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在7种过敏性皮肤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过敏性皮肤病病因较复杂,易受体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治疗效果往往不满意。2001年11月~2002年12月笔者采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对7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进行检测,以探讨其在寻找某些过敏性皮肤病病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儿童过敏性皮肤病的变应原情况.方法 采用德国默克公司生产的阿罗格变应原点刺液对5种常见过敏性皮肤病的儿童患者进行点刺试验.结果 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变应原检测阳性率为75.22%;变应原中粉尘螨(63.15%)和屋尘螨(58.62%)阳性率最高,反应强度亦最大;特应性皮炎(87.50%)对变应原反应阳性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过敏性皮肤病常见变应原的致病状况,为其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德国默克公司生产的 Allergopharma标准变应原液在前臂掌侧皮肤进行皮肤点刺试验, 同时应用0.1%组胺和生理盐水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判断结果得出的数据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2检验和t检验.结果:1 232例慢性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慢性湿疹等患者的皮肤点刺试验中,结果变应原阳性率为81.3%;尘螨(屋尘螨+粉尘螨) 阳性率(57.0%)明显高于其它变应原,其次阳性率较高的有虾(18.1%),其余阳性率〉10%的有松属、禾本科花粉、霉菌、杂草.儿童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成人组(P〈0.01),吸入组变应原阳性率及阳性程度明显高于食物组变应原(P〈0.01).结论:吸入组变应原是慢性过敏性皮肤病常见变应原,尘螨为首要变应原,其儿童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成人组,反应的强度明显强于成人组(P〈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常见的4种过敏性皮肤病的变应原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皮肤点刺法对1195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变应原测试。结果:慢性荨麻疹的阳性率最高。最常见的食入性变应原是海虾、海蟹、带鱼、芝麻、花生,吸入性过敏原是蟑螂、粉尘螨、室内尘、油菜花粉、柳树。结论:皮肤点刺试验可以帮助患者找出致病原,从而避免接触致病变应原。并为脱敏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院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常见的接触性变应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652例行斑贴试验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资料,包括接触性皮炎249例、面部皮炎158例、湿疹87例、激素依赖性皮炎64例、特应性皮炎51例、唇炎43例,并对斑贴试验结果及不同年龄、性别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斑贴试验总阳性448例(68.71%)....  相似文献   

6.
采用广医二院变态反应科制备之抗原,吸入组17种,食物组29种,细菌组12种,常规稀释双上臂外侧分别皮试。结果吸入组阳性率最高的是螨,为(70.09%),其次是野苋菜花粉(56.41%),蟑螂(53.85%)、蜜蜂(47.86%)、变季花粉(47.01%),依次为夏、冬、春花粉、飞蛾、丝、蚕蛹、多价垫料、屋尘等。食物组阳性率最高为虾(46.15%)、蟹(43.59%)、草菇(41.03%)、芝麻(28.21%)、尤墨鱼(22.22%)。细菌组的阳性率最高为大肠杆菌(12.82%)、变形杆菌(11.11%),其次为绿脓杆菌,肺炎球菌等,从中看出螨是引起过敏性皮肤病最重要的过敏原,其次是野苋菜花粉,蟑螂等,说明花粉过敏对这些皮肤病也起重要作用。蟑螂、蚕丝也是较强的过敏原,显示其在过敏性皮肤病的重要性,因此与食物过敏一样要尽量接触,如虾蟹均有较高的阳性率,细菌组织性率相对较低,且其作用尚未明了,留待今后进一步研究,说明通过变应原试检查可使患明确病因,为临床脱敏治疗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接触性变应原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83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并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疾病诊断的斑贴试验结果阳性率情况。结果 斑贴试验阳性751例(85.05%)。前6位变应原依次为硫酸镍、重铬酸钾、硫柳汞、卡巴混合物、芳香混合物、夸特15。男性患者重铬酸钾(χ2=48.58)和硫柳汞(χ2=4.36)阳性率均高于女性(均P<0.05)。不同年龄组斑贴试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3,P<0.01),其中18~45岁和46~59岁组硫酸镍阳性率均高于<18岁组(χ2值分别为4.09、12.06,均P<0.01),18~45岁组卡巴混合物阳性率及46~59岁组重铬酸钾阳性率也均高于<18岁组(χ2值分别为7.50、7.47,均P<0.01);18~45岁组硫柳汞阳性率高于>59岁组(χ2=10.28,P<0.01);而18~45岁组夸特15阳性率低于>59岁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天津地区296例过敏性疾病患者的常见变应原。方法采用皮肤点刺试验检测天津地区296例过敏性疾病患者的常见过敏原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96例患者中阳性患者125例,总阳性率为42.23%;其中粉尘螨、屋尘螨阳性率最高,分别为17.91%和15.20%,其次是蟑螂、艾蒿、干草尘埃,分别占9.12%、8.78%和6.08%。荨麻疹、湿疹和特应性皮炎患者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44.83%、42.64%和40.0%。结论粉尘螨和屋尘螨是天津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的常见致敏原,其次是蟑螂、艾蒿、干草尘埃,点刺试验是检测过敏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过敏性皮肤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敏性皮肤病为皮肤科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如何找到病人相应的变应原是临床上棘手的问题。我科应用IVT(In vitro test)方法,对34例过敏性皮肤病病人检测了常见的几种食物性或/和吸入性变应原的特异性IgE,以帮助病人寻找致敏原,为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5种瘙痒性皮肤病患者皮肤点刺试验变应原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瘙痒性皮肤病的变应原情况。方法 应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对 5种常见的瘙痒性皮肤病进行检测。 结果  2 80例瘙痒性皮肤病患者的变应原检测阳性率达 82 .14 % ;变应原中屋尘螨 ( 5 0 .0 0 % )和粉尘螨( 3 5 .71% )阳性率最高 ;荨麻疹 ( 93 .14 % )、特应性皮炎 ( 87.5 0 % )对变应原反应阳性率最高 ,其次为湿疹 ( 75 .47% )。结论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高的特点 ,可以帮助患者找出病因 ,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致病变应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湖北十堰地区常见过敏原。