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黛散治疗肛周湿疹的综合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肛周湿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派瑞松软膏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青黛散外用扑敷肛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皮损形态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3.33%,P〈0.05,治疗组的痊愈率为30.56%,显著高于对照组19.4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皮损形态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皮损形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青黛散治疗肛周湿疹能显著改善瘙痒程度、皮损形态,缩小皮疹面积,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菊卒痒膏联合炉甘石洗剂治疗湿热型肛周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湿热型肛周湿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炉甘石洗剂外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菊卒痒膏外搽治疗。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瘙痒程度评分、渗液评分、皮损面积评分,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瘙痒程度评分、渗液评分、皮损面积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瘙痒程度评分、渗液评分、皮损面积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菊卒痒膏联合炉甘石洗剂可有效缓解湿热型肛周湿疹患者瘙痒,减少局部渗出及皮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杨定宪 《河南中医》2020,40(8):1167-1169
目的:观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小儿顽固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小儿顽固性湿疹患儿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糖浆及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瘙痒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皮损面积评分和皮损形态评分。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7.77%,观察组有效率为96.2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瘙痒消失时间为6~20(13.25±5.17) h,观察组瘙痒消失时间为4~17(8.87±4.63) h。两组瘙痒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皮损面积评分为(2.26±1.43)分,观察组皮损面积评分为(1.03±0.97)分,观察组皮损面积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皮损形态评分为(1.62±1.03)分,观察组皮损形态评分为(0.90±1.01)分,观察组皮损形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可以改善小儿顽固性湿疹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肥厚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4例患者内服中药自拟方,皮损局部外喷吡硫翁锌气雾剂,对照组43例皮损局部外涂尿素软膏加复方氟米松软膏,8周后对比疗效。结果:经秩和检验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瘙痒程度、皮损颜色、皮损面积、肥厚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的瘙痒程度、皮损颜色、皮损面积、肥厚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肥厚性湿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川百止痒洗剂治疗肛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肛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川百止痒洗剂坐浴、外涂,每日1次;对照组予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外涂,每日1次。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皮损消退和症状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皮损严重程度评分、瘙痒程度评分及受损面积评分的变化,观察2组临床总疗效。结果除对照组患者苔藓样变积分外,2组患者治疗后皮损严重程度、瘙痒程度、受损面积各项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2组间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百止痒洗剂外用治疗肛门湿疹有效。  相似文献   

6.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湿疹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确诊为肝肾阴虚型慢性湿疹患者,按照随机信封分配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西替利嗪治疗,2组均外用青鹏软膏。采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表(EASI)评价患者的皮损情况,比较2组EASI评分、瘙痒评分、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7.00%,对照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ASI评分、瘙痒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观察3月,复发率观察组16.9%,明显低于对照组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湿疹,近远期疗效均优于西替利嗪,各项指标评分改善明显,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祛湿汤与湿疹膏治疗肛周湿疹的疗效差异。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祛湿汤外洗,对照组采用湿疹膏外用,在皮损面积、瘙痒评分、临床疗效等方面对2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各个疗程后2组皮损面积、瘙痒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2组各个疗程后皮损面积、瘙痒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而疗程2与疗程3的皮损面积、瘙痒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2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祛湿汤治疗肛周湿疹中在改善皮损、瘙痒等症状上优于湿疹膏。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综合评价加味除湿胃苓汤联合止痒方治疗肛周湿疹(E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 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 EA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 例,加味除 湿胃苓汤口服联合止痒方坐浴)和对照组(43 例,氯雷他定片联合止痒方坐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瘙痒程度、 皮损形态、面积、潮湿程度评分,临床疗效,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并观察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及停药后 2 周复发 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瘙痒程度评分、皮损形态评分、皮损面积评分以及皮肤渗液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瘙痒程度评分、皮损形态评分、皮损面积评分以及皮肤渗液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100 %,高于对照组的 7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束治疗 2 周以后,观察组 19 例痊愈患者中 有 2 例复发,对照组 6 例痊愈患者有 2 例复发,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加味除湿胃苓汤可明显改善 EA 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临床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黄玲  孟浩 《河南中医》2016,(2):323-324
目的:观察中药熏方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方外用治疗,对照组采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瘙痒评分、皮损面积、临床疗效等。结果:治疗组瘙痒及皮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7 d、14 d的有效率分别为70.00%、93.33%,均优于对照组的53.33%、6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熏方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肛周湿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周耀湘  王康生  李红  吴洁贞 《新中医》2017,49(11):93-95
目的:观察湿疹3号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湿疹3号,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疗程均为3周。采用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法(EASI)及瘙痒程度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湿疹面积、严重程度及瘙痒程度,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EASI评分及瘙痒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ASI评分及瘙痒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14,P=0.012)。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胃肠不适1例,对照组出现嗜睡12例。结论:湿疹3号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效果优于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  相似文献   

