157.151/10万下降至2000年间疟疾流行特征及监测结果。结果:17年间罗湖区疟疾平均发病率为19.15/10万,年发病率由1984年的157.151/10万下降至2000年的0.16/10万,下降幅度为99.97%,常住人口与暂住人口平均发病率比值为0.29:1.4-10月占总发病数的82.9%,男性占发病总数的83.32%,15-39岁占发病数的87.9%,民工占75.9%。结论:自1984以来,伴随经济开发而发生的疟疾流行经历了爆发,控制和基本消来阶段,其发病,控制动态与当地经济开发动态和疫情防制动态有关。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宝安区1997~2002年暂住人口传染病发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暂住人口传染病发病情况 ,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传染病登记报告资料和疫情汇编资料 ,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暂住人口的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并与常住人口比较。 [结果 ] 1997~ 2 0 0 2年 ,暂住人口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年均发病率低于常住人口 ,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前 3位的是淋病、肺结核和梅毒 ,而常住人口发病前 3位的是肝炎、淋病和肺结核。[结论 ]宝安区暂住人口传染病发病总趋势是下降的 ,但性传播疾病增长迅速 ,防治形势严峻 ,应采取综合措施重点防制。  相似文献   

11.
临沂市1994~2001年流动人口传染病发病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1994~2001年临沂市流动人口传染病发病情况调查分析。方法 利用传染病登记报告资料和现场调查资料。对流动人口的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常住人口比较。结果 1994~2001年流动人口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平均年发病率高于常住人口,发病占前三位的是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痢疾。与常住人口相比较,发病顺位、构成比、病种有较大不同。结论 流动人口的传染病发病已成为疾病控制工作中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普陀区外来流动人口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 了解 2 0 0 0~ 2 0 0 3年上海市普陀区外来流动人口传染病发病情况 ,为有效控制外来流动人口传染病提供依据。  [方法 ] 利用传染病登记报告资料和现场调查资料 ,对外来流动人口的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常住人口比较。  [结果 ]  2 0 0 0~ 2 0 0 3年外来流动人口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年平均发病率均高于常住人口 ,发病占前 3位的是淋病、肺结核及病毒性肝炎。  [结论 ] 外来流动人口传染病的发病已成为本区疾病控制工作的重点 ,巩固原有传染病防治成果必须优先控制外来流动人口传染病 ,针对外来流动人口传染病发病率顺位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1951~2004年主要消化道传染病疫情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湖北省消化道传染病的发病趋势。方法收集湖北省1951-2004年消化道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51-2004年湖北省消化道传染病的总发病率呈下降的趋势,痢疾、甲型肝炎、是目前影响湖北省人民健康的主要消化道传染病。结论尽管主要消化道传染病已控制在较低水平,但由于传染源广泛存在,消化道传染病(霍乱、痢疾、伤寒、甲肝),仍然是湖北省应重点防制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996-2006年邻水县法定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制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邻水县11年间传染病发病率、发病病种变化以及发病顺位。结果11年间邻水县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0种19665例,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193.10/10万;死亡55例,年平均死亡率为0.54/10万;传染病总发病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肺结核、乙肝、肝炎(甲肝、戊肝和未分型)、痢疾、麻疹和乙脑6种传染病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95.83%。结论1996-2006年邻水县传染病总发病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肺结核、乙肝、肝炎(甲肝、戊肝和未分型)、痢疾、麻疹、乙脑是传染病发病的主要病种,应积极做好相应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项东  张志坤  刘丹  张绍文  高庆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870-2871,2878
目的了解唐山市1年来法定传染病流行态势,掌握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和影响因素,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该市2010年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我市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5种19 919例,发病率411.98/10万。无甲类传染病疫情。传染病构成以肠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染病传染为主,其中感染性腹泻(29.41%);病毒性肝炎(23.86%)、手足口病(18.45%)、肺结核(10.51%)和流行性腮腺炎(6.45%)等传染病发病率居前5位。结论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疾病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深圳市龙岗区居民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嘉慧  刘凤仁 《职业与健康》2009,25(22):2403-2404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居民法定传染病的漏报情况,从而推算出人群中的实际发病水平。方法按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3个街道进行隔户人户居民漏报调查。结果共调查8个社区626户2355人,查出法定传染病32例,漏报11例,传染病漏报率为34.38%,其中传染病漏诊率为21.88%。居民乙类传染病漏报率为62.50%,丙类传染病漏报卒为34.38%,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报告发病率是实际报告发病率的1.93倍。结论深圳市龙岗区的居民法定传染病漏报现象较为严重,传染病的报告管理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020年中国COVID-19疫情期间广州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变化情况。  方法  数据来源于全国法定传染病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COVID-19疫情不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响应阶段广州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与2015―2019年同期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统计分析采用R 3.5.0软件。  结果  2020年四个不同阶段广州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72.38/10万、51.16/10万、130.34/10万和664.25/10万,分别较2015―2019年同期平均水平上升187.76%、下降30.37%、下降57.64%和下降41.85%,尤其以丙类传染病变化最大。不同传播途径甲乙类传染病在一级响应启动后均明显下降,除自然疫源和虫媒传染病外,其余均在降为二级、三级响应后降幅缩小。从不同病种来看,以流行性感冒为代表的急性传染病均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启动后较往年同期平均水平下降,且在降为二级响应后降幅继续增加;AIDS/HIV、梅毒、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等慢性传染病则在一级响应后较往年同期平均水平下降,但在二、三级响应后降幅缩小。  结论  COVID-19疫情期间,广州市各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下降,尤其是流行性感冒为代表的急性传染病,甚至在疫情后期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1998年洪灾对江西省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及相关的因素。方法 对江西省洪灾前后的传染病疫情及部分灾区流行的疾病个案进行分析。结果 1997~1999年江西省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98.19/10万、224.68/10万及253.22/10万,1993~1997年平均发病率为187.68/10万。1998年与1997年、1993~1997年的平均水平相比,甲、乙类传染病的总发病率分别上升了13.37%和19.71%,其中以霍乱、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上升最为明显;1999年与1997年、1998年相比,分别上升了27.77%和12.70%,其中以霍乱、甲肝上升最为明显。1998年受灾县与非受灾县、全省和全国比,肠道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上升较明显;灾后第二年,除了肠道传染病继续上升外,呼吸道传染病的上升也较明显。结论 1998年洪灾对江西省传染病的流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部分受灾县传染病的发病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相似文献   

19.
赵科伕  吴金菊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848-2850
目的了解合肥市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和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对合肥市2004~2009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9年合肥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8种,累计报告病例137 61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94.85/10万,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呼吸道类传染病是合肥市主要的传染病病,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丙类传染病出现上升趋势;合肥市地区发病病种前5位为其他感染性腹泻、肺结核、痢疾、肝炎和梅毒为主。主要的发病人群为农民、散居儿童和学生。结论 2004~2009年合肥市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目前需要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为其他感染性腹泻、肺结核、细菌性痢疾、肝炎和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