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对穿孔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16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炎患者的CT资料进行分析.116例中,45例并发阑尾穿孔(穿孔组),71例未发生穿孔(非穿孔组).结果:阑尾脓肿、蜂窝织炎、阑尾腔外积气和腔外结石4种征象对诊断阑尾穿孔的敏感度分别为42.2%、51.1%、15.6%和8.9%,特异度除蜂窝织炎为94.4%外,其余均为100%.CT诊断阑尾炎穿孔总的敏感度93.3%,特异度94.4%,诊断符合率为94%.此外,穿孔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和阑尾横径均大于非穿孔组者.结论:仔细观察有无阑尾脓肿、蜂窝织炎、腔外积气、腔外结石等征象,对判断阑尾炎及是否并发穿孔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对穿孔性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151例,并按照手术及病理结果分为穿孔组(66例)和非穿孔组(85例),总结分析其CT表现,并比较穿孔性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CT表现.结果:阑尾腔外粪石、阑尾腔外气体、阑尾周围脓肿、阑尾壁局限性强化缺损对诊断阑尾炎穿孔有很高的特异性(P<0.05),为诊断阑尾炎穿孔的特异性征象;阑尾周围炎、盆腔炎改变在穿孔组发现频率也明显高于非穿孔组(P<0.05),穿孔组阑尾直径明显大于非穿孔组(P<0.05),对诊断阑尾炎穿孔有一定价值;阑尾位置、阑尾腔内粪石、阑尾腔内气体、阑尾周围淋巴结肿大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T是诊断穿孔性阑尾炎有效、快速的方法,其中阑尾腔外粪石、阑尾腔外气体、阑尾壁局限性强化缺损、阑尾周围脓肿为诊断穿孔性阑尾炎较为特异的CT征象,阑尾周围炎、盆腔炎改变、阑尾直径增大对于诊断阑尾炎穿孔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穿孔性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CT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穿孔性和非穿孔性阑尾炎的CT表现,评估CT对这两种类型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选择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2例阑尾炎,根据手术结果将其分为2组:穿孔性阑尾炎组(21例)和非穿孔性阑尾炎组(11例)。分析阑尾炎的各种CT征象,并比较穿孔性与非穿孔性阑尾炎之间的CT表现。 结果 蜂窝组织炎、腹膜腔脓肿、阑尾壁强化伴缺损和阑尾周围积气是阑尾炎的直接 CT征象,对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P<0.05),穿孔性阑尾炎组的阑尾肿大较非穿孔性阑尾炎组更为明显(P<0.05)。间接CT征象中肠壁增厚、腹水、回肠壁强化、阑尾腔内积气以及积气合并阑尾附近大肠炎在穿孔性阑尾炎组中出现的频率也明显高于非穿孔性阑尾炎组(P<0.05)。 结论 直接CT征象可用于判断阑尾炎是否伴有穿孔,间接CT征象对于难以鉴别的病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穿孔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36例穿孔性阑尾炎的病人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经工作站进行多层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 CPR),分析其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穿孔性阑尾炎CT征象有:阑尾周围脓肿27例;阑尾腔外积气7例;阑尾腔外结石9例,均与阑尾周围脓肿或阑尾腔外积气并存;蜂窝织炎5例;阑尾壁局限性缺损1例.多层螺旋CT对穿孔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为92%.结论 多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多方位显示阑尾及其周围的病变,提高穿孔性阑尾炎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马万辉  王斌  范承林  刘先军 《人民军医》2006,49(10):584-585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拟诊急性阑尾炎26例螺旋CT资料。结果:均经手术证实,单纯性阑尾炎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2例,阑尾穿孔伴局部腹膜炎4例,阑尾脓肿2例,伴发弥漫性腹膜炎1例,局部出现肿块1例。阑尾形态正常1例,周围无炎症表现;右侧输尿管结石1例。CT扫描,急性阑尾炎多有阑尾增粗、壁增厚、阑尾腔积气、阑尾粪石、阑尾壁强化缺损等;同时可有阑尾周围炎性病变、积液及反射性肠淤胀等。结论:螺旋CT有助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急性阑尾炎的CT检查与诊断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及其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33例经手术病理和(或)穿刺活检证实的阑尾炎CT资料,就CT表现、分型和诊断价值加以分析.结果:33例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患者中,CT诊断为急性阑尾炎6例(18.18%);急性阑尾炎并阑尾周围炎10例(30.30%);急性阑尾炎伴阑尾穿孔3例(9.09%);阑尾脓肿10例(30.30%)和炎性肿块4例(12.31%).急性阑尾炎的直接CT表现有:阑尾增粗(直径>6mm),壁增厚;阑尾结石.间接表现则有:阑尾周围脂肪组织内条索状影;阑尾周围间隙内渗液及游离气体影;阑尾脓肿或炎性肿块等.结论:对临床疑似病例做螺旋CT检查有助于诊断或排除急性阑尾炎,并可对阑尾脓肿、炎性包块与回盲部肿瘤作出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阑尾坏疽穿孔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我院78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阑尾坏疽穿孔86例。结果:除4例因阑尾根部较为严重坏疽,回盲部处理不理想而放置腹腔烟卷引流以观察有无粪漏之外,无1例因未放置腹腔引流管而并发腹腔脓肿。结论:说明急性阑尾炎穿孔只要术中脓液擦洗干净、阑尾残端处理满意、选用有效抗生素,术后无需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时阑尾的内外径比值在诊断阑尾穿孔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121例经手术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术前的超声测量的阑尾内外径,计算其比值,将阑尾穿孔组(n=31)与未穿孔组(n=90)的超声阑尾直径比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ROC曲线法确定阑尾内外径比值在诊断阑尾穿孔的截断点。结果阑尾穿孔组的阑尾内外径比值为0.46±0.10,未穿孔组的阑尾内外径比值为0.63±0.5,两组比值差异有显著意义,阑尾的内外径比值以小于0.5可诊断为有阑尾穿孔,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和76.1%。