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最佳临床技术。方法:采取主管切挂、支管开窗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78例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愈率100%,既成功地保护了肛门的括约功能,又无并发症与后遗症。结论:本术式是对传统术式的成功改良,是目前中西区相结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典型病例从病因认识、治疗经验两方面入手探讨梁靖华教授治疗婴幼儿肛周感染的经验,指出年龄在0~6个月的肛周感染患儿首选保守治疗,必要时切开排脓;6个月至3岁的患儿应尽早采用根治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加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5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切开挂线加对口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本组一次性手术治愈48例,二次治愈10例,治愈率100%。治愈疗程20—42天,平均31天。继发感染5例,提前拆线敞开引流后均愈合。结论:切开挂线加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整个术式体现了损伤肛门括约肌少,不影响肛门功能,伤口愈合快,彻底治愈肛瘘的原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笔者采用齿线上下瘘管分别切开或挂线、其余瘘管分段遂道式对口引流术治愈复杂性肛瘘 78例 ,疗效满意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78例患者中男 4 2例 ,女 36例 ;病程 3个月~ 18年 ;高位复杂性肛瘘 2 1例 ,低位复杂性肛瘘 5 7例。外口最多为 11个 ;瘘管最长者 2 3cm ,始于肛管后侧 ,沿肛旁、阴囊侧缘至腹壁下端。2 手术方法术前仔细检查 ,探明瘘管走行的部位、深浅及内口位置。术中对未切除的瘘管清除管腔内坏死物 ,并用眼科手术刀破坏管壁。如瘘管内渗血 ,用皮片填塞 ,2 4h拔除。2 1 齿线上下瘘管切开或挂线 从肛隐…  相似文献   

6.
对李柏年教授从医50余载来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经脸作系统总结,认为查明病因、找准内口、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是治疗的关健,并总结出术前摸清瘘道特点,术中彻底清除病灶不留隐患和重视术后处理等临床实用的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肛腺切除合并瘘管剔除缝合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5月在西安市中医医院肛肠科住院的肛瘘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肛瘘切除术治疗,治疗组给予肛腺切除合并瘘管剔除缝合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腺切除合并瘘管剔除缝合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肛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开窗引流和挂线疗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其特点是开窗与挂线相结合,不切断肛尾韧带和肛直环,避免了肛门失禁和畸形,疗程短,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9.
谷云飞教授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贡钰霞 《江苏中医药》2009,41(10):22-23
复杂性肛瘘是肛肠外科领域的难治性疾病之一,在治疗上存在复发率高、肛门功能保护差等问题,日久有恶变之虞。谷云飞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肛肠专业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近三十年,临床经验丰富,善于诊治叠治不愈的复杂性肛瘘。笔者有幸拜于谷师门下.获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沈洪明 《江苏中医药》2005,26(12):30-30
1995年以来,笔者采用主管切开挂线加支管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1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30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112例,女18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0.5~15a,平均病程2.7a;其中  相似文献   

11.
王真权 《中医药导报》2007,13(10):14-15,40
结合临床实际及近年来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研究进展认为开窗旷置术(包括切开引流术、切扩挂线术、挂线导管引流术、改道引流术)是目前较为成功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位隧道法剥离、低位切除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采用"高位隧道法剥离、低位切除术",对照组36例采用传统"高位挂线、低位切除术",进行临床对比观察及随访。结果:两组患者均完全治愈,随访6个月以上无复发,且两组患者均无肛门功能损伤。但是,两组间的术后创面愈合速度、疼痛及渗液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高位隧道法剥离、低位切除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能加速创面愈合,缩短疗程,并且改善患者局部疼痛、渗液等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13.
低位截断切开隧道引流高位挂线治疗高位肛瘘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位截断切开隧道引流,高位挂线治疗高位肛瘘34例,疗效满意.此法较单纯的切开挂线术有疗程短,肛门瘢痕小,不易变形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外治,观察并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物补片内口封闭瘘道填塞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生物补片内口封闭瘘道填塞术治疗肛瘘。结果:本组13例患者均在病程中可见补片与组织相溶良好,部分补片逐渐降解吸收,外口逐渐愈合。经手术出院13例,其中痊愈10例,为低位肛瘘;显效1例,为低位复杂性肛瘘;有效1例,为高位复杂性肛瘘;无效1例,亦为高位复杂性肛瘘。结论:生物补片内口封闭瘘道填塞术在减轻患者疼痛,缩小创面,减少术后肛管缺损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6.
保留括约肌挂线法治疗复杂性肛瘘4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保留括约肌挂线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对42例复杂性肛瘘患者施行保留括约肌挂线法手术治疗(治疗组),并与42例瘘管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2组近期疗效相仿;治疗组远期复发率低,平均住院时间短(P<0.01),术后漏气率、漏液率低(P<0.05)。结论保留括约肌挂线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介绍陆金根教授辨治婴幼儿肛瘘的临证经验。本病多因腹泻或肛周皮肤湿疹或尿布皮炎,损伤肛门皮肤黏膜屏障,外邪所侵,湿热流注,并与“胎毒”有关。陆教授强调把握正确治疗时机,采用手术治疗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注重术后伤口的正确护理与换药,及患儿脾胃功能的调护。  相似文献   

18.
传统挂线疗法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它有穿线过程复杂,一次成功率低,以及治疗过程需多次紧线等缺点。我们改进后的挂线疗法只用棒状探针在其头部穿一筒状橡皮筋,直接穿进瘘管、扎紧橡皮筋即可。通过69例治疗组与31例对照组对照观察,用改进后的挂线疗法,较传统挂线疗法具有操作简单、引流通畅、手术时间短、切口准确挂线脱落早,伤口愈合快以及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中西医结合一次切开开放引流术治疗婴幼儿肛瘘75例,疗程最短7天,最长17天,平均12天,均无复发及后遗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