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延缓慢性肾炎病人的肾功能减低,是提高慢性肾炎临床疗效的关键。笔者运用具有益气固肾作用的肾炎益气液治疗慢性肾炎病人共81例,观察药物对病人的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及血肌酐倒数(1/Scr)的变化。结果发现,肾炎益气液可以显著地提高慢性肾炎病人的Ccr,降低Scr,提示该药物可以提高肾小球滤过率,使肾功能有所改善。通过观察部份长期服药病人的1/Scr变化,发现在慢性肾炎早期,肾功能代偿阶段,较常时间地服用肾炎益气液,可以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情况有所逆转,使血肌酐逐步下降,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这种趋势。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占我国患病率的 0 .2 %~ 4% [1] ,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首位病因。蛋白尿作为慢性肾炎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其减少乃至消除是慢性肾炎基本缓解的标志之一。我们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运用益肾疏肝方治疗脾肾气 (阳 )虚型慢性肾炎蛋白尿 42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通过的“慢性肾炎 (前期 )中医辨证标准”,选择中医辨证为脾肾气 (阳 )虚型的患者。西医标准参照《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肾脏病专业组于 1 992年 6月安徽太平会议拟定的标准 [见《中华…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清胆逐瘀方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2例,2组患者均因胆结石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术后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抗炎抗感染等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胆逐瘀方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术后治疗效果及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肾化瘀汤联合中药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尿蛋白、肾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低蛋白、低盐摄入、西药抗水肿、抗血小板、降脂、降压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肾化瘀汤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Col-Ⅳ)、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 87%)明显高于对照组(79. 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2组尿蛋白定量、Scr、BUN、LN、PC-Ⅲ、Col-Ⅳ及TIM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Scr、BUN、LN、PC-Ⅲ、Col-Ⅳ及TIMP-1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Scr、BUN、LN、PC-Ⅲ、Col-Ⅳ及TIMP-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临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益肾化瘀汤联合中药免疫抑制剂可显著降低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量、改善肾功能、降低血清中LN、PC-Ⅲ、Col-Ⅳ及TIMP-1等肾纤维化指标,延缓肾纤维化的进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对脓毒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通腑逐瘀方中药灌肠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日、第10日,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78%(P<0.05);且中医证候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5),血清中TNF-α、IL-6、IL-8均较对照组也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6 h之内使用破血逐瘀中药的安全性,观察其是否可导致血肿扩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将128例来自2013年10月—2015年3月8个研究中心6 h内脑出血患者(最终76例纳入分析)按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A、B、C 3组,A组予破血逐瘀中药全方(26例),B组予去破血逐瘀药物方(在A组基础上去掉水蛭、虻虫,25例),C组予安慰剂(25例),各组均持续给药10天。观察患者发病24 h血肿扩大率、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发生。为保证试验的安全性,本次为一级揭盲的中期分析。结果 A组血肿扩大率为11.5%(3/26),B组血肿扩大率为16.0%(4/25),C组血肿扩大率为20.0%(5/25),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3,P=0.682)。7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7例,其中A组出现1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胸闷、心慌,2例腹泻;B组则无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发生;C组出现3例腹泻。结论中期一级揭盲未见6 h之内使用破血中药导致血肿扩大。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中药补气逐瘀方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16例气虚血瘀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补气逐瘀方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后中医证候改善情况、肾功能、血清炎症因子、TIMP-1、MMP-9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59%(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7.24%(P0.05)。两组治疗后Scr、BUN、24hUPro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Scr、BUN、24hUPro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治疗后TIMP-1含量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MMP-9含量、MMP-9/TIMP-1比值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TIMP-1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MMP-9含量、MMP-9/TIMP-1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采用补气逐瘀方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肾炎,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肾功能,减轻炎症程度,机理可能与调节血清TIMP-1、MMP-9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观察补肾固精止血汤对肾性血尿患者尿蛋白及血肌酐的影响.方法:将84例肾性血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厄贝沙坦片、双嘧达膜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固精止血汤治疗,两组均15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0.95%;治疗组有效率为92.8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尿蛋白、尿NAG酶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固精止血汤联合西药治疗肾性血尿疗效显著,能改善尿蛋白,且不影响血肌酐水平. 相似文献
12.
