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研究痤疮凹陷性瘢痕治疗中积雪苷霜软膏联合点阵CO_2激光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78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例)和研究组(n=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点阵CO_2激光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点阵CO_2激光联合积雪苷霜软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1次治疗后、两次治疗后ECCA评分及疗效,误工期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ECCA评分为(69.48±18.31)分,一次治疗后为(50.48±16.48)分,一次治疗后ECCA评分与治疗前ECCA评分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次治疗后为(38.73±15.53)分,两次治疗后ECCA评分与一次治疗后ECCA评分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前ECCA评分为(68.27±20.58)分,一次治疗后为(55.52±12.90)分,一次治疗后ECCA评分与治疗前ECCA评分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次治疗后为(39.03±10.05)分,两次治疗后ECCA评分与一次治疗后ECCA评分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说明,对照组一次治疗后与治疗前、两次治疗后与一次治疗后的ECCA评分均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两次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一次治疗总有效率(P0.05),研究组患者两次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一次治疗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一次治疗后疗效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两次治疗后疗效对比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误工期为(10.60±3.87)d,研究组患者误工期为(7.91±3.37)d,两组患者误工期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例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积雪苷霜软膏联合CO_2激光可有效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可缩短误工期,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说明点阵CO_2激光联合积雪苷霜软膏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梅花针刺联合辣椒素、积雪苷软膏对烧伤瘢痕患者瘙痒、睡眠及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烧伤后瘢痕瘙痒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梅花针刺组(A组)、外用辣椒素组(B组)、外用积雪苷组(C组)、梅花针刺联合外用辣椒素、积雪苷组(D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A组、B组、C组、D组分别用梅花针刺、外用辣椒素软膏、外用积雪苷软膏、梅花针刺+外用辣椒素+积雪苷软膏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赛庚啶片治疗。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瘢痕瘙痒程度、睡眠质量、情绪评分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瘢痕瘙痒、睡眠质量、抑郁、焦虑情绪无明显缓解。A组、B组、C组、D组患者治疗2周及3个月后瘢痕瘙痒、睡眠障碍及情绪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6个月后与3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刺、辣椒素、积雪苷软膏治疗烧伤瘢痕瘙痒,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瘙痒程度,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联合积雪苷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积雪苷霜软膏治疗,观察组先用他克莫司软膏后自用积雪苷霜软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积雪苷霜软膏在对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治疗中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刘真  林菁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0):209-209,211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激光联合MEBO外用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90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组,两组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后,治疗组外用MEBO,对照组外用金霉素软膏。观察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8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月后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外用MEBO能提高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扁平疣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片联合他扎罗汀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均外用他卡西醇软膏,2次/d;0.05%他扎罗汀凝胶,每日1次,睡前外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雷公藤多苷片30 mg,每日3次.两组均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促血管内皮生成素(VEGF)、白介素-18(IL-18)水平及皮肤干燥、瘙痒、红斑、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基本痊愈率为51.72%,总有效率94.83%;对照组基本痊愈率37.93%,总有效率82.76%.两组基本痊愈率、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VEGF,IL-18治疗前后两组组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3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62%,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他扎罗汀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血清TNF-α,VEGF,IL-18的水平,使银屑病患者免疫调节趋向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臭氧穴位注射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点滴阿昔洛韦注射液、肌肉注射甲钴胺注射液及外用阿昔洛韦软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配合臭氧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及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臭氧穴位注射是一种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点阵CO_2激光治疗萎缩性痤疮瘢痕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周口市中心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萎缩性痤疮瘢痕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点阵CO_2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痤疮瘢痕权重评分(ECCA),满意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CCA权重评分(46.23±18.2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3.92±27.3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8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点阵CO_2激光治疗萎缩性痤疮瘢痕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皮酚软膏治疗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临床。方法:96例ACD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为48例。对照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3次/d,2片/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用丹皮酚软膏,2次/d。治疗后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和免疫因子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达到66.67%和85.42%,显著高于对照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P0.05);治疗组治疗1、2和3周后症状积分分别为(5.23±1.1)分、(3.07±1.08)分和(1.32±0.82)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治疗后sIL-2R为(2.11±0.76)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IL-2和IFN-γ水平为(28.14±2.37)pg/mL和(28.04±11.06)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外用丹皮酚软膏,能显著改善ACD患者症状评分,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复方甘草酸苷。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探究在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9 月 至 2020 年 9 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 68 例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 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34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予以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色素沉着面积、瘢痕面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色素沉着面积及瘢痕面积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结论:在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常规及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均具有一定的临床 效果,而超脉冲治疗干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更高,且能够更有效促进患者色素沉着面积及瘢痕面积的缩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超声波导入阿昔洛韦软膏联合针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2组均采用针灸及拔罐治疗,1次/d;观察组同时给予超声波导入阿昔洛韦软膏治疗,1次/d。2组均连续治疗10天。结果: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疼痛减轻时间、疼痛消失时间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1.2%,观察组为9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对照组为18.8%,观察组为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波导入阿昔洛韦软膏联合针刺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显著,且止痛效果明显,可快速解临床症状,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妊娠剧吐患者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服药护理及病情观察与处理。  相似文献   

12.
