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归补血汤颗粒中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颗粒中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黄芪多糖的含量,旨在为自制的当归补血汤颗粒质量评价奠定基础。结果: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64%,97.61%,RSD分别为2.10%,3.20%。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实现黄芪甲苷与有关物质的有效分离,黄芪甲苷峰形好,含量测定结果重复性好;所用测定黄芪多糖含量的苯酚-硫酸比色法,具有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可用于评价当归补血汤颗粒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不同生长年限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ELSD 法测定,色谱柱为C18色谱柱(4.66mm×1506mm,56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为l.06mL/min,ELSD 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5℃,氮气流速:2.76mL/min.结果:生长12 个月以上的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36个月的黄芪甲苷含量最高.结论:黄芪的采收时间应选择生长12 个月以上者.  相似文献   

3.
郑永彪 《陕西中医》2011,32(5):617-61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芪风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ELSD法,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对芪风颗粒中的黄芪甲苷进行定量分析。流动相:乙腈-水(32∶68);流速:1 mL.min-1;进样量:50μL;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70℃,载气流速为25psi。结果:黄芪甲苷在1.01~20.19μg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n=9)为99.4%,RSD为3.2%。结论:采用HPLC-ELSD法测定芪风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4.
HPLC-ELSD同时测定当归补血总苷中黄芪甲苷和黄芪皂苷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建  夏泉  黄赵刚  许杜娟  李俊 《中成药》2012,34(2):268-272
目的 建立HPLC-ELSD测定当归补血总苷(黄芪、当归)中的黄芪甲苷和黄芪皂苷Ⅱ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Kromail C18(4.6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7.5∶62.5);体积流量0.8 mL/min;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0℃;N2气流体积流量2.60 L/min.结果 黄芪甲苷在0.85 ~6.76 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8.8%,RSD为1.50%.黄芪皂苷Ⅱ在1.05~8.4 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5.7%,RSD为2.70%.结论 该法精密度、重复性良好,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当归补血总苷中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Ⅱ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当归补血汤中黄芪的鉴别和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当归补血汤质量标准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当归补血汤中的黄芪药材,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甲苷含量.色谱柱:Diamonsil ODS-C18(5μ,250 mm× 4.6 mm)分析柱;流动相:乙腈-水(32:68);流速:0.6 mL/min;柱温:35℃;载气流速:2.7 mL/min; 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0℃;迸样量20μL.结果:黄芪的薄层色谱鉴别条件专属性好,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黄芪甲苷测定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重现性和可行性,样品在10.01 ~20.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04%,RSD=0.61%.结论:所建立方法简便、准确,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效果好、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驴胶补血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当归、党参、黄芪。并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用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黄芪甲苷线性范围1.00~25.04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RSD为1.21%。结论:该质量标准简单,准确。可作为驴胶补血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玉屏风散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法测定。色谱条件:Waters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2:68);流速:1.0 m L/min。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10℃,载气流量2.1L/min。结果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分别为2.12%,2.00%。结论玉屏风散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的含量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实验分析黄芪饮片及配方颗粒中黄芪甲苷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将黄芪甲苷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经由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黄芪饮片及配方颗粒中成份含量和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结果黄芪饮片中的黄芪甲苷含量低于黄芪配方颗粒,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高于黄芪配方颗粒,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加速实验测定显示40℃、75%RH环境下,黄芪饮片及配方颗粒中黄芪甲苷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无明显变化,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高温、高湿、强光条件下配方颗粒中的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变化明显,同条件下黄芪饮片中黄芪甲苷含量变化更为明显。结论综合有效成份和制剂稳定性,黄芪配方颗粒可替代黄芪饮片,本次试验可为配方颗粒统一工艺标准和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寿迪文  马伟斌 《新中医》2016,48(6):274-276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中当归与黄芪的不同配比对黄芪甲苷、阿魏酸及芒柄花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当归补血汤进行5种当归与黄芪的不同配比(1∶1、1∶2、1∶5、1∶7、1∶10),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芪甲苷、阿魏酸以及芒柄花素分别进行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及回收率检测。结果:对照样品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及回收率均满足标准;随着黄芪配比上升,黄芪甲苷、阿魏酸、芒柄花素含量上升,至1∶5(当归∶黄芪)时达最高值,后逐渐降低。结论:当当归补血汤内当归与黄芪配比为1∶5时,黄芪甲苷、阿魏酸及芒柄花素的含量最高,可保证配方药效充分发挥,需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乙肝益气解郁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C_(18)(Diamonsil 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8∶72),流速:1.0 m 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为75℃,N2流速为2.0 L·min~(-1)。结果:按选定的色谱条件测定,线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达98.50%,RSD%为2.92%。结论:本方法适用于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王秀萍 《光明中医》2016,(20):2971-2972
