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黄为临床常用药物,其临床应用范围涉及内、外、妇、儿、骨伤、皮肤、精神、神经、五官等各临床学科,还用于减肥、延缓衰老等研究。近年来,有关其毒性的报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已成为世界讨论的焦点。从肝毒性、肾毒性、胃肠毒性以及三致作用等几个方面对近年来有关大黄毒性的现代研究进行综述,并结合中医临床用药原则提出了减毒的对策,为临床合理应用大黄和最终实现大黄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药治疗银屑病具有诸多优势,大黄及其有效成分在银屑病治疗中发挥作用的报道较少,且机制尚不明确。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分别从大黄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应用、大黄的化学成分、现代药理学3个方面进行探讨,明确大黄在银屑病中发挥治疗作用的方向,为大黄治疗银屑病提供科学依据以及临床配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大黄为临床常用药,根据现代科学研究和药理成分化验分析,大黄中含有蒽醌衍生物(大黄素酸、酚、鞣质等),作用甚广,大黄被历代医家广泛应用于诸多方剂中,至今仍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应用大黄的有16方,现根据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归类来总结大黄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等,以便更加深刻了解大黄,能够更灵活更广泛的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根据家父高升三“谈生石膏与大黄”整理而成。家父生前在临床上善用大黄,尤其在治疗胃肠病、妇科病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现将其运用大黄的遗墨,常用的方剂,几则验案,整理介绍如下,并对大黄制剂及有关的药理方面,做了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曾芳  李媛 《当代医学》2013,(12):149-150
大黄的有效化学成分为蒽醌类、蒽酮类、二苯乙烯类、多糖类及鞣质类,经药理学研究证实,大黄的药理作用为泻下、抗菌、止血、利胆、抗肿瘤等。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大黄及其有效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大黄的研究     
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北大黄)(R.palmatumL.)药用大黄(南大黄)(R.officinale Baill.)及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Maximex Balf)根茎,是常用的中药,中医认为大黄具有攻下泻火、清热燥湿、凉血行瘀,清热解毒等功效;近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大黄具有泻下、利尿、利胆护肝、抗癌、止血、抗菌、向精神等作用。笔者查阅近几年来文献,现就大黄的化学成分、临床疗效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1 大黄的药理作用大黄为一古老泻下药 ,番泻甙A、B、C、D为主要泻下成分。大黄具有抗菌作用 ,自古就被用之。现已研究证实大黄的抗菌谱广 ,作用强。有效成分主要为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芦荟黄素。其中以芦荟大黄素作用最强。其抗菌机理是对细菌细胞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阻碍作用。大黄有止血作用 ,其止血成分为鞣质中的没食子酸、儿茶精等。实验证明大黄既有局部止血作用又有血液稀释样止血作用 ,这与中医活血止血理论相吻合。2 大黄的配伍问题大黄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与其他药物组成了很多方剂。在这些方剂中 ,大黄可能与其…  相似文献   

8.
大黄的清热解毒、活血通便之功,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古往今来的医疗实践,使大黄的临床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有人尝试用大黄或大黄提取物加味治疗各种疾病加急性胃、十二脂肪出血、肺哈血、急性肝炎、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菌痢、肠炎氮质血症、心肌梗塞、高脂血症、肥胖症、便秘、妇科瘀热症及大黄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等。而且在治疗观察中发现由于大黄的品种产地不同。其药效与副作用差距甚大。在对200例急性胃、十二脂肠出血治疗中止血有效率达97%;胆囊炎、胆石症治疗中不仅发现恶心呕吐、腹胀完全消除,而且90%腹痛消除…  相似文献   

9.
大黄属于我国传统中药之一,归肝、大肠、胃、脾、心包经,其性寒,味苦。研究发现,大黄的药理作用主要为抗衰老、保肝利胆、抗肿瘤、保护心脑血管、抗病原微生物、抗炎以及调节胃肠功能等。  相似文献   

