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军 《甘肃医药》2011,(8):511-512
目的:探讨内镜清洗消毒的规范操作,从各个环节把好内镜清洗消毒与灭菌的质量关,保证内镜消毒灭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Pentax EG-2940胃镜及肯格王牌内镜清洗中心,严格按照规定的清洗流程和操作规范操作,将样本接种于普通琼脂板上进行细菌培养培养观察。结果:66例样本培养观察结果,未见到微生物及细菌生长,消毒合格率达到100%。结论:严格执行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重视清洗过程,正确使用清洗消毒机,使清洗消毒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是确保内镜消毒灭菌效果和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内镜技术已经广泛开展,随着医院感染预防措施的进一步规范,对内镜室的护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对内镜及附件进行清洗消毒灭菌,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我们根据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2004版),规范了科室设置,设立了候诊区、胃镜检查区、肠镜检查区、清洗消毒区(四槽清洗槽),解决了附件清洗的难题,提高了附件的使用寿命。2005年1月—2009年1月我们采用酶洁液结合超声振荡仪清洗附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骆春华 《中外医疗》2011,30(13):136+138-136,138
目的为全面了解本区胃肠镜室落实《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情况及存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方法根据广东省《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评分标准》进行现场考评。结果医院内镜室存在布局流程不合理、清洗、灭菌设备欠缺、相应规章制度不健全、内镜达不到消毒、灭菌效果要求、工作人员知识老化等。结论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清洗消毒效果质量以及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为达到卫生部新的CSSD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我科对供应室护士去污区各项操作进行规范化培训,提高工作质量,保证灭菌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内镜检查的广泛应用和内镜治疗的不断开展,内镜及附件的种类越来越多,特别是有些附件如治检钳、注射针等在内镜检查治疗中需突破人黏膜屏障而造成损伤,这些均是造成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尤其是HBV、HCV、TB、沙门氏菌及Hp的交叉感染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内镜及附件的消毒十分重要。我院根据2004年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设了单独的清洗消毒室和内镜诊疗室,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内镜的诊疗工作分时间段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的设备亦分开。工作人员在诊疗清洗毒时,除穿工作服,还戴渗透围裙、一次性口罩、帽子、橡胶手套等。在诊疗、清洗消毒时,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管的内镜及所有附件进行灭菌处理。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黏膜接触的内镜.进行高水平消毒。内镜消毒灭菌后要定期做生物学监测。现重点介绍清洗、酶洗、消毒灭菌方法:内镜使用后,纱布擦拭外表面污物,反复送水、送气10s。  相似文献   

6.
为防止经内镜传播疾病,我们院消化内镜从清洗消毒到诊疗全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清洗消毒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消毒质量不保、酶洗省略或不规范、清洗消毒过程中一些细节未注意、内镜保存不当、病人未分诊等是影响消化内镜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了有效对策.如:加强内镜的消毒管理,杜绝操作不规范的一切因素,加强消毒液的监测,注意酶洗液的应用,注意消毒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及消毒后内镜的保存,加强诊疗病人的分诊.  相似文献   

7.
清洁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 将清洗物品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尽可能降低到比较安全的水平.手术器械多是重复使用,术后清洗效果是否达到要求,是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环节.清洗是否彻底,直接影响到灭菌的质量,美国每年有1 500万例次由于器械清洗消毒不当而引起医院感染[1].按照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要求,使用后的器械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采用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四步骤进行清洗,严格把握清洗的质量,清洗后的器械采用带光源放大镜检测法进行检测.我们比较了检测合格与不合格物品灭菌后微生物学监测结果 ,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防止经内镜传播疾病,我们对消化内镜从清洗消毒到诊疗全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清洗消毒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消毒液浓度不足、消毒过程中一些细节未注意、内镜保存不当、病人未分诊等是影响消化内镜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了有效对策,如:加强内镜的消毒管理,杜绝操作不规范的一切因素,加强消毒液的监测,注意酶洗液的应用,注意消毒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及消毒后内镜的保存,加强诊疗病人的分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规范化流程管理对医院消化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消化内镜检查的168例患者,依据使用消毒方式不同的内镜分为两组,各84例。对照组消化内镜消毒灭菌处理过程中采用常规消毒流程,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流程管理。统计对比两组消化内镜消毒灭菌效果(消化内镜消毒灭菌合格率、内镜相关感染)及消毒灭菌临床操作改善情况(未进行使用情况调查、消毒液浓度不合理、消毒不全面、操作不规范、浸泡周期不合理、重复操作、存放不当)。结果观察组未进行使用情况调查、操作不规范、消毒液浓度不合理、存放不当、消毒不全面、重复操作、浸泡周期不合理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消化内镜相关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消毒灭菌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规范化流程管理应用于消化内镜消毒灭菌过程中,可提高工作人员临床操作水平及消毒灭菌合格率,一定程度避免或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彻底清洗使用后的消化内镜,去掉附着在上面的血液、脓血、体液等有机物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清洗不彻底将直接影响消毒灭菌效果.为了解消化内镜清洗环节现状,我们对石家庄市12所医院内镜室进行了专项调查,并通过对清洗质量的抽样检测,分析内镜器械清洗不彻底的原因,探讨影响消化内镜清洗质量因素.  相似文献   

