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电离辐射所致皮肤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离辐射所致皮肤损伤的临床分析谢凯,潘东向,杨柏成,李淑杰当射线作用于皮肤时,不论是大剂量一次照射,还是大剂量分次照射或是小剂量长期照射,都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物效应。下面就我室收治的放射性皮肤损伤21例做一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5...  相似文献   

2.
放射性皮肤损伤是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其损伤程度取决于放疗剂量大小、疗程长短、照射面积大小、个人对放射线的敏感程度等因素。严重的皮肤损伤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又会影响治疗的连续性,因而成为肿瘤放疗疗效的限制性因素。如何从护理的角度减轻该并发症是肿瘤专科护理人员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本文对16例因Ⅲ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而中断治疗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并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对皮肤和黏膜急性放射性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70例首程放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研究观察。观察组: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对照组:不行任何治疗。结果观察组皮肤黏膜的辐射损伤耐受剂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发生严重皮肤黏膜放射性损伤的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对急性皮肤黏膜放射性损伤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观察两种皮肤防护剂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放疗科收治的57例采用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利肤宁,设为试验组)与53例采用三乙醇胺乳膏(设为对照组)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行放射治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两组患者除外用药不同外,其他治疗方法均相同,对比两组患者放射治疗期间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及不同放射剂量时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1)放射治疗1周后,试验组患者中皮肤出现1级损伤者18例、2级损伤者37例、3级损伤者2例,对照组患者中皮肤出现1级损伤者10例、2级损伤者29例、3级损伤者13例、4级损伤者1例,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试验组患者在放射剂量为20 Gy以下时均未出现皮肤损伤;在放射剂量为20~40 Gy时,有18例患者出现皮肤损伤;在放射剂量为40 Gy以上时,有39例患者出现皮肤损伤。对照组患者在放射剂量为20 Gy以下时,有1例患者出现皮肤损伤;在放射剂量为20~40Gy时,有29例患者出现皮肤损伤;在放射剂量为40 Gy以上时,有23例患者出现皮肤损伤。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放射剂量时皮肤损伤发生情况对比,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肤宁可有效延长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期间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时间,降低皮肤损伤程度,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湿润烧伤膏联合龙血竭防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放射治疗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1组(30例)与对照2组(30例),观察组患者放射治疗后照射区域皮肤均匀涂抹湿润烧伤膏,出现Ⅱ~Ⅳ级放射性皮肤损伤时加用龙血竭粉末外敷;对照1组患者放射治疗后照射区域皮肤均匀涂抹湿润烧伤膏,出现Ⅱ~Ⅳ级放射性皮肤损伤时继续应用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对照2组患者放射治疗后照射区域皮肤不采取防护措施,出现Ⅱ~Ⅳ级放射性皮肤损伤时予以碘伏常规换药治疗。对比观察3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放射治疗中断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放射治疗20 Gy、40 Gy及结束后,3组患者皮肤损伤发生情况对比,χ~2=59.417、94.876、29.072,P均=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对照2组患者皮肤损伤发生情况较观察组及对照1组严重(放射治疗20Gy后:χ~2=41.918、23.721,P均=0.000;放射治疗40 Gy后:χ~2=74.118、47.368,P均=0.000;放射治疗结束后:χ~2=61.606、30.610,P均=0.000),而观察组与对照1组患者皮肤损伤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均>0.05)。放射治疗过程中,对照2组中有7例患者因放射性皮肤损伤中断治疗,明显高于观察组与对照1组均无患者中断治疗(χ~2=15.181、7.925,P=0.000、0.005)。放射治疗结束后2周,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χ~2=6.923、24.761,P=0.009、0.000),而对照1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2组(χ~2=8.324,P=0.016)。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龙血竭可有效防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促进放射性皮肤损伤创面愈合,避免放射治疗中断,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维斯克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作用和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28  
维斯克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作用和毒理学研究吴淑荣杨晓虹纪辉王承芬戴红放射性皮肤损伤在放射治疗病人中极为常见,而且损伤形成后经久不愈,用一般烧伤软膏难以奏效。近年来临床上采用维斯克湿敷法治疗,取得良好疗效。为了临床广泛地应用,作者通过大量药理、毒理学...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射性皮肤损伤是指放射线对皮肤照射所引起的急慢性皮肤损伤。核灾难、放射性事故、放射性治疗、职业暴露等都有可能造成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大约95%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最终会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过程后发展为辐射诱发性皮炎,因此如何正确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医认为,放射性皮肤损伤属于火热毒邪,阻滞气血,损伤肌表,影响体内气血津液布散,损伤脏腑机能。本文综述放射性皮肤损伤中医理论的认识与发展,及中医内治法和外治法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研究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三例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诊治及医学随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对3例事故照射所致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诊治及随访,探讨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救治和远期效应。方法 采用“一对一”和“多对一”的方式采集病史,进行详细体格检查,观察临床表现、眼晶状体、细胞遗传学指标、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等的变化。随访期间对3位受照者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事故后,3位受照者中2例发生Ⅲ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1例发生Ⅱ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医学随访显示,2位受照者有无力型神经衰弱症状发生,2例Ⅲ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皮肤损伤迁延成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心理测评提示1例患者平时焦虑、紧张,不能适当表露情绪。结论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可迁延成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观察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远期医学效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创伤后胆漏     
创伤后胆漏在肝胆系统损伤中比较少见,却明显增加创伤后并发症和病死率[1]。笔者报告我院1987年10月~1995年4月收治207例肝胆系统损伤中的胆漏病例,探讨创伤后胆漏的发生率、分型、诊断治疗措施和预后。临床资料1987年10月~1995年4月,收...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放射性材料的应用及放射性治疗方法的发展,经常看到皮肤放射性损伤患者。现报告我院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经验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986年12月至2003年12月,我院共收治皮肤放射性损伤患者42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4例。年龄27~64岁,受伤后时间:1个月~16年。其中1例女性因乳腺癌行乳房切除术后放射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疑似因介入治疗致背部大面积皮肤损伤的患者进行生物剂量估算与重建。方法 术后约7个月(2020年7月22日),采集患者外周血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并用不同方法构建的剂量曲线估算剂量,用剂量估算的修正系数、Dolphin''s模型和Qdr方法重建患者术后短期内的受照剂量。结果 基于dic半自动与dic+r人工分析及4条剂量曲线估算患者的全身平均吸收剂量为0.68~0.95 Gy,泊松分布检验结果显示u值均>1.96,患者受到局部不均匀照射,且半自动分析可明显提高剂量估算的效率。3种重建剂量方法修正后估算患者术后短期内的全身平均吸收剂量为1.80~2.86 Gy。估算的生物剂量与该患者存在放射损伤和临床诊断为局部放射性皮肤损伤Ⅳ度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通过染色体畸变分析和生物剂量估算,确诊了1例因介入治疗致背部大面积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患者,非稳定性染色体畸变分析对局部不均匀照射受照者回顾性生物剂量的估算与重建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肤生软膏对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作用和毒性实验吴淑荣陈强纪辉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在肿瘤放疗中常见,多为急性损伤治疗无效或处理不当继发感染所致。损伤形成溃疡,周围组织广泛纤维化,局部微循环障碍致使损伤经久不愈。本研究就肤生软膏对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于华  李伟 《武警医学》1997,8(1):34-34
闭合性颅脑外伤后脑电图与临床分析武警山东总队医院特检科于华李伟(济南250101)关键词颅脑外伤脑电图加速性损伤减速性损伤CTX线我院于1990年1月~1995年10月检查因训练造成闭合性颅脑外伤脑电图异常患者98例,其中62例有CT扫描或X线对照。...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中药油膏在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辽宁省核工业总医院收治的50例Ⅱ~Ⅳ级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患者局部创面采用自制中药油膏治疗,对照组患者局部创面采用庆大霉素联合康复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最终两组患者创面均完全愈合,其中试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11.62±4.65)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18.42±8.39)d(t=3.544,P=0.001)。结论 自制中药油膏可有效促进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杨志祥 《人民军医》2000,43(7):380-382
局部放射性损伤不同于热力烧(烫)伤,射线与高温造成的组织细胞代谢、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放射性损伤病变过程发展较缓慢,并有明显的分期和急慢性变化。1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是指皮肤受到1次或近日内受到多次一定剂量的射线照射后所引起的损伤。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临床上一般分为Ⅰ、Ⅱ、Ⅲ度;根据病变发展,每一分度的临床表现又可分为四期:初期反应期、假愈期、反应期和恢复期。1.工互度损伤表现为脱毛、红斑。1.1.1初期反应期受照射当时,局部可以无任何表现;3~sh后局部仅出现轻微的历痒、…  相似文献   

