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07年间30例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30例患者,Ⅰ期行右半结肠切除5例,Ⅰ期横结肠切除2例,Ⅰ期行左半结肠或本肠上段癌切除,近端结肠缝口,关闭远端结肠或直肠备Ⅱ期吻合21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缝口2例(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病率13.3%(4/30),围手术期病死率3.3%(1/30).结论 重视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期处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2.
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4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4~2008年40例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40例患者中,Ⅰ期行右半结肠切除7例;Ⅰ期行横结肠切除2例;Ⅰ期行左半结肠切除或直肠上段癌切除、Hartmann结肠造口备Ⅱ期吻合28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3例(直肠癌)。结论:重视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减少并发症是提高外科治疗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25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家海 《重庆医学》2008,37(15):1670-1671
目的 探讨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右半结肠切除吻合4例;横结肠切除吻合3例;Ⅰ期乙状结肠和(或)直肠上段切除吻合3例,加近段结肠造瘘3例,近段结肠造瘘、远端关闭Ⅱ期吻合6例;乙状结肠造瘘行Miles术2例,Dixon术1例;无法切除仅行乙状结肠造瘘,Ⅱ期乙状结肠和直肠上段切除吻合2例,死亡1例.结论 对于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外科手术治疗是唯一治疗方法,应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争取急诊Ⅰ期手术治疗,依据个性化原则合理选择术式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附4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处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1990-2000年间40例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临床资料.结果:40例病人,结肠癌28例,直肠癌12例,中晚期病例占92.5%,Ⅰ期行右半结肠切除10例;Ⅰ期左半结肠切除8例,Ⅰ期行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癌切除,近端结肠造口,远端肠管闭合备Ⅱ期吻合19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3例(直肠癌).围手术期死亡率5.0%(2/40).结论:提高对大肠癌肠梗阻的认识,降低误诊率,合理选择术式,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91~2007年32例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32例患者中行Ⅰ期结肠癌根治性切除肠管端端吻合术共24例,其中右半结肠切除7例,横结肠切除3例,左半结肠切除5例,乙状结肠切除9例.行左半结肠切除、横结肠造口,关闭远端结肠备二期吻合2例;乙状结肠癌根治性切除结肠造口1例;肿瘤无法切除行结肠侧侧吻合或造口5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9%(7/32),围术期死亡率3.1%(1/32).结论 重视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认识,早期诊断,根据病情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做好围术期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跃志  于国锋  姜云涛  郝志刚 《河北医学》2010,16(11):1362-1363
目的:探讨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分析2005年至2010年间62例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62例病人,Ⅰ期行右半结肠切除9例;Ⅰ期行横结肠癌切除4例;Ⅰ期行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癌切除,近端结肠造口,关闭远端结肠或直肠备Ⅱ期吻合47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2例(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9%(8/6 2),围手术期病死率3.2%(2/6 2)。结论:重视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30例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并与另外30例行保守治疗的患者预后相比。结果30例患者中,2例I期行横结肠切除;5例I期行右半结肠切除;2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直肠癌);21例I期行左半结肠切除或直肠上段癌切除、Hartmann结肠造口备Ⅱ期吻合。与保守治疗组相比,I期患者的预后无差异性,而在其他患者的治愈率上有明显差异。结论提高外科治疗的重要措施是加大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认识、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处理、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致肠梗阻17例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 17例大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病人中Ⅰ期右半结肠切除 6例 ,Ⅰ期横结肠癌切除 3例 ,Ⅰ期左半结肠或乙状结肠切除 5例 ,Ⅰ期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癌切除、近端结肠造口 2例 ,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 1例。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 2例 ( 11.8% ) ,围手术期无死亡。结论 重视对癌性梗阻的认识 ,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是提高疗效 ,减少病人痛苦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断和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90~2002年67例大肠癌致肠梗阻病例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67例结肠癌致肠梗阻病人I期右半结肠切除吻合14例,Ⅰ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37例,Ⅰ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近端结肠造瘘术8例,左半结肠切除、近断结肠造瘘、关闭远端结肠4例。3例直肠癌致肠梗阻病人,肿瘤无法切除,作乙状结肠造瘘1例,横结肠造瘘,肠梗阻缓解后行Mile’s手术3例。全组无吻合口漏和死亡病例。结论 为了提高5a生存率和减少Ⅱ期手术,结肠癌致肠梗阻应争取Ⅰ期切除吻合。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做好术中结肠灌洗和围手术期治疗是手术成功关健。文章还强调了大肠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体会(附3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军  余彬  牟得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0):1163-1164