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1103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过敏原检测阳性患者828例(75.07%),吸入组阳性率排前3位的是蟑螂、艾蒿、尘螨, 分别为21.94%、19.49%、19.13%;食入性过敏原组阳性率排前3位的是淡水鱼、花生、海鱼, 分别为13.42%、11.79%、11.51%。夏季和秋季的过敏原阳性率高于春季和冬季。不同年龄组以及不同性别患者过敏原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本地区常见吸入性过敏原和食入性过敏原分别为蟑螂和淡水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武汉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变应原种类。方法:采用标准化皮肤点刺试验方法对23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10种变应原检测。结果:受试者变应原粉尘螨阳性率最高占80%;其次是海蟹、海虾、花粉、花生、狗毛上皮,分别占44.35%、36.52%、28.26%、26.96%和21.30%。结论:本地区变应原以粉尘螨最常见,慢性荨麻疹患者应尽可能避免接触含尘螨较多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的过敏性皮肤病、不同季节及不同性别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的差异性。方法用德国Allergy Screen变应原定量免疫印迹法对1774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进行检测。结果 1774例患者中,过敏原检测结果阳性736例(41.49%),5种过敏性疾病的吸入组阳性率分别为38.61%,37.11%,33.46%,36.36%和31.71%,食入组阳性率分别为13.88%,13.14%,8.09%,13.64%和7.32%;不同季节的阳性率分别为38.5%,78.92%,57.73%和23.79%。结论不同类型的过敏性皮肤病、不同季节及不同性别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不同。可根据疾病类型、季节及性别选择过敏原筛查范围,做好过敏性皮肤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180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及总IgE,筛查本地区常见过敏原。方法:采用德国AllergyScreen变应原定量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过敏原及总IgE。结果:750例(41.67%)患者过敏原阳性。吸人组以粉尘螨/户尘螨最高(338例,18.78%);食入组过敏原以牛羊肉最高(87例,4.83%);总IgE水平〉100IU/mL者占1253例(69.61%)。结论:北京地区过敏原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差异性较大,有必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过敏原筛查范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国人角层下脓疱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收集的3例角层下脓疱病患者的临床表型进行详细报道,并将结果与近年来国内发表的10例中国人角层下脓疱病患者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总结角层下脓疱病的临床特点。结果 13例患者中,男3例,女10例,平均发病年龄(34.9±18.8)岁,平均病程5年,多在中年发病,病程慢性;无明显相关的伴发疾病,大部分患者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及疼痛症状,少数患者在病程中伴有发热;皮损表现有泛发性和局限性,但不侵犯头面部与黏膜部位,皮疹表现无显著差异性;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角层下脓疱,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及脓疱疱液细菌培养阴性;治疗手段有多种,总体预后良好。结论角层下脓疱病多发生于中年女性,易误诊,可能与感染因素有关,皮损多分布于躯干及皱褶部位;具有典型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免疫病理检查及脓疱疱液细菌培养阴性;多种治疗手段均可获得缓解,光疗法为目前使用较多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16.
皮肤点刺试验检测慢性荨麻疹变应原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皮肤点刺试验检测慢性荨麻疹变应原的临床意义。方法用20种不同的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组胺为阳性对照。结果29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有210例为阳性反应,阳性率为71.92%,单个变应原中,以吸入性粉尘螨的阳性率为最高,达63.69%。结论皮肤点刺试验特异性高,为慢性荨麻疹患者寻找可能的变应原提供依据,并力求避免接触,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大连地区过敏性疾病患儿过敏原的种类。方法:对121例过敏性疾病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检测阳性率为76%(92例);居于前5位的过敏原为粉尘螨(47.9%)、屋尘螨(45.5%)、须发癣菌(29.8%)、霉菌II(28.1%)和霉菌I(24.8%)。结论:吸入性过敏原为大连地区过敏性疾病患儿的主要致敏原。  相似文献   

18.
12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皮肤变应原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各种变应原与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关系,为临床防治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用国际标准的皮肤点刺试验对12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27种变应原的检测。结果:12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变应原检测阳性率达83.8%。屋尘螨、粉尘螨是慢性荨麻疹的主要变应原,各占58.10%、59.70%:其次是虾、杂草、松属、谷类和花粉(禾本科),分别占25.8%、23.4%、22.60%、17.70%和16.9%。其中对一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9例(7.26%),对两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为8例(6.45%),对三种及以上变应原呈阳性反应为65例(52.4%)。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皮肤点刺试验有较高的变应原检出率,能为疾病的预防和进一步脱敏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各种变应原与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关系,为患者的预防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用国际标准的皮肤点刺试验对4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23种变应原的检测。结果4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23种变应原的检测阳性率达65.75%(263例):变应原中粉尘螨45.25%(181例)阳性率最高,其次为螨Ⅱ36.50%(146例)。结论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应积极寻找病因,避免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相应的致病变应原,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