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建敏 《国医论坛》2004,19(1):12-13
桂枝加附子汤出自《伤寒论》,原为“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而设。笔者临床喜用该方加减治疗疑难杂病,疗效甚佳,此举验案3则以示其治。  相似文献   

2.
“误汗 ,误下伤阴”的说法自古有之 ,至今仍有沿用者。是否误汗一定伤阳而误下一定伤阴呢 ?不完全是。笔者认为不适当的汗与下均可耗阴津或损阳气 ,或变生他证。在阴虚阳亢之体 ,汗下易伤阴 ,在阴盛阳虚之体 ,汗下易伤阳 ,在阴阳两虚之体 ,汗下易阴阳两虚。兹以《伤寒论》为例来论证。如《伤寒论》原文 2 1条 :“太阳病 ,发汗 ,遂汗不止 ,其人恶风 ,小便难 ,四肢微急 ,难以屈伸者 ,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就是太阳病发汗太过致表虚汗漏证 ,汗后不独伤阳 ,而且损阴 ,故“四肢微急 ,难以屈伸”。原文 6 8条 :“发汗 ,病不解 ,反恶寒者 ,虚故也 ,…  相似文献   

3.
2.小便不利伤津证《伤》21条说:“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由于过汗,伤及津液,津液亏乏,故见小便难。难者,不利之互词也,亦即小便不利之谓。本证虽见小便难之津亏表现,但仍以表阳虚为主,故治疗用桂枝加附子汤扶阳固表。  相似文献   

4.
附子大热纯阳,逐沉寒痼冷,补下焦阳虚,救三阴厥逆,有立挽危亡之效。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附子的方剂共33首,本文试对其应用附子的经验进行探讨,漏误之处,祈同道斧正。1 扶阳固表附子配伍桂枝汤,主治太阳表证,汗不如法,玄府洞开,阳气随津外亡而恶风,小便不利,四肢拘急者。如《伤寒论》第20条曰:“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附子一味扶阳固表,以阳复津回,诸症自愈。正如陆渊雷氏云:“良工治病,不患津之伤,而患阳之亡…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第20条云:"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仲景用于主治因发汗过多而致阳虚漏汗证.笔者窃仲景之意,结合临床,将该方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现兹列举临证医案3例,以请教方家.  相似文献   

6.
桂枝加附子汤系张仲景《伤寒论》中桂枝汤的变方。由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附子六味药物所组成。本方有调和营卫,温阳固表的作用。适用于太阳病,发汗太过,以致表阳虚而腠理不固的一系列症候。《伤寒论》原文21条云:“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于汤主之。”我运用本方温阳固表之意,临床治疗一例八年之怕冷症,获效显著,特作介绍。  相似文献   

7.
霍香 《中国民间疗法》2010,18(12):38-39
桂枝加附子汤出自《伤寒论》,张仲景专为太阳病发汗太过导致卫阻虚漏汗不止所设。经多年临床观察,该方不单治津液耗伤出现的小便难、四肢微急等症,如运用得当还可治疗多种病症,疗效确切,现举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桂枝加附子汤见于《伤寒论》,是由桂枝汤加附子1枚组成。其云:"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该方配伍严谨.笔者临证用于治疗盗汗、隐疹等,亦获良效。1黎明盗汗温姓女,40岁,患盗汗年余,其特征为每于黎明欲醒之时,上半身凉汗出而畏寒,醒转即止,其人平素易患感冒、神疲乏力,舌淡苦薄白。脉浮缓而弱。辨证属表阳虚表.卫表不固。黎明之时属阴气渐退,阳气始生.因其卫阳亏乏,失其固护,致阴液泄漏于外而出现表阳亏虚盗汗证,并非阴虚所致。故拟扶助卫阳,固表极汗之法,方…  相似文献   