目的:探讨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90~2004年间33例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33例病人,I期行右半结肠切除7例;I期行横结肠切除5例;I期行左半切除近端结肠造口19例;直肠上段癌切除乙状结肠造口1例;直肠癌无法切除乙状结肠造口1例。结论:重视对大肠癌致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术式,做好围手术处理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人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疗效.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的30例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病例中,15例采用Ⅰ期结肠造瘘术缓解肠梗阻、Ⅱ期手术根治+造瘘肠管还纳术;15例采用Ⅰ期手术根治+结肠造瘘术、Ⅱ期造瘘肠管回纳术.结论 Ⅰ期手术根治+结肠造瘘术、Ⅱ期造瘘结肠回纳术治疗乙状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在手术根治率及3年、5年生存率方面效果更优,更适用于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梗阻性大肠癌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右半结肠癌24例,横结肠癌3例,结肠脾曲癌8例,降结肠癌14例,乙状结肠癌5例,直乙状结肠交界2例.结果:56例病人中Ⅰ期切除33例,Ⅱ期切除18例,捷径手术5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8例,肺部感染6例,腹腔感染3例,胸腔积液1例,肠瘘1例,经积极治疗后痊愈.死亡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9%,手术病死率为1.8%.结论:对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病人,施行个体化手术方案及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原则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临床资料,其中右半结肠癌9例,左半结肠癌30例,直肠癌45例。84例中DukesB期12例,C期40例,D期32例。84例均手术治疗,其中行结肠造口9例,miles手术32例,Hartmann手术9例,一期切除吻合加肠外置术6例,结肠灌洗一期切除吻合28例。结果 治愈82例,死亡2例。未能切除癌肿的2例患者术后5个月死亡。结论 手术治疗是解除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唯一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腹腔污染等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右半结肠癌4例,左半结肠癌13例,直肠癌3例,术前并存病和合并症多(80%),其中单纯结肠造口2例,Hartmann术4例,结肠灌肠和术中减压一期切除吻合14例;结果治愈20例;结论手术治疗是解除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唯一方法。只要掌握手术适应症,重视围手术期及术中处理,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梗阻性大肠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术式选择及术中处理要点.方法 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19例梗阻性大肠癌致低位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中,一期行右半结肠切除5例:一期行横结肠切除1例;一期行左半结肠癌切除,近端结肠造口、远端关用备二期吻合11例.直肠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术后病死1例.结论 选择合理术式及正确的术中处理,是减少梗阻性大肠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方法.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不能强行一期切除吻合.  相似文献   

16.
文信  刘桂平 《广西医学》2010,32(10):1256-1257
目的总结大肠癌致肠梗阻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情况。结果Ⅰ期切除术43例,其中同时吻合术32例(左半结肠癌及直肠癌19例,行Hartrnanns术5例,肿瘤切除后行端端吻合+近端结肠造瘘6例);8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瘘3例,横结肠造瘘3例,捷径手术2例;术后吻合口瘘1例。结论大肠癌致肠梗阻,只要及时正确处理,采取合理的手术方法,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分析1999年至2004年38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38例患者中,Ⅰ期行右半结肠切除5例;Ⅰ期行左半结肠切除,近端结肠造瘘,关闭远端结肠31例;肿瘤无法切除行横结肠造瘘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2%(5/38),围手术期病死率2.6%(1/38)。结论:加强对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认识。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病例的外科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分析1990~2004年我院收治的56例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合近年文献,评价其外科处理方法。结果56例均行手术治疗,Ⅰ期行右半结肠切除12例;Ⅰ期行横结肠切除5例;Ⅰ期行左半结肠切除26例;Ⅰ期行左半结肠或上段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Hartmann造口术)、远端关闭待Ⅱ期吻合术12例,其中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2例;1例行回肠横结肠捷径手术。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其中肺部感染5例,泌尿系感染2例,切口裂开2例,呼吸衰竭及心肌梗死各1例,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死亡2例,病死率为3.57%。结论重视对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选择合适的术式,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疗效。对于左半结肠癌或上段直肠癌致肠梗阻,做好术中的肠道减压及灌肠、行Ⅰ期左半结肠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大肠癌致肠梗阻42例分别采用右半结肠切除术,Hartmann结肠造口术和乙状结肠造口术。结果:42例行右半结肠切除Ⅰ期吻合8例;行横结肠癌切除Ⅰ期吻合2例;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癌行Hartmann手术26例;直肠癌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6例。术后并发症7例(16.67%),围手术期病死率2例(4.76%)。结论:左半结肠癌致梗阻行Ⅰ期手术切除,Hartmann肠造口术仍不失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8 a间收治的43例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采用右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治疗14例,左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治疗11例,Hartm ann手术7例,姑息性结肠造口7例,探查活检手术4例,术后并发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1例,腹腔感染1例。结论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特别是左半结肠癌,外科治疗的术式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有条件的应选用一期切除吻合可获得良好效果,但必须注意术中肠道灌洗和围术期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