11.
钟萍  徐丽红  王鹏  柴宝 《河南中医》2016,(5):864-866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联合光疗对急性手部湿疹患者EASI评分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手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光疗组、中药洗剂组、中药洗剂联合光疗组各30例。光疗组单纯采用光疗进行,选择304 nm中波高能紫外线进行照射治疗;中药洗剂组单纯采用中药外洗治疗;中药洗剂联合光疗组给予中药外洗联合光疗进行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瘙痒症状的改善情况,用EASI评估湿疹面积以及皮损严重程度,比较3组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情况。结果:光疗组的有效率60%低于中药洗剂组的有效率70%,两组差异性不显著(P0.05);光疗组和中药洗剂组的有效率均明显低于中药洗剂联合光疗组的有效率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的EASI各指标评分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治疗后EASI评分相比治疗前下降,中药洗剂联合光疗组EASI评分变化更突出,其次为中药洗剂组,光疗组EASI评分改善明显不足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而中药洗剂联合光疗组患者并无明显不良反应,随访期间亦无复发。结论:中药外洗联合光疗更利于改善急性手部湿疹患者的瘙痒症状,减少皮损面积,减轻皮损状况,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剂型加味苦参汤湿敷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安全性研究。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016年1月至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门诊的急性湿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颗粒剂组和中药组,每组30例,颗粒剂组湿敷加味苦参汤颗粒剂,中药组湿敷传统中药饮片水煎剂。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皮损形态、皮损面积、瘙痒程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愈显率及总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瘙痒程度评分、皮损面积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颗粒剂型及传统中药饮片水煎剂加味苦参汤湿敷治疗急性湿疹均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接诊的6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给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仙灵骨葆胶囊给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和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75.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骨密度值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改善情况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能够明显增加骨密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清肝散结汤结合西药治疗亚急型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外科门诊治疗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清肝散结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有效率为79.4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退热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甲状腺肿消退时间、血沉恢复正常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甲状腺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FT3、FT4及TSH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清肝散结汤结合西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结合外洗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按3∶1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荆蝉祛风汤结合中药外洗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皮损和瘙痒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5%,对照组为7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瘙痒和皮损严重程度(ADS)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ADS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结合外洗治疗婴儿湿疹可明显改善皮损,减轻瘙痒。  相似文献   

16.
徐景政 《河南中医》2016,(5):827-829
目的:观察中西医多途径内外合治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7月—2015年7月就诊于本院的102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经验汤剂内服、针灸、穴位贴敷等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等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腹痛、压痛、体温的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多途径内外合治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疗效肯定,利于加快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缩短病程,其机制与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脑动脉瘤破裂后SAH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血管内栓塞治疗,治疗组给予血管内栓塞联合中医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有效率为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PLT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肿体积、N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中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和瘦素(Leptin)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多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健脾消食汤。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及中医症状评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儿血清中β-EP和Leptin水平。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有效率为97.92%,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体质量和BMI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中β-EP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Leptin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疗效明显,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降低血清中β-EP及Leptin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多发性顽固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1日—2015年10月1日本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多发性顽固性跖疣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中药熏洗组和咪喹莫特组,每组36例。中药熏洗组给予中药熏洗治疗,咪喹莫特组患者足部疣体常温水浸泡30 min后自然晾干,外涂咪喹莫特乳膏,联合组给予中药熏洗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三组疗程均为4周,如不足4周皮损消退治愈则停止用药。结果:联合组1例失访;中药熏洗组1例未按规定用药退出研究;咪喹莫特组1例失访,1例用药后皮肤出现红肿感染退出研究,上述患者均未计入统计。联合组症状积分优于中药熏洗组、咪喹莫特组(P0.05);联合组有效率97.14%,中药熏洗组有效率31.43%,咪喹莫特组有效率26.47%,联合组优于中药熏洗组、咪喹莫特组(P0.05);三组患者均未见全身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多发性顽固性跖疣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阚玉玲 《河南中医》2016,(5):855-857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穴位按摩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匹多莫德颗粒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脾宣肺汤、穴位按摩等中医疗法,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3.2%,明显低于治疗组的有效率90.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喷嚏流涕、汗出、面色萎黄、大便溏薄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gG、IgA、IgM水平较治疗前有所升高,治疗组患儿升高水平更为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内随访过程中,两组患儿患病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病程亦明显缩短,其改善程度以治疗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宣肺汤内服、穴位按摩联合常规西药能有效缓解肺脾气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发病次数,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