妊娠恶阻是妊娠期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脾胃虚弱和肝胃不和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发生在妊娠早期,以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则食入即吐为临床表现。中医古籍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描述的较多,《妇人规》治疗本病注重辨证,灵活加减,重用半夏,组方精妙。本文就其对本病的认识进行分析,旨在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妊娠恶阻这一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丁姜和胃膏神阙穴贴敷治疗妊娠恶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妊娠恶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丁姜和胃膏神阙穴贴敷联合常规静脉输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治疗4、7d后治愈率分别是50%、76.67%,对照组分别是33.33%、5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在头晕、倦怠、呕吐的消失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姜和胃膏神阙穴贴敷具有明显的降逆止呕作用,疗效确切,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4.
妊娠剧吐是妊娠反应中最严重的症状 ,由于持续性呕吐 ,易导致孕妇酸中毒 ,电解质紊乱或肝肾功能损害。我们自 1 990年以来 ,应用针刺疗法治疗本病 30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0例患者均为初次妊娠 ,年龄 2 3~ 2 9岁 ;发病时间为孕后 38~ 90天 ,均有典型  相似文献   

15.
卫爱武教授治疗妊娠剧吐立足于胃虚肝旺之基本病机,以疏肝健脾、和胃止呕为治疗大法,强调治病与安胎并举的原则,止呕的同时予以固肾安胎之法,并将中医穴位贴敷及耳穴贴压法应用于临床,中西结合、内外同治,获得满意疗效。卫师遵循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强调妊娠早期注重心理疏导及生活调护,能有效地预防妊娠剧吐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穴位注射加针灸治疗妊娠剧吐4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加针灸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方法]将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在静脉补液、补充水、电解质、维生素C、维生素B6及纠正酸中毒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取内关穴位各注射维生素B150mg加针刺中脘、梁门、足三里,1d/次,共3次;对照组每日1次肌肉注射维生素B1100mg共3天。[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7.27%,对照组治愈率44.19%,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穴位注射加针刺治疗妊娠剧吐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疗程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试从中医思维的方式理解《金匮要略》中的腠理解释,得出仲景用元真来指代营卫,腠理是气血津液转化交汇、原气得以化生的重要之处,由皮肤、卫气司其开阖,此处可反映皮肤脏腑变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针灸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近年来在治疗妊娠剧吐方面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具有独特优势。笔者查阅文献,将近几年针灸治疗妊娠剧吐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主要有毫针刺法、灸法、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综合治疗及其他疗法等。并总结了目前针灸治疗妊娠剧吐临床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循证医学证据级别低、安全性报道不足、随访较少、未进行分类论治、缺乏横向比较、针刺干预心理认识不够、机制研究不深等,以期为医师临床实践及学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艾灸治疗妊娠呕吐15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灸治疗妊娠呕吐151例疗效观察范永军,朱明朗,富春风(黑龙江省龙江县中医院针灸科,161100)主题词妊娠剧吐/针灸疗法,艾条灸ObservationontheTherapeuticalEffectof151CasesofVomitusGravid...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在妊娠剧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舒适护理联合穴位按摩能有效缓解妊娠剧吐的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