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命题,先秦时期的“天人合一”观以人与宇宙共体为特征,人与自然界和谐统一为准则,中医学汲取《周易》人与宇宙共体整体思想观念,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观念;儒家“天人合一”体现在中庸思想上的“和”的概念,使中医学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构建了人体五脏六腑四肢九窍和谐统一的理论体系;道家“天人合一”观中人与“道”为一的认识,使中医学进一步在生理、病理、养生诸方面确立了顺应自然的观念。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六经及六经辨证来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伤寒论》六经及六经辨证的来源,通过对《周易》、《内经》、《伤寒论》等古代哲学典籍知医学典籍的分析研究,揭示出《伤寒论》六经理论和六经辨证方法的来源和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渐进过程,它经过了对古代哲学和汉代以前医学的传承和嬗变,并融入了张仲景个人的临床买践经验和思维成果。首先其思辩性理论来源于《周易》,是《周易》中的辩证法思想和对事物的认识论;其次是其医学理论来源于《内经》,《内经》的理论雏形奠定了六经辨证方法的基础;前两者的结合加之仲景个人思维成果形成了系统的六经理论和六经辨证方法。  相似文献   

3.
论"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观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人相应”是关于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命题,《内经》一书在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提出“人与天地相应也”,从而形成了“天人相应”自然观。笔者将《内经》与《春秋繁露》两书中有关内容作一比较分析,其结果表明:“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观基本涵义相同,与先秦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但两书在运用该观点时,对“天”和“人”的认识却有本质的区别。《内经》的“天人相应”观着重从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角度研究和论证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应的关系,其“天”专指自然界;“人”则指人的生命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各种生理反应。而《春秋繁露》的“天人合一”观着重从社会学角度论述人事活动与“天”——神的关系,扩大了“天”的内容。因此,从哲学角度说两者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4.
对《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骨架——阴阳五行学说与古代哲学源头之《周易》中的阴阳、五行观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内经》与《周易》的阴阳五行观存在较大差异,《内经》更重视阴阳与五行的融合应用,其完整的阴阳五行学说与其说是对《周易》的继承与发展,还不如说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思想的延伸。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学与中国古典哲学关系密切,对医学影响最深者,首推《周易》与道家,自古便有“医易同源”,“医道同源”的说法。方剂学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跟易、道也有紧密的联系,探求这三者之间的联系,能够加深对方剂功效、组成、主治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先秦老庄道家学派思想对《内经》理论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比较二者的形神观,可以发现《内经》对于老庄道家学派思想的承袭与发展关系,从而确认《内经》形神观与老庄道家学派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7.
“摶”之俗体作“(搏)”,与“搏”形近,近一个世纪来《伤寒论》《金匮要略》铅字排印本、电脑录入本凡“搏”皆讹为“搏”,而赵开美本《伤寒论》、元大德《千金翼方》或作俗体“搏”,或作繁体“摶”;元邓珍本《金匮要略》、赵开美本《金匮要略》皆作俗体“搏”,是诸善本《伤寒论》《金匮要略》无一作“搏”者。本文确证铅字排印本、电脑录入本《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搏”皆为讹字,当作“摶”。2005年8月人民卫生出版社白文本《伤寒论》据笔者意见已将“搏”改为“抟”。  相似文献   

8.
“摶”之俗体作“(摶)”,与“搏”形近,近一个世纪来《伤寒论》《金匮要略》铅字排印本、电脑录入本凡“(摶)”皆讹为“搏”,而赵开美本《伤寒论》、元大德《千金翼方》或作俗体“(摶)”,或作繁体“摶”;元邓珍本《金匮要略》、赵开美本《金匮要略》皆作俗体“(摶)”,是诸善本《伤寒论》《金匮要略》无一作“搏”者.本文确证铅字排印本、电脑录入本《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搏”皆为讹字,当作“摶”.2005年8月人民卫生出版社白文本《伤寒论》据笔者意见已将“搏”改为“抟”.  相似文献   

9.
论《黄帝内经》对《说文解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说文解字》与《黄帝内经》的作者和成书年代考察,前者具有接受后者影响的可能性.通过比较、分析二者所反映的思维模式、哲学观念以及人体解剖、疾病和治疗知识,可知:《说文》中蕴涵的中医学知识与《内经》一脉相承;《说文》所体现的“天-地-人”宇宙思维模式与贯穿《内经》的“天-地-人”生态医学思维模式同出一辙;作为《内经》理论基础的“气、阴阳、五行”学说可通过《说文》追本溯源;《说文》主要是通过分析汉字的造字结构,追溯汉字源流及本义,是研读《内经》、探索中医学起源的重要书籍.  相似文献   