结论超声可应用超声测量的阑尾直径比来预测阑尾穿孔。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MRI在穿孔与坏疽性急性阑尾炎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只穿孔性急性阑尾炎(PAA)及10只坏疽性急性阑尾炎(GAA)的新西兰大白兔进行MRI检查。观察如下MR征象:阑尾壁缺损,阑尾周围脓肿,阑尾腔外积气,阑尾周围蜂窝织炎。结果:PAA组与GAA组病例在阑尾壁缺损MRI征象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阑尾壁缺损、阑尾周围脓肿、阑尾腔外积气征象出现至少一种特异性MRI征象对PAA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66.67%(8/12)、100%(10/10)和81.82%(18/22)。结论:MRI在PAA与GAA鉴别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T诊断高位急性阑尾炎的价值,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CT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我院20例经手术证实的高位急性阑尾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CT资料。结果:20例中,5例阑尾根部位置平脐;11位于脐上;4例位于脐下,但其头部向后上走行至肝脏下方。CT表现为阑尾增粗20例,阑尾积液13例,阑尾结石12例,阑尾周围炎性渗出14例,阑尾炎性包块3例,阑尾穿孔2例,盆腹腔少量积液3例。结论:临床上对不典型右上腹或中上腹部疼痛患者应考虑高位阑尾炎的可能,及早行CT检查有助于高位急性阑尾炎的早期诊断,以减少并发症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陈海荣  杨军  高淳  吕琦  徐铭  周嘉   《放射学实践》2010,25(5):540-542
目的:探讨32层螺旋CT三维重组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方法:搜集60例临床拟诊急性阑尾炎的病例,采用32层螺旋CT进行扫描,以1.25mm层厚行薄层多平面容积重组图像后处理,总结分析其CT表现,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60例患者中,诊断为急性阑尾炎54例,右侧腹股沟疝1例,右侧输尿管下段结石1例,胆囊炎1例,结肠肿瘤1例,假阴性2例。其中CT表现为阑尾水肿、增粗、管壁增厚者52例,阑尾腔内肠石10例,阑尾周围炎45例,回盲部壁增厚12例,阑尾脓肿2例,阑尾穿孔2例,其中1例并发腹膜炎及麻痹性小肠梗阻。结论:急性阑尾炎有典型的CT表现,32层螺旋CT三维重组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从不同角度显示阑尾及其周围情况,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老年人不典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32例年龄>60岁,临床首诊非急性阑尾炎的病例,而经MSCT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并且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及特征。结果 3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单纯性阑尾炎5例,化脓性阑尾炎伴阑尾周围炎18例,坏疽伴穿孔性阑尾炎7例,阑尾脓肿2例,其中,阑尾腔内肠石19例,肠石位于阑尾腔外1例,并发腹膜炎3例,结肠肿瘤2例。结论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大多不典型,易误诊。MSCT平扫及图像后处理技术的联合应用,能直观地显示阑尾的形态及病理改变,在对老年人急性阑尾炎快速、准确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成人穿孔型急性阑尾炎的256层螺旋CT影像学特征,并对其征象进行全面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准确率,并探索256层CT在成人穿孔型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经手术证实的成人穿孔型急性阑尾炎35例,对其主次要征象进行分析总结,并与166例非穿孔型急性阑尾炎进行影像学对照。结果成人穿孔型急性阑尾炎的主要征象为阑尾腔外游离气体及腔外粪石,发生率分别为28.5%及5.7%,腔外气体均较少,最大深度均不超过4.7mm,最大长度不超过4.9mm,腔外粪石平均直径3mm。与非穿孔型急性阑尾炎相比,次要征象阑尾周围脓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阑尾周围炎发生率及程度均较严重。结论阑尾腔外气体及腔外粪石是成人阑尾炎穿孔的重要诊断依据,在主要征象不明显时,发现阑尾周围脓肿及严重的阑尾周围炎则可高度提示阑尾炎已发生或将要发生穿孔的可能。256层螺旋CT在诊断穿孔型阑尾炎方面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高频加压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探头及局部加压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超声高频探头及局部加压法检查急性阑尾炎237例,分析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化脓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以及伴发症的声像图特征,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237例均行手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7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5.1%(40/47);急性化脓坏疽穿孔性阑尾炎169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8.8%(167/169);阑尾周围脓肿2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与手术对照超声诊断总符合率为96.2%。结论:临床疑急性阑尾炎采用超声高频探头及局部加压扫查,阳性显示率高,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和30例无任何症状的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多层螺旋 CT 检查。测量阑尾外径,观察阑尾位置,阑尾腔内液体密度、气体密度,阑尾周围脂肪密度改变及腹膜增厚、腹腔积液等并发表现。结果急性阑尾炎平均阑尾外径为(9.78±2.33)mm,健康成年人平均阑尾外径为(5.05±0.53)m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5,P <0.01)。阑尾周围组织脂肪密度增高、毛糙25例,占83.33%,CT 值约-40~20 HU;阑尾周围有渗出性改变伴腹膜增厚13例,占43.33%;阑尾管壁增厚、水肿29例,占96.67%;阑尾腔内高密度粪石9例,占30.00%;阑尾炎合并肠梗阻1例(占3.33%);阑尾炎患者并发有腹膜增厚,占80.00%;合并有腹腔积液,占23.33%。结论多层螺旋 CT 全腹部平扫可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当阑尾外径 CT 表现为≥6 mm,阑尾腔积液、腔内粪石、周缘脂肪密度增高、腹膜增厚、腹腔积液等征象,可提示阑尾炎诊断。  相似文献   

16.
