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观察针药复合对肛肠手术的麻醉效果及防治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为电针加硬膜外麻;B组为硬膜外麻,各25例。结果表明:A组的麻醉效果比B组高(P〈0.05),镇痛效果比B组好,且A组硬膜外腔使用局麻药比B组少(P〈0.05),术后第一次排尿时间A组比B组短(P〈0.05)。提示:针药复合有增强硬膜外麻醉效果的作用,减少硬膜外局麻药的用量,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袁军 《福建中医药》1999,30(4):33-34
针刺麻醉临床应用已久。我们在临床上应用针药复合麻醉行甲状腺手术,避免单纯针刺麻醉镇痛不全的难关,兹对它的临床使用价值探讨如下,以供临床参考。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龄10~69岁;病种包括甲状腺腺瘤62例,甲状腺囊肿18例,甲...  相似文献   

3.
针药复合麻醉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针药结合麻醉在大脑语言功能区手术中的作用,观察该法能否影响手术对肿瘤的高切除率和对功能的低致残率。方法采用针药结合麻醉联合术中电刺激对12例位于大脑语言运动区周围的肿瘤实施手术切除。结果12例患者中,8例肿瘤获得全切除,4例获得次全切除,术后未见语言障碍或功能障碍加重。结论针药结合麻醉有助于在手术中语言运动进行判断,避免手术对功能区的损伤,是此区域肿瘤手术的重要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优化针药复合麻醉和镇痛的临床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由复旦大学医学院牵头的国家“九五”攻关专题“优化针药复合麻醉和镇痛的临床及机理研究” ,于 1 998年 1 0月起执行 ,共 2年时间。本专题的攻关任务是 ,在“八五”攻关课题开展针药复合麻醉的基础上 ,深入探讨针药结合用于麻醉及镇痛的作用特点和优势 ,揭示针刺不仅具有镇痛作用 ,还具有重要的生理保护功能 ,从而为进一步发展中西医结合针药复合麻醉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开展针药结合镇痛研究方面 :①北京妇产医院采用针药结合的方法 ,在分娩镇痛方面完成2 6 0例 ,分为Hans刺激、Hans 安定、安定、Hans 曲马多、曲马多及对照…  相似文献   

5.
针药复合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单纯颈丛阻滞麻醉下施行甲状腺手术,易出现切皮痛、牵拉气管不适等反应,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此,我们于2000年1~8月间,采用“针药复合麻醉”:即颈丛神经阻滞复合穴位注射法施行甲状腺手术,对其镇痛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进行了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观察组: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龄21~39岁,平均(26.8±7.6)岁;体重49~71kg,平均(51.2±11.6)kg,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全部为  相似文献   

6.
针药复合麻醉对肠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药复合麻醉对肠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肠癌根治术患者27例,年龄40~80岁,随机分成全麻组12例,针药组1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芬太尼3μg/kg、异丙酚2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进行全麻诱导,术中以静脉输注异丙酚,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术后患者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A)。经穴取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持续电针刺激。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h、6h、8h、24h、44h镇痛泵用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镇静评分;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基础值)、术后2h、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抽取外周静脉血3 mL,采用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浆β-内啡肽(β-EP)、皮质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针药组患者术后4h镇痛泵用量明显少于全麻组(P〈0.05);两组术后4h、6h、8h、24h及44h VAS及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天针药组患者血浆TNF-α水平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浆β-内啡肽、皮质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麻患者术后早期需要更大剂量的芬太尼来缓解疼痛,而针药复合麻醉能产生一定的镇痛效应,但其程度较弱。  相似文献   

7.
针药复合麻醉食管癌根治术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将45例食管癌极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电极板组、药麻组,观察组采用穴位电刺激与药物麻醉相结合,电极板组单纯采用穴位电刺激;药麻组采用单纯药物麻醉,结果:前两组麻醉醉效果明显优于药麻组,心、血管抑制轻,苏醒平稳,恢复快。结论针刺复合安氟醚麻醉可作为食管癌根治术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针刺复合静脉麻醉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微创手术中的麻醉镇痛效果。方法采用针刺复合静脉麻醉(治疗组)与单纯静脉麻醉(对照组)方法,分别对180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微创手术,观察两组麻醉镇痛效果、麻醉药物用量、麻醉不良反应以及术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SOD活性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麻醉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复合静脉麻醉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微创手术中麻醉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麻醉药物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抗氧化防御系统酶SOD活性的降低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手术麻醉的目的不仅是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还要求患者能够保持清醒状态,在可能损伤重要结构的步骤配合外科医生进行判断,避免造成周围神经损伤。因此,单一的麻醉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针刺麻醉复合其他方法如安定镇痛麻醉、颈丛阻滞或全身麻醉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既可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又可降低相关并发症,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基于此,笔者对针药复合麻醉应用于甲状腺手术的疗效及取穴规律进行综述,旨在为提高针药复合麻醉临床疗效相关的科研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同时推动针药复合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在针药复合麻醉肺切除手术中运用微创埋线与全麻的麻醉效果,为针麻肺切除手术探索新的方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50例肺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术前予以微创埋线,取穴华佗夹脊(T4、T6、T8)与背俞穴(肺俞、心俞、膈俞)、曲池、足三里。对照组采用全麻。记录两组术中11个时间点的生理指标,计量术中麻醉药物实际使用量等指标。结果 两组术中11个时间点心率、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芬太尼追加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丙泊酚及罗库溴铵追加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埋线相对于全麻方案,能减少手术中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微创埋线与药物在肺切除手术中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针刺加药物结合麻醉(简称针药结合麻醉)在大脑运动语言区病变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针药结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对25例位于大脑左侧额下回后部语言运动区周围肿瘤实施手术切除,比较不同麻醉下对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结果:15例接受针药结合麻醉的患者中6例因皮层刺激时发现肿瘤紧邻功能皮层,实施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另9例肿瘤获得全切除,术后均未见语言障碍或功能障碍加重。在接受全麻的1  相似文献   