9.
漏汗 ,始见于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原文 :“太阳病 ,发汗 ,遂漏不止 ,其人恶风 ,小便难 ,四肢微急 ,难以屈伸者 ,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依临床所见 ,漏汗非拘泥于文中所说“发汗 ,遂漏不止”之病因 ,但临证表现却与文中所述有相似之处 ,现举验案如下。1 饮酒过量致漏汗某患者 ,男 ,52岁。晚间与同事聚餐 ,将人头马与汽水 ,勾兑后开怀畅饮 ,子夜返回即感浑身燥热 ,多语 ,恶心呕吐 ,漏汗不止 ,2小时后入睡 ,次日来诊 ,自述一夜至此仍周身汗出 ,怕冷 ,口干乏力 ,口中无味 ,小便黄少 ,四肢沉重 ,懒于行走 ,察患者面色萎黄 ,神情…  相似文献   

10.
正桂枝加附子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其原文是"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为桂枝汤加附子,治疗阳虚兼见营卫不和之证。笔者常在临床对此方加减运用,兹将验案1例报道如下。姚某某,女,26岁。2016年8月1日初诊,主诉:双下肢畏冷2年余。患者2年前产后冬日受凉始发双下肢畏冷,刻诊:下肢畏风、冷痛,覆衣被则汗出,汗后皮肤湿冷甚,面色不华,胃纳不振,时觉头昏、乏力,月经量少,舌  相似文献   

11.
桂枝加附子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并治上》方,原文为“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指太阳外感风寒,过汗致阳虚漏汗表未解的证治。笔者抓住阳虚不固的主要病机,将桂枝加附子汤广泛用于鼻鼻九、遗精、遗尿、失血、经漏带下等多种因阳虚不固所致病证,每获良效,兹举例如下。1 带下病杨某,女, 42岁, 1998年 8月 3日诊。3年前因行经期劳累复又淋雨而恶寒高热,头身疼痛,经用青霉素、安乃近、氨基比林等出大汗后症状消失,但常觉腰酸易疲乏,带下增多、甚至淋漓不断、质稀如水,夜尿 2~3次,…  相似文献   

12.
(续)1.2散寒止痛 散寒包括有温中和温经之意,故散寒止痛之功,适用于寒湿偏胜之痹证。太阳病的治法是以发汗为主,但以絷絷汗出为最佳,若发汗太过和汗漏不止,导致表阳虚而腠理开泄,故出现兼变证,证见汗漏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等,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以调和营卫、扶阳固表。张仲景在此伍用炮附子,是取其温经复阳,固表止汗之意,以纠正阳虚致阴液脱损之势。  相似文献   

13.
<正> “回其阳则津自生”是清末名医陆渊雷先生注解《伤寒论》第21条:“太阳病发汗,遂漏汗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在按语中提出的。其原文是“津伤而阳不亡者,其津自能再生。阳亡而津不伤者,其津亦无后继。是以良工治病,不患津之伤而患阳之亡。阳明之津液干枯,津伤而阳不亡也,撤其热而津自复;少阴病之津液干枯,阳亡而津不继也,回其阳则津自生……桂枝附子汤证,伤津而兼亡阳也,仲景则回其阳而已,不养其津,学者深长思之。”可见陆渊雷先生对于“津液”与“阳气”的辩证关系认识极为深刻,具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4.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阳气者 ,若天与日 ,失其所 ,则折寿而不彰。”仲景秉承古训 ,在《伤寒论》中始终把助阳扶正的思想作为治疗学的核心。笔者研读《伤寒论》 ,将仲景助阳扶正之法概括为“八法” ,略述如下。1 扶阳解表法此法主要用于阳虚之表证或表里同病。如太阳病发汗太过 ,致阳虚漏汗并表证不解者 (2 0条 ) ,治以桂枝加附子汤。方中桂枝汤调和营卫 ,解肌祛风 ,熟附子温经复阳 ,固表止汗。再如 30 1条 :“少阴病 ,始得之 ,反发热 ,脉沉者 ,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少阴病是里虚寒证 ,不该发热 ,今“反发热” ,说明复感外邪而兼有…  相似文献   