64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诊断成人急性阑尾炎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峰  查云飞  周静然  叶明   《放射学实践》2013,(12):1275-1278
目的:探讨64层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E LightSpeed 64层CT机,对98例临床怀疑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分析单纯平扫及平扫结合增强扫描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符合率。结果:98例中54例行手术治疗,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正常阑尾,47例为急性阑尾炎:阑尾充血、水肿4例,单纯性阑尾炎12例,阑尾炎伴阑尾周围炎17例,阑尾坏疽、穿孔伴周围炎8例,阑尾脓肿6例。CT平扫诊断急性阑尾炎46例,其中3例为假阳性;平扫结合增强扫描正确诊断45例,假阴性2例。两者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分别为91.5%、57.1%、93.5%、50.0%和87.0%以及95.7%、100.0%、100.0%、77.8%和96.3%。两者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平扫可以快速准确地显示急性阑尾炎及其并发症,而且操作简便、费用少及辐射剂量低,可以作为拟诊急性阑尾炎而临床表现不典型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芳  邵剑波  唐映波  沈杰峰   《放射学实践》2009,24(10):1151-1154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5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和CT资料,总结其CT表现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55例急性阑尾炎中,卡他型12例,化脓型25例,坏疽型18例。CT表现为阑尾肿胀增粗(37/55);阑尾腔内肠石(35/55);阑尾腔内积气(17/55);阑尾穿孔并周围脓肿形成(18/55);阑尾周围组织密度不均匀升高(19/55);相邻盲肠壁增厚(24/55);腹水(11/55);肠梗阻(5/55);其它还有肝脓肿、NEC等并发症形成。结论:儿童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CT检查可显示阑尾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的病理改变,为临床明确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尤其适用于儿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成人急性阑尾炎的MS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118例成人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特点。结果:118例中,单纯性阑尾炎40例,化脓性阑尾炎29例,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49例。CT示阑尾位置:8例显示不清;余110例中盆位30例(27.3%),回肠后位25例(22.7%),盲肠下位20例(18.2%),盲肠后位17例(15.5%),回肠前位10例(9.1%),盲肠外位5例(4.5%),高位2例(1.8%),盲肠内位1例(0.9%)。CT表现为阑尾肿大,阑尾壁强化缺损,阑尾腔内粪石,阑尾腔外积气,阑尾周围脂肪密度增高,邻近腹膜增厚,回盲部肠壁增厚,阑尾周围脓肿形成,腹腔或盆腔积液。CT对成人单纯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为92.5%(37/40),化脓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为86.2%(25/29),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为98.0%(48/49),总诊断准确率为93.2%(110/118)。结论:MSCT能很好地显示成人阑尾的解剖位置及其周围的邻近组织,对于阑尾炎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能为临床术前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临床确诊的49例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阑尾肿大增粗9例,阑尾盲肠周围炎21例,阑尾周围脓肿19例,27例中有39个粪石,右侧结肠旁沟积液14例,右侧腰大肌影模糊8例。结论 螺旋CT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手段,尤其能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有利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S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9例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MS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MPR)/曲面重建技术(CPR)分析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并与临床病理对照。结果阑尾增粗82例,阑尾壁增厚38例,阑尾粪石43例,阑尾周围脂肪间隙"条纹征"80例,阑尾周围脓肿12例,阑尾穿孔18例,盲肠壁增厚与阑尾开口形成"箭头征"16例,右侧腰大肌肿胀模糊不清15例,腹腔积液20例,合并肠梗阻8例,阑尾无明显异常3例,CT诊断正确96例,诊断符合率为97%。结论 MSCT薄层扫描结合MPR/CPR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同时可以提高鉴别诊断能力,可作为急性阑尾炎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