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经心电图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48例患者给予病因治疗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48例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治疗有效率为83.33%以上。结论对室性心动过速采取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同步直流电复律、人工调搏法效果满意,用于治愈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动过速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对34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室性心动过速患者34例,有效30例,有效率88.23%,治疗过程中患者有轻微恶心、腹胀,停药后症状消失,无效4例。结论 室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心律失常,可致血液动力学严重障碍,心排血量减少,从而导致心力衰竭或休克,或者转变成心室颤动而致命。  相似文献   

4.
侯俭 《中国实用医药》2008,3(11):120-121
室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经常碰到的情况,持续单形室速和多形室速是最重要的危及患者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虽然发作时血流动力学可暂时无明显影响,但对心功能影响很大,也可能造成继发的心肌缺血,持续时间长了也要造成血流动力学障碍,因此需要就地处理,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5.
例一:陈××,女,、52岁,家庭妇女。因头晕2小时,反复出现短暂性昏厥6次,于1982年3月26日入院,患者有风心病,二狭十二二闭、慢性房颤史2年。入院前有自服大剂量冬眠灵史。体检:T36℃、P54扩/分、R18次/分、BP140/90mmHg,心律绝对不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36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治疗成功复律30例,总有效率为83%.结论 经临床治疗,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邓志红  张媛 《贵州医药》2005,29(10):935-936
瘢痕是创伤组织修复的产物.在组织修复过程中,由于全身或局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导致瘢痕组织的过度增生而形成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瘢痕增生和瘢痕疙瘩的形成是整形外科的棘手问题之一,不仅影响美观,并且常有痒痛感.为寻求有效的瘢痕治疗方法,我中心自2001年至今采用曲安奈德(醋酸去炎松)瘢痕内注射与外用瘢痕贴加压包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危及病人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是老年人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在基层单位遇到此等重症并不多,而本例又是较难纠正,故做以简单回顾。1病例报告患者,62岁,机关干部,既往冠心病十余载,两年来曾因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住本院两次,每次月余,心律失常纠正,出院。本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源自左室流出道部位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室性期前收缩(室早)的心电图特点和射频消融的安全性.方法 对9例于左室流出道部位消融的室速/室早病例的心电图和射频消融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消融成功部位6例在左冠窦内,3例在主动脉瓣下.心电图特点:(1)Ⅱ、Ⅲ、avF导联均呈高R波;(2)aVR和aVL导联均呈QS型,且aVL振幅多大于aVR;(3)Ⅰ导联多呈QS型;(4)V1导联R波偏高:R/S>0.62;(5)胸前导联R波移行不规则;(6)V5、V6多呈R型.9例均消融成功,无复发病例,无左主干及主动脉瓣损伤.结论 源自左室流出道的室速/室早具有独特的心电图表现,射频消融能安全有效地根治此类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0.
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昝春辉  宣兵  杨勇 《世界临床药物》2006,27(10):600-603
室性心动过速(VT)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心律失常之一,也是临床医生经常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难题之一,其治疗对策在近20年来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及埋藏式心脏电复律除颤器(ICD)的应用,部分VT得到了根治。但由于介入治疗费用较高及目前心脏电生理技术水平,而且RFCA和ICD仅适用于部分VT病例,所以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在临床上仍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现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近远期疗效重新评价,有助于合理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防治VT。  相似文献   

11.
12.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室性期前收缩(室早)首选的治疗方法是射频消融,目前国内部分医院尚未常规开展。本文介绍我们的一点体会。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1年3-9月我科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速和室早共12例,男性9例,女性3例;  相似文献   

13.
从1999~2008年我院用胺碘酮治疗13例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其中2例合并室颤,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翠乔  刘永强 《河北医药》2002,24(12):1006-1006
我院于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应用小剂量三磷酸腺苷(ATP)治疗快速室性心动过速 (PSVT)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在 2 0例PSVT患者 ,男 16例 ,女 4例 ;年龄 3 2~ 66岁 ,平均 5 2岁。其中冠心病 10例 ,高血压病 6例 ,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者 4例。1 2 方法 所有患者就诊前心律失常持续 1~ 5h不等 ,且就诊前 0~ 6h内均未应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就诊后予ATP(辽宁省本溪第六制药厂生产 ) 10~ 15mg快速静脉注射 ( 10s) ,如首剂无效可在 3~ 5min后重复静脉注射。连续心电监护 3h ,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与不同心脏病心脏扩大行射频消融术 (RFCA)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 ,探讨其临床关系及“室上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诊断。方法 :对 18例大心脏病人并PSVT者行RFCA根治其PSVT ,对比其术前术后的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图值。结果 :①PSVT的解除对心功能及心室扩大的改善有良好的作用 ,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功能值改善 (P <0 0 5 ) ;② 18例中有室上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3例。结论 :对不同病因心脏病发生PSVT而加重心功能不全者行RFCA是改善心功能、缩减腔室扩大的有效方法之一 ,尤其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又称维拉帕米敏感性室速,系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常见类型。心动过速呈持续性发作,其心电图(ECG)表现为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伴电轴左偏或右偏。而90%~95%的患者ECG均表现为RBBB+心电轴左偏,提示室速起源点位于左后分支分布区即左下后间隔。如果心电轴右上偏,提示位于左心室下壁近心尖处或左前分支区域。本文报告2例心电图电轴分别表现为左偏和右偏的病例。  相似文献   

17.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硫酸镁与电复律终止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 VT)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硫酸镁与电复律终止Tdp VT患者21例次的临床资料.结果 TdpVT发作时应用硫酸镁终止者5例次,成功3例,成功率60.00%;电复律16例次,成功15例次,成功率93.75%.结论 硫酸镁与电复律终止TdpVT发作均安全有效,电复律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室性过早搏动(室早)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频发室早不及时纠正可导致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而危及生命。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Lown分级2级及以上频发室早23例,应用利多卡因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有效治疗此病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治疗的78例患有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发作时利用硫酸镁终止,实验组则利用电复律终止,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成功率,进而分为有效治疗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发作时利用电复律终止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病情严重,病死率较高,因此电复律对于此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