16.
958例肢体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58例肢体损伤临床分析胡奕山蔡植英林本丹邱雪立钟志刚我科自1990年1月~1995年12月共收治肢体损伤958例1216个肢体,现分析如下。作者单位:515041汕头市中心医院骨科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767例,女191例;年龄1~86岁,其...  相似文献   

17.
郁海香对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些恶性肿瘤采用大剂量分割外照射,治疗同时导致皮肤放射损伤,如处于急性期的皮肤损伤治疗不及时或处置不当,常迁延为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继发感染,形成溃疡。由于溃疡长期不愈,微血管闭塞,血循环障碍,皮肤纤维化,造成临床治疗上的困难。笔者采用郁海香软膏外敷治疗204例,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X射线致眼晶体、皮肤损伤一例报告张桂荣刘雅文现将我们遇到的一例X射线致眼晶体、皮肤损伤病例报告如下:1职业史及辐射剂量患者于1953~1995年在市级医院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放射工龄42年。曾使用匈牙利产100mA、美国产30mA、上海产300m...  相似文献   

19.
本文观察了复方维生素例水、油, 霜剂治疗放射性(不同时期)及非放射性皮肤损仿386例。其中采B12水剂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49例, 非放射性浅I°烧伤50例, 油剂治疗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37例, 非放射性慢性皮肤溃疡75例复方例霜剂对放射及非放射性皮肤损伤恢复期有保护性治疗作用, 该组观察了175例均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β射线所致皮肤损伤的远期效应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β射线所致皮肤损伤的远期效应及疗效观察刘雁玲,张志平,高鑫苓核工业厂矿和科研单位中发生的皮肤放射性损伤绝大多数由β射线引起。为深入了解这类皮肤损伤的局部病变发展过程的量效关系和远期效应,以及治疗严重皮肤损伤病例的远期疗效,本文作者对25例β射线所致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