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血压病之中医病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中医重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突出一个"辨"字。针对中医临床中有类似"高血压病"表现的病证,当首辨病因病机,熟知病性,再确立证候,辨证分型,后明确治则,辨型施药。笔者以为,高血压病中医病机当首辨脏腑,次辨阴阳,三辨气血,再辨虚实,复辨邪正。 相似文献
2.
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倍受关注和严重影响中老年人正常生活的疾病。人体血脂代谢发生紊乱,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浓度,包括血浆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过高或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过低,人体血浆中TC、TG和各种脂蛋白含量高于同龄正常值者均称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属中医学痰浊、血瘀范畴。其病位在血脉,其产生与脾、肾、肝三脏关系最为密切,而尤以脾肾为要。 相似文献
3.
慢性咳嗽因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临床上,由于慢性咳嗽的病因不同、病程长短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须悉心辨治,充分发挥中医优势,方能获得良效。 相似文献
4.
从肾虚血瘀证、湿瘀互结证、瘀热互结证等方面阐述了子宫腺肌瘤的辨证论治的研究进展,认为辨证论治因其具有针对性及个体化治疗的优点,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韩晓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3):36-38
发作性睡病是继睡眠呼吸障碍之后,引起日间过度思睡的第二大病因。它是一种终身性睡眠疾患,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酿成意外事故而危及生命。目前,发作性睡病的中医证候分类尚未规范统一,运用中医辨证理论体系,补虚泻实,调和阴阳,用相关中药来改善症状及减少其发作次数。通过文献研究,本文将从病名、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中医临床对疾病的诊疗,过去长期以来它既不凭借物理器械的检查,又不以化验为依靠,而仅从医者望、闻、问、切简单的四诊,于瞬间即能判断患者为何病,并了解掌握其病因、病机,施以方治,每能取得卓效,究其原因,此盖即中医独特的辨证论治思维方法,它通过诸如查询病史、症状、观形、察色、闻声、嗅昧、诊脉、辨舌等感官直觉,把这些四诊获得的感性认识,根据脏腑经络八纲辨证等的思维过程,把它迅速提升为对疾病的理性认识,从而洞察其证因,故能获得有效的治疗,兹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7.
黄褐斑的病机及辨证论治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褐斑属中医学肝斑、黧黑斑、蝴蝶斑等范畴,是一种由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颜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表现为额、眉、颊、上唇等处的淡褐色或淡黑色斑片,形状不规则,有碍美观。本病病因不完全明了,临床治疗上也无特别有效的方法,中医药治疗有较大的优势。本文就本病的病因病机及中药内服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8.
田中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4):1-3
2型糖尿病属中医"消渴""消瘅""三消"范畴,古今多从阴虚燥热论治,效果并不理想,目前流行形势更加严峻。笔者认为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是正虚与邪实相互作用的结果,气虚和阴虚是始动因素,为本;湿浊、燥热、痰饮、瘀血是诱发因素,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初起阶段,以邪实为主,正虚为次;中期阶段,则正虚渐甚,邪实持续存在,虚实并重;在后期阶段,则见正气衰败,邪气充斥,形成标本俱急之侯。2型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是扶正祛邪,补虚泻实。初期邪实为主,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使邪去而正不伤;中期正虚邪实并重,则扶正祛邪并用;后期正衰邪盛,不耐攻伐,则以扶正固脱为重,待正气渐复,再议祛邪。临证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不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所囿,将2型糖尿病分7型施治,提纲挈领,执简驭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10.
几种自身免疫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身免疫疾患是指以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组织器疗损伤和相应功能障碍为主要发病机制的一类疾病。从三个方面,即:自身免疫病的临床特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理、中医辨证论治概要,对几种自身免疫病的中医辨证论治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血脂异常中医辨证治疗的思路。方法:在600例血脂异常中医证候规范化、标准化研究的基础上,论证血脂异常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及其优越性。结果:规范的辨证治疗是血脂异常中医治疗的优势,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结论: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以统计数据为依据来研究血脂异常的辨证治疗,更具有科学价值和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分期辨证治疗。两组过敏性紫癜患者均连续治疗1年为宜,记录其临床疗效并给予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数据对比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研究组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疗效更优。结论对过敏性紫癜患者给予常规西医联合中医分期辨证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获得理想的疾病控制效果并保障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吴启相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9):48-49
根据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体会,结合现代研究,探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并对心肾阳虚、气阴两虚、气虚血淤、痰浊阻遏四个证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患者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冬氨酸钙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是采用中医辨证论治,针对患者不同的临床证候特征,进行辨证分型,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最终对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与总结分析。结果在对照组患者治疗中,痊愈的患者为10例,显效的患者为5例,有效的患者为3例,12例患者无效,有效率为60.0%。在实验组,痊愈的患者为20例,显效的患者为6例,有效的患者为3例,1例患者治疗无效,有效率为97.6%。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明显较高,两组患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痊愈,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中医辨证分型、分阶段治疗高血压,突出中医优势。方法随机对高血压患者运用脏腑、八纲、病因、病机、病名相互结合的方式分型、分阶段诊治,予以总结。结果临床诊治的实践,诊治中分为肝火旺盛型,阴虚风动型,气血亏虚型,痰湿中阻型四型,根据每型分为初始治疗与巩固治疗两个阶段,取得良好效果。结论此理论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确切,降压较为平稳,疗效持续时间长,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7.
中医辨证治疗幼年强直性脊柱炎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与优势。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4年确诊为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70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组40例给予中药独活寄生汤合宣痹汤加减口服,对照组30例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及二线慢作用药柳氮磺氨吡啶口服。两组均治疗8周。结果: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副作用少,但辨证施治时必须结合小儿生理特点与病理变化。西药有良好的消炎止痛作用,但长期服用对消化系统、肝肾功能均有不良反应。临床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采用中医辨证护理方法对胸痹心痛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急性胸痹心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护理,并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所有胸痹心痛患者经积极合理的治疗与中医辨证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全部病例均健康出院,患者及家属对冶疗效果及预后均较满意。结论:及时准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促进胸痹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不但在促进早日康复、提高临床疗起着重要作用,在延缓病程进展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特应性皮炎(AD)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笔者认为,AD的核心病机在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脏腑失调,其中尤以脾胃失调为本。而根据本病发病的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疾病阶段,其核心病机又具有动态可变性。婴儿期及儿童期AD病位在心,与脾、肾相关,急性期以心火亢盛为主;亚急性期以心火脾虚交织互见为主;慢性期及稳定期多表现为热盛伤阴导致的阴虚血燥、血虚血燥,或久病耗伤导致的脾肾不足。青少年及成人AD病位在脾,与肝、肾密切相关,急性期病机多为肝经湿热,血热生风;慢性期多为脾虚湿蕴,燥湿互化;稳定期多为脾虚血燥、阴虚血燥或脾肾不足。老年AD病位在肾,与脾密切相关,急性期病机多为顽湿蕴肤,慢性期及稳定期多为脾肾不足。对于其辨治思路的把握应从以下几点入手:重视先天肾精,加强调理禀赋;固护后天脾胃,调养五脏;从年龄、分期、虚实等多角度辨治,标本兼顾;重视预防调护,内外并重,关注整体。采用中医多种治疗手段,调理禀赋,辨证论治,同时发挥中医优势,对于指导AD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古今医家通过实践,发现阳明腑实、阴血津液内亏、瘀血阻滞阴分、湿热阻遏气机、虚阳浮越均可引起潮热,但因病因病机不同,治疗亦有差异.临床应审证求因,把握本质病机,发挥"辨证论治、同病异治"等中医特色. 相似文献