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脉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动脉导管药盒系统(PCS)植入术的护理。方法 对200例动脉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的患者进行观察及正确的护理操作。结果 200例患者中有6例并发症:留置导管堵塞3例,化疗药皮下外渗2例。PCS内感染1例。结论 严密的护理观察,可为患者保存一条安全可靠的化疗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动脉导管药盒系统(PCS)植入术的护理.方法对200例动脉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的患者进行观察及正确的护理操作.结果 200例患者中有6例并发症:留置导管堵塞3例,化疗药皮下外渗2例,PCS内感染1例.结论严密的护理观察,可为患者保存一条安全可靠的化疗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科于2004年8月至2008年12月针对27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取经皮植入动脉导管药盒系统(PCS)植入术,为长期规律地对肿瘤进行化疗灌注及化疗栓塞建立了良好的途径。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科于2004年8月至2008年12月针对27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取经皮植入动脉导管药盒系统(PCS)植入术,为长期规律地对肿瘤进行化疗灌注及化疗栓塞建立了良好的途径[1].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捷  汤可贻 《天津护理》2003,11(5):225-226
目的:探讨埋入式导管药盒系统用于恶性肿瘤病人长期动脉灌注化疗这一新途径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40例恶性肝、颅内肿瘤病人采用埋入式导管药盒系统进行长期动脉灌注化疗的效果观察及护理。结果:80%上病人采用该技术在动脉内建立化疗灌注通道长达2~3月。结论:术前、术中、术后及并发症的观察,药盒的正确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冯鄂湘  吴宇旋 《现代护理》2008,14(4):553-554
目的探讨经动脉导管药盒系统(Port-catheter System,PCS)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和护理。方法28例无法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动脉导管药盒系统埋植术,并经动脉导管药盒系统行多次灌注化疗,做好埋植药盒前后护理,掌握药盒穿刺使用的正确技术,及时处理化疗药物毒副反应,指导患者临床症状观察和保护药盒的方法。结果28例经过3~6个疗程的灌注化疗,肿瘤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8例,有效率89%,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动脉导管药盒系统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两种浓度肝素封管液对动脉微导管的封管效果。方法 2022年1-8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介入科行经股动脉穿刺留置微导管进行持续微泵化疗的100例肝转移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时间将2022年1-3月入院的50例患者纳入A组,2022年6-8月入院的50例患者纳入B组,化疗期间分别使用12.5 U/mL、6.25 U/mL的肝素封管液对A组、B组患者动脉微导管进行封管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导管堵管发生率及穿刺处皮肤渗血发生率。结果拔管后,A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B组患者延长,且较置管前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导管堵管发生率及穿刺处皮肤渗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6.25 U/mL浓度的肝素封管液对动脉微导管进行封管,在不影响患者凝血功能的同时也不会增加患者导管堵管及穿刺处皮肤渗血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两种浓度肝素封管液应用于留置动脉微导管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拟选取行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留置微导管的100名患者,简单随机分为A组、B组,A组使用12.5 U/ml的肝素钠封管液、B组使用6.25 U/ml的肝素钠封管液进行封管处理。观察两组患者动脉微导管堵管、渗血情况;统计动脉微导管堵管发生率、动脉微导管局部渗血发生率以及术前、拔除微导管后的凝血指标,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5 U/ml组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拔管后时间较术前延长且有统计学意义,6.25 U/ml组APTT、PT术前、拔管后无统计学意义;12.5 U/ml组APTT、PT拔管后时间较6.25 U/ml组延长且有统计学意义。12.5 U/ml发生堵管1例,6.25 U/ml组无堵管情况发生;高浓度组患者渗血发生率为18%,高于低浓度组的16%,两组渗血情况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6.25 U/ml浓度的肝素液进行封管,能减少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同时,不会增加堵管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仲春梅 《天津护理》2000,8(1):10-11
经导管动脉栓塞及化疗灌注术是近年来广泛开展的治疗原发性肝癌等的方法之一。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一种新的介入治疗方法-经皮左锁骨下动脉导管药盒系统应运而生。我院自1998年12月至1999年10月在放射科已成功进行8例经皮左锁骨下动脉导管药盒植入术,术后经过精心治疗护理,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 2 5例恶性肿瘤中晚期病人应用植入导管药盒系统规律性动脉化疗的方法和护理体会。在护理上要做好术前准备 ,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做好动脉化疗前的准备 ,介绍了输注、拨针的方法 ;动脉化疗后要充分水化 ,做好导管药盒的护理、心理护理等  相似文献   

11.
介绍恶性肿瘤患者行皮股动脉导管药盒系统(大学)植入术后化疗的护理,本科自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经皮股动脉PCS化学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93例,所发生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有局部皮下组织无菌性坏死,化疗灌注区域皮肤红疼痛、导管堵塞、胃溃疡、疼痛、发热等,其中最严重的是避部皮下组织无菌性坏死,采用此治疗方法能为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达5-30个月,总有效率CR+PR=75.9%。本组患者通过护士精心的护理,严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处理,做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均能顺利地完成化疗。  相似文献   