10.
<内经>病因学理论与先秦道家"自然无为"思想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内经》病因学重视自然、环境因素,重视精神道德、心理因素及生活、行为因素的理论内容出发,分析了影响中医病因学理论形成的先秦道家“自然无为”思想。文中论述了老庄天人合一的整体.浑沌思想方法应用与中医病因邪正一体、邪正一气理论特点的关系,讨论了“道法自然”的不干预思想与中医病因偏重于人的主体反应和病机分析的思辨方法持点的密切联系,文中最后从“大自然生态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以及在中医病因学的研究与发展中这种研究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山宗主。他在《中庸》诚说的基础上 ,受到李翱《易传》与《中庸》互训方法的影响 ,援佛道入儒 ,重新建构了“诚”的理论体系。他沿着《中庸》诚说的致思理路 ,由天道及于人道 ,并以“诚”作为沟通天人、连结物我的中心环节 ,重建了“诚”的宇宙本体论 ,再由此落实于心性论的层面 ,论证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至上性、绝对性、普遍性和永恒性。最后由心性内圣开出经世外王 ,体现了儒家的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2.
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包括天人相副、人天依存、天人相合等不同认识。西医学整体观包含着"人的可分解性",即合整体观;中医学整体观的核心是人与环境、人体自身的"不可分割性",即元整体观。从元整体观探讨天人相应的理论内涵可知,天人相应包含天人本一、以人应天、天人合一在内的逻辑递进的多层次概念。其具体表现在:从宇宙本体论来看,天人相应首先是天人本一;从宇宙发生的过程看,人的健康疾病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从宇宙生态平衡角度看,养生防病上需要天人合一。阐明"天人相应"理论深层次内涵,有助于从根本上理解健康与疾病及其防治,有益于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修园是清代名医,善以通俗的语言阐述玄而难解的中医理论,为清代中医科普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一生著作颇多,《金匮要略浅注》是其众多著作之一。书中提出《金匮要略》与《伤寒论》互参的研读方法;需注释处以小字穿插于原文进行注解;具有尊崇经典、探本溯源,崇古不泥、敢于创新的特点。该书多方参考,博采众长,见解独到,是《金匮要略》不可多得的注本,为后学者开启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14.
心衰病为多种心脏病终末阶段,主症可见喘息、少尿水肿、或伴有心悸.《金匮要略》首次提到"心水",从病机到证候与心衰病类似,为类似心衰的病证.同时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多次论述"喘""肿""悸"三个病证.本文归纳和分析"喘""肿""悸"三个病证中与心衰病有类似的病因病机、病位、证候特点的条文,以及归纳对应的治法方药,...  相似文献   

15.
孙可兴 《中医学报》2021,36(1):74-78
《黄帝内经》基于"天人合一"的人体生命科学理论,融合天人、形神、气、阴阳、五行等理论与思维方法,系统阐释了人的存在与发展、健康与疾病、预防与养生等理论,始终坚持整体辨证、致和守中、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建构出科学、哲学、文化三维同构的理论体系.为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了理论基础,为...  相似文献   

16.
日本人喜多顿直宽所著《金匮玉函要略方论疏义》对《金匮要略》注疏的贡献与价值,在于此书通过文献校勘考证,可能在较大程度上恢复了《金匮要略》原貌。喜多邨氏对《金匮要略》义理的阐发是基于丰厚的医疗实践,故其疏义多有独到实用之处,不论于临床、于文献研究,都颇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及《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入手,剖析《金匮要略》对月经不调病因病机的认识,探讨《金匮要略》治疗月经不调立方遣药的特色,系统探讨《金匮要略》论治月经不调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8.
尤怡的《金匮要略心典》是对张仲景《金匮要略》的注释、概括,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从文学角度与医学价值上探讨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及学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肾气丸是张仲景所创立的补肾名方,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中运用肾气丸一方治疗寒湿脚气、虚劳腰痛、痰饮、消渴、女子转胞五种疾病,堪称"异病同治"经典。根据《金匮要略方论》原文中肾气丸的运用讨论"异病同治"理论。  相似文献   

20.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本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浅析《金匮要略》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本义,从①见肝之病,此处肝之病为何病?②知肝传脾,肝病如何传脾?③当先实脾,实脾是否必要?三个问题出发,围绕肝病传于脾的条件以及实脾之法,从已病防变和虚实异治这两个方面诠释了治未病的治疗法则,强调应在中医整体观念理论指导下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