10.
胆康片具有舒肝利胆,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用于急慢性胆囊炎,胆道结石等胆道疾患等。在胆康片组方中,大黄为君臣药之一,大黄素和大黄酚为大黄的特征性有效成分,故选择大黄素和大黄酚作为控制本品质量的指标成分。本方法参照相关文献,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药品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覃双全  刘笋  肖桂林 《医学综述》2012,(24):4231-4234
大黄为传统中药,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对大黄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大黄已逐步摆脱了传统单纯的"泻下"功效,成为一种具有广泛的、"多靶点"作用的、不良反应极低的药物。在临床,尤其是急诊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12.
刘贤明  胡歌  王华庆 《医学综述》2009,15(3):353-356
长春新碱是一种广谱抗癌药,广泛应用于肿瘤联合化疗,但由于严重的神经毒性和组织刺激性等不良反应,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长春新碱利用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可有效提高药物剂量,延长半衰期并降低药物的毒性,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长春新碱脂质体介导的肿瘤化疗研究的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氯胺酮一直作为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和镇静,其右旋异构体艾司氯胺酮于2019年在我国上市,镇静、镇痛效果优于氯胺酮且不良反应更少。本文将针对艾司氯胺酮在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临床麻醉及急危重症等领域的临床应用及常见不良反应作一系统综述,以期对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和外周血管疾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根本原因。目前,西医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仍以干预脂代谢为主,他汀类调脂药物作为西医主要的抗动脉硬化药物,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会造成肝损伤和肌溶解等不良反应,使其应用受到一定局限。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中医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研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葛根芩连汤是一个传统的中医经典方,能够调节血脂和控制炎症,还对肠道菌群有非常好的调节作用,能有效地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文章通过对经典方葛根芩连汤的中药组成、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以及该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综述,为葛根芩连汤临床应用以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药理学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丙戊酸钠是一种临床广泛使用的抗癫痫药物,用于癫痫患者的全身性和部分性发作。然而,其不良反应多,如高血氨症、肝毒性、内分泌紊乱等。对于接受大剂量或长期使用丙戊酸钠治疗的患者来说,高血氨症最为常见,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包括严重的高血氨脑病。这样势必会影响丙戊酸钠的临床应用。本文通过对1例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引起高血氨脑病的病例进行分析及合理干预,希望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癫痫药物提供一定的参考,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因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相关性疾病的治疗。然而,长期使用或者大剂量使用会导致较多的不良反应,降低其应用价值。因此,为了既保留GCs的抗炎作用、又减轻GCs的免疫抑制作用,深入研究GCs的分子作用机制对寻找新的药物靶点或者具有GCs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glucocorticoid-induced leucine zipper protein,GILZ)是GCs调控的靶分子,是GCs的重要下游执行分子,但GILZ效应又不完全等同于GCs通过糖皮质受体(glucocorticoids receptor,GR)发挥的生理和药理效应,具有替代GCs用于临床的可能性。因此,本文就GILZ在GCs的抗炎、免疫抑制中的作用、分子机制以及在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模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索拉菲尼是一种治疗晚期肝癌和肾癌等恶性肿瘤的口服小分子多激酶抑制剂,皮肤不良反应是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时可限制其应用,削弱药物的长期获益,因此正确认识并处理索拉菲尼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将对索拉菲尼导致的皮肤不良反应的机制、临床表现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等方面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曲妥珠单抗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的特异性拮抗剂,是治疗乳腺癌的第一个分子靶向药物,自1998年上市以来,已有20余年的临床应用史。但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其引发的不良反应报道也越来越多。通过查阅文献,就曲妥珠单抗相关不良反应的类型、监测及防治手段进行了综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成国 《医学综述》2012,18(17):2839-2841
以卡马西平、丙戊酸等为代表的传统抗癫痫药物(AEDs)由于价格低廉,效果稳定而仍广泛应于临床,但其能通过多种机制对骨髓造血功能造成全面的抑制,并可形成血小板自身抗体以及对血小板的直接毒性作用,从而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出血以及急性髓样白血病样反应等一系列不良反应。而以托吡酯、奥卡西平、拉莫三嗪等为代表的新型AEDs血液系统毒性较小,罕有严重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茵陈蒿汤由茵陈蒿、山栀、大黄三种药材组成,具有清热、祛湿、利胆、退黄等作用,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类、有机酸、蒽醌类、萜苞类、鞣质类等,其中茵陈酮、茵陈素等为发挥利胆退黄功效的主要成分。临床较多的将茵陈蒿汤用于黄疸、慢性乙型肝炎等疾病的治疗,不仅如此茵陈蒿汤的其他作用也广泛地应用于l临床,彰显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