11.
消化内镜对消化道疾病诊治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由于它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可能导致组织损伤,清洗、消毒或灭菌不彻底,极易引起院内感染.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加强操作人员的消毒灭菌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训,强调严格的消毒程序、足够的消毒时间,内镜附件一用一灭菌等诸环节的重要性,坚持日常监督与每月监测相结合,以最大程度减少患者及工作人员的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2.
医院的手术室是外科诊治和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消毒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的关键部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高科技技术和内镜手术的广泛应用,给我们的临床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要求手术室的护士采用一系列适用于内镜术后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流程,我院手术室按:水洗→酶洗→消毒灭菌→冲洗→干燥程序进行。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1一般处理流程1.1冲洗清洗操作完毕,分离芯、套等器械,及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管腔内用软刷刷洗和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加强关节镜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法按照卫生部关于《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的通知要求,以“流动冲洗-多酶洗液浸泡-高压水枪冲洗-超声清洗器清洗-高压灭菌”的操作流程对关节镜进行清洗消毒灭菌。结果认证落实了卫生部关于《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并对灭菌后的关节镜,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细菌总数〈20cfu/件,未检出致病菌。结论开展关节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将关节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加强监测和监督;制定和完善关节镜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从事关节镜诊疗和关节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关节镜清洗消毒方面的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正确掌握关节镜的清洗和消毒灭菌技术。  相似文献   

14.
刘金淑 《医学动物防制》2005,21(12):894-895
目的:为全面了解内镜室《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落实情况及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方法:针对医院各内镜室,依据《河南省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考评标准》采取现场检查的方法。结 果:医院内镜室存在制度不健全、工作人员知识贫乏、清洗不彻底、清洗消毒与诊疗操作未分室进行、人员及设备配 备不全等。结论:内镜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吴钦钰 《包头医学》2007,31(4):253-254
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供应室应承担医院各种物品的清洗包装灭菌工作,但是,多数基层医院供应室条件及设施都没有达到要求,还存在着临床科室待灭菌物品自行清洗、包装,由于操作不规范,因而导致待灭菌物品合格率低。因此,我院为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进一步加强内镜管理,严格预防和控制因管理操作方法质量问题而导致医源性交叉感染,方法制定完善配套的管理制度; 查找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每个环节问题,分析影响操作效果的原因;制定落实改进内镜管理过程中具体措施方案;修改操作质量考核标准,强化内窥镜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结果 在监控管理中认真执行国家卫生部制定<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使内镜清洗消毒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监测灭菌生长达到合格的标准,保证医疗安全.结论 持续改进内镜管理,有助于提高整体服务质量,防止交叉感染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硬式内镜器械处理现状,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探讨提高硬式内镜器械处理质量的有效措施。方法对8家二级以上医院内镜管理护士进行硬式内镜处理方式和常见问题访问及问卷调查。结果仍有医院未设内镜专用工作台以及未配备内镜专职清洗人员,20%的清洗人员未经过相关培训,65%做到了酶清洗剂现配现用,50%使用了超声清洗机;半数医院能按规范流程清洗内镜器械;清洗检测中,基本均为目测法。结论影响硬式内镜器械处理效果的主要原因有:清洗条件不具备,清洗人员培训力度不够,清洗流程简化,主要清洗工具使用方法不当、内镜附件及器械数量比例不当、检测方法落后以及监控力度不强。针对这些原因,强化内镜管理,寻求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内镜器械的清洗环节进行日常监测,提高清洗质量和灭菌成功率,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治疗用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与保养.方法 认真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对我院内镜中心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与保养.结果 用此方法对软式内镜进行清洗消毒与保养,未发生一例因内镜及附件引发的并发症.结论 采用正确的清洗方法和适当的消毒与保养方法,有利于医院感染的控制,延长软式内镜的寿命,保证各种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韦利飞  吕海凤  谢丹 《当代医学》2010,16(26):31-32
目的探讨便捷、安全、快速无毒的内镜灭菌方法。方法按内镜去污程序将内镜器械清洗后吹干采用两种灭菌方法消毒内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灭菌方法均达到灭菌要求。结论与2%戊二醛相比,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具有灭菌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快速高效、无毒环保等优点。大大提高了内镜器械的重复使用率,是内镜首选的灭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庞红星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3):975-976
目的降低口腔诊疗器械使用中的交叉感染,使消毒灭菌流程规范化,提高消毒灭菌合格率,确保医疗、护理工作的质量。方法分析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规范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流程。结果选择正确的清洗消毒方法能够避免口腔诊疗器械清洗不彻底,保证灭菌效果,减少交叉感染。结论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能否保证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