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勇峰 《河南中医》2012,32(12):1583-1584
桂权汤为解表剂,小建中汤为温补方,二者不仅在组成、配伍方面有许多共同点,而且都具有补益营卫之气的作用,其异同点为桂枝汤通过调和营卫来补益营卫,小建中汤阴阳双补,补益营卫.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筛选小建中汤方证的临床文献,采用循证医学原则,整理总结该方涉及的临床症状,用药加减等,探求其方证运用规律。方法:检索包括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1979年6月-2012年6月收录于三个数据库的小建中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以"小建中汤"的关键词,匹配"精确"查找,进行检索。结果:小建中汤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症状主要为腹部自觉症状,加减药物主要为补气药。结论:小建中汤治疗疾病具有一定分散性,但主治病位在中焦,主治病症是腹痛,因小建中汤药味较少,故临床多合用相关方剂以加强疗效。  相似文献   

3.
潘红丹 《河南中医》2021,41(6):854-858
小建中汤主要用于治疗伤寒腹中急痛和虚劳里急等症,而消化性溃疡的典型表现为腹部疼痛,在病症上二者明显相似;在病机上,小建中汤证为阴阳两虚、寒热错杂,偏于阳虚为主,消化性溃疡为胃之气机阻滞或脉络失养,致胃失和降,不通则痛,失荣亦痛,发病日久则可见虚实夹杂证.因此,在病机上二者具有共同性,这也是小建中汤能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  相似文献   

4.
小建中汤是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经典名方之一,具有调和阴阳、调补脾胃之功。主要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挛痛、喜温喜按或虚劳发热等症。小建中汤临床应用广泛,现代医家用其治疗消化系统,特别是在胃肠道疾病(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或脾胃虚寒者)中显示出明显优势,如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溃疡、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腹泻等。  相似文献   

5.
胡燕灵 《河南中医》2010,30(8):733-733
小建中汤非治阴阳两虚。小建中汤证之病机为阳气偏虚,气血不足,阴阳失调。  相似文献   

6.
小建中汤证与小柴胡汤证是《伤寒论》中两个重要的方证,而且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理解其内在机理,无论对于《伤寒论》本身的研究,还是对于临床应用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四逆散联合小建中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四逆散合小建中汤治疗,两组均治疗7 d,7 d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愈显率为72.5%,治疗组愈显率为90.0%,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6.024,P=0.007);治疗组腹痛、发热、呕吐泄泻及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逆散联合小建中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效果理想,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8.
<正>对小建中汤的方义,传统观点认为针对阴阳两虚而偏阳虚的病机。如高校教材《金匮要略选读》5版中虽言病机在于寒热错杂,阴阳两虚,但按语却谓其症状偏阳虚为主,故而脾胃虚寒者,多用此方治疗。6版、7版教材认为小建中汤甘温补脾为主,调和  相似文献   

9.
小建中汤制方本义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建中汤制方本义浅探针灸系93级李智申王立红(050091)小建中汤在仲景著作中曾多次出现,但对其方证论述最详的当属《金匮·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的论述,后世医家有称...  相似文献   

10.
钱伯文教授运用小建中汤治疗肿瘤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建中汤原载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由桂枝、大枣、芍药、生姜、饴糖,甘草组成.本方所治虚劳诸证.皆因中虚所致阴阳两虚.故其治疗当以建立中气.调和阴阳为关键。方中重用甘温之饴糖为君药,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桂技温阳气.芍药益阴血,二者调和阴阳,并为臣药;  相似文献   

11.
脾胃(中州)的盛衰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而"顾护脾胃"则是小建中汤的立方之旨。小建中汤可以使中焦建运,脾胃功能恢复,而气血充盈,营卫有所根,营气内守而卫外能固,如此才可使外邪不干。如果中州不得建,可能导致营卫之气的虚弱,如此则无力抵抗外邪。这种通过补益脾胃来提升人体与外邪相抗能力的治疗方法,即是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防止以中焦虚弱为主因的疾病发生和传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冯斌  曾远强  梁建明 《河南中医》2016,(11):1880-1882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所有患者在服用降糖药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以小柴胡汤为基础,随证加减治疗1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水平以及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期间,患者血糖控制良好,中医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有效率为93.3%。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郑仁省 《河南中医》2016,(2):204-206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抗炎、抗感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热退时间、咳嗽、咳痰缓解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2.2±0.4)d、(3.2±0.4)d、(4.1±0.4)d,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感冒后咳嗽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硫酸特布他林片2.5 mg,每日3次,治疗组口服中药小柴胡汤加味,每日1剂,分早晚温服,总疗程为14 d。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3.33%,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感冒后咳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小柴胡汤是和法的代表,和解之法的实质是以疏气转枢为先,调气以理顺表里上下失畅之机,佐温清消补,以治寒热虚实并发之势,兼通八法之变,以应付病位因机兼夹之证。临床实践中,宜尊经而不泥古,师法而不拘药,不断探索小柴胡汤和法的理论实质,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以应对疾病谱的变化,保持经方的生命活力。临证用小柴胡汤治疗寒颤、肺炎、颈动脉软斑块,均取佳效。  相似文献   

16.
郭景丽 《河南中医》2015,35(2):234-236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合小柴胡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甲硫咪唑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酸枣仁汤合小柴胡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主要中医证候及血清TT3、TT4、FT3、FT4、TSH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酸枣仁汤合小柴胡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曹正同  李楠  林昌松  姜玉宝 《河南中医》2016,(12):2051-2053
《伤寒论》条文也正是疾病病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立法、立方。考虑到张仲景所处的时代,想要在书中穷尽对一切疾病的记录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张仲景通过有限的条文,向世人展示人体的生命规律,所以研究《伤寒论》最终一定要落实在对病机的理解上。初学者可以从方证对应入手,待到深入以后还是要在病机上下功夫。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的研究莫不是从病机入手,或以经解经,或错简重订,最终还是通过对病机的理解对伤寒论六经辨证思想进行阐释。上文对黄芩汤演变的总结,条文的顺序不是重点,关键要对条文背后所讲的中医理论、人体规律,对疾病在变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迹象,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更好的见病之源,不被条文所束缚。所以对病机的重视当成为日后研究伤寒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刘洋  蔡悦 《河南中医》2015,35(2):236-238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职业性噪声聋(occupational noise deaf,ONI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ONID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治疗组加用小柴胡汤治疗,疗程均为28 d。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左耳、右耳及双耳语频平均听阈均较治疗前、同期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口苦口干、心烦、耳鸣、头晕等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柴胡汤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可明显改善ONID患者听力水平、缓解伴随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20.
仲景小方配伍方式丰富,大体上有三大类:七情配伍、阴阳配伍、气味配伍。七情配伍有相须为用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相使为用以提高主药的功效;相畏或相杀为用以降低药物毒副作用。阴阳配伍有寒热并用以达到去性取用之功,防止药物之格拒;升降相因调整脏腑的升降失调;散收结合以不伤正、不留邪;走守相合以增强药力;润燥相随以不伤阴、不助湿;表里兼顾以兼顾表里;刚柔相济以相互调节。气味配伍中有辛甘相配使补中有散,而不致呆滞;辛苦相配能除寒热,开通气机;酸甘相配使下而不伤正,补而不助邪;甘苦相配使阴液得复,筋脉得养。因药物有其气、味、性、用,此次论述药物之配伍则体现药物的某一方面,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性,或取其用。而在临床制方中,并非只有一种配伍方式,常为几种配伍方式的综合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