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新春  王健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3):4567-4567
目的:观察脉络宁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脑梗死患者60例分别用脉络宁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观察、评价两药的临床疗效。结果:脉络宁组治疗脑梗死总有效率达96.67%,明显优于丹参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脉络宁注射液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抗凝、溶血栓等作用,治疗脑梗死疗效明显,安全性好,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冯向阳  高均合 《当代医学》2009,15(18):149-149
目的观察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应用金纳多注射液20mi每日一次静滴治疗急性脑梗死两周,与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每日一次静滴(疗程两周)比较,观察其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率金纳多注射液治疗组(89.6%)明显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781%)。结论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王新春  王健 《实用医技》2007,14(33):4567-4567
目的:观察脉络宁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脑梗死患者60例分别用脉络宁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观察、评价两药的临床疗效。结果:脉络宁组治疗脑梗死总有效率达96.67%,明显优于丹参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脉络宁注射液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抗凝、溶血栓等作用,治疗脑梗死疗效明显,安全性好,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杏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12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入选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杏丁注射液组(治疗组)和复方丹参组(对照组)各60例,用药14 d后,分别进行临床疗效全面观察、神经功能缺损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杏丁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都有一定的恢复作用,且前者明显优于后者;杏丁组在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改善方面,优于复方丹参组。结论:杏丁注射液治疗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早期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中药复方对脑梗死后情志变化治疗的用药规律。方法:总结分析近十年中药复方治疗脑梗死后情志变化的用药情况。结果:脑梗死后失眠临床常用药物为甘草、牡蛎、黄芪、白芍、酸枣仁等,其治疗以补虚、清热、安神为主。脑梗死后抑郁临床常用药物为川芎、柴胡、当归、郁金、石菖蒲等,其治疗以补虚、活血化瘀、安神为主。结论:脑梗死后情志变化主要为失眠与抑郁,临床治以补虚为主,根据不同证型配合以不同药物。  相似文献   

6.
从满药复方木鸡颗粒防治肝病的临床应用、药理作用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复方木鸡颗粒的研究进展。复方木鸡颗粒来源于满族民间验方"木鸡汤",由云芝(木鸡)、核桃楸皮、山豆根及菟丝子4味药组成。30多年的临床应用证明,复方木鸡颗粒在抑制甲胎蛋白升高,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慢性肝内胆汁淤积以及防治肝癌等方面疗效显著。若与一些药物如天晴甘美、干扰素、思美泰等合用,则效果更佳。此外,复方木鸡颗粒还对肝癌外的其他一些癌症也有一定的疗效。其保肝护肝的机制与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炎症因子释放,抑制肝癌细胞生长、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等有关。研究复方木鸡颗粒,对防治肝癌等肝病及继承和发展民族医药事业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鳖甲具有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以鳖甲为君药的多种中医复方制剂,如复方鳖甲软肝片、鳖甲煎丸等用于防治肝纤维化,疗效甚好。本文从传统中医药入手,对近年来鳖甲及鳖甲复方制剂的相关化学成分和抗纤维化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行了汇总及论述,以期更综合全面地为临床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具有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高的特点,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因此,积极防治脑梗死具有重要的意义.自2005年3月至2006年7月,我科选择60例脑梗死患者,分别用红花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临床特点的分析,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防治的目的。方法:对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及非糖尿病性脑梗死(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合并症、头颅CT及疗效等方面的对比,探讨两者的区别,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结果:糖尿病组多发性脑梗死高于对照组,并发症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差。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病情重,预后差,应在积极控制糖尿病的基础上综合治疗,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总结大面积脑梗死常见病因与治疗体会。方法对2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龄、高血压痛、糖尿病、房颤等是大面积脑梗死的主要病因;脑疝、多器官功能衰竭是主要致死因素。结论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糖,房颤患者口服华法林是预防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因素。脑疝是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因素。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应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重点是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和防治多脏器功能衰竭;保持呼吸道通畅,尽早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是降低大面积脑梗死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对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大鼠脑组织炎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7只SD大鼠留取9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建造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中药低、高剂量组及模型组,每组10只.中药低、高剂量组灌胃益气活血方汤药4.4、8.8 g/kg,模型组、假手术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华 《医学综述》2006,12(10):638-639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仅次于心脏病及癌症,但却是病残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大多数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血栓形成所致,一旦脑动脉阻塞,缺血、缺氧区域的脑组织细胞即刻发生一系列的“缺血瀑布样反应”,最后导致细胞死亡。国内外学者对缺血型脑血管病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得出,缺血性脑血管病最终将于基因治疗及细胞治疗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并成为脑血管病治疗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草药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树玲  刘梅芳  朱宝亮 《医学综述》2009,15(22):3478-3480
脑卒中后脑损伤涉及多种机制,临床上一般用溶栓治疗来解除梗死,建立缺血区域血流再灌注,而对于缺血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中药因具有多治疗靶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中草药中筛选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南于脑血管动脉硬化所致颅内或颅外血管狭窄引起的脑损伤,包括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大量研究证实神经生长因子(ner、regrowthfactor,NGF)作为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之一,对神经细胞的发育、成熟和存活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结合近些年已发表的研究成果对神经生长因子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可能相关性作一综述。结果表明神经生长因子可促进脑缺血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发育、繁殖,有助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Hyperlipidemia (HLP) is the No.1 risk factor for patients with atherosclerosis (AS) and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Therefor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and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controlling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CAD. With its peculiar syndrome-dependent therap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as accumulated abundant practical experiences in this field and good clinical effects have been achieve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with its particularly unique advantages and high potentials yet to be tapped, displays its huge strength in HLP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The progress of studies concerning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LP by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in the form of monomers or compound recipes, i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6.
恢复脑组织血流供应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的关键。手术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机械取栓术能使急性闭塞的颅内大血管迅速而有效地开通,最大可能挽救低灌注区域缺血脑组织的血供;去骨瓣减压术作为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常规备选方案,手术时机的选择是决定疗效的重要因素;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作为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手段,个体化手术方案的选择有助于提高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对于烟雾病实施脑血流重建术,精准的临床和影像学评估、合理的手术方案制订和准确的术中判断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复合手术适合处理颅内/外血管长节段狭窄和(或)慢性闭塞等复杂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本文围绕上述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手术治疗及临床应用新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中医辨证治疗脑梗死的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将8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并用中医辨证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两组疗效比较中,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5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液黏度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恢复期的疗效更为显具,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神经心理障碍,常见于脑血管病及脑血管病后遗症,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失读、视空间障碍等,给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适应和全面康复造成极大的不便。针刺疗法对罹患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有显著疗效。分别以"卒中,脑梗死,脑出血,轻度认知障碍,针刺"为关键词,对PubMed、Cochrane、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2004-2014年近10年收录已发表的相关临床研究报道进行中英文检索,对近年来应用针刺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方法及操作加以归纳、总结。旨在指导临床应用,为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提供新的思考,并指出目前应用针刺治疗本病存在的问题与对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深度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不同病程阶段的脑梗死患者使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通过疗效观察来推测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治疗脑梗死最佳时机。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对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使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观察疗效。结果急性期使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脑梗死患者,其神经功能缺损平均减少分数明显高于恢复期使用的患者(P〈0.05)。结论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有对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病情改善及促进其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作用,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三七总皂甙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小宝  徐侃 《医学综述》2008,14(24):3784-3786
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近年来,中医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从经验医学进入到实验阶段,大量研究已表明,许多中药治疗缺血性卒中取得了一些疗效。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三七总皂甙防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近况,认为三七总皂甙治疗脑缺血的实验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并探讨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