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评价消风散合黄连解毒汤治疗湿疹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12月治疗湿疹的患者54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消风散合黄连解毒汤治疗,15 d后对两组治疗方法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γ-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水平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湿疹患者体内的血清IL-4、IFN-γ含量以及患者治愈、显效、好转、无效以及总有效率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IL-4、IFN-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5 d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4、IFN-γ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消风散合黄连解毒汤治疗用于湿疹,相较于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患者血清水平更佳,临床疗效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止痒合剂一号治疗急性湿疹湿热浸淫证型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IL-2、IL-4、IL-5、IFN-γ水平影响。方法80例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止痒合剂一号组(治疗组)、氯雷他定组(对照组),每组40例,均以2周为1个疗程,2个疗后观察2组疗效及血清IL-2、IL-4、IL-5、IFN-γ水平的变化。选择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对照组为72.5%;治疗前,治疗组及对照组血清IL-2、IFN-γ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IL-4、IL-5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IL-2、IFN-γ水平均较各自治疗前降低,IL-4、IL-5水平均较各自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前述细胞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痒合剂一号对于急性湿疹湿热浸淫证型患者可能通过改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发挥治疗作用,且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依匹斯汀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慢性湿疹患者80例进行回顾分析,依据其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研究组40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依匹斯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湿疹,安全高效,可明显改善患者IL-4、IFN-γ等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三黄洗剂对湿疹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影响。方法:将6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三黄洗剂熏洗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EASI与瘙痒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IL-17、IL-23、TGF-β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下降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洗剂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对慢性湿疹模型大鼠及其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空白组12只,另一组共60只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冰黄肤乐组及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高、中、低剂量组。冰黄肤乐组给予冰黄肤乐,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低(0.14 g/kg)、中(0.21 g/kg)、高(0.35 g/kg)剂量组经皮给药,给药4周后观察皮肤外观、病理变化及症状积分,并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4、IL-10、IFN-γ的含量。结果: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可改善慢性湿疹大鼠角化表皮、增厚棘细胞层、延长表皮突等,各给药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与模型对照组苔藓化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斑与丘疹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IL-4、IL-10含量升高,IFN-γ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低、中、高剂量组血清IL-4、IL-10含量降低,IFN-γ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冰黄肤乐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能有效改善慢性湿疹红斑、丘疹、苔藓化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免疫调节及减少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对外周血IFN-γ、IL-4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片治疗,两组患者均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外涂。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情况、外周血IFN-γ、IL-4水平,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18例,好转9例,无效4例;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0例,好转19例,无效6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清IFN-γ水平均升高,IL-4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外周血清IFN-γ高于对照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慢性湿疹有较好疗效,可调节外周血IFN-γ、IL-4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凉血祛湿汤治疗血热型湿疹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取121例血热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观察6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口服,每日1次;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2次。观察组给予制凉血祛湿汤治疗,每日1剂,每次150ml,每日3次,3餐饭后半小时后温服。两组均治疗半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含量;观察两组湿疹面积、严重度指数评分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4及IL-10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IL-2及IFN-γ水平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EASI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结论:凉血祛湿汤治疗血热型湿疹,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细胞亚群的失衡关系密切,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和血除湿汤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自拟和血除湿汤)和西药组(西替利嗪),18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及瘙痒程度进行评分,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清中细胞因子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ASI、DLQI及瘙痒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4周后,中药组EASI、DLQI及瘙痒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 0. 05);中药组总有效率为70%,明显高于西药组的40%(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L-4、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L-4水平均明显升高,IFN-γ水平均明显降低(P 0. 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IL-4水平均下降,IFN-γ水平均升高(P 0. 05);且中药组IL-4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中药组IFN-γ水平明显高于西药组(均P 0. 05)。结论自拟和血除湿汤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4水平、促进IFN-γ分泌以使Th1/Th2细胞分化趋于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IL-2、IFN-γ和IL-4水平的影响,探讨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可能的机制。方法:将慢性荨麻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穴位自血疗法,对照组口服地氯雷他定片,根据患者瘙痒程度、风团数目、风团直径的症状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均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中IL-2、IFN-γ和IL-4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瘙痒程度、风团数目、风团直径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二者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IL-2、IFN-γ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IL-4水平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IL-2、IFN-γ升高更明显,IL-4降低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其对外周血IL-2、IFN-γ和IL-4的影响可能是其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宋月江  朱蕾  刘子亮 《新中医》2017,49(1):98-100
目的:观察湿疹方熏洗治疗肛门湿疹临床疗效。方法:将肛门湿疹患者55例,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软膏治疗,观察组以湿疹方熏洗后按照对照组药物方式进行治疗。7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4疗程。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统计分析2组治疗的时间及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43%、74.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降低程度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疹方熏洗治疗肛门湿疹疾病,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诱导皮损快速修复,缩短了治疗时间,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除湿止痒合剂治疗湿疹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IL-4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亚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除湿止痒合剂治疗组(A组)、西可韦对照组(B组)及中西药物联合对照组(C组),每组30例;均以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各组疗效及血清IL-4水平的变化。结果①A组总有效率为83.33%,B组总有效率为63.33%,C组总有效率为86.67%,A组及C组疗效均明显优于B组(P<0.05);A组与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A组治疗后血清IL-4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除湿止痒合剂治疗湿疹疗效显著,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湿疹汤Ⅱ号内服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湿疹汤Ⅱ号内服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湿疹汤Ⅱ号内服治疗组和左西替利嗪口服对照组各40例。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8,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湿疹汤Ⅱ号内服治疗慢性湿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治疗慢性湿疹方面,中医药具有明显优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湿疹,会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西医将湿疹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期,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各示主方,配舍抗组织胺类药物开瑞坦及扑尔敏或赛庚啶,再外用洗、敷、擦等药物,加强中药疗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4.