调肝运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脑内兴奋区域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调肝运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脑内各兴奋区域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配对对照方法,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分别观察18例腹泻型IBS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对照用药后在不同容量直肠气囊刺激时脑内扣带回前皮层(ACC)、脑岛皮层(IC)、前额叶皮层(PFC)、丘脑(THAL)兴奋区域面积和MR信号强度-时间变化曲线。结果①注气量为120ml时,治疗后IC、PFC和THAL兴奋区域面积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PFC和THAL兴奋区域面积治疗后较对照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注气量为90ml时,治疗后IC兴奋区域MR信号强度变化幅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注气量为120ml时,IC、PFC和THAL兴奋区域MR信号强度变化幅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IC兴奋区域MR信号强度变化幅度较对照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调肝运脾方对IBS患者脑-肠轴及其调节机制功能紊乱的干预,与其抑制IBS患者脑内IC,PFC和THAL兴奋区域激活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益肾降浊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肾间质纤维化的疗效与机理。方法:将66只雌雄各半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病理模型组、依那普利对照组、大黄对照组和益肾降浊汤治疗组。采用5/6肾切除大鼠CRF模型进行造模,并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观察各组大鼠的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尿渗透压(Urine osmolality),观察残余肾组织常规病理,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骨形成蛋白-7(BMP-7)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依那普利对照组、大黄对照组和益肾降浊汤治疗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显著轻于病理模型组,而其中益肾降浊汤治疗组病变较依那普利对照组和大黄对照组轻,依那普利对照组和大黄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Urine os-molality减少的程度、Scr、BUN的结果同肾间质纤维化变化的程度一致(P〈0.01及P〈0.05)。BMP-7在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中的表达最多,在各治疗组中又以益肾降浊汤治疗组表达最多。TGF-β1在病理模型组表达最多,正常组中表达很少,在各治疗组中益肾降浊汤治疗组表达最少。结论:益肾降浊汤可以延缓CRF大鼠病变的进展,其作用强于单味大黄及依那普利。推测益肾降浊汤具有延缓CRF大鼠肾间质纤维化,降低残余肾脏受损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益肾化瘀透邪方治疗狼疮性肾炎(LN)临床疗效及对并发感染的影响。方法将60例L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用益肾化瘀透邪方联合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对照组30例用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观测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补体C3、抗ds-DNA抗体、血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同时观察感染发生情况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SLEDAI评分、血白细胞计数、ESR、CRP、补体C3、抗ds-DNA抗体、血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等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27/30)和7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感染率26.7%(8/30),对照组感染率46.7%(14/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益肾化瘀透邪法对LN的疗效显著,可降低LN患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肾复汤对痰瘀互结型慢性肾炎伴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痰瘀互结型慢性肾炎伴高脂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肾复汤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治疗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优于对照组(P〈0.0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TG、TC水平有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肾复汤具有降低痰瘀互结型慢性肾炎伴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尿蛋白定量、血脂水平的作用,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蛋白尿水平有高度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联合益肾逐瘀汤对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BPH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8)及观察组(n=58),2组均PKRP治疗,对照组围手术期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肾逐瘀汤治疗。统计2组手术情况及各证型临床疗效;记录并比较2组术前、术后8周临床指标及性激素水平;统计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术中冲洗液中血红蛋白含量、膀胱冲洗时间及尿管滞留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瘀下焦证、膀胱湿热证、肾阴亏虚证、肾阳不足证及肺热气闭证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3.91%、40.00%、46.15%、42.86%及40.00%,分别较观察组的95.45%、83.33%、90.00%、100%及100.00%显著降低(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8周2组PVR、IPSS评分、QOL评分及观察组E2、LH、FSH激素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2组MFR及观察组T、PRL激素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86%(P0.05)。结论:PKRP联合益肾逐瘀汤可显著改善BPH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并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著优于PKRP术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慢性肾炎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对其24h尿蛋白量、尿RBC计数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84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研究组采用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0d。分析对比治疗前后两组24h尿蛋白量、尿RBC计数水平,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24h尿蛋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d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量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24h尿蛋白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尿RBC计数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d后两组尿RBC计数水平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尿RBC计数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慢性肾炎患者,可减少其24h尿蛋白量,改善其尿RBC计数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肾汤治疗早期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其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0月确诊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肾衰宁胶囊,治疗组给予益肾汤治疗。两组均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6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39.02%、有效率为87.80%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17.07%、有效率65.8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肾功能指标、Hb、ALB、PAB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汤能够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肾功能,改善肾性贫血,延缓慢性肾衰竭进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益肾泻浊化瘀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益肾泻浊化瘀方组、西药依那普利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以5/6肾大部切除术建立慢性肾衰大鼠模型,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e);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及肾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和西药组BUN、Cre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且中药组Cre下降幅度较西药组大(P<0.05)。模型组大鼠血ET、CGRP含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中药、西药均能有效降低ET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分别为P<0.01和P<0.05,中药组血CGRP含量下降(P<0.05)。各组血NO水平无显著差异。模型组肾组织病理改变最严重,中药组较西药组病变程度轻。 结论 :益肾泻浊化瘀方能有效保护CRF大鼠肾功能,且疗效优于西药依那普利,可能与其降低CRF大鼠血ET水平,减轻受损肾脏的病理改变等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