目的探讨补肾化痰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PCOS不孕不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补肾化痰活血法选取中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PCOS不孕不育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周期排卵率(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P0.05);观察组总妊娠率(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P0.05)。结论采取补肾化痰活血法治疗PCOS不孕不育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推广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化痰祛瘀疏肝法预防性干预对哮喘小鼠NGF-TrkA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以10%OVA/AL(OH)3致敏、5%OVA激发复制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于激发前开始给药,至激发结束取材。用ELISA法检测BALF中NGF、TrkA浓度,W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中NGF、TrkA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NGF、TrkA浓度明显升高(P均〈0.01),NGF、TrkA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各处理组NGF、TrkA浓度均较模型明显降低(P均〈0.01),两中药组NGF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1),地米组与模型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中药组TrkA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两中药组NGF、TrkA浓度下调不及地米组(P均〈0.01);PCF组NGF、TrkA蛋白表达与地米组相似(P均〉0.05),SG-PCF组显著优于地米组(P均〈0.05);两中药组NGF、TrkA浓度及蛋白表达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发作期干预方式下,化痰祛瘀疏肝法对哮喘小鼠升高的NGF、TrkA浓度及上调的NGF、TrkA蛋白表达均有降低作用,上述作用总体与化痰祛瘀平喘法相似,优于地塞米松。提示化痰祛瘀疏肝法对哮喘小鼠神经源性炎症NGF-TrkA信号通路有较为确切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实验通过清肝降浊化湿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的变化,探讨中医药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机理。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西药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60例加服大柴胡汤化裁方(大柴胡汤去姜枣,加生山楂、龙胆草、茵陈、泽泻、丹参等组成)治疗,对照组60例二甲双胍(施贵宝公司生产),每次500 mg,3次/d口服。2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清肝降浊化湿法对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威 《西部中医药》2016,(10):100-102
目的:观察星蒌承气汤对急性脑缺血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期患者血清D-乳酸(D-L)水平的影响,探讨通腑化痰法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疗效机制。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对照组36例。2组均给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同时口服星蒌承气汤,2组均连续治疗1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评分及血清D-L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症状与体征评分及血清D-L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蒌承气汤可有效降低急性脑缺血SIRS期患者症状与体征评分及血清D-L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固本化痰法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24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2例和对照组119例,对照组不予干预,治疗组口服金龙固本合剂,疗程120天,观察哮喘的复发率及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IgE)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46%,对照组为62.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A:2组患者在治疗120天及随访360天时血清Ig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120天及随访360天时血清IgA高于治疗前(P0.01)。IgM:2组患者在随访360天时血清Ig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120天时血清IgM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120天时血清Ig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访360天时高于治疗前(P0.01)。IgG:2组患者在治疗120天时血清IgG比较无差异(P0.05),随访360天时对照组血清IgG高于治疗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120天时血清IgG与治疗前比较均无差异(P0.05)。IgE:2组患者在治疗120天时血清IgE比较无差异(P0.05),随访360天时血清IgE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治疗120天及随访360天时血IgE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化痰法能明显减少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拆方观察化痰活血方中化痰与活血药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高密度脂蛋白受体(SR-BⅠ)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明确该方防治高脂血症的有效作用部位。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全方组、化痰药组、活血药组,采用高脂饲料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连续灌胃给药30 d后,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各组大鼠肝脏SR-BImRNA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肝SR-BImRNA表达明显低于空白组,化痰活血全方组和化痰药组大鼠肝SR-BImRNA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而活血药组和模型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化痰药是化痰活血方中促进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肝脏SR-BImRNA水平表达的主要组分,因而也是调节脂质代谢的主要作用部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通络豁痰针刺法在刚果金治疗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刚果(金)金沙萨中刚友谊医院就诊的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针刺组在每日静脉点滴脉络宁注射液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取穴四神聪、中脘、丰隆、内关等,每日治疗1次,10 d为1个疗程;药物组采用每日静脉点滴脉络宁注射液20 mL或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10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与药物组相比,针刺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3 %(28/30),优于药物组的80.0 %(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豁痰针刺法治疗脑中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杂志》2017,(11):929-931
"象思维"是中医药学最主要的思维方法之一,其对疾病治疗中的药物选择起着重要作用。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兹从象思维对脾胃病的用药指导角度出发,探究象思维在脾胃病用药方面的应用,如和法和分消走泄的运用,并举例验案进行说明,以为脾胃病临证的治疗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啄治法联合百蕊颗粒治疗慢性扁桃体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鹏 《中草药》2018,49(23):5622-5625
目的观察啄治法联合百蕊颗粒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116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6例,采取啄治法和口服百蕊颗粒,3~4 d行1次啄治法,每天服用3次百蕊颗粒,每次5g。对照组50例,单纯使用啄治法,措施与治疗组相同。7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0%,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显效率为80.3%,对照组显效率为68.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症状和体征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啄治法可以消肿散瘀,百蕊颗粒可以清热抗炎,两者联用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显效率提高,患者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高血压者口服降血压药,采用降血糖药控制血糖,嘱患者低盐低脂低蛋白饮食。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健脾补肾化瘀之中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4.4%,治疗组有效率为88.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及血糖变化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改善肾脏微循环,调节免疫功能,减少蛋白尿,降低血糖之功能,对糖尿病肾损害有显著的缓解、控制甚至逆转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