湿疹是指皮损多种、形态各异,总有瘙痒糜烂流滋结痂证候的皮肤疾患,一般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类.本病具有多形性损害、对称分布、自觉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等特点,男女老幼皆可发病,而以先天禀赋敏感者为多,无明显季节性,但冬季常常复发.急性者多泛发全身,慢性者往往固定在某些部位,亚急性者介于两者之间.湿疹的治疗方法很多,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笔者注重"宣肺",往往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大花马齿苋治婴儿湿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花马齿苋属马齿苋科植物 ,为一年生肉质草本 ,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我们以单味大花马齿苋治疗婴儿湿疹 ,疗效较佳。现介绍如下。取大花马齿苋 10 0 g,洗净捣烂绞汁 ,每日 2~ 3次以棉签沾汁涂于婴儿皮损处 ,连用 2~ 3天一般即可获愈。婴儿湿疹又名胎敛疮 ,多为体质过敏 ,为风湿所袭 ,搏于气血而发。常发于婴儿的颜面部 ,皮肤起粟 ,瘙痒无度 ,破则流水 ,浸淫成片 ,甚至可以延及身体其它各部。此证常使患儿烦躁 ,睡卧不安 ,病久皮肤可有苔藓样改变。大花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消痈肿、敛疮疡之功效。应用之后 ,婴儿患处皮损区域渗出液可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马齿苋合剂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1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78例。治疗组用中药马齿苋合剂湿敷,3~6次/d,10 mi n/次。对照组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涂患处,1次/d。2组均以治疗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7.7%,有效率81.7%;对照组治愈率48.7%,有效率75.6%。2组治愈率、有效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马齿苋合剂湿敷治疗湿疹疗效稍优于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涂治疗者(无统计学意义),但经济方便,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肛周湿疹5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肛周湿疹是肛肠科的常见病之一,其症状为肛周瘙痒,夜间尤甚,伴有抓痕、血痂、皮肤增厚、表面粗糙、皮纹加深、呈苔藓样变,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多因外感风湿热邪,客于肌肤,搏结而成,或因情志所伤,或因血虚风燥。在临床上多采用利多卡因配合地塞米松稀释后局部封闭治疗。因肛周神经来自尾骨神经,局麻药可阻滞神经传导达到止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笔者自 1 998年以来 ,采用中医辨证针灸配合自血注射法治疗 89例湿疹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89例中男性 5 0例 ,女性 39例 ;年龄 5~ 1 0岁者 2 6例 ,1 1~ 30岁者 33例 ,31~ 5 0岁者 1 7例 ,>5 1岁者 1 3例。临床分为湿热型、脾湿型及血燥型。治疗方法全部均用针刺加自血注射法治疗。针刺法 :1湿热型 :表现为起病急 ,初起皮肤红痒 ,很快出现丘疹、水疱、糜烂渗出 ,皮疹与正常皮肤边界不清 ,疹色红 ,流粘水 ,瘙痒重 ,严重者湿热毒邪内蕴 ,丘疹遍布全身。取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足三里 ;若外邪侵袭、恶寒、发热、头…  相似文献   

19.
慢性湿疹常由于急性或亚慢性湿疹的治疗不当,造成湿疹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病因复杂、诊断分型多样、治疗棘手。现对近年来中医药对慢性湿疹护理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0.
湿疹分急性和慢性。急性湿疹发病急,表现为掀红赤肿、水疱、糜烂、渗水、痒甚,此为湿热浸淫肌肤,治以清热利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或龙胆泻肝丸每服10g,1日2次;若黄水淋漓,除用大量利湿药外,仍需加用清热药;如结黄痂或沿皮糜烂,仍需用祛湿药,但忌用散风药;若仅有红粟,瘙痒,日轻夜重,抓破出血,随结血痂者,此为风热,以清热凉血散风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