12.
王跃丰 《山西中医》2004,20(1):35-36
目的 :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针刺风市并配合自拟通窍益气汤加减治疗 ,并设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点滴治疗 2 8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针药组痊愈 11例 ,显效 12例 ,有效 5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为 87.5 % ;对照组痊愈 7例 ,显效 5例 ,有效 8例 ,无效 8例 ,总有效率为 71.4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u= 2 .5 930 ,P <0 .0 1) 。结论 :针刺风市并用自拟通窍益气汤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SC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诊断治疗的SCD患者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给予弥可保、维生素C、维生素B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脊髓亚急惶联合变性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针灸配合手法丰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乳房扁平偏小患者随机分为针灸配合手法组、针灸组、手法组各50例.针灸组针刺主穴取膻中、乳根、膺窗、天溪、足三里、三阴交、少泽,留针30 min并用艾条施行温和灸,每日1次;手法组以乳房推拿为主,配合经络按摩,每日1次;针灸配合手法组以先行手法、后施针灸,每日1次;3组均以2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每例的胸围值以及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针灸配合手法组丰乳疗效的有效率83.0%,针灸组有效率53.3%,手法组有效率26.7%.针灸配合手法组改善临床症状与针灸组相当(P>0.05),但均明显优于手法组(P<0.05).针灸配合手法组改善胸围值第1疗程与手法组相当(P>0.05),两者均优于针灸组(P<0.05);第2疗程、第3疗程,针灸配合手法组优于针灸组,两组均优于手法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手法可提高丰乳的疗效,且见效快,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针刺加中药治疗偏头痛34例(治疗组)和单纯中药治疗22例(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52.9%和18.2%(P〈0.01),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和68.2%(P〈0.05),即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皆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针药结合麻醉在颅脑外科手术中规范化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药结合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规范化应用。方法 按照手术入路分为3组,各组分别采用体针和耳针,每组病例切皮前用0.1% 利多卡因或0.1% 普鲁卡因作头皮下浸润。结果 900 例中Ⅰ级847 例,占94.11% ;Ⅱ级53 例,占5.89% 。其中耳针Ⅰ级率98.48% ,体针Ⅰ级率91.59% 。耳针与体针卡方检验x2 = 17.86,P< 0.001,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 针药结合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效果,而耳针比体针效果更优,可作为神经外科手术常用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针药结合治疗缺血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将90例患者均分为针药组、中药组及常规组,分别采用相应治法。结果:针药组总体疗效及相关指标变化优于其他两组。提示针药结合比单纯中药及常规组治疗缺血中风偏瘫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针药复合麻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针药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ASAI~Ⅱ级,(年龄29~80岁),随机分成3组:全麻组、针刺复合全麻经穴组、针刺复合全麻非经非穴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采用芬太尼3μ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进行全麻诱导,术中以静脉输注异丙酚,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经穴组选取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非经非穴组选用经穴组每个经穴所在经脉与外侧相邻经脉连线的中点,与经穴相平处持续电针刺激。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基础值)、开始CO2充气即刻、CO2充气后5min、胆囊切除、术毕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指数(CI)、心排量(CO)、体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加速度指数(ACI),比较3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记录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结果:①3组患者气腹后CI、CO、ACI明显降低,全麻组和非经非穴组HR、MAP、SVRI均明显增加,经穴组则变化较小;②经穴组麻醉药用量明显少于全麻组,芬太尼、维库溴铵、异丙酚分别比全麻组节约14%、13%、25%;③经穴组患者从停药到呼之睁眼、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显著快于非经非穴组及全麻组。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采用针刺经穴复合全麻能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