15.
<正> 一、桂枝加附子汤治小儿虚脱黄某,男,7个月。1971年4月11日患感冒,高烧40℃,伴轻咳、吐乳。某医用解热西药后汗出不止,遂致眼泡凹陷,面色苍白,气息低弱,四肢冰冷,体温测不到,患儿家长急来求治。辨其症因汗漏不止,体液外泄,表阳衰微,已有阳脱之征。属《伤寒论》“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之例。宜先以益气回阳,阳回则津易复,处桂枝加附子汤加味:桂枝附子干姜_(各3克) 白芍人参_(各6克) 炙草_(1.5克) 大枣_(1枚) 开水煎。二剂均先服头煎,然后并为一处再煎,频频灌之,一日内服完。药后元气复,精神好转,肢体转温,面转红润,继用萝卜干煎汤和糖盐少许,灌之,五日后嬉玩如常。  相似文献   

16.
胡友俊 《四川中医》1998,16(8):14-15
《伤寒杂病论》用附子共29方《重复者不计》,其用途广泛,配伍精要,用量独特,服法各异。笔者试结合有关文献和个人临床体会,浅析张氏对附子的运用。1附子的应用范围《伤寒论》一篇用附子有20方。其中,用于太阳中风表虚证兼证2方,如桂枝加附子汤(见第20条),治太阳病发汗太过,阳虚漏汗不止,表证不解。用于太阳病兼变证5方:①兼肾阳虚3方,如真武汤(见第82条),治太阳病过汗而致阳虚水泛证;②兼阴阳两虚证1方,芍药甘草附子汤(见第68条),治汗后阴阳两虚证;③兼痞证1方,附子泻心汤(见第155条),治热痞兼表阳虚。附备考原…  相似文献   

17.
<正> 仲景学说在内科急重症抢救中的指导意义颇大,笔者根据查房所见,从下面三点谈粗浅体会。阳回则生阳亡则死仲景学说在扶助人体正气方面十分注重阳气,注意“亡阳”。如《伤寒论》第20条说:“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如果救治不及,发展到阳亡则死。295条至300条不治或死都是阳亡的缘故,但《伤寒论》中有五条亡阳证尚可救治,如286条“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从亡阳到阳亡,这是病  相似文献   

18.
多汗症是一种以出汗量多,影响人正常生活、工作的疾病。西医因其病因复杂,临床上治疗方法往往存在局限性。自古以来,中医对"汗证"记载颇多,桂枝加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用于治疗太阳病发汗太过致阳虚漏汗不止且表邪不解的病证。论述桂枝加附子汤成功治疗多汗症一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9.
此方出自《伤寒论》,原文为“太阳病、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主之”。据其症,在临床应用取得满意疗效,举案如下。1癃闭患者甲,自述小便点滴不爽,小腹胀满,排出无力1天,伴腰酸膝冷。查:神清、面色微白、小腹按之也硬满、舌质淡、脉沉细。病属癃闭,肾阳衰惫。  相似文献   

20.
周强  赵锡艳  逄冰  赵林华 《河南中医》2013,33(6):852-853
《伤寒杂病论》中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太阳病发汗后,阳虚汗漏不止证,"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原方为桂枝汤加附子一枚.仝小林教授临床中善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痹证,笔者师从仝小林教授,现选取验案1则分析如下,以阐述导师辨治和用药思路. 张某,女,30岁,2009年7月20日初诊.双肘、双膝关节冷痛4a,全身恶寒、自汗0.5a.患者4a前产后出现恶风明显,受风后肘膝关节冷痛,0.5a前出现全身乏力、自汗,受风后全身肌肉、关节冷痛.入院X线检查示:胸肺未见异常,胸椎、颈椎轻度骨质增生,双膝骨性关节炎.骨密度测定、心电图、腹部B超、甲状腺B超、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甲功能五项、血沉、免疫球蛋白、风湿全项、类风湿因子等均未见异常.HLA-B27(-),抗ds-DNA(-),抗CCP抗体(-),AKP(-),APF(-),ANA(1∶80),抗Sm抗体(-),抗RNP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补体C3:68.1,补体C4:11.0.眼科查示:双干眼征.西医诊断为:①双膝骨性关节炎;②颈椎病;③双干眼征;④结缔组织未分化病.中医诊断为尪痹(风寒闭阻证).予鹿瓜多肽、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及祛风湿、补肝肾中药汤剂口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