12.
吴美琪 《现代护理》2002,8(7):514-515
介入放射动脉插管行局部灌注、栓塞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但经动脉插管属一次性冲击化疗法 ,因无法进行长期持续治疗 ,需反复多次穿刺插管 ,故疗效不尽人意。我院自 1998年 12月~ 2 0 0 1年 11月共进行了 6 0例经皮动脉插管配合皮下植入导管药盒的新疗法 ,取得了满意疗效 ,植入成功率、置管准确率为 10 0 %,为肿瘤患者的局部灌注化疗建立了良好的给药途径。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血管走向及病变脏器的需要 ,我们采取了两种药盒植入位置。左锁骨下动脉穿刺、左胸壁皮下药盒植入术及右股动脉穿刺 ,右腹壁皮下药盒植入术 ,具体护…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选择合理浓度的肝素盐水进行封管,防止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堵塞,减少副作用。方法:将我院行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应用浓度为25mg/ml肝素盐水,对照组应用浓度为20mg/ml的肝素盐水对留置导管进行封管,比较两组导管堵塞情况、插管部位和全身其他部位出血情况。结论:两组患者导管堵塞和全身其他部位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部位出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20mg/ml肝素盐水封管,能有效防止导管堵塞,并且能减少插管部位出血。  相似文献   

15.
经皮左锁骨下动脉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是经皮穿刺左锁骨下动脉将导管送入靶位置后,尾端连接埋于左胸部皮下的动脉型化疗药泵(药盒),可经皮穿刺药盒反复给药,起到局部化疗作用;并可控制肿瘤生长甚至缩小肿瘤,为手术切除提供机会。我科从1998年5月至2000年10月共做了130例此手术,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动脉导管药盒系统(Port-catheter System,PCS)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和护理。方法28例无法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动脉导管药盒系统埋植术,并经动脉导管药盒系统行多次灌注化疗,做好埋植药盒前后护理,掌握药盒穿刺使用的正确技术,及时处理化疗药物毒副反应,指导患者临床症状观察和保护药盒的方法。结果28例经过3~6个疗程的灌注化疗,肿瘤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8例,有效率89%,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动脉导管药盒系统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经皮左锁骨下动脉导管——药盒系统(Port Catheter System. PCS)植入术可用于恶性实体瘤的长期化疗灌注或化疗栓塞。目前我院已完成88例次,成功率为100%,现将术中的技术配合经验报告如下: 设备及术前准备 采用GE公司ADVANTX AFM-DX HILINE数字减影X线机。术前技术准备主要包括下列方面: 1.机房消毒:由于本术与一般介入放射不同,需行皮肤切口,因此机房消毒应认真进行。我们主要采用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4支40瓦紫外线灯管,每次照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肝素封管液应用于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封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182例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分为A组(使用浓度为10u/ml的肝素封管液进行封管)42例、B组(使用浓度为50u/ml的肝素封管液进行封管)46例、C组(使用浓度为75u/ml的肝素封管液进行封管)50例和D组(使用浓度为100u/瑚1的肝素封管液进行封管)44例。记录四组PICC堵管率、导管留置时间和置管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err)和凝血酶原时间(TT)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四组患者堵管发生率分别为26.19%,23.91%,24.00%,2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6,P〉0.05),四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为(57.00±14.27)d,(56.59±13.82)d,(57.56±14.55)d,(58.04±14.0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0,P〉0.05),D组患者置管前AFIT值为(27.12±3.93)s,置管后(32.98±5.24)s,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6,P〈n01);D组患者置管前TT值为(17.06±1.55)s,置管后(20.04±3.01)s,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3,P〈0.01)。结论使用浓度为10U/ml的肝素封管液对PICC进行正压封管,既不会增加PICC堵管风险,又安全可靠,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肝素稀释液对肿瘤患者治疗间歇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预防静脉血栓及堵管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0例.A、B、C三组分别使用50 U/ml、125 U/ml、250 U/ml的肝素生理盐水正压封管.结果:C组患者静脉血栓形成,堵管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250 U/ml肝素生理盐水正压封管能有效预防肿瘤患者治疗间歇期PICC静脉血栓及堵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经皮髂内动脉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PIPI)的术前、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对本院肿瘤科收治的15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紫彬醇 铂类(PT方案,其中动脉用铂类、静脉用紫彬醇),行动脉导管药盒系统联合化疗,并对其进行临床观察与整体护理。结果: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的有13例、胃肠道反应12例、疼痛10例等不良反应,其中疼痛以Ⅱ度以下(包括Ⅱ度)较多。结论:动脉导管药盒系统化疗可以提高疗效、合理正确的护理可有效降低其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